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865

  任何朝代都不缺谗臣,楚王骄狂自大的行为,固然令老一辈臣子失望透顶,也让一众阿谀奉承之辈崛起。
  此人就是肩负密令而来,显然楚王虽然令项燕出战,却根本信不过他,一旦破城,就要抢夺胜利果实。
  项燕不在意灭国的功劳,却也看向魏王,等待回答。
  苍龙七宿的传说,七国高层可谓人尽皆知,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崛起,都与其相关。
  他虽然对楚王失望,但内心深处,也抱有一丝奢求,倘若此次真的能得到三国的苍龙七宿传承,让楚王神力再进,说不定真有打败强秦的可能。
  到那时,之前一切疯狂的举动,都变成了高瞻远瞩。
  成王败寇!
  可魏王的回答一出,项燕就勃然变色:“苍龙七宿秘盒,早被信陵君带入赵国,正藏在邯郸城内!”
  ……
  ……
  “农家地泽,名不虚传!”
  顾承站在山坡上,看着远方的田地,饱满的麦穗,称赞道。
  “多亏了父亲叔叔他们的努力。”
  身后的田言盈盈一笑。
  顾承想着田猛田虎被她安排到塞外种田,就觉得好笑,虽然不负农家之名,但这画风完全不对啊。
  不过话说回来了,农家秉承神农之道,又身负绝学,在开坑荒田,种植谷物上,确实有着非凡造诣。
  若没有他们,即便赵军有春申君的粮草支援,再漫天撒种,刀耕火种,也早就饿死了。
  这个年代亩产是很低的,一亩地大概只有两石,没有化肥农药,耕作技术也粗糙,收成自然不好。
  可在农家的相助下,如今一片荒凉的塞外,已经发展出了城镇村落。
  当然,这里很快就不是塞外了。
  何为塞外?
  直观点讲,长城外就是塞外。
  但现在长城还没有正式连成一片,都是东一段,西一段,不成规划。
  很多人以为长城是秦始皇修的,其实不全是,从西周开始,长城就有了,尤其是春秋各国互相征伐,更是连年修葺。
  但直到秦始皇,他将战国留下的长城连接和修缮,再以城墙为主体,修建了大量的城、障、亭、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至那时起,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后来中原历朝历代,均依靠万里长城,防御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但在顾承看来,以燕赵长城为界限,还是保守了,他更满意于后来汉武帝修建的外长城。
  所以赵军如今占据的地盘,依旧属于中原的领土,这几年辛辛苦苦开垦的荒田,就是大秦的土地。
  “李牧呢?”
  “在那!”
  李牧苍老了许多,头上全是白发,正在用镰刀割麦,如同一位田间勤苦劳作的老农,哪还有昔日百战百胜的武安君威仪?
  但当顾承来到身前,李牧缓缓直起腰来,却是神情平和,早有所料:“你终于来了。”
  顾承微微一笑:“是的,天下一统,时机已至。”
  李牧沉默半晌:“大王如何了?”
  “赵偃活得很好。”
  顾承拍了拍手,田言递上战报:“不过楚军气势汹汹,攻占魏韩后,聚于边境,显然准备入侵我大秦北方诸郡,老将军镇守塞外,大败匈奴,劳苦功高,可以率军回中原了。”
  李牧展开战报细看。
  此时,农忙的士兵们已经纷纷汇聚过来。
  他们不再是赵人,按照地域划分,变成了大秦雁门郡人士。
  李牧合起战报,莫名看向韩非。
  两人眼神一动,泪水自眼角流淌,眉宇间却都露出释然之色。
  下一刻,李牧半跪下来,行军礼:“遵命!”
  王翦的野战!李牧的骑兵!
  金戈铁马定中原!
第九十七章
刑神项羽
  “苍龙七宿,寡人来了!”
  楚王立马扬鞭,眺望远方的赵长城,宏声大笑。
  这不是北边的那段长城,赵国在南边也修建了长城,甚至比起北方的更为宏伟坚固,正是为了防备魏国。
  一百多年前,邯郸曾被魏军攻陷,才有了著名的围魏救赵,在险些亡国的压力下,赵自然要将长城修建得又长又宽。
  于是乎,当楚军灭韩、魏、齐三国后,却连一个苍龙七宿的传承都没有到手,楚王勃然大怒,不听群臣劝谏,执意北上,率大军来此。
  这正是决战的开端。
  如今,天下两分。
  秦占据西北。
  楚占据东南。
  这对数百年的联姻对象,百年交锋的生死仇敌,终于开启了最后的对决。
  “呜呜呜!”
  说时迟那时快,全面进攻的号角吹响,楚军以一种震天悍地,暴雨雷卷之势,向着赵长城涌去。
  “放箭!”
  守将正是李牧昔日的副将司马尚,他高举佩剑,放声狂吼,天空中顿时布满阴霾。
  那是箭雨在遮挡光线,但依旧阻止不了健步如飞的雷豹军团,闪电般逼近。
  终于,一架重逾千斤的锤门车,在百名战士的合力下,向着城门急速撞来。
  轰!轰!轰!轰……
  接连不断的巨响下,沉重的城门呻吟作响,挡不住这如山般的撞击,但就在这时,从城墙之上突然落下一支巨大的摆臂,嘭的一下砸在锤门车上。
  与此同时,弦动声不分先后地响起,一支支强弩飚射而出,狠狠地扎进了楚军中,穿过数十人的身躯,才斜斜地插入地面。
  墨家机关术!
  楚国行不义之师,墨家已经光明正大地加入到防守的大秦一方。
  不过楚军也有准备,在锤门车报废的霎那,一架架云梯就以凶狠的态势砸向城头,士兵们口衔战刀,双手奋力攀爬,城头上的守军狂呼着,挥动起屠戮的战刀。
  战事初起未久,就已惨烈至极。
  楚军展开悍不畏死的强攻,长达数里的长城,处处可见鲜血飙扬,杀戮哀号声弥漫四方,连远在后方的将士们,都能感受到来自前方的搏杀。
  楚王端坐高头大马,披风猎猎,面容无动于衷,但他身后的那些士兵,脸色则是越来越惨白。
  项氏一族确实会练精兵,但再怎么练,士兵也是人,不是冰冷的数据。
  人会趋吉避凶,会畏惧死亡。
  而现在的楚王,却将士兵当成蝼蚁,肆意挥霍。
  当然,王便是王,在楚王亲自督战下,无人敢后退。
  即便守军顽强抵抗,在绝对的兵力压制下,优势还是开始向楚军倾斜。
  直到一支铁骑,奔腾而出。
  赵国骑兵,天下无敌!
  楚王一愣,反应不及,雷豹军团已经陷入了前后夹击,墙上的反攻之势再起,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优势,顿时荡然无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