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65

  一时间人仰马翻,惨叫连连,虽然伤亡谈不上特别惨重,但这突如其来的大祸,让完颜襄眼中,流露出一抹恐惧之色。
  原以为冯笙地龙翻身,已是不可复制,谁料顾承反掌之间,山崩地裂……
  有这样恐怖的伟力加身,攻城掠地,又有何人可挡?
  确实无人阻挡,冯笙毕竟要落石火炮前驱,施法酝酿,顾承直接借助玄器之力,那简直是无双作弊器。
  可这也彻底激怒了苍天,怒雷隆隆,闪电划过天宇。
  就在天意要彻底发威之际,顾承却突然收起山河社稷印,六识散出,与天地隐隐沟通。
  “我不再使用玄器之力,你也不再针对于我,如何?”
  他居然在跟上天谈判!
  此时的顾承,确实有了这个资格。
  哪怕是万分之一的玄器威能,对于这个低武世界来说,也是凌驾于规则上的神仙之力。
  而相比起冯笙体质低弱,借助张角地魂也只有一击之力,顾承甚至能不断催动,山崩地裂,一路肆虐,就这么硬生生将蒙古和金国平推了。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地脉大乱,元气暴走,整个世界天灾地火,玉石俱焚。
  所以山河社稷印的催动,是顾承以牙还牙,证明了己方也有超自然的力量,令宋军士气大振,更为了拿来谈判,威逼天意。
  任何一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顾承也有顾忌,可这时,天上雷霆一收,漫天乌云徐徐散开。
  天意——直接妥协了!
  顾承周身一震。
  自从来到此世,诸事不顺,但凡有意外变数,必然是朝着最差的方向发展。
  这固然能够加以利用,未卜先知,但放到两国战争中,就真的致命了。
  现在,天意给予了一视同仁的待遇,顾承周身顿时透出肃穆威严,浩浩荡荡的人道龙气,众将看向那道伟岸的身躯,眼中现出由衷的敬服。
  那是一种全身心的服从,即便让他们赴死,都不会皱半下眉头。
  完颜襄则猛然回头。
  他怕再看下去,自己的心中会被恐惧充斥,日后再也生不出与顾承敌对的勇气。
  反倒是远处的铁木真双目灼灼,转过头来,与顾承对视。
  这一刻,千军万马都不见,两人眼中唯有彼此,都知道对方才是江山社稷的真正大敌!
  不过真正的领袖,都是能屈能伸,铁木真斗志昂扬,却没有现在与顾承决胜负的愚蠢想法,反倒跑得更快了。
  “原来如此,这个世界的天意,没有憎恶喜好,只是一种规则式的化身!”
  “我是外来者,要改变天下大势,令已经日暮西山的大宋崛起,天意就针对压制。”
  “张角残魂也是外来者,可他顺应大势,帮助蒙古崛起,天意就纵容它。”
  弄清楚这种异常简单的处理方式,顾承心中一动,嘴角扬起,已经有了一个胆大包天的打算。
  当然那是后话,顾承好整以暇,令旗一挥。
  霎那间,山石滚落,箭雨如蝗,同时汉江上一艘艘快船出现。
  这就不是玄器作弊,而是埋伏的大军除了辛弃疾和毕再遇外,还有两路!
  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这两路现身阻截,图穷匕见。
  眼见着后有追兵,前有阻截,铁木真目露狠辣,一夹狼腹。
  苍狼呜咽一声,牙齿用力,将冯笙猛地咬成两截,尸体甩出,速度顿时大增,跃上巨石,冲上山壁。
  冯笙的下半身瞬间被骑兵践踏成肉泥,脸上则露出回光返照的光彩,看着疾驰而来的顾承,用独臂指了指胸口。
  顾承伸手一摄,从他怀中取出一本名册,左手一牵,将他上半截身躯往一边送去。
  “我这一生,有太多遗憾啊!”
  马蹄如龙,隆隆而过,冯笙独目望着,依稀间回到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书生激昂,脸上露出一丝说不出是欣慰还是苦涩的复杂之色,眼中的光彩,终于消逝。
  ……
  ……
第六十五章
兵围中都
  “殿下!开封光复!开封光复!开封光复!”
  “好!”
  看着狂奔入内,喜极而泣的众将,顾承露出笑容,心情反倒很平静。
  在襄阳大战爆发时,顾承就命五万大军出长安,猛攻开封。
  三日不到,这曾经的北宋东京,如今的金国南京,就被拿下!
  遥想岳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的郁愤呐喊,宋将再无生不逢时之感,这一刻辛弃疾满腔热血,恨不得仰天长啸。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然而这番雄心壮志,在顾承下句话响起时,险些要吓没了:“准备移驾开封!”
  众臣大惊失色:“殿下三思,开封无险可守啊!”
  北宋为什么灭亡得那么地干脆?
  宋都开封易攻难守,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连赵匡胤,都曾产生过迁都之念。
  可惜在北宋开国之初,定都开封实在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开封是那时的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荆湖之运漕,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商业繁华至极。
  同一时期的长安和洛阳,由于连年战乱,受到极大破坏,经济则凋弊不堪。
  对于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在京城驻守着庞大军队的宋王朝来说,要解决官府和军队的给养问题,开封无疑是建都的唯一选择。
  等到北宋被灭,开封则被金国定位为四大陪都中的南京,作为南方的统治中心。
  历史上再过二十多年,蒙古正式崛起,连连败金后,金国甚至迁都到了开封。
  当然,那和南宋一样,就是苟延残喘了。
  可现在,如果顾承入开封,面对的则是当年北宋、日后金国同样的问题。
  襄阳一战,宋灭金军三万,蒙古骑兵五千,获得酣畅淋漓的大胜。
  但完颜襄和铁木真最终也逃离,导致了金国和蒙古有卷土再来的可能。
  此时守开封,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顾承看着跪倒请命的辛弃疾、毕再遇和一众将领,缓缓地站起身,来到地图前,重重一指:“开封无山川之险,不利于守,却利于攻!以四战之地取攻防要枢,纵横捭阖,南下北上,进退自由!太祖皇帝为实现统一,战略上是攻势而非守势,你们守得太久,都忘了吗?”
  振聋发聩的声音下,众臣纷纷露出惭愧之色,顾承一字一句地道:“我居开封,攻城掠地,就看诸位将军了!”
  “愿为殿下,横扫八荒,一统天下!”
  自此,北伐目标,再也不只是复我河山,而是统一天下,做到当年太祖赵匡胤都未能完成的雄图霸业!
  半月之后,太子亲驾,入主开封。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顾承骑在汗血宝马上,遥看开封府,心中突然默念出两首传颂千古的诗。
  前者已经涌颂,后篇则未诞生,陆游还活着,毋须示儿了。
  这段耻辱的历史,由他亲手改写,南宋再非不思进取,醉生梦死,而是将要君临天下。
  如此成就感,非言语所能形容,唯有亲自看看那遍布战争痕迹的十里城墙,才能实际体会。
  隐隐间,顾承对于“道”,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
  不单单是为了神而明之,也不是完成大汉龙灵所托付的责任,而是为了自己。
  一个现代人曾经那不可实现的梦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