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721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原来大家以前就这么熟,同是仙班中人,不是,同是仙班中仙,难怪今生这么投缘!
  欣喜之余,赵佶将林灵素封为“通真达灵先生”,赏赍无算,并赐予金牌,可以随意出入宫中,并筑通真宫供他修行居住。
  为了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上帝的长子,赵佶命林灵素在上清宝箓宫宣讲青华帝君月夜降宣和殿的秘密。
  那一场会议,有两千名道士参加,当真是道业的巅峰时刻。
  为了扩大影响,赵佶又建了一座仁济亭,广施符水,并开神霄宝箓坛,下令天下吏民都必须接受神霄秘箓。
  不久,赵佶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兴建神霄玉清万寿宫,没有道观,就将佛寺改建,一律在殿上设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等神霄系神像。
  林灵素负责主修道书,改正诸经醮仪,校对丹经灵篇,删修注解,每逢初七,就召开会议,重复讲解三洞道经与玉清神霄王降生的故事,每设大斋,动用费高达数万缗钱,称“千道会”。
  林灵素还弄出了几起诸如“青华王昼临坛”、“火龙神剑夜降内宫”等神迹,令京师士民皆信道教。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是上帝长子,赵佶降诏说:“我是上帝长子,是太霄帝君,眼看中华被佛教异化,才请求降生人世,令天下回归正道,你们赶快奉上表章,册封我为教主道君皇帝,执掌教门。”
  道箓院怎能不听,立即册封赵佶为“教主道君皇帝”。
  同时,赵佶又让道箓院把后宫的郭皇后册封为金庭教主、孟皇后册封华阳教主。
  反过来,赵佶则册封林灵素为温州应道军节度,此后,又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
  见赵佶如此虔诚,对恢复道门荣光如此热心,林灵素就对赵佶说,“佛教专门残害道教,现在虽说不能将之全部铲除,但可以将他们合并入道教,佛刹改为宫观,释迦牟尼像改塑原始天尊,菩萨改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一律蓄发顶冠执竹简,改行做道士。”
  赵佶觉得有理,便下诏:改佛教为道教,改换服饰,左右街道录院改作道德院,僧录司改作德士司,隶属道德院。
  总而言之,赵佶完全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立志光耀他教主道君皇帝所执掌的教门,根本无暇管几个毛贼打下三两座州府这些许小事。
  安了。
  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等神霄系的大神会保佑大宋的江山永固的,会保佑老赵家传承万代的,些许的不安因素,只是诸神对他赵佶虔诚与否的考验,只要他赵佶够虔诚,诸神定会为他赵佶荡平所有不安因素。
  所以,只需无为而治即可。
  ……
第一百五十八章
能伸能屈
  ……
  皇帝忙着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忙着当教主道君皇帝恢复所执掌的教门的荣光,大臣们忙着讨好皇帝,没人管水泊梁山打破三府之地抢掠一番一事,甚至都没人管呼延灼战败失踪一事,这可能吗?赵佶真这么昏庸?大宋朝廷的一众官员真这么不作为?
  当然不是。
  赵佶就是再昏庸,大宋朝廷的官员就是再不作为,也不可能对此事无动于衷。
  之所以出现这个让李衍他们哭笑不得又庆幸不已的局面,除了因为赵佶沉迷于修练长生不老之术和恢复道门荣光无心朝政、大臣们竞相讨好赵佶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高俅联合梁师成将此事暂时压了下来。
  当然,这事是压不久的,水泊梁山从三地撤走了以后,三地全都群龙无首,只是由为数不多的几个从公审台上走下来的官吏勉强维持,怎么可能完全压得住?
  高俅和梁师成也知道这点。
  高俅和梁师成其实并不是想将此事完全压下,他们只不过是想拖延一段时间,让高俅有充足的时间将这件事处理好,并找个合适的机会跟赵佶说这件事。
  ……
  金沙滩上。
  李衍站在滩头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而水泊梁山在家的所有头领则分成两排站在李衍左右。
  任谁见到李衍所摆出来的阵势,都知道李衍这次所接之人必不寻常。
  李衍扭头问身侧的一个后生:“大郎,你对那王庆可了解?”
  此大郎并非武松的哥哥武大郎,而是史家村的九纹龙史进史大郎。
  李衍打破东平府时,史进也在东平府,他那时正与一个叫李瑞兰的娼妓打得火热。
  对于李衍之名,史进如雷贯耳,便寻了个机会来拜见李衍。
  见面之后,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李衍随后又提起了鲁智深,史进听后与李衍更是亲近。
  想想少华山既没有发展也没有意思,史进便主动提出入伙。
  对此,李衍自然是欢迎之至!
  史进是个痛快的性子,说干就干,当日就返回了少华山,一个月后就同朱武、陈达、杨春带着少华山的一众喽啰和全部家当来投李衍。
  史进他们来投时,李衍已经扩完军了,不过李衍还是让史进组建了一营马军、让陈达和杨春各组建了一营步军,朱武更了不得,李衍直接拜他当了军师,让朱武成了水泊梁山第二个获得军师之名的好汉。
  李衍对少华山一众人等这么好,让所有人都没想到,包括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同时也让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受宠若惊!
  后来,史进和朱武更是私下里来找李衍收回成命,朱武说:“我等知道哥哥重义气抬举我等,但我等终究寸功未立就得此高位,怕有人闲话……”
  李衍当即笑道:“谁敢闲话?”
  不错!
  谁敢闲话!
  李衍带着几千没经历过战争的弱旅和一群民夫打败了呼延灼的一万多精兵强将,又亲自带着梁山军连着打下三座州府,让水泊梁山一下子膨胀成江湖上一等一的势力,已建立了不可撼动的领袖地位!
  在水泊梁山,李衍绝对可以想怎么怎么,绝不会有人敢非议!
  当然,李衍也不会肆意妄为,绝了自己的根基。
  李衍又道:“我很少有看错人的时候,相信你们不会让我打眼,立功的机会我会给你们创造,在那之前,你们好好准备,不用想其它的。”
  李衍都这么说了,史进和朱武除了努力练兵尽力工作,还能做什么?
  听李衍问起王庆,史进道:“那厮是借段家的势才发的家,比不得哥哥白手起家英雄。”
  一听史进之言,李衍就知道,史进这是瞧不起有吃软饭嫌疑的王庆,这也就难怪少华山离房山近史进却不投房山反而来梁山泊入伙。
  史进明显是对王庆有偏见,给出的评价指定不准,因此,李衍看向朱武问道:“军师怎么看那王庆?”
  朱武道:“那王庆虽然只是副排军出身,但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他曾派人来招揽过我等,我因此特意留意了一下他的发家经历,发现他能伸能屈,擅于把握机会,且特别擅长整合各方势力,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林冲道:“这王庆我认得,他当副排军时,我还在当教头,与他有些交集,他从小浮浪,专好斗瞈走马,赌的是钱儿,宿的是娼儿,喝的是酒儿,没几年就将他爹王砉制的家产费得罄尽,可他仍终日聚三兄四弟,大酒大肉价同,若是有些不如意时节,拽出拳头便打,认识他的人,又惧怕他,又喜欢他,后来他勾搭上了一个小娘子,那小娘子乃是童贯之弟童贳之女、杨戬外孙、蔡京孙儿媳妇、蔡攸儿媳妇,小名叫做娇秀,惹下了滔天大祸,被刺配陕州。”
  周昂随后道:“我也知道此人,他就是一个浪荡子,不像军师所说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
  朱武笑道:“那娇秀相貌如何?”
  周昂道:“我曾远远的见过她一眼,是个极标致的女娘。”
  远处的孙高道:“俺也见过,点樱桃小口,横秋水双眸,端端是美死个人!”
  朱武又笑道:“你们可知王庆现在所娶的夫人段三娘相貌如何?”
  众人齐摇头。
  朱武道:“那段三娘眼大露凶光,眉粗麤横杀气,腰肢坌蠢,全无袅娜风情,面皮顽厚,惟赖粉脂铺翳,人起她个绰号儿,唤她做‘大虫窝’,她十五岁时,便嫁个老公,她那老公不到一年,便被她生生折磨死了。”
  听了朱武形容的段三娘,包括李衍在内,众人无不感到脊背一凉,进而想道:“王庆连这样的女人都娶,确实当得起能伸能屈!”
  朱武继续道:“后来官府要捉拿王庆,王庆等人逃上了房山,王庆和段三娘联手火拼了房山原来的寨主廖立,借着段家的人众和势力,王庆很快就在房山站住了脚,然后以房山为基夺下了附近的县城,更顺势领众多喽罗打下了房州占为巢穴,现聚众数万,割据一方。”
  听朱武这么一说,众人全都不语。
  这么看来,这王庆也确是当得起英雄。
  就在这时,个高眼尖的杜迁道:“哥哥,那王庆来了。”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次我直接宰了你
  凤眼浓眉如画,微须白面红颜。顶平额阔满天仓,七尺身材壮健。善会偷香窃玉,惯的卖俏行奸。凝眸呆想立人前,俊俏风流无限。
  任谁见了王庆,都会屈指称赞:“真是一个风流美男子!”,就连李衍都忍不住道:“难怪他能给蔡京的孙子戴绿帽子!”
  在王庆身后跟着八个人,一个道士、一个文士,另外六人皆是武将,观其气势,各个如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