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932

  皇父钺翎做的这件事,就是要让各国来不及反应,尤其是不能够让各国和泗上达成妥协。
  不把自己的房屋点燃,其余的邻居不可能来救援。
  若是恰恰恶邻出面,和其余邻居达成协议分掉自家的草庐,再点燃自己的房屋,可就晚了。
  在之前的加税事件中,民众怨恨,但却并没有因此而立刻反抗,因为他们还心怀一丝希望。
  这希望就源于戴氏一族,马上二十年的时间就到了,新的询政院令尹可以推选戴氏一族,国人是有“迁都、立君”之类的大事的参与权的,这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二十年前的政变和墨家在商丘无孔不入的活动更让这种传统生机勃发。
  他们希望先忍受着此时的加税,等到年份一到推选新的询政院令尹,毕竟戴琮给民众了一些希望。
  有希望,就还可以忍耐和等待。
  希望破灭的那一天,就是所有的混乱一次性释放出来的那天。
  皇父一族也已经将自己封地的部分土地授予了在封地上的民众,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只需要他们效忠和服役。
  一支有别于此时的农兵、有些复古于国人征召兵、但更为专职的类似于西河卒一样的半专业私兵就是皇父钺翎可以利用的力量。
  一万两千人的军队中,包含着一千骑兵,用来压制那些民众绰绰有余。
  加上其余贵族的私兵,加在一起能够完全控制的一共将近三万,再裹挟一部分强制征召的,一共可以凑出来将近四万的军队。
  而且之前和泗上之间关系挺不错,火枪之类的武器都可以购买,这将近五万人的军队中的成分看起来是有一战之力的。
  一千骑兵、四百多隶属,这是私兵中的精锐,用来压制其余的授田兵。
  授田兵中有大约七千名火枪手,这是经过训练的。
  其余贵族还能够凑出一千骑兵,将近两千火枪手。
  这就是整个军队中的支柱力量,剩余的则是采用强制征召的方式收拢过来的,都是些炮灰和凑数的,但可以用来在对阵的时候拉宽阵线。
  只要速度够快,皇父一族的私兵就可以迅速控制商丘,固然商丘本地的民众都有一定的军事训练,但是并没有严密的组织,皇父钺翎认为自己的军队一入商丘,立刻就能够控制住局面。
  一旦控制住了局面,便可以弄得整个宋国鸡飞狗跳,煽动怒火和仇恨,让各国诸侯都看到民众暴乱起来的可怕——用几个贵族当祭品,让其余诸侯感同身受,从而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墨家想要开战,需要的准备时间一定很长。
  因为这件事不只是宋国的事。注定了要应对魏、楚各国,皇父钺翎认为墨家绝对不可能用少量军队就入宋。
  一旦泗上进行动员,这就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
  这还包含着对越、齐等国的外交和威慑,对南海的控制和镇压叛乱种种,半年时间内,魏楚各国就算反应再慢,也一定准备好了。
  到时候国民暴动的烈焰一旦升腾,魏楚韩齐就算不干涉都不可能了。而只要干涉,各国之间互相制约,一个完整的宋国就可能保留下来,而且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军事支持。
  最关键的,皇父钺翎之前欠墨家和那些商人的钱都不用还了,这就可以极大地缓解一下财政上的压力。
  那些宋国的商人到时候肯定不敢要债,要么跑到泗上,要么就被处死,到时候又可以罚没一些土地房屋和作坊财产,有利于快速稳定之后的局面。
  与宋地其余贵族的密谋早已经开始,双方从二十年前的对抗到如今的合作,也不过是因为利益的驱使。
  虽然皇父钺翎也参与了和贵族的血誓之盟,但如今这年月,谁都知道誓言这东西不可信,哪怕是敬重殷商上帝的宋地,贵族们先盟誓后跳反的事也是层出不穷。
  可现在在外部的压力之下,他们出奇的团结,就在等待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不能太早。
  如果太早,各国都没有做好以防万一的准备,泗上的动员速度要快于其余各国,到时候宋国可能撑不下去。
  这个机会不能太晚。
  如果太晚,魏楚韩和泗上达成了瓜分宋国的密约,届时各国的态度也可能会很暧昧,难以说清。
  现在楚王的使者已经到了泗上,皇父钺翎觉得这个机会已经来临。
  因为到时候,宋国一旦出了这么血腥的事件,墨家一旦出兵,楚国的使者就不可能再和泗上达成密约协议,必定会离开泗上,从而断绝墨楚密约的可能。
  想来楚王的使者来泗上之前,楚王也不可能想到宋国的局面会变成皇父钺翎计划的那样,楚王使者也就不可能再依照之前的想法和墨家继续谈下去。
  与此同时,秦国的使者也已经抵达宋国,即将进入泗上,这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在半途截住秦国的使者,控制住他们,让他们逗留在宋国不能进入泗上,礼送他们回秦,使得墨家无法和秦国的使者达成正式的协议。
  这样一来,魏韩出兵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秦国和墨家的关系不好不坏,距离虽远,可是有诸多叛墨,对于泗上的实力必然了解。
  以秦国一贯的态度,这一次定然也会选择坐山观虎斗,甚至可能会给魏国足够的示好,以便让魏韩卷入宋国的漩涡之中。
  这件事皇父钺翎也考虑到了,因为之前泗上墨家似乎可以控制住宋国的局面,使得宋国的乱局演化为一场“贵族政变”,而且他们并不想打。
  秦国若是希望中原乱起来,肯定是不希望魏楚韩泗上分掉宋国,而是希望四方围绕宋国开战。
  如果泗上不想打,秦国只怕也要撺掇泗上打,甚至给出足够的条件,达成紧密的盟约,只求泗上和魏楚韩开战。
  但皇父钺翎决议先发制人,那就是在逼墨家出兵。
  如果墨家不出兵。
  皇父钺翎就可以控制宋国的局面,立刻和魏楚韩修好,以对抗泗上的桥头堡的姿态,得到周边各国的支持。
  到时候各国为了对抗泗上,也必然欣喜于宋国从泗上的控制中独立出来。
  如果墨家出兵。
  秦国就不需要再给予泗上足够的代价,甚至结盟,因为秦国的目的已经达到,最好的选择就是坐山而观虎斗。
  到时候甚至还可以怂恿魏韩出兵。
  至于如何让魏韩相信……
  要么结盟,要么趁机对西边的西戎开战,要么继续深化变法,总之会让魏韩都作出判断,秦国不可能履行和墨家的盟约,从而可以更倾向于出兵干涉宋国。
第二十六章
先发后发(上)
  密谈的最后,皇父钺翎定下来行动的时间和计划,他封地上的私兵已经以训练为名集结起来,距离商丘不过几十里之遥。
  楚国使者已经抵达了泗上,秦国的使者正要渡过丹水,墨家还在准备和楚国继续谈判,这是最为完美的时机。
  “诸君,社稷兴亡,在此一举。”
  ……
  当夜。
  商丘城内。
  一家靠近街市的酒肆。
  夜已经深了,就算是繁华的商丘,酒肆也已经快到了打烊的时候。
  酒肆的后面是一间小院,院子有高高的土墙,很是厚重。
  一个人影走到了土墙旁边,在月亮的映照下,很熟练地摸到了土墙下的一处。
  用力一推,厚重的土墙却被轻而易举地挖开了一个窟窿,看得出那里原本就是空的,只是外面糊了一层单薄的草泥用来遮掩。
  人影爬过那些小的仅可容身的狗洞,刚刚进入院落,立刻被人擒住了脖颈。
  他也不慌忙,也不反抗,生怕自己若是反抗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那可不妙。
  待说了一句切口后,擒住他的那个人立刻放开了他,将他送到了院落内的一处密室。
  不多时,灯烛亮起,四周的窗子都铺着厚厚的布帘,外面根本看不到丝毫的火光。
  等一个人来到后,那个从狗洞爬过来的人影立刻道:“出事了。”
  “皇父钺翎要动手了。要把宋国逼乱,用倒行逆施逼民众反抗从而不受控制,促使各国出兵。”
  几句话说完了这些机密事,在场的那个人颇为震惊。
  他们之前已经听到了类似的消息,但都不怎么确切,多是些捕风之影之说。
  可眼前这人却不一样,也算是皇父一族的心腹人,早在十余年前就秘密加入墨家的墨者,除非是极大的事,否则他不可能亲自往来。
  能够和这个送信的人直接交流的并无几个,因为一旦动用那就意味着在皇父一族那里埋的最深的一颗棋子就要被启用,以后再难用。
  宋国乱,泗上墨家看似胜券在握,并没有在宋国如当年邯郸一样大规模活动,可实际上宋国是泗上最关键的核心地区之一,自然会有足够身份的墨者在此秘密活动。
  在商丘的墨家的负责人是个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的人,当年一直在楚国和赵国秘密活动,在墨家于各国的暗线也算是老资格了。
  墨家用义以引士人,在各国秘密成为墨者的人不少,很多人并不会暴露身份,这是当年适主管秘密墨者的时候就定下的规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9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