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校对)第5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932

  他急忙叫人快马请求平阴大夫,说明情况,希望能够将更多的兵力部署在右翼。
  现在看来墨家全线进攻是虚,主攻右翼是实,若再耽搁,山丘一丢,右翼便要崩溃。
  右翼一崩,三军俱危。
  齐右军主将急令九门炮猛轰,心想就算是山下的墨家炮兵部署展开,那也是慢慢死。总好过现在山下的那支义师步旅一鼓作气攻下山丘,那就是速死了!
  ……
  平阴大夫脸色阴沉地听着北面的炮声和厮杀声,不断有消息传来。
  “墨家在山丘前已经突破了营垒。”
  “墨家那边又出现了十几门铜炮。”
  “墨家要夺取山丘……”
  他也不是瞎子和聋子,右军主将的请求还未抵达,平阴大夫已经明白自己中计了。
  抽出配剑狠狠地斩在马车的辕杆上,怒道:“鞔之适狡猾如狐!昨日进攻,他让我以为他是要全面压缩阵线,实际上他的主攻方向却在我们的右翼。若山丘有失,则右翼溃矣!”
  身旁的谋士也道:“右军炮声大作,从义师催动军鼓到突破营垒,也不过一刻钟的时间,那边必是义师精锐。”
  “昨日猛攻,便是让我们四处救火,误以为他鞔之适要四面防火。实则今日却要猛攻我军右翼,不过却也是兵行险着。”
  平阴大夫点头道:“确实险,可他最善用险。潡水一战,转战数百里,攻城破邑,如牧童引牛,牵着越王翳在泗上乱转,借攻城之势让越王翳不敢直插墨家根基之地。”
  “今日战事,他猛攻山丘。山丘险要,山丘若失,三军必乱。”
  “可也一样,山丘在我等手中,地势险要,仰攻困难。他若能攻下,我军自然大败全军覆没,可只要攻不下,不能一鼓作气,那就可以稳住,今日无虞!”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可关键是守住需要更多的兵,反击山下的营垒也需要精锐。
  齐右军主将能想到的事,平阴大夫也能想到。
  墨家固然希望一鼓作气,可若是不能一鼓作气,倒也不是不行,稳住山下的营垒,不断添兵,或攻两翼或取山丘都可以。
  而齐军才更需要一鼓作气夺回营垒,不然等同于第一道营垒被撕开,让墨家站稳了脚跟,就算山丘不失,那右翼的第一道营垒也等同于就在墨家手中了。
  必须要趁着现在右翼全线还未崩溃,墨家立足未稳不能左右包抄而只能选择一鼓作气猛攻山丘的时机,派出精锐反击,夺回营垒,和墨家形成争夺战,靠着不断轮换维持士气,撑到天黑。
  平阴大夫现在已经不去想怎么撑五天十天了,今日只想着撑到今日的天黑,明日再说明日。
  这时候,透过千里镜,可以看到北侧右翼义师的后方,许多骑马的士卒正在集结,烟尘滚滚。
  实际上,那不过是各个师旅抽调的步骑士,并非是墨家的冲击骑兵,但这时候出现,仿佛坐实了墨家要猛攻右翼的谋划。
  远处奔驰前往阵地的那些铜炮,也让平阴大夫确定右翼那里义师是要主攻。算上那些正在奔驰的火炮,右翼墨家竟然有将近三十门炮,炮是墨家作为依仗的兵种,若非猛攻右翼,缘何骑兵、炮兵都集中在右翼?
  平阴大夫心中焦急,生怕齐军右军主将看不清楚形式,不先调动支援,而是先派人去传令:全力反击,夺回营垒,与墨家争夺,不可让墨家在山下立足。自己马上会派人支援,山上的兵力可以全部用以反击,支援的步卒随后即到。
  只要能够让援军抵达右翼的时候,山下还在争夺,那就算是守住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济水之战(三)
  平阴大夫手中还有可以调动的兵力,身边真正精锐的私兵还未调动,还有剩余的不少旅未动。
  正如适之前所言的,他背水列阵首尾相顾,实则却是处处是首尾,哪里都是容易突破的点。
  平阴大夫根本没想着临机决断反击获胜之类的想法,想的只是层层抵抗依托济水带来的死地之局,撑到第五日或是更多。
  第一道营垒的士卒并非全部展开,因为若是将全部的兵力都在一线展开,一旦被攻破一点,就意味着整个防线的溃败。
  这种层层抵抗轮换驻守支援的战术,也是适想要调动齐人的后备力量,从而创造机会在一点一举击破的原因。
  平阴大夫认定了墨家全线攻击是虚,主攻右翼是实,便不得不开始调动兵力支援右翼。
  这也是墨家义师的战斗力所决定的,如果不是昨日一战墨家全线推进压迫的太狠,平阴大夫也不会分兵到各处。
  正是因为分兵到了左中右三军,所以墨家集中在右翼突破才显得更为致命,如果右翼被突破山丘被夺取,那么分散在中军和左军的预备队等同于不存在,没有发挥出任何的意义。
  ……
  齐军右翼,义师左翼。
  第十三旅汇合了在两翼的旅支援过来的矛手连队,就在残破的营垒处列阵整队,承受着那九门炮的炮击还维持着阵型不乱。
  不断有人被抬出战场,也不断有炮弹落入军阵,但是整队的过程不曾终止。
  等到整队完毕,笛鼓手催动军乐,被加强的第十三旅和后续跟进的两个旅还有大约三百步距离的时候,便开始发动了攻击。
  齐军的弩手弓手和火枪手,占据地势,正在整队,现在墨家的火炮并不能威胁到他们。
  旅属的十五门铜炮距离太远,射程太近,不能够在原本部署的位置直接轰击山丘上的齐军。
  军团隶属的十二门重铜炮还未展开,如今还不曾直接投入战斗。
  既没有炮火的袭扰,齐军的弩手弓手们比起昨日要安心的多,也更加容易维持阵型。
  他们形成了一个倒八字阵,弩手火枪手分列两侧,中间留出了山坡上的步卒出击的通道。
  齐右军主帅手中可以动用的旅还剩下三个,都在山坡上,面对义师第十三旅的攻击,他的计划是利用火炮和火枪弩手进行杀伤,然后趁着墨家军阵松散的时机,山坡上的步卒借助猛虎下山之势,展开反击。
  如果反击成功,义师后撤,必然混乱,那就可以趁势夺回山坡下的营垒,从而赢得一个反复争夺添油消耗的局面。
  平阴大夫那边的援军,是为了形成反复争夺添油消耗之后的局面后才用得上的,或者是第一次反击不成之后才能用上。
  他这也算是用尽了全力,真正是不留后手,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平阴大夫中军的支援上。
  炮击继续,第十三旅迎着火炮继续向前。
  齐人的弩手弓手和火枪手也在调整阵型,如今双方还有二三百步的距离,弓弩和火枪都不能杀伤,只有那九门火炮可以造成威胁,想要迟滞义师进攻的步伐。
  山下,昨日营造完毕的炮兵阵地上,义师的那十二门长管铜炮的炮手们在工兵的协助下,正在用最快的速度展开。
  终究,这是长管铜炮,不是那些轻型的、两匹马就可以拉动的可以快速支援步兵的小铜炮,展开的速度很是有些慢。
  六指透过千里镜,可以看到齐军中军方向的旗帜调动,确信齐人已经被自己调动。
  于是下令:“让十三旅继续前进,靠近到百步距离的时候,火枪手轮番射击,掩护步卒后退。旗帜不得乱、鼓声不得停,缓慢后撤。后面支援的十四、十五两个旅抵达营垒之后,立刻呈防御阵势。”
  “作出一攻不成,固守营垒,左右包抄的态势。”
  传令兵接令之后,四五人一同骑上快马,朝着正在前进的第十三旅的位置疾驰。
  六指没有指望自己主宰战局,至少现在不指望,他明白自己的任务就是要调动齐人,为适在南线发动总攻创造机会。
  如果适那边发动了总攻,自己这边再夺取山丘,可以减少伤亡,也一样可以立下大功。
  齐人山丘上的动作实在是太明显了,根本就是准备利用弓弩火枪齐射之后步卒反击。
  在燧发枪和刺刀还未出现的时代,投射兵种和肉搏兵种的阵型很容易判断出来对方的下一步要做什么。
  因为齐军的纪律性和训练,不足以支撑火枪为主要输出、矛手作为辅助、可以展开宽正面薄阵线、可攻可守的姿态,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将肉搏方阵和弓弩手分开的模式,通过预留通路的方式准备后续的反击。
  山丘很重要,所以攻击山丘可以调动齐军的预备力量。但山丘的重要性决定了山丘之下那片空地的重要性。
  如果墨家没有火炮,山丘下那边空地并不是很重要。
  但因为有了火炮,可以超越三百步的射击距离,山丘下被十三旅突破的空地就极为重要。
  若是他作出在山丘下立足、用火炮反击齐军炮兵、以被攻破的山下营地作为支撑点包抄两翼的态势,山丘上的齐军一样也会紧张不安,未必需要让十三旅拼死去攻山丘。
  现在十三旅的进攻,只是为了调动齐人火炮的轰击方向,为炮兵的展开争取时间……换一句难听的话,精锐的十三旅现在是炮灰,而且是精锐的炮灰,若非精锐不能起到吸引齐军的效果。
  现在十三旅身后的两翼尚且还在焦灼地厮杀,十三旅距离齐人火枪弓弩的攻击范围还有一百五十余步,传令兵的快马奔驰而去,应该足以在第十三旅展开攻击之前将命令传到。
  看着手下的传令兵,六指再次下令。
  “让两翼的第十一、十二旅,继续和齐人交战,不可后退,继续焦灼。旅属的十五门炮准备转移,一旦第十四、十五旅抵达第一道营垒的位置,立刻跟上。”
  “传令让第十四、十五旅,加快步伐,不需要保持战斗阵型,在营垒处重新整队防御。”
  “让那些步骑士出击,作出威胁两翼的态势。”
  传令兵迅速离开,六指盯着远处已经奔驰了百余步的快马传令兵,心中也有些焦急。
  十三旅是师中的精锐,如果真要用他们来为全局考虑,莫说是十三旅,就是全师都可以拿出去。
  但现在适的命令只是吸引齐军的注意,吸引齐军的注意未必非要十三旅去送死。
  就算他们足够精锐,仰攻山丘,在没有炮兵支援、后续的旅没有跟上的情况下,很可能失败溃退,万一齐人趁此机会夺回了第一道营垒,那反而对于全局大为不妙。
  通过观察旗帜,六指确信齐人已经开始朝右翼支援,但是支援的力度如何?是否为南线创造出了战机这还难以确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9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