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865

  “张鲁,替我们护法,别忘了约定,若违誓言,天师道统,必不长久!”
  张宝死死盯着他,张鲁颔首,向后退去,隐于云空。
  下一刻,两道长虹如流星划过天穹,向冀州之外纵去。
  “虚空越界?”
  广宗内,田丰和袁术同时冲天而起,目光如电,锁定位置,向着张宝张梁追来:“逆贼哪里跑!”
  轰隆!轰隆!
  一尊尊黄巾力士凭空现身,当头砸下,田丰双袖一展,周身浮出八卦之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巽(xùn)下断、离中虚、坎中满、艮(gèn)覆碗、兑上缺,化作八方空间,将黄巾力士收入其内。
  袁术腰间宝剑自行弹出,如神龙飞天,承托其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追上,一击斩向长虹。
  唔!
  闷哼声起,伤势极重的张宝现出原身,张梁散去长虹,抱起张宝,向下坠去。
  “真是贼首?死来!死来!”
  袁术目露狂喜,一前一后追入太行山脉,进了山洞之中,张宝已是瘫倒在地,口中却开始念诵咒言:“逆轮回之行,散三魂七魄,以吾命为约……”
  那咒言外人根本无法听见,而袁术只看到穷途末路的张梁扑来,剑出如龙,身后赫然浮现出众生虚影,浩大威严,竟是玄器之力。
  张梁越界之法被中断,也已虚弱不堪,如何敌得过如此神威,几个照面,就被斩于剑下。
  袁术再抢先几步,砍下张宝首级。
  “张宝张梁,死于我手!哈哈,如此功绩,谁人可比!”
  袁术长笑,徐徐一招,两人留下的遗物飞入手中,其中正有两卷天书绽放光华。
  他手指虚触,脸色再度发生变化,眼中惊喜交集,浮现出无尽贪婪:
  “三皇神器,地皇书?天命在我!天命在我啊!”
  ……
  ……
第二十五章
文臣武将
  “草民蔡邕拜见殿下!”
  “臣蔡瑁拜见殿下!”
  “伯喈先生请起!”
  顾承起身将蔡邕扶起,对着蔡瑁颔首道:“德珪起来吧!”
  “谢殿下!”
  蔡邕缓缓起身,蔡瑁眼中闪过一抹嫉妒,也站起身来。
  提到蔡瑁,难免让人想起他卖主求荣和乱七八糟的宗族之事,为时人所鄙。
  实际上,此人后来做到魏国的水军都督,能力是绝对有的,赤壁之战时,周瑜都要以离间计,令曹操先杀了蔡瑁张允,才敢实施接下来的火烧连船。
  不过这个年代,人才不缺,品性不端可是大问题,顾承对于蔡瑁的兴趣自然不大。
  几句惠而不费的称赞,打发之后,顾承向蔡邕正色道:“我欲征先生为太子太傅,先生莫要推迟!”
  蔡邕失色,再度拜下:“草民何德何能……”
  汉朝尚且没有六傅制度,三师三少,如今的东宫,二傅最关键——
  第一是太子太傅,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
  第二是太子少傅,既要辅导,又管理太子官属,权力更大。
  即便如此,蔡邕从逃亡江海的罪臣,成为太子太傅,也可谓是一步登天!
  顾承等蔡邕自谦完了,抬了抬手道:“先生不必妄自菲薄,如今黄巾初平,天下不定,我求贤若渴,先生当助我一臂之力,令国泰平安,四夷臣服!”
  “愿为殿下尽心效死!”
  蔡邕起身,老泪纵横,眼角眉梢却难掩喜意。
  能得未来天子重用,拜为老师,乃是文人荣耀的极致,岂能不喜?
  蔡邕为回洛阳,本就做了大量准备,阐述了治国之策后,马上道:“殿下,臣有贤才举荐!”
  此世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还在于如何举荐其他人才。
  所谓仁以立德,明以举贤,就是这个道理。
  顾承笑道:“既入先生法眼,必自不凡,愿闻其详。”
  以蔡邕的人品,即便与荆襄蔡氏有旧,也不可能推举蔡瑁这样的人。
  顾承实在有几分好奇,他会推举谁给自己。
  蔡邕道:“颍川陈氏,以至德称,闺门雍和,子弟皆名,陈纪有子陈群,长文通雅,义格终始,可有大用。”
  “陈群!”顾承微微点头。
  颍川陈氏亦是天下八大世家之一,颍川一地名士确实太多,加上荀彧荀攸所在的荀氏,八大世家居然出了两个。
  不过汉四百年中,颍川最有名的两人,莫过于张良和晁错,这两人的下场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良辅助太祖成就霸业,明哲保身,功成身退,晁错为景帝削藩,锋芒毕露,结果被景帝腰斩,身死族灭……
  正因为有前车之鉴,荀氏和陈氏在天下八大世家中算是比较安分的两支,党锢时,陈氏子弟纷纷辞官,如今陈群愿意出仕,也是忠心之表。
  至于陈群本人,他在三国谋士中不算出名,因为没提出过什么奇谋妙计,但他做的一件事,却影响甚大,那就是创立九品中正制。
  官居一品,一品大员,这类后世熟知的品级,就是从陈群手中诞生,虽说只是个萌芽,后世历代补充,但不得不说,它上承两汉察举,下启隋唐科举,极具意义。
  如果说贾诩是计谋型人才,陈群就是内政型人才,顾承对于这个推荐十分满意:“善!”
  蔡邕精神大振,又道:“中牟县令陈宫,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殿下既设詹事府,两省四局,陈群任中书舍人,陈宫任门下通事,可为殿下分忧。”
  陈宫出身三流世家,却广结英豪,与海内知名之士结交,故为蔡邕赏识。
  他的智谋比起陈群要强得多了,先后辅佐曹操和吕布,都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来白门楼上,曹操甚至舍不得杀陈宫,陈宫却决意赴死,死后家人还一直由曹操供养。
  而此世原有太子詹事,管理太子官属,却无詹事府。
  顾承开府,其内初设两省四局,门下省负责侍从规谏,中书省负责文书启奏,典膳、药藏、武卫、御阵四局负责起居修炼,禁卫防护。
  这参考了后世的三省六部制,旨在分薄朝堂群臣的权力。
  当然,职位定下,具体效果应人而变。
  如果是庸才,被朝臣玩弄,只会让东宫成为笑话。
  蔡邕显然做了功课,这二陈的选择极为巧妙。
  不仅个人能力一内一外,都有王佐之才,一个是顶尖豪门,一个是落败世家,彼此间还隐隐形成制衡。
  由此可见,蔡邕在不知道自己能得太傅之位时,就已心向。
  顾承很是欣慰。
  而士为知己者死,蔡邕宦海沉浮,其实知道自己初来,举荐两人已是极限,但他稍稍犹豫,最终还是道:“殿下,我此来一路兵荒马乱,幸得一壮士护卫,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更谨慎奉法,质重少言,可为殿下近卫!”
  说罢,他又拜下,诚惶诚恐:“老臣绝无私心!”
  “先生一片赤诚,我岂会不知?”
  顾承将他扶起:“既护送你来,可是已至洛阳?”
  “是!”
  “唤他入殿!”
  半个时辰后,一位昂藏大汉走上大殿。
  何进已是魁梧威猛,这大汉竟比之还要高出半个头,整个人龙行虎步,如不周神山,支撑天极,仿佛只要有他在,天塌地陷也无可惧怕。
  “草民许褚,拜见太子殿下!”
  大汉来到台阶下行礼,顾承颔首道:“好一员猛将,得此勇士,将来何愁不能北上大败异族,再现封狼居胥(xū)的壮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