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8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8/865

  摘星楼上。
  顾承提笔著书,身侧一位娇艳绝美的佳人,正柔情似水地相伴,只是每每将目光落在案上的书卷时,又露出疑惑之色。
  《封神演义》……
  这到底是什么呢?
  “这是一部小说。”
  顾承写完一章,对着苏妲己笑道。
  名家之后,天枢十二卷只剩下最后一门,在诸子百家中存在感最低的小说家。
  似乎是察觉到顾承即将功行圆满,天地间的压制已经大到极致,好似无时无刻都有一尊混元道祖与其相对抗。
  但顾承也今非昔比,无与伦比的经历,让他在混元道境上亦有突飞猛进的际遇,在与“鸿钧”和“女娲”较量的同时,都没有阻碍小说家的诞生。
  目前这部极有意思的小说,已然完成了三分之一。
  就在这时,侍卫禀告,宫外有两位道人求见,言明有异术随身,愿随军出征,可定四镇诸侯。
  顾承嘴角微扬:“带他们上来!”
第四十七章
时机成熟
  手可摘星辰,恐惊天上人。
  所谓摘星台,正是顾承将摘星楼与鹿台结合到一起,命墨家弟子修建的一座高阁瑶宫。
  不仅高达数十丈,可俯瞰整个朝歌城,更与周天星辰相通,蕴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威势。
  如果天界的四御来此,就会发现,这种感觉与无上大罗天极为相似,而姜子牙和申公豹跟着侍卫拾级而上,却是另有一番震撼。
  为表尊敬,他们脚踏实地的登楼,但那螺旋的石阶不断向上蔓延,这对师兄弟的目光也变得越来越凝重。
  即便是毫无修仙天赋的姜子牙,身为混元道祖的徒弟,眼界见识也不是寻常仙人能够比拟的,摘星台内气吞乾坤,自成周天,循环不止,那灵气的浓郁与活泼,竟是比起玉虚宫不遑多让。
  可玉虚宫乃是元始天尊的道场,这摘星台仅仅是纣王建立数年的宫寝,两者本该完全没有可比性的啊!
  “纣王背后,果然站着一尊混元道祖,怪不得元始态度有变,或许那位混元的实力,更在道家三清之上!”
  申公豹呼吸隐隐急促起来,眼中满是抱大腿三个字,整了整衣衫,摆出最郑重之色。
  倘若不是东皇太一陨落,妖族也不会落得如今这个地步,经历过那个辉煌时刻的他,最是清楚混元的作用。
  如此机会,岂能错过!
  “我还有成仙之望么?”
  姜子牙也有些激动。
  他倒是没有背叛玉清一脉的念头,只是求仙问道四十载,终究不甘长生无望,如今思慕昆仑已是无用,不如着眼于更实际的。
  “拜见陛下!”
  于是乎,来到台上,顾承眼中的,就是各有心思,却很乖顺的两位方外道人。
  “听说你们身怀异术,师出何处?”
  顾承依旧在写书,苏妲己陪伴身侧,随意地问道。
  申公豹抢先一步答道:“禀陛下,我等出自昆仑山玉虚宫,乃玉清嫡传,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精英,连阴阳而性,养水火以凝胎!”
  顾承微微扬眉:“口气不小,有何神异之处?”
  申公豹宽袍大袖,手执拂尘,飘飘徐步,长吟道:“炼就五行真始诀,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龙入九天。”
  一字一句震动灵氛,申公豹周身现出无穷异象,正呼应他所诵。
  姜子牙张了张嘴道:“我也会些神通。”
  画风不同啊!
  申公豹更加得意,又高颂道:“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大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姜子牙直接自闭了。
  顾承等申公豹装逼完了,看向姜子牙:“你会什么?”
  纵观历史上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
  不过此世的神通道法,偏偏不是姜尚所擅长的,所以他唯有讷讷地道:“我也会些小神通。”
  听得姜子牙主动加了个小字,申公豹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顾承心中失笑:“既如此,两位此来是欲随苏护大军进发,讨逆平乱?”
  申公豹漂亮话立刻奉上:“虽是方外,也在陛下版图之内,感陛下水士之恩,以尽子民之意!”
  姜子牙迟疑了一下,却大着胆子问则:“陛下,草民想知道,何为逆?”
  申公豹和苏妲己脸色微微一变,顾承扬了扬眉:“依你看来,何为逆?”
  姜子牙话已出口,就放开胆子:“陛下,四大诸侯镇摄荒服,威远宁迩,多有勤劳,固有歪念,不可轻动,不如以采问民风土俗为由,督促他们恢复祖制,则和气贯于天下,自然四海雍熙,与民共享无穷之福!”
  顾承不置可否:“你觉得这能实现么?”
  姜子牙道:“倘若陛下如此修行仁义,通达道德,四镇诸侯尚不醒悟,此无道败亡之象,毋须我王师戮力,四方疆域自有顺势之民,澄清玉宇,拨乱反正。”
  顾承又看向申公豹:“你在风雅台上参加名家辩论,是赞同改制,对此有何看法?”
  申公豹早有准备:“君有道,万民乐业,不令而从,贫道赞同的改制,是陛下所为的改制,而诸侯妄动祖制,是为叛逆,当以雷霆之势灭之,贫道云游四海,结交异士,愿予相邀,相助苏侯,犁庭扫穴!”
  姜子牙修为薄弱,是治世能臣,希望兵不血刃,徐徐图之,申公豹道行深厚,却是不擅政治斗争,只以神通压之,别说四大诸侯麾下的奇人异士不比三教,即便是阐教十二金仙,他也能请出截教道友破之。
  俩人一文一武,顾承又看向妲己:“爱妃认为,他二者谁有道理?”
  这个年代,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只要言之有理,不是祸乱朝纲,都可发表自己的意见。
  苏妲己为苏护之女,从小耳濡目染,柔声道:“两位都是道德之士,清静之客,神通高下,妾是不懂的,但陛下曾有言,取长补短,只要能为陛下分忧,便是好的。”
  这话说得十分有水平。
  妲己知道父亲四处活动,欲借王师讨伐四大诸侯,若论支持,自然是支持申公豹的。
  但顾承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她心中也没底,便只能和稀泥,两个都夸夸。
  “爱妃所言有理!”
  看着这个后宫娘娘版的苏妲己,再想起那在西岐的九尾狐狸,顾承心中觉得十分有趣。
  苏护的努力他自然看在眼里,名家辩论的风雅台就是他特意为反对派设立的,如今苏护振臂一呼,正好将这些反对者聚集了起来。
  这就像一个个各自为政的超级英雄,在妈惹法克侠的号召下,组建成复仇者联盟。
  虽然将奴隶主类比为英雄有点怪异,但无论如何,时机已经成熟,四大诸侯所代表的改革派和苏护背后站着的顽固派,是正式较量的时候了。
  有鉴于此,顾承笑道:“爱妃所言有理,既如此,朕就给你们相同的机会,姜子牙,你可往东鲁一行,申公豹,你负责西岐一战,且看你们的表现了!”
  师兄弟互视一眼,齐齐俯首:“陛下圣明!”
第四十八章
西岐班底
  西岐。
  西伯侯府中。
  姬昌位于正位,上首坐着其母太任和元妃太姬。
  这两位与姬昌的祖母太姜一起,在历史上被称为周氏三母,是女子仁慈贤德的代名词,后世称妻子为“太太”,也是由此而来,寄希望于自己的妻子能像周氏三母一样,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内助。
  而除了太任和太姬外,姬昌的九十多个儿子也全部集齐大殿,一眼望去,规模十分壮观,跟一支先锋军队似的。
  最先的几人,正是儒雅的伯邑考、英气的姬发和姬鲜、姬旦等排在前十的兄弟。
  再加上西岐的臣子,名义上,他们都是来祭奠南宫适的。
  这位老将军为西岐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不是他,此次三万大军绝对要溃败而回,当他的死讯带回西岐,姬昌悲声恸哭,几乎昏厥,为其送行,也是应有之理。
  不过殿中的气氛,不止是悲伤,还有惊惧与恐慌。
  因为冀州侯苏护,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岐逼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8/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