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865

  元始天尊见通天说得咬牙启齿,不禁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此次对阵怎么都是他阐教吃亏甚大,三霄未死,混元金斗神器有望,反倒是他门下除了寥寥数位外,其他道行尽损,跌落凡俗,怎么通天教主这语气竟似截教全灭似的。
  元始天尊却不知,通天教主看到了正统的命运路线,哪怕现在尚未发生,也令他生出了决心。
  即便是混元道祖,也有后悔之意,倘若能重生再来一回,自然不愿重蹈覆辙。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用呈口舌之利了,元始天尊道:“师弟心中既有计较,你我各行其道,今日少不得要做过一场,以明天数!”
  佩剑青萍握于手中,通天教主颔首:“正合我意!”
  云霄继续令混元金斗冲击神器,一边瞪大俏目,看着这场千年不遇的混元对决。
  就见元始天尊端坐在九龙沉香辇的飞来椅上,三宝玉如意再度飞出,但通天教主出手更快,青萍剑化作一头青虬,绕着元始天尊转动。
  元始天尊视若无睹,沉香辇四面的金莲花绽放毫光,刹那间,现出万朵金莲,将那青虬陷在其中。
  玉虚宫有五方旗中的戊己杏黄旗,展开时金莲万朵,万法不侵,但元始天尊仅仅是衍化其中精髓,竟不比那功德至宝的防御力逊色,直接挡住通天教主的攻势。
  不过通天教主的杀伐之术,岂是如此简单就能抵御,伸手朝下一指,无数道锋锐之气顿时纵出。
  青虬受这锐气之助,陡然活跃,那金莲花开花落,削弱枯萎,花瓣纷飞,渐渐消失。
  元始天尊玉如意打出,以攻代守,通天教主怡然不惧,剑气环绕,抵住了三宝玉如意,令其无法下落。
  两者同为三清,知根知底,出手已无所谓招式技法可言,都是对天地本源最根本的运用,直指三千大道,无上妙法,看得云霄如痴如醉,即便如顾承,也为之赞叹。
  三清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混元巅峰,三者若联手,那么诸天之内,没有一尊混元道祖能够与之抗衡。
  即便是那盘古斧以命运之道造化出的无量天尊,窃夺道果,也只能恶心三清,阻止其超脱的步伐。
  唯有盘古斧彻底碎裂,化作三件神器,才让鸿钧有了如今的影响力。
  但影响终究只是影响。
  顾承看向天界。
  通天战元始,如今的局面爆发,鸿钧是露面,还是不露面?
  露面就是从幕后走到台前,陷入被动,不露面的话,则三清再也无法组成联合之势。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先师次长。
  人界波澜起,道祖争,八景宫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也即刻乘青牛而出。
  而顾承眉头一扬,一步迈出,来到三十三天之外,将其堵了个正着。
第八十六章
敌太上,镇“女娲”
  顾承和幕后主使作为棋手,以鸿蒙为棋盘,隔空对弈,双方各有优劣。
  幕后主使的优势是化身鸿钧,成为了三清的老师,可以最大程度的调用道教力量,提前促成三教封神,打乱顾承的计划。
  倘若顾承直接对抗,就要敌对三清道祖,别说终结之道受到压制,即便是全盛时期,也有败无胜。
  而幕后主使的劣势,则是必须维持住鸿钧的身份,不能做出人设崩塌的事情,否则三清第一个就要怀疑,出现反复。
  因此鸿钧至今都没有正式与顾承过招,而是阻止天枢十二卷的完善,令小说家未能完全结尾,有了缺陷和破绽。
  不过顾承早有绸缪,小说家以命运之道写就《封神演义》,正是为了剧透截教的悲惨命运,让通天教主提前出手,阻止元始天尊以大欺小。
  待得两位道祖反目,鸿钧不露面,唯有三清中的大师兄太上老君阻止。
  而顾承也已恭候多时。
  眼见有敌阻路,青牛汗毛直竖,四足不安地在虚空中踏动,太上老君则开口道:“阁下暗代人皇,所图甚大,今挑拨我道教内争,扰乱天数,当见分晓!”
  太上老君后来化身老子,教化人族,可称人教之主,对于这尊神秘混元,自然极为痛恨,说话之际,顶上现出一尊玲珑塔,手中拿着扁拐,摆出十足的敌对之势。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喜恶也是人性的体现,太上无为,岂会如封神演义那般,屡屡出手相助元始天尊,甚至联合西方二圣,一起打压通天?
  面对质问,顾承微微一笑:“人皇乃一界至尊,岂是随意可以替代,老君不妨看看,此为何物?”
  一尊玲珑塔从顾承头顶上升起,虽有几分虚幻,但气息别无二致,绝非伪造。
  太上老君目光一凝,极为不解。
  他的这座天地玲珑玄黄塔乃第一功德至宝,就好比盘古斧在众神器中的地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别说伪造,即便是摄取其中一缕气息,都是不能,现在对方头顶上的玲珑塔,又是怎么来的?
  确实,即便以顾承现在的修为,也无法伪造这第一功德至宝。
  但别忘了,魔界开辟之前,太清道祖就将此宝赠予,他借此开辟魔界,对于玲珑塔早有掌控,化出虚影,绝不困难。
  而这是一个敲门砖,接下来顾承打出一道光辉,将无量天尊的诞生及末法之劫的提前到来,通过玲珑塔,展现在太上老君面前。
  太上老君神情变化,不断推算,陷入思索中。
  对付这个时代的三清,顾承早就准备了不同的策略。
  首先是封神中最活跃,数度出手,不惜以大欺小的元始天尊,他的人性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位中年人,谋定而后动,关注重点是阐教的未来,一卷道书就足以令其看到天机变化,未来风险,不让阐教完全押宝在西岐一方。
  而封神中最悲惨的反派通天教主,则对应青年人性,冲动易怒,易受蒙蔽,区区威慑不仅无用,还会起反效果,便以《封神演义》的剧透,令其提前出剑。
  至于太上老君,是洞彻世事的老年人性,对付他,唯有示之以诚。
  将来意原原本本地告知。
  当然,想要取信,还是没有那么容易。
  太上老君固然见得玲珑塔,心神中有了波动,但太极图一震,目光又发生变化,思忖着开口道:“老师昔日有言,鸿蒙之外,有大自在天魔,千变万化,防不胜防,果然非虚!”
  明明大自在天魔是幕后主使的手段之一,如今却贼喊捉贼,倒打一耙,顾承无奈一笑,毫不诧异。
  因为用在此处,确实合适。
  倘若换位思考,站在太上老君的位置,是相信这莫名而来的诡异道祖,还是相信自己的老师鸿钧?
  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成,顾承想要证明,不是单凭口舌之利,依旧要一战。
  他身躯不动,头顶上冲出一缕轻悠气息,一分为三,化为三位道人。
  一位持剑,戴九云冠,穿大红白鹤绎绡衣,孕太清之气;
  一位执灵芝如意,戴如意冠,穿淡黄八卦衣,含玉清之气;
  还有一位一手执龙须扇,一手执三宝玉如意,戴九霄冠,穿八宝万寿紫霞衣,走上清之路。
  三位道人身上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光辉灿烂,所展的大道正是无极之道、太初之道、太虚之道!
  一气化三清!
  “请!”
  顾承稽首一礼,伸手邀战。
  “请!”
  太上老君心中诧异再也掩饰不住,却是不得不应战,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也化为三清之相,分别向着对手打去。
  待得双方真正短兵相接,太上老君发现,对方所施展的神通,看似相似至极,但并非自己的复刻。
  太上老君能化出三清,是因为他是道生出的“一”,无极生太极,此后的“二”、“三”都是在“一”的基础上衍化而出,对应着宇宙万物由初生到繁盛,道家完整的世界观。
  而顾承所施展的一气化三清,则是一种至为精妙的化身之法,虽然思路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细节方面多有不同。
  这是天魔能做到的吗?
  当然不行。
  顾承能化出玲珑塔影,是因为曾得此宝,而一气化三清之法,则是天枢十二卷中,实打实的道家神通推演。
  以大汉皇朝和大商皇朝无数能人异士的智慧,反向衍化神通,再加上与无量天尊交锋的启发,才有了现今的成果。
  单凭一气化三清,就将太上老君最强的神通手段化解,顾承负手而立,看似不动,实则同时镇压向娲皇宫。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人界九曲黄河阵内交锋,尚且顾不得外界,但他一动,那娲皇宫内的“女娲”立刻有所察觉,取了山河社稷图和绣球,就准备出宫。
  然后一股无形的阻力降临,直接将她困在宫内。
  此时的顾承,与初至时期已然截然不同,那时女娲庙进香,仅仅是驱逐“女娲”,现在正式展露锋芒,也不跟她多哔哔,直接出手镇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