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721

  郑克永此言让韩安仁的老脸涨得透红!
  同时,不少人都满脸愤怒的看向韩安仁,显然,他们也气韩安仁让高丽、让他们落到了这个地步!
  李资谦开口道:“好了,事已至此,再说这是谁的责任,又有甚么用,如今我等该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齐心协力让高丽度过此劫!”
  说到这,李资谦起身,然后冲王俣道:“王上,这张椅子您来坐吧,我再跟他们要一张椅子就是。”
  “跟孤王平起平坐,而且孤王还得靠你让才能坐到椅子,李贼,你已经如此迫不及待了么?”
  想虽然是这么想,可王俣却丝毫没表现出来,“那孤王就却之不恭了。”
  就在这时,门外送来了几桶饭菜。
  李资谦见后,走到门口跟李四谢道:“谢谢将军!”
  李四道:“不用谢,举手之劳。”
  李资谦又与李四寒暄了几句,然后又跟李四要了把椅子,再然后回来,道:“都吃一口垫垫肚子吧,天亮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
  言毕,李资谦就自顾自的给自己盛了一碗饭菜,然后坐到了李四手下新搬来的椅子上。
  饭菜很寻常,不算好,也不算坏,就是梁上军自己的伙食,跟这些高丽贵族每天吃得山珍海味没法相比。
  可在这种情况下,李资谦还能给大家弄来饭菜,哪怕只是这种饭菜,也让一众高丽官员对李资谦佩服不已,进而向李资谦靠拢,这其中不乏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
  见此,韩安仁向王俣进言,道:“王上,不能再让李太师这么拉拢人心了,您别忘了,元子可还在李太师手上!”
  王俣明白韩安仁的意思是:“如果再这样下去,李资谦可就要成了高丽的救星,而你王俣却要成为背锅侠,而且他们还会废了你,然后你就万劫不复了。”
  王俣面沉似水道:“孤王该怎么办?”
  想起之前金富辙给高丽出的主意,姜镐道:“李太师之所以能如此,无非就是送了一个女儿给李大都督,王上又不是没有女儿,何必让李太师专美于前。”
  姜镐此言让保皇系的一众人等眼前一亮,一人道:“不错,王上可以将公主嫁给李大都督,那样咱们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又有一人道:“怕只怕,嫁一位公主给李大都督,咱们也扳不会这局,依我看,王上莫不如将两位公主都嫁给李大都督,这样才能稍稍占了些上风。”
  韩安仁暗自思量了一会,道:“求王上将王上的四个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
  听了韩安仁此言,王俣的眉头就是一皱,道:“都嫁?这……”
  韩安仁道:“王上,这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李太师已经嫁了一个女儿给李大都督,王上就是将两位公主嫁给李大都督,最多也就能跟李太师打个平手,王上若是将所有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才能表现出王上的诚意,咱们才有可能跟李大都督谈判……王上,如今内忧外患,咱们若是不尽全力,高丽恐怕就会……”
  在说到“内忧”两个字的时候,韩安仁故意加了重音。
  王俣看了李资谦一眼,然后道:“就算孤王愿意将四个女儿全都嫁给李大都督,可是谁又能去办此事?别忘了,咱们可是全都被困在此地。”
  这时,姜镐正好看见金富轼,随即想起想要投降李衍的金富辙,然后道:“王上,微臣倒是有一个人选。”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将南宋初有名的文臣一网打尽
  ……
  福宁殿。
  历代高丽王的住所。
  如今已经成了李衍的临时住所。
  天刚蒙蒙亮,门外就传来阮小七细小的声音:“哥哥,起了么?”
  很快,昨晚和衣而睡的李衍,就推门出来。
  一出来,李衍就看见满眼血丝的乔道清和郭永。
  李衍看着乔道清和郭永道:“辛苦了。”
  打下一座人口三十几万的大城,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什么都得管的乔道清和郭永真是累坏了,尤其中途李衍又将仇悆调走了。
  乔道清道:“幸好李资深兄弟找来了不少高丽人帮忙,金富辙和李棋也帮了不少忙。”
  李衍道:“哦?金富辙肯入伙了?”
  乔道清道:“咱们这一战将他最后的坚持给击碎了。”
  李衍道:“这是好事,金富辙还是很有能力的,品行也很不错,还有他哥哥……我好像在哪听过他的名字。”
  李衍所说的听过金富轼的名字是上辈子的事,只不过李衍也不记得在哪听过一嘴,所以如今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
  不过——
  李衍却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能有印象的人,尤其是一个外国人,指定很不寻常。
  事实上,这金富轼也的确非常了不起,他是高丽史上少有的贤臣,其在高丽的地位堪比南宋初的李纲、赵鼎、胡铨、李光。
  另外,这金富轼的运气也是极好。
  半岛上十分著名的史书《三国史记》便是他所著(在他之前的史书,不知为何,到了后世竟然全都失传了。)
  再有,这金富轼死得也很有传奇性。
  金富轼最大的敌人就是率军攻打济州岛的郑知常,两人不仅是政敌,还是文敌。
  不过郑知常到底是差了金富轼一筹,后来被金富轼斗死。
  相传,郑知常死后化为厉鬼用力地捏金富轼的阴,最后金富轼死在了厕所里。
  死都死得这么传奇,也难怪后世金富轼有那么大的名气,以至于李衍这个外国人都听过他的名字。
  李衍又道:“回头让金富辙来找我,我同他一块写个招贤榜,我就不信高丽没有有心出仕又没有机会出仕的人才。”
  乔道清道:“哥哥此举大善……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用,却不可尽用。”
  李衍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然后又道:“我写了个人才榜,回头你派人送去礼成城交给李俊,让他带回山寨交给闻……交给朱富,告诉朱富,尽量将这些人全都给我赚来,切记,不可伤到这些人,可如实跟他们说咱们的情况。还有,咱们来之前方腊不是传来消息说找到吕将了么,让回去的人看看人到梁山泊了没有,如果到了,在第一时间带他过来。”
  说这话的同时,李衍将一张写了十几个名字并附带一些简单资料的名单交给乔道清。
  郭永不经意的扫了那张纸一眼,随即瞳孔就是一缩!
  许贯忠(请)、萧嘉穗(请)、宗泽(可捉)、李纲(可捉)、赵鼎(可捉)、胡铨(可捉)、李光(可捉)、陈公辅(可捉)、陈康伯(可捉)……
  这份名单当中,郭永看到了好几个熟人:
  赵鼎,虽然目前还只是开封府士曹,但曾在对策时指责哲宗时宰相章惇误国,仅这一样,就说明他很才干。
  李纲,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上任不久即因议论朝政过失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官职虽然不高,但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能官,且不畏权贵。
  李光,更是个不畏权贵的犟种,赵佶宠臣朱勔的父亲朱冲倚势横暴,李光囚绑其家僮治罪,朱冲大怒,讽劝部使者改调他到吴江,李光不为屈服,后来改任京东西学事司管勾文字。
  陈公辅,参加上舍考试得了第一名,为人最是正直不阿,即使是至交好友,也不为之改变初衷。
  其他人不说,仅赵鼎、李纲、李光、陈公辅这四个人如果能请来,那么李大都督这里就不再是草台班子了。
  只是,可捉……
  这位李大都督为成事可真是不择……不拘泥于形式。
  郭永哪里知道,李衍这是一棵红心两手准备,把这些南宋初的忠臣能臣弄来,能为自己所用最好,不能为自己所用,也绝不留给赵构资敌。
  再说,这也是为了这些人好。
  他们跟赵构混,一来必不能一展抱负,二来大多都没有个好下场。
  所以,还是来我李大王这边吧。
  因此,李衍准备把自己能想到的南宋初有名的文臣一网打尽。
  至于赵构怎么办,李衍哪里会去管,吃猪肉还能管猪的死活?
  乔道清将纸收好,道:“哥哥,现在去赚人才,怕是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
  李衍道:“我何尝不知,可咱们梁山泊从建寨到现在,一共还不到四年时间,底蕴太不足了,以前连块自己的地盘都没有,哪能储备人才……慢慢来吧,你再让李俊传我的命令,让萧让、蒋敬、裴宣也过来,另外,我已经让王定六带话了,让孙军师和朱军师尽早赶过来,我想最迟中午之前他们应该就能到,你二人再坚持半天。”
  有人可能会问,这乔道清和郭永不都是顶尖人才,怎么连一个小小的开京都管不过来?
  事实上,这问题没出在乔道清和郭永身上,而出在水泊梁山身上。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只靠一两个人就管理好,没有中下层人才,没有良好的团队,你纵然是有通的本领,也是没有施展的余地。
  而水泊梁山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中下层的官吏人才,这也是李衍不敢贪大的原因之一。
  在罗城内,水泊梁山更是只有乔道清和郭永这两个文臣,其实乔道清都不太具备周转调动之能,主要得靠郭永自己,要不是李济深弄来了一些高丽人,又有金富辙、李棋等高丽人帮忙,早就出乱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