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5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8/865

  顾承颔首道:“不过此剑走仁道,仁者无敌,与你的剑道不合……”
  “此剑是欧冶子大师所铸,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乃王道之剑,我不配之,仅暂用!”
  越女露出渴望,直言不讳地道:“我所求的是一柄神剑,却无力执掌,引为憾事!”
  “不用妄自菲薄!”
  顾承道:“你的眼睛本为剑气所刺,如今重见光明,已是初步驾驭剑气的表现。”
  “神器择主,我不再奢求。”
  越女有自知之明,摇了摇头道:“何况那里纷争太多,我不喜欢!”
  “纷争太多?”
  顾承目光一闪:“详细说说!”
  “请进!”
  越女邀请,入了屋内,主次坐下,越女灵动的眼睛露出一丝追忆,双袖展开。
  唰!
  一幕奇景出现在眼前,这是纯粹由剑气生成的景象,却是越女所经历的真实还原。
  只见云卷云舒的天穹之上,隐隐有山岳轮廓现出,其内流泉飞瀑,倾泻无涯,奇花异卉,长开不谢。
  如此仙灵之地,本是清修之所,但在越女的记忆力,竟被道道光辉淹没,十数位气息庞大的身影上天入地,放手大战。
  围绕的,正是那浮空山腰处斜斜插着的一柄剑器。
  虽然没入土石中,但那剑身若一泓清气,纤尘不染,与之一比,日月山川,草木江河,都要黯然失色,正是天地间第一柄剑器——无尘!
  “蜀山么?”
  顾承的注意力,则在那被众人当作战场的浮空山峦之上。
  无尘落入人界,却未坠入凡尘,而是以清气悬于天穹。
  它与神树息息相关,得灵力辐射,神树的根系也如垂天之云,探入人界,又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一座座悬空之山。
  这便是蜀山。
  当然,现在的蜀山,还没有仙剑派,更别提所谓的蜀山盟,只是一处类似于主世界东海三仙岛的福地,无尘才是争夺的目标。
  他们相斗之际,不断试图接近无尘,可每每入万丈之内,就被无形中逸散出来的剑气,割得遍体鳞伤。
  但即便血洒长空,也无人放弃,想尽一切秘法取剑。
  “这些人为何如此?”
  顾承发问道。
  越女乃天生剑种,都被剑气入体,以致双目失明,在她之下的,更不可能掌握无尘。
  而这些人前仆后继,竟是不要性命般,必然有更加诱人的利益驱使。
  果不其然,越女答道:“谁掌神剑,便可会诸侯,朝天子,为天下霸主!”
第二十九章
范蠡文种
  “天下霸主!怪不得……”
  霸,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无法控制天下诸侯,强大的列国开启战争,东征西讨,合纵连横,偏偏周天子无能为力,还得捏着鼻子策封最为强大的胜利者。
  有此荣耀的不止五位,所以春秋五霸有不同的版本和争论,不过随着齐桓晋文,秦穆楚庄的逝去,各国兴盛衰亡,再无一个强国称霸天下的局面,无数野心之辈也蠢蠢欲动起来。
  无尘本就是神剑之威,仗之足以天下无敌,再罩上了这层光环,自然引人争得头破血流。
  顾承问道:“此山现在何处?”
  “不知。”
  越女摇了摇头:“那浮空之山漂泊不定,我能登上,是它三年前正经过越国上空,先生要寻,恐要出海。”
  “不急!”
  顾承笑笑。
  那就是还在天上瞎转悠呢!
  蜀山后来一直悬于四川境内,又有剑仙流传,凡人羡慕他们出入青冥,横飞山川,好不逍遥,名声才大盛。
  这出天穹上的好戏,让他们慢慢演着,不着急。
  “你愿意与我一同行走天下么?”
  蜀山是意外收获,顾承此来的目标是越女,天生剑种,不虚此行,直接发出邀请。
  “愿追随先生!”
  越女未经迟疑,起身持剑一礼,开始收拾行囊。
  “越女,能教我剑法和吹埙么?”
  龙葵先是嘟起小嘴,和王兄一起多好,怎么多出了一位,不过思及之前那惊为天人的埙曲和剑法,她又满是向往。
  “好!”
  越女淡淡一笑,有种漠然的味道。
  这倒不是区别对待,而是她对于剑道之外的事情,都是如此。
  顾承若非有在她之上的剑道修为,即便用其他的办法,医好了眼睛,都不可能得到追随。
  “太好了!”
  龙葵抚掌一笑,握住玉腰弓,又有些丧气:“可我用的是弓,从头练剑,是不是迟了?”
  “武道万千,殊途同归,不用拘泥于武器。”
  越女默然,她并不关心龙葵学得会学不会,顾承则摸摸妹妹的头,一点玉腰弓,信手挥洒,以弓弦施展出一套剑法来。
  越女眼前一亮。
  因为这分明是她的剑法,被顾承稍加修改,竟然以弓术施展了出来。
  龙葵亦觉得新奇不已,玉腰弓原本必须手持,此刻竟悬于她的后侧,自行做出种种玄奥绝伦的弯弓动作,箭矢亦是灵气化作,千变万化,防不慎防。
  御弓术!
  顾承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落在越女眼中,又有了感悟,竟是停下动作,开始旁若无人地比划起剑术。
  正巧外面轰隆一声雷鸣,老母鸡咯咯地跑回窝中,三人也不急着走。
  却说越女院子的斜对面,也是一户人家,一位面容俊秀,气质儒雅的年轻男子正在打理半亩方圆的灵田。
  在众多作物中,公卿贵族所享用的灵米是最难种植,对于各种环境的要求极高,出售却足以换得大量钱财。
  而但凡王都,都是越接近王宫,灵气越充沛,此处则是接近郊外,只能纯粹引动灵力,浇灌灵田了。
  哗啦啦!
  忙活了半天,大雨如瀑,倾泻而下,男子赶忙撑起双臂,形成一层灵气光罩,护住灵田。
  好不容易等光罩稳定下来,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刚刚回屋,外面响起脚步声,一位高大的男子走了进来。
  儒雅男子目光一亮,问道:“少伯,如何了?”
  高大男子年纪与他相仿,目光明亮,鼻如悬胆,颌下微须,眉宇间却略有愁容,闻言摇了摇头,叹气道:“允常非雄主,子禽,你我需再作打算!”
  少伯是范蠡的字,子禽是文种的字,这两位年轻人,正是刚刚离开楚国,投奔越国的范蠡文种。
  有人将范蠡和文种入越辅佐勾践,看成是楚王的策略,扶持越国,覆灭野心勃勃的吴国,其实是想多了。
  范蠡和文种是不满楚国非贵族不得高升的政治,才会投奔他国,等到他们去了越国后五年,吴国才攻破了楚国王都。
  楚王倘若能未卜先知,提前布局,以楚国的国力,也不会惨败于吴了。
  这个时代,人才外流是很寻常的事情,范蠡与文种一同来到越国,其实也是想要一展所学,青史留名。
  可惜越王允常对于这两个楚人根本不感兴趣,范蠡数次想要畅谈天下大势,治国方略,都吃了闭门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8/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