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721

  将李衍送去休息了之后,方家人又聚集到了一起。
  方七佛忍不住道:“十三,你为何不让我再商量商量大都督?我觉得大都督并没有那么决绝,我晓之以理,他未必不能再给咱们一些兵甲。”
  方腊笑道:“七哥你看得很准,李衍会支持咱们的,若非如此,他又何必千里迢迢跑到咱们这里?不过要想让他白支持咱们,怕是也不太可能……我料定他应是有所图。”
  方七佛问:“他图什么?”
  方腊摇头道:“这我不知道了,不过不管他所图为何,我都要先将他与百花的事办成,将他绑在咱们这条船上,恁地,咱们若是成事,他就是咱们强有力的外援,咱们若是不成事,也可以扑奔于他,算是有条后路。”
  方肥点点头,道:“十三,你这么想是对的,不过只有百花一人还不保险,你最好跟李衍牢牢绑在一起,那样一来,你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方腊问:“叔公可是让我将金芝也嫁给李衍?”
  方肥道:“不错,那样一来,你就既是李衍的义兄,又是李衍的内兄,还是李衍的丈人,跟李衍亲上加亲再加亲,最主要的还是金芝的身份,金芝是咱们摩尼教的圣女,只要李衍纳金芝为妾,就别想首尾两顾,永远都只能是咱们摩尼教的盟友,别想再安安稳稳的当他安东都护府的大都督。”
  方腊眼睛微微一眯,道:“叔公想将他也拉下水?”
  方肥笑说:“总不能让他一直站在岸边看咱们在水中挣扎吧?”
  方腊有些迟疑,道:“这……会不会将他激怒?咱们可是还有求于他。”
  方肥道:“咱们又不是现在拉他下水,而是等到有一天咱们难以为继的时候再启动这步棋,恁地时,他要么下水跟咱们一块面对朝廷,要么就得给咱们更大的支持。”
  方腊听言,权衡了一会,然后一拍桌子,道:“一个女儿和一个妹妹换一个实力强大的盟友和一条后路,值!”
  方毫道:“可小妹与四叔差着辈分……”
  方肥道:“诶~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方天定道:“就怕他不同意,我们这位四叔可是精明着呐。”
  方肥阴阴一笑,道:“只要金芝听话,由不得他不同意!”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上之盟
  ……
  方腊猜的不错,李衍的确准备帮他,也的确有所求。
  那李衍为什么要帮方腊?所求的又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除了让方腊顶雷分散宋国的注意力无暇顾及他李大都督让他李大都督可以安心发展以外,无非就是求些匠人、船工、水手以及船。
  因为不重视水军的原因,以至于北宋的正规水军也就是禁军水军现在所剩没几支了。
  满打满算,现如今可能也就只剩建康那一支了(登州水军已经被李衍灭了)。
  不过这并不是说北宋就没水军了。
  事实上,北宋厢军中的水军兵力其实比北宋禁军中的水军兵力要多,而且多很多。
  而北宋的厢水军大都分布于南方。
  未来方腊所占领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区的六州五十二县,其实就是北宋水军最密集的地区,如果跟方腊达成协议,那李衍一定能得到不少优秀船工、水手以及船。
  得了台湾郡之后,李衍对船的需求更大了,不,应该说一下子就大了好几倍(不论是从梁山大寨,还是从汉城,亦或是从最近的济州,去台湾,都得走很远的水路,距离最小的都是从梁山大寨去济州岛的三倍。),以至于李衍的海船船队明显不够用了。
  如果能从南方得到一批船,无疑会减少李衍不少压力。
  不止是船,李衍其实还严重缺少水军头领和水手。
  水军头领暂且就不说了,现在梁山的水军头领全都一个顶三个用,李俊、童威、童猛都快有一年时间没见到他们的老婆们和孩子们了,阮小二、阮小五、张顺的情况也没好多少,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带人倒运人物。
  当然,这也跟目前水泊梁山是大力发展时期有关。
  水军头领不足,其实也没什么,如果好的水手足,也能为李俊等人分担不少的压力。
  可问题是,梁山军好的水手也不足。
  水泊梁山崛起的时间太短了,而好的水手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不是说随随便便就能培养出来的。
  因此,李衍一边自己培养、一边打着从宋国再弄一批水手的主意。
  而李衍最想要的其实还是船工。
  宋国不重视海运。
  加上南方的水军虽多,但这些水军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各地治安,不是用于边防。
  所以,尽管宋国的造船技术发达,船也不少,但李衍最想要的大海船,其实并没有多少。
  因此,李衍若想增大自己的海运船队,增加自己的海运船队的速度,主要还得靠自己造先进的大海船。
  自从能跟宋国贸易了之后,肯花大价钱的李衍,已经让扈成等人收购了很多优质造船木,尤其是大海船的龙骨——截止到目前为止就已经收购了上百根大海船的龙骨。
  另外,没有人类大肆破坏的台湾也有非常广袤的船木(樟木)资源。
  所以说,李衍并不缺造船所需的材料,只缺优秀的船工。
  嗯……其实也不能说缺,经过这么多年抢招,李衍已经有几千船工了,目前水泊梁山平均每个月都能造出六七艘三桅大海船。
  只不过,贪婪的李衍还想要更多更大的三桅大海船。
  李衍甚至梦想,有一天,自己有上千艘由三桅大海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到那时,不仅李衍的地盘可以用船连到一起,李衍甚至可以去欧洲抢几个金发碧眼的娘们回来。
  再有,不管怎么说,方腊都会占领了富裕的江浙地区很长时间。
  利用好这段时间,李衍一定能从方腊、从富裕的南方赚一大笔。
  总之,李衍帮方腊,好处多多。
  试问,这种情况下,李衍又怎么会不帮方腊?
  但是——
  指定帮归指定帮,李衍得先跟方腊将匠人、船工、水手、船以及贸易的事谈好。
  而这些事,显然不是一两天就能谈好的。
  更主要的是,方腊等人也在谋取将李衍牢牢的绑在他们的船上,不愿意放李衍离去。
  所以,李衍暂时就在方腊这里住了下来……
  ……
  童贯此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至少此前不是。
  童贯在西边跟西夏打得这几年,总得来说其实是胜多败少,隐隐占了点上风,否则,赵佶就是再昏庸,也不可能将大宋最有战力的西军较给童贯统带。
  不过童贯虽非无能,却也不能画到好官行列。
  他的毛病太多了。
  贪腐就不说了,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多,有他自身贪图享乐,有他需要钱银来讨好赵佶保证他的官位不失,有他需要钱银来养他的嫡系部队,等等……
  这里只说童贯的另一个大毛病——好大喜功。
  因为在西夏打得不错,童贯膨胀到开始打起辽国的主意,并野心勃勃的想收回燕云十六州立不世之功。
  而且,童贯还并不只是想想,他还于政和元年主动请求为使出使辽国。
  在出使辽国时,童贯接触到了燕人马植(后来改名李良嗣,再后来被赵佶赐国名姓,又改名为赵良嗣)。
  赵良嗣在辽国看见辽国皇帝昏庸暴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加女真族的崛起给辽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遂不断游说赵佶等人说:“辽国民罹涂炭,宗社倾危指日可待迩,宋朝可以乘机发兵。”
  赵佶在让蔡京和童贯讨论了之后,认为此事大有可为,便让赵良嗣入境。
  此后,赵亮嗣便在宋金往来之间频繁出使,成为宋金盟谈之中的领军人物,对宋朝的外交政策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去年,受到辽金战争动乱的波及,有辽蓟州汉儿高药师、僧郎荣等,以舟浮海至文登县。
  受高药师等人启发,宋廷方想起可以通过海运的方式跨过辽人的封锁,和在渤海对岸的金国联系。
  于是,在高药师为向导的情况下,赵佶先后几次派遣马政等人渡海使金,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转达了宋朝“欲与通好,共行伐辽”的意向,双方开始正式接触。
  宋金海上之盟正式拉开了序幕……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