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932

  这墨者刚起了个头,公孙泽便隐隐叹息,心道:“适此人,与人相辩之术,只怕真得墨翟真传,甚有青出于蓝之势。如此一来,众人的脸面何在?”
  他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
  弹剑的墨者以宋地方言高唱,一开始手指叮当,只做伐檀,到后面用力猛敲,金铜声切。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士阶层有士阶层的牢骚,底层也有底层的牢骚,这种牢骚唱出来后别有滋味。
  待唱完后,那剑士又高声唱道:“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唱罢,墨翟先道:“我本农夫。”
  适也道:“我本鞋匠。”
  其余墨者也纷纷说出自己的身份。
  “我本陶匠。”
  “我本铜匠。”
  身旁剑手道:“我本齐人,现为墨者。”
  适冷笑道:“我们本非士,自然无可素餐。墨者无君无父无国无邦,亦不食君之俸禄。”
  “你们为士,有君、有父、有国、有邦。”
  “值此国难之际,你们却要问我们为什么不和你们一起,难道你们愿意做尸位素餐之人?”
  “我为鞋匠,无封地、无隶奴、无僮仆、无俸禄,却需缴纳革税、甲赋。且不说我既为墨者,便无邦国君父,便我不是墨者,难道你们要我守卫商丘吗?”
  “你们有封地、俸禄,难道商丘被围,你们出城袭战,竟要与皮匠相提?”
  “这岂不是可笑吗?昔年齐侯被戮,临淄百姓不服素,晏子亲如崔子庭院痛哭,甲士环绕众人以为必死。难道晏婴就要说:国人不服素,于是我便不用亲身犯险,哭与崔子之庭?”
  适大笑道:“若是你们这样比,那也可以,日后你们的封地取消,一并缴纳赋税,也不再有俸禄,这才可以相比。”
  他说完,那名弹剑之士满脸羞愧之色,收剑回拜道:“这是我的愚昧,请不要嘲笑,我已知错。”
  在场其余人,终究是士,多少还有些道德与脸面,不再多说。
  公孙泽想着适刚才的那番话,还有之前与适相辩颇多的话,讷讷道:“墨者只说,权力义务相对,竟是这个意思?无权力则无义务,所以如此说来,商丘百姓其实不必守城?”
  “可……似乎又不对。又说,礼不下庶人,难道是我想的不对,庶人本就不该守这些礼?可是……可是……”
  他有些想不通,想不通其中的关键之处,只是觉得墨者说的似乎没错,但又似乎全错,言语间却不能够反驳。
  少时,墨子道:“如今楚人正忙于收麦,又以为城内只会死守,正是出城袭扰的时机。”
  “墨者守城,乃是为了利天下、守非攻。是为了义,却不是履行义务。”
  众士人被那首《伐檀》的最后一句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说的面红耳赤,这时候又讲清楚了道理,终究不好反驳,只好说道:“既食君禄,岂不死战?”
  这些话说完,公孙泽的脑海中嗡的一下出现了许多可怕的想法。
  “既食君禄,岂不死战?既食君禄,岂不死战?既食君禄,岂不死战……”
  喃喃重复着这几句话,公孙泽猛然想到适前几日与他说过的那番话:土地、财富归谁?
  他身上一冷,忍不住想道:“若……若是墨者的道理行于天下,土地归于万民、财富源于劳作、君子不过蠹虫……那……那这禄从何而来?”
  “若土地非国君所有,禄便来自万民……难道到时候便是既食民禄,岂不死战?”
  “不对!不对!一定有哪里不对!不该是这样的道理!”
  他想到自己之前廿年所学,头脑一阵混沌,竟有些癫狂之态。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天下之土,皆属万民;昊天之下,人皆天臣。”
  “天下的道理,只有一个是对的,可到底哪个才是对的?若墨者的对,那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便是错的!”
  他越想越乱,终究长叹一声,心道:“只怕……这天下,真的要乱了!”
  ……
  城外,楚军营地中,墨者还未前来与楚人祭祀成盟,但却将城内被俘的楚人全部释放。
  这些被释放的楚人,最开始成为了楚王邀买人心的手段。
  万军之前,楚王高声宣布:自己与墨者成盟之时,依旧没有忘记那些被俘之人,无论贵族还是士亦或是庶农工商,只要为王效命,他就不会忘记。
  这是之前很少出现的情况,被俘的国人要么在停战后才被释放,要么就会被抓做奴隶。
  而贵族被俘,一般都是用厚重的礼物赎买回来,比如当年晋楚争霸之时,多有被俘的贵族,一般都是缴纳赎金换回来。
  至于庶农工商,除非全面停战或者大国为了获取声望,否则很少有被赎回来的情况。
  楚王说完这些后,当真是欢声雷动,众军皆呼万胜,楚王只凭几句话,便获得了庶农工商的支持。
  毕竟,王权想要对抗贵族,只能依靠本国底层。
  其余贵族心怀不满,却也无可奈何。
  楚王自觉墨者确实不错,似乎将来自己只要说利天下,墨者就有入楚的可能,欣喜无比。
  然而,几日之后,楚王夜巡军营,便感觉出了墨者的深深恶意!
  这些被释放回来的贵族还好,也没什么牢骚。
  可那些被释放回来的庶农工商,还有武士,则是满口的墨者道义,牢骚满满。
  庶农工商自不必谈,那些牢骚一直就有,只不过经过被俘归来后,这些牢骚变得更为系统、更为明确、更为清晰。
  士阶层在那发的牢骚,楚王其实挺喜欢的,但是其余的贵族却绝对不会喜欢……
  再想到适之前在大帐之内,开口就把贵族和王权的矛盾公开,楚王心知:只怕自己已经中了墨者的圈套,被墨者架在火上烤!
  几名被放回的武士,围坐在篝火旁唠叨的话,引发了一场骚乱。
  一名被俘回来的士眉飞色舞地说着在城内的被俘生活,只道:“城里面的感觉,比在这里围城感觉好多了。在这里很无趣,都没有麦饼吃。进了里面去,墨者个个都是人才,讲话又有道理,还能看舞剧……我其实……”
  他说完这些被俘的趣事之后,又道:“要说,墨者说尚贤也是不错的。有能则举、无能则下,要我说其实很多人都无能。若天下真能尚贤,我们何至只是士……”
  被俘放归之人还在那里讲士阶层最喜欢的尚贤道理,周围围坐的人纷纷称赞,颇觉有理。
  正夜巡的楚王与身边贵族一个个面面相觑。
  楚王心想,说的很有道理啊,若我能尚贤,这楚国何至数千里广阔,却屡败于晋?只是……这番话,却容易引起不满。
  贵族则想,说的确实有道理,可若是尚贤了,我们怎么办?我是大宗嫡子,所以我可以继承一切,难道真要比才能吗?我纵有才,我儿孙岂亦有才?所以我不能觉得有道理。
  于是几名贵族进言道:“围城战阵之中,非议政事,不可不处置!”
  楚王暗骂,我处置他们,将来靠谁?难道靠你们这群随时可以政变的家伙?可我不处置,你们又如何肯用命?
  正自犹豫想不出完全之策的时候,有近侍小声道:“城内有人缒墙而下,只说有机密事告于王上。”
第一九七章
城坚犹惧萧墙祸(六)
  楚王正愁于如何应对这些士的牢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9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