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932

  三百人冲击两千,原是不可能之事。可是士无战心,争相逃散,骑兵一冲,贵族又争先逃亡,竟成了这样的局面。
  来的时候,信心满满,四万多大军,六千君子,汹汹之势只望一战而定,入滕而食。
  逃的时候,颓废绝望,身边只有四辆战车,几辆乘车,还有几名贵族甲士,再无多人。
  身后的战况已经不需要去想,结果显而易见,越王翳心中慌乱,之前战场上失败的必死之心,已经化为回去之后把儿子和弟弟都杀光的决断,此时又涌出了生的希望,因而不住的回头张望,生怕义师的骑兵追上。
  驾车而逃,此时已经顾不得感慨失败,也顾不得战车颠簸。驾车的御手已经将马匹抽出了血,几只马蝇牛虻嗅到的鲜血的味道,蜂拥而至。
  若是以往,以御手之术,免不得要抖一下手腕将那些嗡嗡飞舞的牛虻从空中抽落,然而现在哪还有这样的心思?
  有潡水阻拦,上面又有荆河,想要逃回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退逃到糜邑,这是一座小邑,隶属于费国,退到哪里便可以换上几匹马。
  越王翳心中盘算着,计算退入城内也不敢停留,墨家义师的攻城手段他已见过,如今只能趁着消息还未传回琅琊,先行逃回,纠集留在琅琊的亲信发动“政变”,趁夜杀死儿子和弟弟,万万不能让自己大败而归的消息传递出去。
  只不过身边跟随他逃亡的这几个人可信吗?如果不可信,是不是需要再许诺一些利益封地?否则的话,这些人的支持很难保证,君子军覆灭,他这个越王已经失去了最大的政治资本。
  车轮旋转,他思考的也更快,可忽然间就听到马匹嘶鸣一声,接着原本平稳的马车剧烈地抖动了一下。
  越王翳惊抬己头,眼前一黑,前面的草丛中窜出了七八人,嚎叫着不惜性命悍不畏死地举着长矛朝着马匹刺来……
第三八八章
政行百里谋万域(一)
  庶轻王不知道车上的人是越王,只是猜测这车上是个越国的贵族,大人物。
  他见过大人物,比如楚王。
  所以心中既没有要俘获一名大贵族的兴奋,也没有出于血统身份数百年积累下的对贵族的恐慌。
  他只是在尽一名义师墨者的责任。
  长矛撑在地上,斜斜地刺向奔驰的骏马,驷马的冲击力极大,矛杆应声而断。
  留着血恐慌的骏马朝着庶轻王狠狠地撞了过去,仿佛是沛县铁匠的大锤砸向了胸口,巨力之下向后猛倒,眼前一黑,脑袋重重地跌在了地上。
  等他醒来的时候,胸口剧痛,每一次呼吸仿佛都有刀子割在肺里。
  “肋骨好像断了。”
  他呼出一口气,咬着牙又吸了一口,胸腔的起伏带来的是无尽的痛楚,耳边传来一阵阵厮杀声,庶轻王用力歪了一下头,看到了一个背影。
  他的眼前有些黑,但能看到那个背影手中的铜剑极长。
  铜剑不能做的很长,会断,所以剑越长,身份越高。
  庶轻王见过楚王的佩剑,也熟悉墨者的佩剑,知道这样的长剑不是义师的标配,明白那是敌人。
  这个敌人的剑术极高,脚下已经躺倒了三个人,庶轻王从衣服上判断那是自己的伙伴。
  于是他用尽全力站起来,踉跄着向前走了两步,胸口的剧痛让他无法呼吸。
  可他还是强忍着痛,抽出了自己的短剑,在前面那个人奋力隔开一人的长矛时,庶轻王把所有的力气用在了腿上。
  猛力向前一蹬,他知道自己已经撑不起下一步。
  最后的一步,他扑倒了那个持长剑的人背后,身体相碰,胸前断裂的肋骨再一次让他的牙紧咬在一起。
  左手勒住了那个持长剑之人的脖子,右手的短剑抵在了脖颈之前,想要用沛县的土语冲着旁边还在厮杀的敌人喊一声“谁动我就弄死他”,可这一句也没有喊出,就觉得胸前剧痛,似要晕厥。
  晕厥之前,他隐约听到后面传来了马蹄声,仍旧在想……是战车?还是义师的骑兵?
  ……
  战场上,一个压缩之后的口袋已经完成,剩余的越人突围不出,被挤压在越发狭小的空间内。
  等到大炮开始朝着密集的越人轰击后,越人连逃走的欲望都丧失了,很多人如同待宰的羔羊一般傻傻地站在那里,扔掉了武器。
  大局已定。
  适骑在马上,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从三个月前开始诱骗越王逼他野战,再到战场上阵型对抗,诱骗越人在靠近潡水一侧展开,再到最后的包围成功,适不知道自己的心到底猛跳过多少次。
  四万多越人已经全数溃败,除了最开始被第七旅驱逐出战场的那些,以及最后跟随越王逃窜的那一些,剩余的全都被围困在义师的包围中。
  一场利用机动优势的围歼战,适犯了很多错,但最终凭借义师远胜于越人农兵的素质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笨且呆,错过的很多战场的时机,甚至于右翼差点崩溃,因为越人并没有完全按照他的计划来,可最后胜利的还是义师。
  身边的传令兵看着已经大获全胜的战场,感慨万千地说道:“适,一场大胜。”
  适笑着摇摇头,又点点头道:“是啊,一场大胜。”
  想了想,又道:“平庸之将,善战之兵。这是军制的胜利,决胜在战场之外。”
  那传令兵想了一下,问道:“这就是你所谓的,战胜于朝廷?”
  适点点头,点头道:“算是吧。嗯……就是。”
  正要解释一番,几名骑兵从远处疾驰而来,传令兵皱眉道:“这样跑,马要受不了的……”
  嘀咕几声,那几名完全不惜马匹的骑兵冲到了适的身前,喘息了几声,为首的那人脸上露出了古怪的神情。
  “庶……庶轻王……又俘获了一个王!”
  适反应了一刻,忍不住大笑道:“自此之后,庶民亦可轻王侯!”
  ……
  夜里,城寨内。
  油灯点起,时不时传来伤兵被烈酒清洗伤口的惨叫声,忙碌的、穿着巫祝服饰的女人跑来跑去,那些刚刚在战场上厮杀过的精壮汉子却不敢挡住这些女人的路,她们都是医者。
  大战已经结束,以义师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越人被杀八千,两万八千人投降被俘,剩余的逃走了一些,还有一些跳河被淹死或者靠着在高超的游水技术逃到了潡水对岸。
  义师阵亡两千余,右翼的四个旅阵亡人数最多,但除了三个连队因为擅自冲锋等问题被全灭之外,剩余的建制全在,而且已经见过了血,假以时日恢复过来,便是一支强军。
  战场的事,自有专门的人清点。
  适、公造冶等人,正在一间屋内,几名传令兵就在外面等待。
  适借着油灯,正在起草一份建议,这份建议是以这场大胜的结果为基础的。
  越人君子军覆灭,越王被俘,大量的贵族被抓或是阵亡,这简直是超乎了之前最好的估计。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战果决定了今后的走向。
  纸上,适用一支削出了尖头的鹅毛蘸签奋笔疾书。
  前面的内容,是这一仗的结果,以及一些军事层面上的建议:比如增加骑兵的比例,按照右翼那几旅的样式将步卒改制等等。
  军事层面之后,则是最大限度地借助这次战果的后续准备。
  “此一战,越王被俘,越人多有弑君的传统,我们也曾知晓越人那边的一些情况。”
  “故而,我认为,越王翳被俘,越国必然内乱,这对我们而言是个极佳的机会。”
  “当然,这个机会不是占据琅琊。一则我们缺乏足够的墨者,用以实行在沛地这样的政治,而且越人不服必然叛乱。二则会让天下诸侯震动侧目,太过招摇。”
  “越国失败,齐国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们不能够赶走越人,却让齐田染指泗上。”
  “但如果放任越国内乱,又值此大败,齐国田氏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们需要一个……放弃泗上的越国,但暂时不能够承受一个全面南逃放弃琅琊的越国。”
  “越国战败,齐国的局面也向南打开,这必然是三晋所不愿看到的。”
  “晋楚相争,我始终认为晋国会获胜,因为战胜于朝廷,魏已变法,楚封君太重,必不能胜。”
  “所以,如今越王被俘,需要立刻利用我们在巨城大邑的据点,将潡水一战的消息传递出去。”
  “三晋希望有一个能够在南面压制齐国的越国。”
  “齐国田氏需要一场胜利获得威望。”
  “越王面临着国内政变,他这个越王的位置岌岌可危。”
  “越王的兄弟儿子,可能也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甚至可能与齐国媾和或者放弃琅琊。”
  “楚国……十年之内恐不能再入中原,遑论泗上。”
  “我们,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掉泗水七国。”
  “所以……我们现在还可以继续喊‘弭兵’的口号,占据天下大义之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9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