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865

  实际上,两大灵珠虽然是护国神阵的阵眼,神术核心,却不是唯一。
  他们真正强大的还是百万大军,万乘战车。
  “变!御!”
  反应最快的田穰苴大声呼喝,令旗挥舞,转攻为守,想要稳住阵形。
  可惜没用。
  两大灵珠的飞离,真正致命的,还是对士气的打击。
  士气就象是一根看不见的线,牢牢牵挂着每位士兵,士气高昂时,可以势不可挡,悍不畏死,士气低落时,也可以让百战之师,散落成沙,溃不成军。
  现在便是后者。
  上至将领,下至士卒,都情不自禁地生出怀疑。
  天难道真的在护佑姜国?
  不然为什么,两国的灵珠会在这种时刻失去?
  更何况,两大灵珠一失去,姜国的地动阵顿时耀起冲天光辉,无数神纹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蔓延。
  顿时间,齐军的主场优势就已不在,明明是在自己的国家,却在别人的大阵之上交锋。
  因此当姜国大军化作汹涌狂潮,席卷而至时,齐国军阵在最短时间内,被撕扯得四分五裂。
  血肉在兵刃挥动的间隙里飞溅,就象是狮虎进了羊群,趋赶,分割,围歼,恐吓。
  恐惧象瘟疫一样迅速在军队传开,几乎是在一瞬间,大溃散就爆发了。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姜国大军换了说辞,一路之上无数齐兵投降,而王翦、贺若弼与毕再遇三将,亲率骑兵,向着晏婴和田穰苴所在处杀来。
  擒贼先擒王!
  “相国,走啊!”
  田穰苴嘶吼,晏婴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走?
  走到哪里去?
  兵败如山倒!
  晋齐完了。
第七十九章
改朝换代
  “晋齐完了,楚气数已尽,天下三大强国,皆成历史!”
  秦国大军中,孙武仰首看着灵珠的消失,再感受脚下蔓延的神纹,深深叹了口气。
  “万万想不到,最后的胜利者,会是姜国!”
  伍子胥也发出感叹,语气中却没有多少起伏:“又一位霸主崛起,数十年内,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了!”
  他大仇得报,心愿已偿,又因阖闾投靠妖族,与其反目,自绝于楚吴,才来投靠秦国。
  对于这个楚国的老姻亲,彼此防范的对象,他谈不上有多少感情,反倒对姜国的崛起,颇为钦佩。
  “霸主?错了!”
  孙武目光一闪:“如果只是为求霸主之位,姜国不必两线开战,如此行险,那位姜太子的野心,恐怕不满足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于诸侯了啊!”
  伍子胥瞳孔收缩:“难道……”
  “是啊!宗周天下,要结束了!”
  正如殷商存世近千百年,人们出生时,大商朝就矗立在那儿,当他们老去时,商朝仍在,于是很多人都习惯了它的存在,做梦也不会去想取而代之的事。
  但武王想了。
  伐纣功成,改朝换代,大周得坐江山。
  而后数百年鼎盛,周王室衰败,大权旁落,诸侯争权。
  但这也仅仅是争权,依旧没有想取而代之,就像那时的商朝一样。
  直到现在。
  姜国崛起,败尽四方。
  “确实如此!”
  伍子胥的胸膛起伏,激动起来。
  目睹一个时代的逝去!
  见证一个时代的到来!
  何等幸事!
  “走,向大王谏言,退回关外!”
  孙武策马,向后军而去。
  以秦军的实力,晋齐大败后,他们就再无作为。
  如果秦君知进退,那么趁着姜国暂时腾不出手,还能安然撤军,退回关外,日后有谈判的资本,能分封一地;
  如若不然,那就是全军覆没,灭国亡室的下场。
  “同去!”
  伍子胥追上,又问道:“退兵之后,你准备如何?”
  孙武望向大地中央的人王城:
  “辞行入姜,以传兵书!”
  ……
  ……
  楚国郢都。
  孔丘立于城头,眺望远方,神情中带着苦涩。
  “孔师,勾践作乱,已经逃了。”
  不多时,子路来到身后禀告。
  勾践是一代枭雄,却是时不待他,有孔丘的辅佐,单凭献虎符之功,还无法得到楚王的全权信任。
  而吴蜀两国的大军很快压境,勾践又起了心思,想要献城,向蜀军投降,结果与早有防备的儒家弟子火并,却是直接逃亡。
  “报!蜀军,向姜国投降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坏消息又来,孔丘却并不意外,长叹道:“回天乏术!”
  “孔师,我们对楚国已是仁至义尽,回姜国吧!”
  传令兵退下,子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劝说道。
  儒家本来一文不名,受列国轻视,是姜太子首次接受孔丘的学说,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若论知遇之恩,也该是回报姜国。
  昔日孔丘带门下众弟子离开姜国,就有不少不愿,如今看来,果然不明智啊……
  孔丘却不解释。
  以他的智慧,早就看出姜太子对儒道的运用,是一柄双刃剑。
  姜国用儒道,能够富强。
  其他国家用儒道,却会内乱衰败。
  所以孔丘率领众弟子入楚国,正是姜国乐意见得,如果他不去,那才是“忘恩负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