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721

  危昭德,原是海盗,登山渡水如履平地,有万夫不当之勇,三个手下张经祖、刘悌、韩凯俱会水战,另外手下还有三百多名常出海的好水手。
  李衍亲自上门拜访,然后抛出橄榄枝,很轻易的就将现在还无主的上官义和危昭德招揽到手。
  出了王庆的势力范围在来田虎的势力范围的路上,李衍又招募到了两伙好汉。
  这两伙好汉中的一伙是鳖祖山的李天锡一伙。
  这李天锡可是河北名人,卞祥曾亲口承认,他不是李天锡的对手,而且,李衍还知道,李天锡手下有一人,名为刘克让,能跟孙安死磕五十回合。
  (只不过这李天锡的运气不佳,在与孙安交手时,两人只打了二十回合,就被琼英一石子打下马去,然后被卢俊义杀死,始终没能显露出他的真实实力。不过,从孙安、琼英、卢俊义联手才杀死李天锡,也不难看出李天锡的实力。)
  李衍一行人路过鳖祖山时,李衍亲自上山拜访李天锡。
  李衍这礼贤下士之举,将李天锡感动得稀里糊啦的,二话没说就带着他手下的一千多人马并一家老小投奔了李衍。
  另一伙人是飞狐寨一伙。
  为首之人叫元仲良。
  此人本事一般,但却是一个绝对忠义之人——兵败被捉,宋江等人劝元仲良投降,元仲良曰:“忠臣不事二君,愿乞一死。”吴用曰:“将军差矣,吾等哨聚山林,尚且亲书御诏招安,你如何执迷?”元仲良曰:“军师差矣,某虽为草王,亦是一丈夫,虽死心不改易,实难从命,但愿早赐一死。”最后元仲良说到做到,宁肯跟老父亲一块出家,也没投降。
  元仲良手下有两个人,武艺很高,而且很忠心,也很忠义,这两个人分别叫做:桑英和昝仝美。
  昝仝美六十余合打败梁山八骠骑之一的金枪手徐宁,十分勇猛,以这个战绩来看,昝仝美妥妥的五虎将级别,后来元仲良不愿投降,昝仝美就与元仲良一起归隐,忠肝义胆。
  桑英没怎么表现就被鲁智深、李逵、武松联手给弄死了,但河北降将盛本曾评价说:“若战桑英、昝仝美二人,不可轻敌,善觑方便。”而且桑英在昝仝美之前,可见在盛本眼中,桑英的实力不在昝仝美之下。
  除了李衍主动招揽的,还有不少是自己慕名投来的——李衍他们这支队伍虽然没打李衍的名字,但为了招贤纳士,打出了“水泊梁山”和“招贤”两面大旗。
  自己来投的人很多,不过大多没什么名气,本领也一般。
  有名有实力的就三伙共五人。
  第一伙是余呈、鱼得源、卞江。
  这三人来投李衍的原因很简单——余呈和鱼得源都是卞祥的旧识,他们跟卞祥有过命的交情,而卞江更是卞祥的儿子。
  其实,早几年卞祥便有意招余呈和鱼得源来为李衍效力,可那时的卞江太小,而且那时李衍的前途也不明朗,出于父爱的自私,卞祥便没叫余呈和鱼得源来,而是让他们帮忙照顾卞江。
  如今,卞江已经十四岁,有了他自己的想法,也有少年的冲动,结果就自己跑来找李衍投效。
  余呈和鱼得源没法阻止,便也跟着来了。
  余呈跟鲁智深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后来杨林为鲁智深助阵,卞江也出来助战,最后双方各无输赢,都收兵回寨。
  从此战绩上足可以看出,余呈的实力即便不如鲁智深,也相差不远。
  关键是,余呈这个人特别忠义——秦明和余呈联手也没能打败上官义,正赶上忽然有人来报城中失守,上官义逃走,余呈追赶,却因马失前蹄而被上官义捉了,上官义逃到洮阳,余呈作为俘虏也一直被带着,洮阳守将刘以敬劝余呈归降王庆,余呈不肯跪下,且骂不绝口,刘以敬便将他推出斩首,时年只有二十八岁。
  鱼得源与董平交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败,虽未必能入虎将行列,但却是妥妥的骠将。
  卞江,仅十四五岁就有跟杨林不相上下的实力,今后也必然是错不了。
  第二伙也可以说是第二个是没面目焦挻。
  焦挺一直有意到水泊梁山入伙,但因没有门路,所以不敢前往。
  正好碰到李衍招贤,他便硬着头皮来试试。
  李衍让余呈跟焦挺比试了一下拳脚,发现焦挺的拳脚功夫很高,不考虑力气,他的拳脚功夫竟然不比武松差多少。
  加之,焦挺这个人做事不讲情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有焦挺在,自己的亲卫一定会警醒一些少出不少纰漏。
  基于这些,李衍便将焦挺留在自己身边做了个亲随。
  第三伙也是第三个是李衍准备亲自去招却自己来投了的这个时代武力值应该能排进三甲之列的武将——杨再兴……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悦臣服
  ……
  回雁峰。
  唐斌等人极为热情的将李衍等人迎入寨中!
  杀牛,宰羊,置办筵席,将珍藏的好酒全都拿了出来!
  总之,是个人就能看出唐斌等人的殷勤!
  宾主相待,众人大吹大擂饮酒,阮小七说起他们打下半个高丽的经过和趣事。
  众人无不心生向往!
  李天锡不无遗憾道:“可惜没能早此投效大都督,否则也能参加那场盛事,海外开疆拓土啊,想想,就热血沸腾,我辈武人若是能死在开疆拓土的战场之上,那真是死而无憾!”
  阮小七道:“诶~李老哥不用遗憾,不是还有另外半个高丽嘛。”吃了一口酒,阮小七又道:“咱们不打他们,他们也迟早会打咱们,你们不知道,那半个高丽弄出来了二十多万兵马,每日操练,现在正寻机会跟咱们开战抢回这半个高丽,还有弓复那个白眼狼,没有哥哥,他怎么能复国,可他不仅不念着哥哥的好,还弄出了十来万兵马想跟哥哥争夺高丽之地,早晚跟他也得打上一仗,总之有都是仗打。”
  上官义道:“恁地最好,我还怕无用武之地。”
  危昭德笑道:“怎么会没有勇武之地,如今这天下,乱七八糟的,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机。”
  李衍看向唐斌、崔埜、文仲容、乜恭,然后直接抛出橄榄枝,道:“近期我准备扩军,尚缺一批优秀武将,不知四位兄弟可有意出山随我去干一番大事?”
  听见李衍招揽,唐斌、崔埜、文仲容、乜恭相互看了看,最后由唐斌答话道:“大都督若是不嫌弃我四人微贱,我四人愿带山上一千九百二十七人马尽数投效大都督!”
  崔埜、文仲容、乜恭随后拜道:“愿为大都督效命!”
  李衍怎么这么牛逼,招揽谁,都二话不说就投效?
  答案很简单。
  首先,是李衍这么多年积攒的名望起的作用——李衍在绿林界可是有极高的名望,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李衍是绿林界第一豪杰!
  其次,是李衍的地位起的作用——李衍如今可是一方诸侯,手握大权的一方诸侯,有一块地盘的一方诸侯,可听调不听宣的一方诸侯!
  再次,是李衍的身份起的作用——李衍跟他们一样是绿林出身。
  将这些加在一起起到的效果就是,接受李衍招募尤其是李衍亲自招募之后,他们不仅可以被洗白,还能有一块安稳之地生存,而且还能被重用,并且还不会猜忌,比被朝堂之上的那群整天不干正事就想着怎么算计人的昏君奸臣招安好太多了。
  具体的,可以对比宋江被招安后的遭遇。
  所以,但凡是有点事业心,不想当一辈子强人,想要给祖宗争些荣光,想要给子孙后代挣一份功绩的,李衍只要抛出橄榄枝尤其是亲自抛出橄榄枝,基本上就没有不紧紧抓住的。
  而且,唐斌其实早就有上梁山泊投奔李衍的意思。
  唐斌原是蒲东军官,为人勇敢刚直,被势豪陷害,他愤怒,进而杀死仇家,官府张榜通缉追捕他,他自蒲东南下,就欲投梁山泊,不过在路经回雁峰时被劫,当下他与文仲容、崔埜、乜恭争斗,文、崔、乜三人都不能赢他,因此请他上山,让他为寨主。
  唐斌看不上田虎的做派,因此,田虎几次招揽,唐斌都没有降顺。
  而纵观整个绿林界,也只有李衍能让唐斌心悦臣服。
  唐斌、崔埜、文仲容、乜恭四人的武艺都非常不错。
  唐斌不用说了,妥妥的骠将,而且他还是一个智将,并且是军官出身,不用培养,直接就有统兵的能力。
  文仲容能跟虎将上官义斗三十合不败,与崔埜和乜恭联手能击退上官义,说明崔埜、文仲容、乜恭也应该有骠将的实力,最多也就是强骠和弱骠的区别。
  这样的四人投效,李衍如何能不高兴?
  李衍连忙将唐斌四人一一扶起,然后道:“有四位兄弟加入,我梁山泊何愁不兴旺?”
  唐斌四人入伙,无疑让本就热闹的聚义厅更加热闹。
  不知不觉间,众人就说起田虎。
  元仲良道:“那田虎本也是一方豪杰,不想也不知是因为太过顺利还是怎地,竟堕落的恁地快,你们可知,他汾阳起造的宫殿花费多少钱银?”
  唐斌道:“好像是两千两百多万贯,且不算他强征的数十万夫役。”
  元仲良道:“不错,是这个数……还未成事,就恁地奢侈无度,鱼肉百姓,如何能让我等放心追随,所以他来招我两次,都被我推掉了。”
  李天锡道:“他亲带两箱珠宝上门请我,我都没跟他去,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能成事的人。”
  元仲良是一个实诚人,借着点酒劲,又道:“但话又说回来,田虎还是很礼贤下士的,大都督若是不来提携咱们,咱们早晚也得被他田大王招去。”
  李天锡和唐斌沉默。
  首先,他们如果一直不应田虎之招,等田虎闲下来,势必要剿灭他们,卧榻之地岂容他睡?
  其次,宋廷若是派大军前来围剿,田虎固然有麻烦,他们也绝对没好,宋廷的大军很有可能顺手将他们这些山头也都剿了,因此他们势必得帮田虎。
  再次,也正像元仲良所说的那样,田虎也并非一无是处,他还是很礼贤下士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