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721

  后来最强者是河北禁军,当年河北禁军在无险可守的河北平原和辽国骑兵对打也毫不示弱,绝对是劲旅。
  可惜!
  檀渊之盟签订,辽和宋达成了合议,双方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以至于河北禁军也慢慢衰弱了,很多军队不但涣散,而且主要以经商为主,丧失了原来的战力。
  而随着西夏崛起,西军慢慢被加强,从河北大名府和汴梁禁军抽调了不少军队将佐进驻山西和陕西,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的西军。
  这也是大宋现在唯一能打的部队。
  而这支部队,现在就归童贯领导。
  一听赵佶的语气,童贯就知道,赵佶这次是真怒了,便道:“如今辽金和谈,所虑者,唯西夏矣,虽如此,官家若有所令,西军也能抽调出四万敢战之士,再加些禁军、厢军和乡兵,凑足十万之数,臣定为官家平了田虎、王庆二寇。”
  赵佶听后大喜,道:“还是童爱卿能为朕分忧!”
  童贯道:“这是臣之本分……只是,大军开拔,少不得要补足之前所欠军饷,还请官家体谅。”
  “这……”
  一听要钱,赵佶立即语塞。
  不得已,赵佶只能去看王黼。
  王黼见之一脸苦色,道:“如今江、淮、荆、浙、梓皆大水,黄河更是因大水而决堤,河北山东两地的良田尽没,以至于到处都是灾民,各地都在等着救济,今年的财政只收上来了一半,且都已经花完,就连前些年的盈余现在都已花完,目前户部的账上只有一百二十二万贯,微臣实在是无钱支付西军那一千多万贯的军饷。”
  没钱怎打仗?
  所有人都不言也不语了。
  见此,别提赵佶有多闹心了。
  这就是赵佶不愿意来上朝的愿因,到处都是闹心事,哪有打坐、吟诗作对或是练练彩阴哺阳神功顺心?
  关键时刻,还是蔡京站了出来,道:“今岁不如就先这样吧,待明年财政收上来,再寻剿贼之机吧,那田虎、王庆不过是两个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当了十几年宰相的蔡京都说田虎和王庆不足为惧,那田虎和王庆定不足为惧。
  赵佶心下一松,然后道:“那李衍该如何对待?”
  蔡京心知李衍要比田虎和王庆难对付百倍,可他知道赵佶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所以他并未出声。
  蔡京不出声,有人出声。
  谁?
  蔡京的好儿子蔡攸。
  急于表现自己的蔡攸,抢在王黼之前,道:“官家,微臣认为,当派一人去训斥李衍强占咱们大宋附属国高丽领土一事,李衍若是个晓事的,必定会主动上表臣服……微臣愿往高丽走一趟!”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军师之才
  ……
  登州城都打下来了,救出解珍、解宝自然不在话下。
  这解珍和解宝皆七尺以上身材、腰细膀阔,擅长穿山越岭,是登州第一号猎户。
  水浒一大谜团就是一众好汉排位之谜。
  排名主要凭借实力、关系以及出身,实力强、关系硬、出身名门的自然排名靠前,实力弱、没关系、出身低微的只能靠后站。
  不过,这里却有一个极为特殊的例子,那就是孙立和解珍解宝兄弟的排名。
  孙立同鲁智深和杨志一样,都是提辖出身,而且孙立这个提辖还是个兵马提辖,应该是比鲁智深和杨志的官大一点点,算得上是个中级武官。
  另外,套用孙新的一句话“如今登州只有他一个了得,几番草寇临城,都是他杀散了,到处闻名。”说明孙立是很有本事的。
  再有,全靠孙立带登州系去做内应,才有了宋江打下祝家庄、扈家庄、赚了李家庄,进而才有了宋江盖过晁盖后来成了水泊梁山之主,因此孙立对水泊梁山是有功的。
  再加上,孙立的那一帮亲戚。
  可以说,实力、出身、关系,包括功劳,孙立全都有了。
  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孙立竟然没能排进天罡之列,反而是解珍和解宝排了进去。
  这是为何?
  解释很多:
  有人从孙立身上解释,说孙立人品不行,骗了甚至是杀死了他同门师兄铁棒栾延玉,不义,这样的人,在义气为重的水泊梁山自然是排不上高名次。
  也有人从宋江身上解释,说登州派系过于强大,且自成一体,其中骨干又都是亲戚,宋江自然顾忌,所以故意挑拨离间不提孙立而提本领一般的解珍和解宝。
  还有人从解珍和解宝身上解释,说解珍解宝撑起了野战军的大旗,也是少有的“捷足先登”型选手,他们兄弟是野战部队,一般脱离大军单独行动,侦查,探路,翻山,放火,偷袭都很拿手,而孙立属于马军将领,与孙立专业技能重叠的人太多太多了,将孙立放在马军小彪将第二位,貌似有些委屈了孙立,实际上,排在孙立前面和后面的那几位,黄信、宣赞、郝思文、韩滔、彭玘哪一个出身都不比孙立差,哪一个上山前的官职都比孙立高。
  最为奇特的一个解释,也是最为完美的一个解释,是《结水浒传》中的解释,大意是:这石碑金大坚与宋江、吴用、公孙胜其实早就做好了,那时宋江就已经让金大坚将卢俊义的名字刻在了第二位,并且决定只等卢俊义上山就公布石碑,当时,张清、董平等人还未上山,宋江等人也没想过张清、董平等人会上山,宋江等人原来想的是就在部下头目中选出几个凑满一百零八人之数,可张清、董平等人却来了,那时天罡数内只剩第十五、十六两行未刻名字,因此将张清、董平的名字刻入其中,所以董平在五虎将之列,名次却在十五,与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离得很远,就是因为石碑其实早就已经刻好了,没法改,至于十五、十六原来定的人中,其中一人就是孙立。
  等等……
  解释很多,而且很多天马行空,其实对于李衍而言,这些解释全都没有意义。
  对李衍有意义的是:
  一、解珍、解宝的确是难得的野战军头领,有了他二人,可以考虑建一支野战步军。
  二、孙立很有能力,而且很有上进心。
  三、得了登州系的八个头领,对于目前极为缺少头领的李衍而言,可以大大的缓了一口气。
  至于孙立的人品,这得从哪方面看了。
  不错,孙立是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罔顾亲情,为了大局可以不择手段,功利心太重,亲情淡薄的让人心寒。
  但在李衍的角度来看,这些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是好事——像孙立这样的人往往最容易控制,并且最好用。
  另外,孙立不出手救解珍解宝,你可以说他亲情淡泊不愿意管闲事,也可以说他遵纪守法,不轻易破坏规则。
  李衍现在的身份是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最喜欢的就是孙立这样守规矩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动不动就破坏规则的好汉。
  总之,孙立这个人的人品可能有些问题,但李衍不会不用的,当然,对孙立,李衍是不会像对那些人品过硬的头领那样,大力提拔,但也绝对会给孙立一个公平的机会。
  登州系的八个人孙立、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之中,李衍最欣赏最期待的,其实不是孙立,也不是解珍和解宝,更不是孙新和顾大嫂,而是最不起眼的乐和。
  乐和才是登州系,不,应该说是,整个水泊梁山,整个水浒,隐藏最深的人。
  聪明伶俐,文武全行、且兴趣广泛、聪明绝顶,刚一出场,就成功导演了一出大劫牢,逼反了孙立,进而卧底祝家庄,为宋江下山第一仗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乐和这阶段的表现,其实已经毫不逊色燕青了。
  但上山后的乐和并却未受到重用。
  祝家庄一役一结束,乐和就被安排去朱贵的酒店帮忙,这一干就干到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排座次,然后才被勉强提拔为戴宗的副手,做了军中走报机密步军头领的首领。
  有人说,乐和之所以没被宋江重用,那是因为吴用忌惮乐和,怕乐和抢了他的机军之位。
  吴用会忌惮乐和?可能吗?
  可能。
  说实话,拿乐和跟燕青相比,其实是小看了乐和。
  燕青聪明伶俐不假,但他那只是小聪明、小智慧,而乐和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军师之才。
  乐和在水浒后传中的表现让人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他屡设奇谋,屡建奇功,正所谓将在谋而不在勇,李俊在成事后感慨的说:当初宋江何等才干,又有吴学究指点军机,卢员外等一般人物,梁山泊方成得局面,我本一介,全凭贤弟指教,来到海外,反成这个基业,岂不是侥幸。
  也就是说,李俊后来能跑到暹罗当国王,全靠乐和的谋划,试问,燕青怎么跟这样的乐和相比?
  而乐和最难得的是,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宋江将他和萧让送到高俅那里当人质,即使明知道此行有生命危险,但他仍旧义无反顾。
  另外,乐和这个人,洒脱,不争,即便身俱绝顶军师之才,却仍能去打理酒店,或是干些卖唱的杂事。
  可以说,乐和这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
  李衍亲自来招募登州系,其实有一大半原因是因为乐和。
  宗泽逃走了之后,李衍已经没有心情再在登州待下去了,便将登州交给蒋敬和程万里处理,而他则带着乐和、孙立等人从陆路返回水泊梁山……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