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6/865

  “此人就是申公豹?”
  苏护仔细看去,就见这道人相貌清奇,风姿出尘,和曾经见过的方外之人并无区别,不知为何那些文士对他如此忌惮。
  按理来说,方外之人性情单一,罕与人往来,更该拙于言辞,这申公豹如此盛名,必是异数,不得怠慢。
  苏护将申公豹记在心中,往台下看去。
  邀请他的人,不在台上,而在台下。
  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起身,遥遥行礼。
  “苏侯!”
  “太伯!仲雍!”
  双方落座,彼此打量,都是心照不宣地苦笑了一下。
  这两位说起来辈分很大,他们是姬历的大哥和二哥,也就是姬昌的大伯和二伯。
  历史上,他们是吴国的开辟者,就是春秋战国,吴王夫差的那个吴国。
  试想几百年后,吴国都是偏远之地,现在尚未开发,更是鸟不生蛋的犄角旮旯,两位西岐宗族为什么要去那个地方呢?
  很简单,争位失败。
  他们的父亲,要将西伯侯之位传于老三姬历,作为两个哥哥,太伯和仲雍主动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这种行为后来被孔子大为称赞,称之为至德,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不过对于避让是主动还是无奈,也是有争议的,因为两人故意把自己弄的像当地土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表示自己不能继承王位,让姬历放心。
  当然,真正的心思,只有当事人知道,至德或粉饰暂且不说,至少这一世,太伯和仲雍坐不住了。
  他们开荒江南,建立吴国,最重要的是什么?
  奴隶!
  开荒那等苦力活,平民是根本不会愿意去做的,唯有奴隶,死了也不可惜。
  同样吴国最初的平民,其实也是活下来的奴隶,脱得奴籍,得了自由之身。
  但现在,西岐的奴隶转为了兵籍,谁还愿意去开荒?
  这两位已经够惨了,如今雪上加霜,会出现在朝歌,而且第一时间邀请苏护,正是同病相怜。
  果不其然,苏护坐下后,三人甚欢言谈,大肆抨击,不多时身边的看客也围了过来。
  苏护发现,虽然名家辩论有两派分歧,但聚集在这里的,绝大部分都是对改制抱有极大恶感和利益受到损失的反对者。
  苏护原本还害怕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现在则安下心来。
  看来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风雅台不是谁都能进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家财,会被直接排斥在外,能进来的非富即贵,基本都是奴隶主。
  奴隶主分为两个团体,一伙是富足的平民,大部分是经商发家,奴隶代代相传,也就是后世豪门富族的雏形,另一伙则是小诸侯。
  至于同意改制的,要么就是大诸侯,强盛军力,博取名声,要么则是心地善良,不忍心见到身而为人,奴隶过得猪狗不如。
  对于小诸侯而言,他们不需要强盛军力,强盛死了还能造反不成?
  对于奴隶主而言,善心是什么东西,他们只知道,本该属于自己的奴隶,被不讲道理的夺走了,他们要复仇。
  “复仇!”
  这个词频繁出现,打动了苏护。
  它来自于名家辩论,起初是支持变法的改革一方,对于奴隶行为做出的总结。
  这些名辩者认为欺压过重,总有一天,奴隶会群起反抗,进行复仇,堵不如疏,与其将来爆发大乱,不如主动解决,给予奴隶平等的机会。
  如今坚持这个观念的中坚人物,正是申公豹。
  而大部分名士都是反对变法的顽固派。
  这群人口中也有复仇,却是利益被侵犯的奴隶主和小诸侯,对于改革者的复仇,到那时天下动荡,战事频发,战败者一方必然会被贬为奴隶,奴隶不减反增,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反过来加剧其害。
  两方你来我往,原本各有各的道理,但自从申公豹来了,以一己之力舌辩群人,每每敏锐地洞悉对方话语中的薄弱点,亦或是另辟蹊径,制造陷阱,将反方驳斥得哑口无言。
  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众人都恨得牙痒痒,偏偏这里是文斗之地,陛下都予以关注,他们不敢造次,否则必然将申公豹拉下来暴打。
  苏护旁观者清,觉得风雅台上的胜负其实无伤大雅,那只是逞口舌之利,关键还在台下。
  这群奴隶主和小诸侯虽不是绝对高层,但都是有权有势的统治阶级,既然同仇敌忾,何不组成联盟?
  这些奴隶主手握资源,要粮有粮,要钱有钱,一旦得到他们的支持,冀州之战的仇,一定要让四大诸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复仇者!复仇者!
  “诸位饭饱否?”
  正当苏护考虑振臂一呼,组建联盟之际,台上一道潇洒的声音响起,却是申公豹放下酒樽,看向众多名士。
  台上一静,众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一道道屈辱不甘中透出跃跃欲试的目光回望过去。
  申公豹很欣赏这种目光。
  他出身妖族,虽因机缘入了玉虚宫门下,但在一行根红苗正的弟子中饱受冷遇,修道数千载,居然还排在修道四十载,道术浅薄的姜子牙之下,喊其师兄。
  申公豹心中愤恨,四处云游,和一些外教道友结为好友,相处融洽,年前来到朝歌,看到名家辩论,深感有趣,也加入其中,博得了前所未有的威名。
  一方面这种成就感让他被压抑多时的自尊心蓬勃,另一方面他也听得封神之事,知道人世恐怕要发生大变,想着入世修行,说不定如闻仲那般得到人皇的赏识,在大商谋得高位,借助人道洪流加以修炼。
  虽然至今尚未得到人皇的召见,不过申公豹坚信,他已经入了陛下法眼,只要继续表现下去,必有收获,台上这些文人名士,统统都是他的垫脚石。
  正要再下一城,耳边突然传来悠扬的钟声。
  咚!咚!咚!
  申公豹脸色剧变,顾不得其他,立刻飘然下了风雅台,化作一道流光,往昆仑山而去。
  玉虚宫敲钟,召集众弟子!
第四十五章
姜子牙下山
  昆仑山,玉虚宫。
  广成子敲响金钟,数十道光芒从四面八方,向此处汇聚过来。
  南极仙翁、燃灯道人、云中子以及十二金仙各有洞府,平日里自然不在玉虚宫内,唯有元始天尊开坛讲法,亦或是发生大事召集门徒时,才会齐聚。
  申公豹赶到时,就见仙气氤氲,烟霞散彩,日月摇光,一代二代乃至三代门人,大部分都已聚集,各自见礼,侯在宫外。
  申公豹自卑心理发作,主动退到一角,默立不动。
  不过他站的位置虽然边缘,目光却不断打量各洞仙人,尤其是同辈的十二金仙,更是比较的对象。
  很快,申公豹看向三代弟子,心中生奇。
  记得三教共签封神榜后,元始天尊就召集过十二金仙,令他们收取人族皇朝良才,布局未来,以应杀劫。
  按理来说,现在三代弟子人数应该有明显的增加,可现在看来,依旧是寥寥,难不成收徒没有成功?
  太乙真人立于十二金仙中,看着早早被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收为弟子的金吒和木吒,想起本该成为自己传人的哪吒,心中不免遗憾。
  还令他十分在意的是,将那卷道书献于元始天尊后,至今也没有得到回应,不知是何说法。
  正自思忖,又有一道乌龟般的遁光从远处飞来,落入宫前,化作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其他道人有老中青各种面貌,白发飘飘,仙风道骨,这位则是真的岁数大。
  肉体凡胎,岁数一大,可不就老了吗?
  “师兄,这边!”
  申公豹招了招手,老者平复了一下气息,赶忙来到申公豹身后,笑道:“师弟!”
  此人自然就是姜子牙,拜入阐教已经四十载,却一直未能修炼成仙,这份资质也算是出众了。
  差得出众。
  不过混元道祖有测算天机之能,看重的并不单单是修为,所以相比起来,姜子牙反倒是入门较早的师兄,申公豹不久前才正式收入门墙,成了晚入门的师弟。
  即便如此,姜子牙一个修仙学渣,在一群大佬面前也不敢有半点放肆,对于申公豹都是十分尊敬,师兄弟关系颇为亲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6/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