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865

  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浊同流,玄黄错跱(zhì)。
  如今的他,看的早已不是表象,而是世界的本源。
  不得不说,有了比较,才能分出高下。
  这个玄黄大世界,无疑已是巅峰级的诸天世界,但论及本源的雄厚,还是要逊色鸿蒙大世界不少。
  当然,那是整体比较,如今的顾承不是本体人皇,更非混元道境或无上大罗天的天帝,单凭神器东皇钟,远远不足以和一方大世界所抗衡。
  所以即便要进去,也是偷偷的潜入。
  不用担心这无法实现,顾承之前确实探查过玄黄大世界,那里的混元道祖并没有与之交锋,而是化作一道坚不可摧的世界壁障,将他拒之门外。
  但那时是神念,现在则是真身。
  神念查探,相当于远程扫描,混元道祖能予以阻挡,但真身来此,又有雪落狸王的天赋神通,反倒不容易发现。
  毕竟道祖不是守卫,不可能时时刻刻守在世界壁障边缘,而整个大世界实在太过辽阔,以点破面,从边缘破开一道缝隙,稍纵即逝之间,他们就能进入其中,任谁也察觉不了。
  这就是偷渡的优势。
  当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顾承也不是贸然行动。
  “陛下,玄黄大世界的主位面也是三界,神佛所居的天界、各族混杂的下界和死后魂魄的归宿幽冥界。”
  陆压早在途中,就将他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天界有玉皇大天尊主宰,幽冥界有幽冥教主管理。”
  顾承问道:“那下界是什么情况?”
  陆压道:“下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其上人族为主,各国林立,并无人皇一统。”
  陆压身为上古妖庭太子,所活动的范围并不止鸿蒙大世界,在九大世界尚未决裂前,他还来过玄黄大世界,许多事情不是道听途说,而是亲身经历。
  “开始吧!”
  有了这位绝佳的向导,顾承一行来到边缘,雪落狸王两个爪子划过虚空,开始传送。
  “看我的喵!”
  这猫儿来到诸天世界,已是兴奋得不知所以,感觉喵生达到了巅峰,全力以赴之际,悄无声息地穿透壁障,化作流光,向着大世界坠去。
  她跟随在顾承身边,时刻得东皇钟之气影响,不知不觉中,修为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此完美的越界,令陆压都不禁侧目,回想起上古妖族兴盛时期的强大,眼中露出唏嘘之色。
  唯一能安慰的,鸿蒙大世界的妖族开始崛起,而这个玄黄大世界的妖族,倒是一直都很强大。
  准确的说,不止是妖族。
  “这气象倒是有趣!”
  来到南赡部洲,顾承观望,就见各气混杂,交错不一,却又能奇异地融洽共存,心中不由地一奇。
  鸿蒙大世界中的各族,都是割据一方,泾渭分明,此界却是仙妖人佛,混居一处。
  除了妖族有所遮掩外,那仙佛都是国主的座上宾客,地位固然崇高,但绝非遥不可攀,百姓都习以为常。
  “如果没有末法之劫,这倒是个不错的共存方式,可明明大劫将至,单单是一个南赡部洲,就有数百国度,一旦劫数到来,必然成乌合之众,四散逃命……”
  顾承站在人皇角度俯瞰全局,心中生出疑虑。
  据陆压所言,玄黄大世界与鸿蒙大世界产生过冲突,仙神强者彼此厮杀,这说明此界要么有野心,要做那诸天世界第一,要么有浓浓的求生欲望。
  无论哪种,都不该是如今这样得过且过的模样。
  “分头行事吧!”
  百闻不如一见,既然来了,顾承不急着去寻阿弥陀佛,与陆压分开,带着雪落狸王在各地游历。
  很快他发现,这些国度的包容性固然强,但明争暗斗一点都不少。
  有些国家崇道,道人为国师,必然不见僧人,有些国家信佛,举国上下吃斋念佛,对道家神明也毫无供奉。
  佛道的关系,只维持着表面的平衡,暗地里不知斗成什么样了。
  这一切的根源,是信仰之力。
  在鸿蒙大世界,信仰之力发挥的余地不大,佛门未能东渡,信徒局限于蛮荒之地,天界仙神吸纳的,则是人皇天子祭天,无双境强者的寿元,对于普通百姓的信仰并不太看重。
  但玄黄大世界的信仰之力不同。
  比如有一国名乌鸡国,国王修建了皇家寺院,日日夜夜住于其中,全国上下吃斋礼佛,所有百姓信仰极深,念头纯粹。
  又有明珠国,君王信道,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整整二十年不上朝,就连批阅奏章都是用道符,于是乎举国上下信教,齐颂无量天尊之名。
  这两个国家所诞生的信仰之力,连顾承见了都不禁有些动容。
  因为这种力量不仅可供混沌境大能修炼,更与功德之力有异曲同工之妙。
  换而言之,它也能一定程度地抵挡末法之劫,或许没有功德之力那么立竿见影,但天地功德可遇不可求,是有限的,信仰之力却能源源不断,积少成多。
  顾承明白,这个天下为什么没有统一的政权了。
  它已然沦为了神佛豢养的信仰牧场。
  即便如此,也不得太平。
  这一日,陆压传来消息:
  “南赡部洲最强大的黄岐国发生叛乱,外戚李唐,即将取而代之!”
第十八章
圆个梦想
  黄岐国。
  近百年间,它是南赡部洲的第一强国,幅员辽阔,人杰地灵,国力强盛,四方来朝。
  不过黄岐的开国君王并无信仰,算是异类,因此立国之初也不断遭到周遭敌视,甚至组成了联盟征伐。
  而黄岐王不仅不予屈服,还直接东征西讨,灭亡十数小国,搏得赫赫凶名,国土面积扩张,周遭也全部臣服,才有第一强国之称。
  可惜这位雄主阳寿一到,魂归幽冥,太子继位后,同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却不得胜,一味只求虚名,渐渐将家底败掉。
  等到二世驾崩,黄岐国再无进取之力。
  所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的国家也不敢攻打黄齐,这般又过了两代,终于在十数年前,君王昏庸,宠信谗臣,各地发生水旱灾,百姓流殍,有义军起事,为首者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传檄诸道,斥责朝政吏治腐败,赏罚不平,一呼百应,数月内就席卷全国。
  虽然那次反叛最终被镇压下去,但黄岐国内已是烽烟处处,千疮百孔,皇室倾颓。
  然而这代黄岐王依旧不知悔改,在奸佞小人的阿谀奉承下醉生梦死。
  如此国力愈发衰败,一年之前,国舅李叔德突然发难,控制宫城禁卫,欲杀黄岐王和众皇子。
  原来皇后无子,黄岐王早有废后之心,是顾忌外戚势大,才予以忍耐,而眼见太子将立,李氏必然彻底失势,李叔德唯有奋起一搏。
  不料丞相有所警觉,在其悍不畏死的护卫下,众皇子大多死于乱箭之中,黄岐王逃出国都。
  李叔德唯有与皇后扶持最小的皇子登基,但黄岐王也不欲束手待毙,号召各地忠臣义士,在短短时间内组成大军,坚守于千里之外的紫荆关,虎视眈眈。
  他毕竟是皇权正统,李叔德犯上作乱,哪怕蓄谋已久,也难得民心大义,谁料当夜大雨震电,江河暴溢,冲毁壁垒,黄岐王竟死于洪涛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周遭各国眼见有利可趁,纷纷挥军来攻,一时间内忧外患,黄岐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
  “好惨喵!”
  踏上黄岐国土,一路所见,皆是哀鸿遍野,易子而食,雪落狸王不忍地移开目光。
  昔日妖族在十万大山时,由于资源有限,每一族都要拼命争夺,自相残杀,无所不用其极,她梦寐以求的,就是一个安稳平和的日子。
  所幸愿望终于实现,但眼前的一幕幕,也不禁令她触景生情,雪落狸王将脑袋埋下,轻轻蹭了蹭那宽厚的胸膛。
  幸好有陛下在。
  顾承见了,也叹了口气。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句话道出了历朝历代百姓深受的动乱之苦。
  或许和平年代也有种种不公欺凌,但乱世那种打破一切规则,为所欲为的肆虐,才是最为可怕的。
  而国破家亡,信仰反倒滋生。
  信仰的流传,其实大多是两种情况,要么是家族世代信仰,要么是遭受了不可接受的剧变。
  所谓心灰意冷,遁入空门,当一位位宝相庄严的僧人出场,黄岐国的百姓如同溺水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马上开始拜佛礼敬,甚至有人跟着僧人一步一叩首,俨然成为了狂信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