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865

  杀!杀!杀!
  当越来越多的秦兵杀来,力士营阵形冲散,被卷入洪流中,直接溃败。
  快!快!快!
  甚至连李牧都没有料到,精挑细选的三千精锐,会如此快的败退。
  于是乎,所有赵人唯有眼睁睁地看着,秦人的先锋在杀戮与怒吼中逼近,踏着残肢断臂,蹈出血色波涛,疯狂凿穿进来。
  凿穿战术!
  正是骑兵赖以成名,最为得意的战术!
  也是强军劲旅对付弱者,最为效率的战术!
  在势不可挡的先锋后,更是一面面飘舞的战旗,引导着步兵挺进。
  若论骑兵,七国中其实是以赵最为强,而步兵野战,秦人则是公认的举世无敌。
  现在,赵军连秦人的骑兵都没拦住,更妄论那庞大的步兵方阵,就象是一个个硕大的铁块,以无与伦比的磅礴之力冲击碾压过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远处的山坡上,顾承的化身负手而立,观看这场巅峰对决。
  知兵者,达于道,兵家之道在诸子百家中,是颇为特殊的。
  它的流传最广,历代的沙场将领,都能称为兵家,但那么大的基数,真正能攀至巅峰的,却是寥寥无几。
  即便连战国四大名将,都不能。
  “兵家归纳起来,也就八个字——知兵!料人!固国之道!”
  “王翦在知兵、料人之上,已至巅峰,固国却略逊,李牧则是知兵固国,料人欠缺。”
  顾承纵观全局,一股锋锐绝伦的光芒于眼中流转,正与厚德载物的农家风格相反,默默体悟。
  在此过程中,化身原本苍老的面容变得越来越年轻,手中更是开始现出一柄人道圣剑,一面记载农耕畜养之术,一面记载四海一统之策。
  圣皇轩辕!掌兵戈杀伐之道!
  当三皇至尊道结合诸子百家大道,生出崭新的变化,秦赵两军也厮杀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王翦和李牧已是毫无保留,两人乃至两国的风格差异,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李牧与赵军的战法,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总是沿着对方的弱点下刀,通过剥离分割,孤立削弱,不断将敌人的军势解离,最终得胜。
  反观王翦与秦军的战法,则是一柄厚重的大斧,用强悍的力量,无畏的勇气来冲撞击砸,无论多么华丽的变化,一斧抡下,地动山摇,全都给劈碎砍烂,杀个干干净净。
  两方并无绝对的高下可言,但当人数、气魄乃至实力优势,全部都归于大秦一方时,便是大巧若拙,无坚不摧。
  赵军退。
  赵军又退。
  赵军再退。
  李牧用兵如神,这般接连后退,都没有乱了阵形,可他已经体会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一支强军和一支弱旅间的差距,最大的表现,就在于军队执行命令时的反应与力度。
  他和王翦同时下达命令,秦赵的差距,就展露无遗。
  赵国的士兵刚刚接受命令,军阵变化,秦军战鼓擂响,兵海涌动,已经进入了下一步的针对。
  如是再三,当赵军后撤十里,骇然发现,后军处也出现了秦兵。
  若从高空俯瞰,便可发现,整支秦军犹如包饺子般,将赵军团团围住,从各个方向,发起狂暴凛冽的冲击。
  “莫非是……”
  “又一个长平?”
  当一幕幕血花纷舞的景象印入眼前,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都看不到一处出路,赵国将领的心中,一片冰凉。
  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
  历史重现?
  这一刻,王翦的眼中略显迟疑,李牧的眸中露出决意。
  而顾承嘴角一扬,伸手一挥,两封书信化作流光破空,分别落入两大名将的手中。
第六十三章
北上灭匈奴
  自从接到邯郸沦陷的消息,王翦和李牧,其实都知晓了此战的结局。
  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此次真的会重现长平之战的屠杀。
  一旦赵国二十万男丁再死,亡国再无侥幸。
  不过秦军的损失,也必然惨重。
  历史上,王翦为什么要使反间计,令赵王阵前换将,害死李牧?
  不是他打不过李牧,而是无法速胜,且损失会很严重。
  现在是同样的问题。
  这十多万赵军已经注定败亡,但以李牧对赵的忠心,必然要施展浑身解数,对秦军造成最大的伤害,为赵国的存续争取一线渺茫的希望。
  如李牧这样的名将,抱着必死的决心,所做出的最后爆发,是极度可怕的,连王翦也无法避免,所以他方才眼中有少许的迟疑。
  绝非怜悯,而是在思索是给赵军一线虚妄的生机,还是不顾损失的趁势全歼。
  片刻的犹豫,王翦选择了后者。
  因为他认为李牧不会中计,与其横生枝节,不如痛下杀手。
  直到一道流光自天边飞来,眨眼间落入手中。
  王翦下意识地接过,瞳孔收缩,瞬间惊出一身冷汗。
  但凡大将,即便是身先士卒,也有重重亲卫的保护,看似凶险,实则安全,而这封信件竟能穿过左右亲兵的保护,直接落在他的手中,简直是神乎其技,如果将信件换成箭矢,他焉有命在?
  万军之中,取将首级!
  王翦警惕升到极致,展开竹简,开口四个大字,便是一惊。
  “匈奴南侵!”
  他眼中闪过厉色,喃喃低语:“这群狼崽子,真是无孔不入!”
  与李牧类似,王翦这一身本事,也有与匈奴交锋的功劳。
  秦燕赵都与北原接壤,匈奴和胡人长期侵犯边疆,虽无致命威胁,却是烦不胜烦,三国为了争逐中原,无奈之下也唯有采取筑长城御边的对策。
  而三国之中,受匈奴侵犯最严重的,就是赵国。
  所以即便没有长平之战的大伤元气,赵国也有先天缺陷,匈奴不断寇边,国力长期损耗,以致于赵国人丁最是单薄,虽是名将辈出,但守成有余,扩张不足。
  这就难怪此次赵王如此激动,想要夺取河西,再一举灭秦。
  一旦成功,他就是赵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更甚赵武灵王。
  可惜失败带来的后果,更是赵国无法承受的,不仅被魏韩燕围攻,连北方的匈奴都来趁火打劫。
  “北上灭匈奴?原来如此!连赵军的拼死反抗都算计在内了吗?”
  王翦心思急转,往下看去,越看越是心惊。
  “不是吕不韦,到底是谁……”
  此次灭赵之局,王翦本以为是吕不韦所布置,还心生敬佩。
  秦王掌权后,吕不韦的下场必然凄惨,甚至会累及满门,然而吕不韦假意叛秦投赵,引得各国对赵崛起大感惊惧,联合攻之,助秦灭此世仇。
  为了一统大业,嬴政放下过往的恩怨,饶恕吕氏满门,吕不韦以一死换得赵国覆灭,亦是名留青史。
  然而王翦此时方知,这根本不是真相。
  吕不韦不是设局者,他也仅仅是大局中的一环,燕赵的覆灭更不是结束,布局者要的是一统北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