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865

  而张修有着信心与把握。
  张角三兄弟为什么能拉起上亿教众,八州乱军?
  正是通过十数年行医施符,收买人心所为。
  张修在这方面的手段绝不逊色,如果张角没死,两者旗鼓相当,倒是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现在单靠张宝,绝不是他的对手。
  可惜张修想不到,先一步投靠太子的是张鲁,待得黄巾军五斗米教两败俱伤之际,便是亡于三五斩邪雌雄剑下之时。
  而到那时,五斗米教实力大损,也翻不起风浪了,中原两大邪教一举烟消云散。
  至于天师道是不是受到牵连重创,就不在贾诩的顾虑范围内了,偏偏张鲁还感激涕零:“殿下大德,先生大恩,鲁铭记于心,必不敢忘,若违此誓,天人共弃!”
  张鲁不知道,后世有个姓范的厨子,被卖了一副拐,也说了谢谢。
  实际上,能成为日后诸侯的,都不是泛泛之辈。
  张鲁绝对不蠢,可惜人在即将溺毙之际,只要有根救命稻草,都要抓住,贾诩正是看准这点,加以利用。
  目送张鲁离去,贾诩退回,幽魂般立于顾承身后。
  顾承入观,打量着熟悉的内室,露出怀念之色,史子眇唤来道童,沏了两壶灵茶。
  “请用茶!”
  “神仙茶?”
  贾诩一看,就为之动容,脸上露出兴奋之色:“哈哈,多谢道长!”
  说着迫不及待地饮下,闭目炼化,不多时双目睁开,精神奕奕,脸上皱纹竟少了几道,皮肤光滑了许多。
  炼神一脉,入了无双境后,消耗的心神大幅度增加,再加上体质远比炼精要弱,所以寿命大多不长,贾诩今年也就三十七岁,苍老得却像五十岁的男人似的,就是此因。
  而道家炼丹,仙家烹茶,最擅延寿,这杯神仙茶就替贾诩延续了三年寿命,作为一个极为怕死的家伙,他岂能不喜?
  顾承品茶,也觉得一股无比清凉的气息游遍全身,最终没入眉心识海的法力神龙之内。
  法力神龙长吟,原本已经壮大到极致的身躯竟在缩小,龙须鳞片却是清晰凝结,变得灵动真实。
  他默默感悟,徐徐吐出一口浊气,双眸温润,锋芒内敛。
  史子眇见了露出赞叹:“神仙茶不止是长生之求,还有出尘之念,殿下兼容并蓄,有容乃大,日后博纳十方,万仙来朝!”
  顾承微微一笑。
  桥玄欲扫荡群仙,史子眇欲万仙来朝,果然立场不同,心愿不一。
  “哈哈,诩是俗人,哪能比得上殿下?”
  贾诩知道史子眇旁观者清,知道自己所为,损伤的是天师道元气,有所敌视,却是毫不理会:“道长,可否将天师印予我一观?”
  史子眇大是皱眉,迟疑片刻,终究还是从袖中取出一枚印玺:“这便是阳平治都功印,太清道祖授予师父。”
  顾承定睛一看,不由轻咦出声,因为那印玺上萦绕着淡淡的黑气,阴森恐怖,竟有种鬼道邪物之感。
  贾诩目光一亮:“酆都鬼气?六大鬼王困于其中?”
  史子眇摇头:“那是传言夸大,此印维持的是酆都封印,六大鬼王封印之地另有其处,我道行不够,以致于鬼气外泄,惭愧!”
  此世的阳平治都功之意,是在阳世平酆都鬼患之功。
  酆都鬼城,人尽皆知,是鬼界连接人世的通道之一,五十年前,有六大鬼王领鬼兵亿万闯入阳世,带来瘟疫疾病,残害众生。
  幽冥鬼道大盛,终为天界不容,老君托梦,传张陵妙诀雷法、符箓秘术以及阳平治都功印、三五斩邪雌雄剑两大至宝。
  张陵得太上亲传,修成盖世道术,在青城山上设下法坛,鸣钟扣罄,呼风唤雨,号令天将神兵,最终扫荡群鬼,封印六大鬼王。
  而酆都出口也被封印,每年只有中元节,鬼门开时,能够昙花一现。
  史子眇解释完毕,就要收印,贾诩阻止:“且慢,道长当知如今天下动荡,黄巾为祸,即便有天师道相助,可取荆州,但冀州乃张角三兄弟起事之地,难以收回,你可愿助殿下一臂之力?”
  史子眇感到不妙,看向顾承,目光中露出恳求:“殿下,此印乃师父命老道看管,万万不容有失啊!”
  顾承颔首:“鬼界事关重大,天师印动不得。”
  相比起原历史那明哲保身的毒士,此时的贾诩欠缺了几分游刃有余的火候,但骨子里的阴毒却是尽显。
  他不管江山变色,顾承却要天下太平,倘若除了黄巾,放出鬼道众,岂不是得不偿失?
  “殿下放心,诩知轻重!道长不愿借印,予些鬼气,总是可以的吧?”
  贾诩微笑。
  史子眇这才醒悟,这恐怕才是对方真正的目的,无奈之下,再也不能拒绝,五指一抓,屡屡黑气缠绕,化作一枚漆黑的丹丸:“鬼气若是逸散,死伤以万数计,慎之!慎之!”
  贾诩收摄了鬼气,又朝顾承拜下:“诩向殿下求取一份诏书,三月之内,冀州黄巾可平!”
  “哦?要下何诏?”
  顾承目光一凝。
  皇帝的旨意,分为诏、制、敕、谕。
  诏书是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都是绝对的大事。
  果不其然,贾诩朗声道:
  “太子英年,理当选妃,各家之女,姿色端丽,婉顺贤明,载还入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天和仁顺,不攻冀州,选妃礼毕,大赦天下,只诛首恶,从者罪轻!”
  ……
  ……
第二十章
自乱阵脚
  光和七年,夏。
  汉中五斗米教主张修,受朝廷赦封,率教众八百万,攻入荆州。
  张修呼风唤雨,张宝撒豆成兵,双方斗法十数场,各有胜负。
  然五斗米教众金车羽盖,骖龙驾虎,散入郡县,大肆收买人心,动摇信仰,同时联合世家,里应外合,连取数郡,一时间黄巾军节节败退。
  但襄阳易守难攻,黄巾军以此为据,待得五斗米教锐气不再,进行反扑,连连收回失地,双方陷入僵持。
  一月后。
  冀州,巨鹿。
  张梁立于殿宇中,看着三具雕像,左右灵光显化,中间的却是泥雕木塑,露出悲怆之色:“大哥,没想到那日一别,就是我们兄弟天人相隔,你在天有灵,保佑我们,为你复仇,颠覆汉室……”
  “报!”
  正在这时,外面有人通报,身高九尺,威猛无双的波才大踏步走了进来,声音隆隆如狂雷:“三教主!”
  张梁皱眉,呵斥道:“擅离职守,还不回去!”
  波才瓮声瓮气地道:“守守守,还要守到什么时候?教中兄弟的符剑都要生火用了!”
  张梁无奈:“我们依城而守,大占优势,汉军迟早会攻,到时候我们挫其锋锐,便可……”
  “忒的弱气!”
  还未说完,波才居然直接打断:“上月你就是这么说,结果呢,汉军围了一月了!哪有一点要进攻的迹象?三教主,你是不是畏惧汉室,不敢为大贤良师报仇了?”
  “放肆!”
  张梁脸色一沉,大喝一声,头顶隐隐浮现出一卷天书,浩然伟力狂压下来。
  波才闷哼一声,半跪下来,喘着粗气,有些畏惧,但他双目赤红,蛮性上来,却是昂起头,怒顶过来。
  张梁的头隐隐作痛起来。
  他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
  黄巾军三十六渠帅,本是遍布天下八州,各自都已拟定好地盘,分了大饼。
  没想到张角一死,黄巾军连连受挫,张梁听从谋士田丰献计,收拢力量,聚于冀荆两州,一南一北迎击大汉军队。
  如此一来,黄巾军精兵简政,粮草充足,战斗力大涨,与大汉军队正面抗衡也怡然不惧,更能依仗城池之利,将大汉军队拖疲拖垮。
  到那时各方贼匪世家云从,外族趁势进攻,黄巾军才有进取天下,覆灭刘氏,为张角报仇雪恨的机会。
  但那是大势,在现阶段看来,变成了僧多粥少,利益不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