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865

  只有短兵相接,才能感觉到那种无孔不入的可怕压力。
  盖聂的心智何等坚毅,都有种感觉,世上无人能在战场上正面打败李牧,最多与之战成平手!
  他实力再进,也不是对手。
  所以现在拼的就是韧性!
  搏的就是转机!
  等待援军!
  盖聂等到了。
  “上将军!不好了!”
  司马尚惊呼声传来,实际上毋须提醒,李牧已经敏锐地听到,狂飙的马蹄声,向着这里逼近。
  仅听马蹄阵阵,刚劲有力,就知非百战雄狮,不能有此剽勇怒猛的气势!
  “王翦在此!李牧受死!”
  一马当先的正是王翦,在他率领下,平地间涌起一股巨大的澜流,以势不可挡的锐利锋芒,冲杀而来。
  “来了么?”
  李牧不再与残军纠缠,高举手中长剑。
  “杀!”
  秦军还未上高坡,一支万人骑兵,直接从密林处杀出,自后翼处深深扎入。
  在如此战局下,赵军还有伏兵。
  然而秦军就似早有预料,神龙摆尾,一分为二,后方的领军者正是王贲,锋芒毕露,要将赵军的援兵直接吞下。
  李牧长剑一挥,赵军内令旗挥舞,骑兵一变,呈左右包抄。
  咚!咚!咚!
  当千军万马以同一个节拍扬蹄落足,巨大的敲击感简直震耳欲聋,在这样的赫赫威势下,盖聂和昌平君只有率领残军连连后退,眼睁睁看着李牧和王翦所率的两国骑兵,见招拆招,打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巅峰较量。
  这就是战国四大名将!
  兵家最强的较量!
  盖聂旁观片刻,归剑入鞘,掉头就走。
  “先生?”
  坐倒在地的昌平君赶忙呼唤。
  “王翦将军来援,赵军必退!”
  盖聂翻身上马,拱手告辞。
  此行保秦军元气不失,已经功成。
  下一站,韩国。
  ……
  ……
  “李牧大胜的消息很快就要传回来了,大夫还不下定主意么?”
  与此同时,邯郸郭府,星魂睨视郭开,慢条斯理地道。
  “晚了!”
  郭开长叹:“李牧获胜,大王不会将之调回,谁说都没用!”
  “看来大夫误会了。”
  星魂笑道:“我们此来,不是要大夫劝赵王召回李牧,恰恰相反,是要举赵全国之力,将二十万大军交予李牧,让他乘胜追击,攻克河西!”
  郭开猛然怔住。
  “赵国群臣不想洗刷昔日长平之败的屈辱吗?赵王不想破灭强秦,完成先祖未曾实现的伟业吗?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啊!”
  星魂声音里充满诱惑:“大夫所做的,就是助一臂之力,让赵国上下,都信任李牧,再无保留,这不难办到吧?”
  “你们……”
  郭开定定地看着星魂,突然露出无比恐惧之色:“要重现昔日长平之战?”
  星魂摇头:“李牧不是赵括,怎么是又一个长平呢?”
  “不!是一样的!”
  郭开猛然站起:“短短二十年,我赵国根本未能恢复元气,李牧再是用兵如神,又怎么可能灭秦?好狠!好狠!你们是要一举灭赵!”
  “世事难料,将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星魂举起酒樽,碰了一碰,发出叮的一声轻响:“如果李牧胜了,大夫举荐有功,日后必然更得赵王信任,也能逆转在世人面前的谗臣形象;如果败了,我大秦许以上卿之位,保大夫日后荣华富贵,无论怎么看,你都立于不败之地!”
  “公子有言,大夫是明智的人,当知道何去何从……”
  星魂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转身潇洒离去,只留下郭开缓缓坐下,脸色阴晴不定。
  许久之后,堂内响起一道幽幽叹息:
  “赵国亡矣。”
第五十九章
必使其疯狂
  “大胜!大胜!”
  整座邯郸,成了欢乐的海洋。
  当胜利的捷报传回,无数人涌上街头,欢呼着,雀跃着,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上前线,打胜仗!”
  “誓灭秦国!为父兄报仇!”
  当李牧得赵王急招,凯旋回京,所见的就是这一幕。
  “上将军!士气可用啊!”
  司马尚端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看着众人自发将自家的孩子推入军中,抚须笑道。
  李牧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得此大胜,大王不会换将的。”
  司马尚以为李牧在担忧,朝堂上的奸佞又在迷惑赵王,出言安慰道。
  “并非大胜,换将亦是无妨。”
  李牧目光一闪,默默地道。
  正如盖聂所判断的,王翦的援军赶到后,双方一场大战,各有损失后,李牧率兵撤退。
  秦军主力险之又险保存下来,却也在短短一日内,死伤高达七万!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胜利。
  但在李牧看来,却不是辉煌的大胜。
  因为此战的胜利,是以屯留的瓮城报废,防守之力大降,放弃这个兵家必争的要地为代价,兵者诡道也,奇谋算计可一不可再,有了王翦接手,秦军再不会给他可乘之机。
  何况秦人的反扑,也造成了赵军两万的伤亡,在那样一面倒的压制下,还能做到这点,证明了赵军与秦军对比,是真的差距极大了。
  所以李牧对于换将不是特别在乎,见好就收,该和谈了。
  以胜逼和,不仅秦国休想再得赵国城池,还可以逼迫秦国割让土地,即便不成,也能激励本国士气,让赵人知道,秦人绝非不可战胜。
  “何人能出使秦?”
  现在李牧思索的,是出使人员。
  昔日蔺相如完璧归赵,可谓是出使的最高成就,至今和氏璧还在赵王宫收藏着,可惜蔺相如已死,想要一位智勇双全,临危不乱的臣子使秦,为赵国争取最大利益,实在不易。
  更有郭开韩仓那样的奸佞,在其中添乱,百般阻扰,不得不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