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7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0/865

  不过奸佞也有奸佞的用处,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早在天枢十二卷刚成时,顾承就有了全盘的计划,此前已经埋下了种子,现在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费仲尤浑闻言精神一振,狂喜拜下:“愿为陛下为大商,效死输忠,竭尽全力!”
第二十二章
暗流涌动
  东平城。
  这座新兴的城市,屹立于大陆的东方,倚山观海,灵气汇聚,俨然是一片风水宝地。
  当费仲和尤浑入城时,看着街上比肩接踵的行人,很难想象这里在他们免职之前,还是东夷之地,族群生存,驯养家畜,驯农作物,保持着石器时代的特点。
  一个存世上千年的部落,说灭就灭了,更是在短短数年内,将痕迹扫除一空,使之成为大商的真正版图,不仅让东鲁等诸侯国无利可贪,还加以遏制。
  近年来,东鲁的地位明显不如从前,再也无法在东方一家独大,越来越多的小诸侯开始聚集到东平城的麾下。
  如何办到的?
  很简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人都是要恰饭的,诸侯家大业大,排场不同,更是需要庞大的收益。
  东平城往北,是昔日的九黎祖庭,其内珍贵灵兽,天材地宝,朝东则是东海,更是大商不曾涉及的地域,有着无数的奇珍,等待开发。
  如此地利优势,简直是商户的最佳之地,因此继纵横家后,顾承选取的天枢第八卷为杂家。
  杂家其实不是一定要从商,但不可否认,杂家兼容并蓄的特点,很适合商战。
  商场如战场,想要成为一个好的商人,单单是贪婪吝啬是绝对不行的,还要过人的眼光和出众的韬略。
  不过商人往往过于精明,忠诚度不高,顾承也就没有多花心思培养,广撒网多捞鱼,只需要让他们将诸侯的注意力转移过去便好。
  当东平城初步建成,商人蜂拥而入,在城中干道建立了这个时代的首条商业街,所赚取的暴利之大,从税收令干枯的国库很快充盈起来,就能体现。
  于是乎,曾经高高在上诸侯们都将目光转向东平,别说东鲁,就连南北两方都受不住诱惑,也唯有西岐距离东平城实在太远,无法分一杯羹了。
  这些是费仲和尤浑在东平城三个月内,通过各大商家的商铺及背景,加以分析的情况。
  两人在朝阳山学习,相当于闭门造车,虽然学了一肚子纵横谋略,却没有实践的余地。
  这段时间通过接触观察,才对四方诸侯之势有了直观的了解,开始分头行动。
  费仲换了一身衣服,带上丝织巾帽,上衣长度超过膝盖,下面还穿着裳,腹部带了黼(fǔ)饰,摇摇摆摆,往城中的最大的商铺之一,北伯商铺走去。
  入了这间门面气派的商铺,就见货架上琳琅满目,摆满着各种人参灵芝、珍珠贝壳,一个长相富态的掌柜,正在和几位前来进货的行商说价。
  所谓行商,包括帮客、厢客、边客、摊贩,将东平城的货物,以各种形式卖入各地。
  以北伯商铺的规模,无疑占据主动,这些行商一个个点头哈腰,都巴结讨好着掌柜。
  “近来东海不太平,时有龙宫虾兵蟹将上岸,侵扰我大商子民,你们都是知道的,这价钱的上涨,也是没有办法。”
  “宋掌柜,我们听说闻太师请了高人,与那龙宫相谈,更有钱塘关李将军坐镇,局势早已平稳,这珍珠的价格能不能再让一分?”
  “闻太师是请了道法高人,可那东海龙宫也不是好相与的,李将军更是以守为主,避之锋芒。”
  宋掌柜有些不耐烦了,眼角微微上扬,眼见着就是送客的架势:“列位如果觉得本店的价高了,尽管寻找新的供货店铺,只是我需要提醒一句,出了这店,想要这等品相的珍珠,可就难了!”
  此言一出,那些行商顿时面面相觑,犹豫不决起来。
  宋掌柜老神在在,一副吃定他们的模样,转眼打量新客人。
  正巧这时,费仲也朝他看来,两人目光一对,各自一愣,掌柜眨巴了眼睛,迟疑道:“费兄?”
  “你认错人了!”
  费仲闻言,面上立刻变色,转身就要走。
  “诶诶诶!”
  宋掌柜赶忙走出,拦住费仲,堆起笑容:“你我可是昔日好友,怎的如此见外?快请进来,好好叙叙旧!”
  半拖半拉之间,费仲终于被拉了进去,掌柜直接将那些行商丢给伙计,两人入了内堂,对坐而下。
  婢女奉上茶水糕点,均是最上等的档次,费仲起初还有些矜持,品了几口后就放松下来,轻轻叹了口气。
  宋掌柜迎来送往,眼力何等了得,立刻知道这位是落魄了。
  首先费仲的这身打扮,看似富贵,实则是商人惯用的,正常的贵族才不会如此穿戴,身边更不会少于十个仆役。
  费仲本是贵族,在帝乙朝间就做到了下大夫,祖辈也是朝歌的权贵,怎会落魄至此?
  宋掌柜眼珠转动,思及自己的遭遇,也不禁苦笑起来。
  他姓宋,又何尝不是贵族之后。
  要知道这个年代,有没有姓氏,正是身份的象征。
  八百诸侯,在《尚书·盘庚》中,总称为“百姓”。
  也即是说,现在的百姓,并非日后的庶民大众,而是指商王宗室之外的贵族阶层,即各地姓族的族长,他们是统治集团的基石,所谓百姓千官,百姓的位置还在千官之前,拥有姓氏,正是高贵的标志。
  掌柜名叫宋保,宋氏在八百诸侯中是中等偏下,他儿时也在朝歌生活过,结识了费仲。
  那时的费仲可是威风八面,宋保当舔狗当得很累,后来就回到诸侯国内。
  八百诸侯,数目太多了,除了最顶尖的几姓,其他的难免起起落落,宋氏后来就遇到了麻烦,唯有依附北伯侯崇侯虎,宋保也成了崇侯虎的臣子。
  他头脑精明,掌管这间东平城的商铺,虽然日进斗金,令崇侯虎大为开怀,然整日与商人打交道,心中十分不耐,此刻碰上费仲,同病相怜,自然也有倾述的欲望。
  不过两人多年不见,早已生疏,不可能交浅言深,各自都按捺住心思,客套着,假笑着。
  再坐了片刻,费仲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起身告辞,宋保相送,还未出门,就见外面传来喧哗。
  宋保瞅了瞅,嘴角一撇,露出愤恨之色:“东鲁小侯爷留下的祸患啊,那些奴隶又在闹腾了!”
第二十三章
星星之火
  “倒是正巧!”
  费仲心中暗笑,表面上脚步一顿,声调上扬,语气里满是疑虑:“东鲁小侯爷?奴隶闹腾?这话从何而来?”
  “费兄从都城而来,自然没有见过这等‘奇景’!”
  宋保的声音里满是愤恨和讽刺:“现在的奴隶,可了不得了,个个要摆脱奴籍,不好好劳作,生出无谓妄想,可不正受了东鲁小侯爷的影响么……”
  东鲁小侯爷,正是东伯侯之子姜文焕,当今皇后姜氏的弟弟。
  他曾在朝阳山学艺两载,是第一批兵家子弟,回归东鲁后,提出练兵之法,欲挑选奴隶加以操练,一展所学。
  但相比起年纪轻轻,一腔热血的姜文焕,姜桓楚行事稳重,知道这等改制不比其他,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阶层动荡,所以内心深处是拒绝的,仅仅是不打击儿子的积极性,没有当面否决罢了……
  直到东夷被灭。
  战神刑天的出现属于意外,被孔宣收走自不必说,真正让姜桓楚震撼乃至惊惧的是,黄飞虎统帅的大商军队,战斗力比起以往翻了何止近倍!
  无论是正面交锋还是侧面迂回,擅长弓箭巫法的东夷,都抵挡不住王师之威,被摧枯拉朽的碾压至死,没有半点机会。
  从那时起,姜桓楚知道,不变不行了。
  大商和八百诸侯的关系,是统御中带着对立。
  四大诸侯镇守四方,一旦中央势弱,四方势强,那最终结果必然是以下犯上。
  同理一旦中央势强,力压四方,换成一个守成的君王,或许还会维持现状,但这兵家之道正是纣王所传,东夷已灭,东鲁还会远吗?
  当利剑悬于头顶,姜桓楚无可奈何,唯有支持姜文焕的军队改制之法,训练奴隶,成为常备军队。
  东鲁历年来风调雨顺,国力富强,相比起连年开战的大商,更有练兵的本钱,姜文焕也是将才,日夜操练兵马,军力日渐强盛。
  于是乎,奴隶入军的数目也不断增多。
  一万奴隶!
  两万奴隶!
  三万奴隶!
  最终,五万奴隶形成五万常备军队,镇守东鲁各方。
  如今不是生产力发达的后世,以东鲁的国土面积,常备五万军队,已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0/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