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865

  春申君不悦:“道家分天宗人宗,那天宗少问世事,倒也罢了,人宗的掌门逍遥子也如此自傲么?”
  朱英默然。
  “道家靠不住。”
  春申君拂袖:“阴阳家是从道家分离出来的,这数百年来更时常有压制之势,那秦公子若真有延寿的法子,无论他要什么,都许他便是!”
  “是!”
  朱英无奈,只有应下,又道:“君上,李园阴狠,不得不防……”
  “他毕竟是国舅,我便让他三分!”
  春申君想到自己的血脉,成了楚国的太子,心头火热起来,微笑道:“等到太子登基后,再除去他不迟。”
  “恐怕到时就迟了!”
  朱英还在努力:“李园一旦得了秦国之助,扯虎皮做大旗,其势更加不可遏止,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春申君有些烦了,脸色一沉:“那又如何?我的五子皆是诸侯辅相,我的家族更是掌握大楚半数权力,区区李园,挥手灭之!”
  楚人的文化为什么那么多姿多采,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楚人吞并了周边几十个国家和部族,把各种文化融合在一起。
  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坦之以郑林,绵之以方城。
  绝非虚言。
  这些小国和部族,有些被直接覆灭,有些则成为楚的诸侯国,予以臣服供奉,就像是周朝的八百诸侯。
  按理来说,要管治这么多的诸侯国,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然而楚人自悼王、宣王之后,再无有为君主,中央失去了制衡的力量,地方势力乘时兴起。
  现在这些诸侯国,在政治上反倒成为了负担,庞大而臃肿。
  在合纵连横时,楚国为什么畏畏缩缩,正是因为很多时候,连楚王说了都不算的,地方势力在不停的拖后腿,所以楚国一会儿抗秦,一会儿附秦,摇摆不定,错失良机,实在是自作自受。
  而春申君眼光卓然,早早将五个儿子,安排在五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担任辅相,整个家族更是枝繁叶茂,掌控着楚国上下的大半权力,如此才能保证他的令尹之位,做得稳如泰山。
  相比起来,李园就是个暴发户罢了。
  何惧之有?
  话说到如此地步,朱英只能无奈退下。
  回到院中,他越想心中越是忐忑,李园正当壮年,绝不会引颈受戮,必然先下手为强。
  到那时,别说春申君性命不保,全府上下都有倾覆之危。
  “君上年老昏碌,刚愎自用,我何必与之一同赴死?不如去休!”
  就在朱英萌生退意之际,下人突然禀告,有农家之人前来拜访。
  “我与农家从无联系,无故来访,必有所图!”
  朱英目光闪烁,扬手道:“请他们进来!”
  不多时,一位文静秀雅的少女,带着一个魁梧壮硕的大汉与一位浪荡不羁的男子走入堂内:“农家侠魁田言,携魁隗堂主陈胜,四岳堂主刘季,见过朱老!”
第七十二章
拜见公子
  “农家的侠魁不是田光么?怎么变成了这年轻女子?”
  宾主落座,朱英打量田言,面上不动声色,心里满是疑惑。
  身为战国四公子的门客,对于江湖上诸子百家的情况,自然要有所了解。
  农家人数众多,六堂实力雄厚,有资格参与到列国纷争中,历代农家侠魁,执掌神农令,更是谁都要礼敬三分。
  春申君曾经也想用一用农家,可惜相比起其他三位公子,农家侠魁田光根本看不上他,最终不了了之。
  没想到现在侠魁易位,且对方主动上门拜访。
  “朱老辩智,权略秦楚,方有昔日太子获归,楚王登基,小女子甚是钦佩!”
  田言行以晚辈姿态,既有礼敬,却又不亢不卑地道:“不请自来,殊为失礼,实在是事态紧急,此为武安君李牧亲笔书信,请朱老过目!”
  “武安君李牧?”
  朱英双手接过,展开细看后,动容道:“农家欲出塞外,助赵军开垦荒地?”
  “不错!”
  田言颔首道:“秦人狡诈,诱赵军出塞,灭匈奴胡人,更一边修筑长城,一边令赵军家眷在城上喊话,如今塞外赵军已经开始叛逃,短短一月间,秦军就得到了赵人两万降卒!”
  “竟有此事?”
  朱英大惊。
  真正把复国复仇挂在嘴边的,向来都是亡国权贵,不忿利益受损,真正的底层百姓,只要生活富足,安居乐业,谁管上面统治的,是秦王还是赵王?
  即便是军队,也是如此!
  秦人在赵长城的基础上开始修筑扩建长城,这是断绝赵人回国的希望,与此同时,又让赵军的家眷在城墙上喊话,这是摧毁赵人的心理防线。
  双管齐下,那些底层的士兵还不纷纷叛逃?
  照此下去,秦灭燕赵,兵力不仅没有损失,反倒会得到补充,恐怕不出数年,就能南下!
  到时候,楚国如何抵挡?
  顿时间,朱英的态度就不同了,起身拱手道:“侠魁大义,老朽佩服!”
  显然,农家是要助赵军在塞外开垦荒地,形成良田,自给自足,如此一来才能抵抗秦国的诱惑。
  此举落在抗秦的诸国眼中,自然是高义。
  “朱老谬赞了,开坑荒地非一时可为,秦军如今已不供粮草,要强逼武安君投降!”
  田言也起身还礼:“大楚火耕水耨(nòu),粟支富足,我此来正是为了借粮,助赵军度过最凶险的难关!”
  “这……”
  朱英脸色微变。
  如今五国之中,粮食最富足的,无疑是大秦。
  自商鞅变法后,农业一直被大秦视为强国之本,秦王重农,不断奖励农耕,而先实公仓,收余以省亲的制度,也确保了国家对粮食的控制,以致于境内粟如丘山。
  排第二的就是楚国,楚国是占据地利,毕竟是疆域辽阔,河谷土壤肥沃,粮食自然充足。
  以春申君的富足,大手一挥,借赵军一年粮草都不难,但关键在于,那样不是公然与秦作对?
  楚国高层也不蠢,都知道秦国的威胁,却又害怕得罪秦国,再现昔日白起破都城的大战,是故左右为难。
  “朱老请放心!”
  田言早有所料:“我已联络好墨家巨子六指黑侠,借墨家玄武机关兽运粮,路经韩境,保证不让秦人知晓,此粮出自楚地!”
  “好!”
  朱英松了一口气,涩声道:“让侠魁见笑了!”
  双方再定细则,田言告辞,目送农家一行背影,朱英都禁不住生出赞叹。
  此女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能耐,未来不可限量。
  可惜,如今的天下大局已不同往昔,秦一国独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便是农家十万弟子,在大秦的铁蹄下,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
  ……
  “秦公子已出楚王宫,兄弟们盯住了。”
  却说田言一行刚出府邸,一位瘦削精干的男子现身汇报。
  “很好!”
  田言颔首。
  此人正是魁隗堂总管吴旷,陈胜的义弟。
  陈胜吴旷一个敢打敢拼,一个老练沉稳,性格上形成互补,接手魁隗堂未多久,就已立下功劳。
  而与魁隗堂主一起被换下的,还有四岳堂主,接替者是刘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