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9/865

  当然,三清天原本位于天界之中,这份举动实际上就是不尊昊天上帝号令,只是没有撕破脸皮而已。
  关键在于,天庭也不敢撕破脸皮。
  三位混元道祖,麾下数万仙人,这份实力太过雄厚了,绝对能左右战局。
  一旦道教完全倒向人界,那这一战真的不用打了。
  不过三清内部,也有分歧,通天教主偏向人界皇朝,元始天尊敌视大商皇朝,太上老君态度莫名。
  因此长生大帝所为,就是想争取阐教助力。
  元始天尊倒是也想帮助,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燃灯上榜,南极陨落,他的门下修为大丧,如今正在闭关努力修炼,根本派不出弟子相助。
  明知杨戬痛恨四御,还派他出面,其实已经接近敷衍。
  可杨戬连敷衍的姿态都不愿做。
  他向玉鼎真人表明态度后,提着三尖两刃刀,直接出了玉虚宫,往天界而去。
  也没有计划一定要去哪里,反正远离这里,眼不见心不烦。
  杨戬很清楚,自己虽然成为了归元大能,但比起紫微、长生、勾陈三位大帝,还是差了许多,贸然去挑衅,只会真正断绝母亲的希望。
  对于杨戬反出天界的举动,元始天尊听之任之。
  论及培养弟子的能耐,元始其实是三清之首,既非通天教主那样的有教无类,又不是太上老君唯一传人的专一,而讲究因材施教。
  不同的弟子有不同的际遇和道路,大多数时候听之任之,偶尔纠正庇护,才能让他们走得更快更远。
  不过接下来,当元始天尊看到杨戬的最终去处时,眼神又微微一沉。
  杨戬途经银河战场,旁观了天人两军交锋后,改变了初衷,没有去往鸿蒙之外游历,直接往人界而去。
  元始天尊罕见地皱起眉。
  杨戬和太乙已经是阐教唯二的大能,太乙已经受命,去往人界探查情报,趁着两界交战之际,尽可能弄清太上老君当时在人界到底发现了什么,以致于态度大变。
  太乙真人毕竟是肩负着任务,杨戬又去,可就有些不安了。
  倘若换成从前,即便有意外,元始天尊定然亲自出手,挽回大局,但西方教接引准提的下场,令他不得不忌惮。
  虽然盘古幡在手,元始天尊自信不会落得那两位的下场,但混元道祖度末法,经纪元,想要了结因果,却是不必急于一时,深思熟虑后,终究收回目光,继续教导弟子。
  ……
  ……
  却说杨戬刚出天界,就感到一股强烈的波动,不由地往前看去。
  就见远方正有两大军团,在银河之中开战。
  天界对人界。
  自从人皇宣言伐天,西方教主上榜,已经过了数载时间。
  两界可没有光说不练,发动的大小战争足足有数十场。
  毫无疑问的,天界一开始占足了上风,甚至数度杀入封神台前,要抢走封神榜,都被人界险险逼退。
  能有如此骄人战绩,除了单兵强大外,最关键的还是军阵战法。
  此刻无数天兵天将列阵,就展开大罗天阙阵,难以形容的风暴横扫乾坤,放眼望去,尽是无边无际的元气海洋。
  不仅仅是单纯的元气雄浑,在那浩瀚无尽的洪涛之下,还有无数明暗涡流,乱麻似的纠结一团,彼此对冲激荡,即便是杨戬,都微微靠后,不愿接近。
  这就是军团战阵的可怕,除非到了混元道祖万劫不灭的地步,亦或者拥有神器,否则即便是大能,一旦陷于这种大阵中,都有陨落危机。
  而天界动用大罗天阙阵,人界又拿什么抵挡?
  杨戬本不看好,但下一刻,一股熟悉的气息,从人界军阵中升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阵!
第一百零一章
伐天元帅
  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杨戬观战片刻,立刻发现,有别于三霄娘娘布置,人界大军所为更加纯粹,攻防一体,充分发挥出此阵对于仙神的克制,籍此抵挡大罗天阙阵的压力。
  阵法自然是偷学的,昔日六百战神族,替三霄布阵,更是承受元始天尊三宝玉如意的威压,以及后来通天斗元始的混元之战。
  他们是顾承创造出来,天生为战的种族,基因里铭刻着战斗细胞,借着那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复刻下九曲黄河阵的种种变化,回归后自行推演,才有了这座推陈出新的阵法。
  所谓新,正是阵眼的改变。
  如诛仙四剑之于诛仙剑阵,九曲黄河阵的依仗,其实是法宝混元金斗,倘若去了混元金斗,此阵固然也内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但也不过是普通级别的归元大阵罢了。
  而战神一族将阵眼变化,不再依仗法宝之威,阵眼处变作一位无头巨人,手持巨斧大盾,傲视苍穹。
  人族有人道光辉,薪火传承,战神一族也有刑天烙印,斗战精神,在此推动下,哪怕一时落入下风,但不断有进步空间,大罗天阙阵反倒如一柄铁锤,将之杂质不断炼出。
  不仅仅是阵法的对抗,天人两界的战况亦是如此。
  从人界落于绝对的下风,到飞速进步,迎头追赶,逐渐拉近距离,直至今日的正面反扑。
  天界大军显然也意识到了敌人的难缠,加大力度,阵法之力飞速拔升。
  一时间无尽虚空中,无数辉光明灭闪烁,跳跃震荡,两座大阵犹如两尊通天彻地的巨人,疯狂出拳。
  杨戬一退再退,那余波震动,依旧席卷,方圆万里的空间塌缩,无穷重力凭空而现,猛烈塌陷。
  他念头一动,反倒不走了,运起八九玄功,以肉身之力盘坐,接受冲刷,就这么修炼起来。
  能在如此级别的大战中,安然修炼的,大能中恐怕就杨戬一位。
  肉身强横,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这一修炼就是一日一夜,两军的交战,也足足打了一日一夜。
  毫无疑问,这一战证明了,人界大军正面战斗力,已经绝对不逊于天界。
  杨戬看得双目熠熠生辉。
  平心而论,他原本是很不看好人界的。
  毕竟人皇再强,麾下的军队如果太弱,也无法事事身先士卒,左右两界的大局。
  但这一战让他发现,自己对人界的印象还停留在老阶段。
  战争一开始,人界确实弱于天界不少,但一方在飞速追赶,另一方则原地踏步。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如此。
  “这场大战,我不该逃避!”
  说易行难,完全可以想象最初支持人界的,是何等坚韧的精神,杨戬受到感染,起身舒展四肢后,往人界而去。
  也许身怀人族血脉,人界屏障并没有阻拦,抱着投奔目的的杨戬第一时间去往朝歌,遥遥见得九艘庞然巨舰,停泊在半空,无数兵士正在进出。
  定天舟!
  若论技术发展,大汉皇朝自然要全方位碾压现在的大商,即便墨家弟子人数已经过十万,也不比后世积累。
  但正因为有了后世的根基,大商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了许多弯路,何况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材料!
  大汉皇朝的定天舟,先以四凶饕餮之骨为根基,融入了淮阴剑、青冥舟等十数件玄器,无上炎龙日夜炼制,才建造出一艘,此后无数天材地宝打造,一共炼制出了六艘。
  固然是求精不求多,其实也是材料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毕竟不能将人界所有的天材地宝,都用来建造战争机器,那是穷兵黩武了,日常修炼更为重要,也从侧面反应出,人界相对天界,真的不够富庶。
  而现在的大商,却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元气无比充足,天材地宝应有尽有。
  整个人族皇朝的历史进程,其实是经历过两次大衰败的。
  从殷商的九九至尊到西周的九五之尊,是一次衰败,再到大秦皇朝的覆灭到大汉的建立,又是一次重创,等到东汉末年,人界整体的元气比起天界差远了。
  待得顾承先铸人皇剑,后收回三鼎,才恢复了不少元气,但天材地宝需要时间孕育,再奋起直追,有些也没办法快速弥补。
  毫不夸张地讲,那时人界能够伐天,与天兵天将交锋,是利用了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技术层面占了大部分,各位谋圣所炼制的造化八阵图至关重要。
  换到大商皇朝,元气充盈至极,人族平均实力也强了太多,精兵能够直接参与到战斗中,而短短数年的时间,第一批九艘定天舟就已投入使用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9/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