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721

  ……
  宋江到底在二龙山经营多年。
  虽然一个铜钱、一粒粮食都没有,但仍有近万人愿意跟宋江走。
  这其中以原盐山、冷艳山、青云山、清真山、蛇角岭、虎翼山的人居多——从头领到喽啰,这几个山头的人几乎全都跟宋江下山了。
  秦明、董平、戴宗、施威等人虽然伤得很重,但全都侥幸没死,被黄信、燕顺、李逵、李衮、项充等人抬下了山。
  刚下山,宋江等人就撞见了乔装成乞丐在山下徘徊的穆弘、穆春两兄弟。
  至此,宋江才知道上了晁盖的当,晁盖手上根本就没有证据。
  可事已至此,就是知道了,又能有什么意义?
  宋江将一众头领聚集到一起,问:“如今我等该何去何从?”
  邝金龙道:“晁盖可恨,连兵甲、马匹都抢了去,让我等连去赚钱粮的资本都没有!”
  吴用道:“这不是天王的意思,而是史文恭、姚兴、岳飞的意思,若不是有天王,咱们此番铁定没有命下山,咱们不该记恨天王。”
  马元道:“军师怎么还为晁盖那厮说话,不因为他,我等能落到如今这个惨淡的下场?”
  吴用道:“我是就事论事。”
  邝金龙、马元等人还要再言,宋江道:“好了,都不要再说了,如今当务之急是赶紧找个落脚的地方。”
  这确实是当务之急。
  一万多没有兵甲的强盗,对官军而言,就是白捡的天大军功,只要有人知道他们的虚实,必定来围剿他们。
  所以,他们的确得赶紧找个落脚的地方。
  宋江问:“你们可知附近有什么合适的山头适合我等歇脚?”
  狄雷道:“我原来的青云山如何?”
  吴用摇头道:“怕是没走到一半,就会遇到官兵。”
  秦会道:“最近的青云山都不行,那我们原来的山头就都不行了。”
  吴用道:“不错,咱们得就近找一个安全点的地方歇脚,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谋划。”
  这时,李逵插嘴道:“我知道一个山头。”
  宋江道:“黑厮不许捣乱,我等正在商议正事!”
  李逵急道:“我确是知道一个山头,离这里不远,怎是捣乱?”
  心情烦躁的宋江还想训斥李逵,吴用却及时站出来打圆场,道:“既然别人没有合适的地方,不如让铁牛说说,兴许铁牛消息灵通能一解咱们大难。”
  李逵道:“还是军师明事理,知道俺铁牛的消息最灵通……前些日子我下山吃酒,听说不远处有一座枯树山,山上有一好汉,叫鲍旭,人称丧门神,聚集五七百小喽啰,占据枯树山,打家劫舍,麾下有二三百匹战马。”
  张魁听罢,接话道:“我知道这座枯树山,离这里是不算太远,他那里地势也算险要,勉强算是个能容身的地方,而那鲍旭,相貌丑陋,手使一柄阔剑,酷爱杀人。”
  一听鲍旭喜欢杀人,李逵大喜道:“其必是响当当的好汉,我等就去与他汇合一处,来日再杀回来找报仇!”
  别人也说不出更好的去处。
  而且,一万多人太过招摇,不能一直在路上待着。
  另外,宋江还担心李衍、晁盖反悔。
  所以,宋江当机立断——火速前往枯树山投奔丧门神鲍旭。
  ……
第三百四十八章
还得慢慢调教
  ……
  水泊梁山。
  李衍家的会客厅中。
  梁小娘子和梁大郎进来之后,李衍示意他们坐下说。
  梁小娘子和梁大郎迟疑了一下,然后在下首坐好。
  李衍问:“路上可吃了辛苦?”
  梁大郎道:“王将军为我们安排的是大船,一点都不颠簸,所以并未吃甚么辛苦……谢大都督救我一家老小性命。”
  李衍道:“你们的祖父和父亲随军出征,我无法掌握他们的具体位置,因此无法相救,抱歉。”
  梁大郎道:“大都督言重了,若非大都督及时派人来,我家全都已经遭难了,哪敢怪大都督。”
  梁小娘子迟疑了一下,然后轻启朱唇,道:“不知大都督怎知我家有此一劫?”
  李衍道:“我知道方腊起义的大概时间,也预测到了大概的规模,其势绝不是普通军队可以抵挡的,恕我直言,你祖父和你父亲都不是合格的军人,亦无死战的勇气,而他们的军队又必定被卷入其中,所以我才断定你家必有一劫。”
  听李衍说他们的祖父和父亲不是合格的军人没有死战的勇气,梁小娘子和梁大郎的脸都变得滚烫!
  梁小娘子平复了一下心情,道:“大都督既知方腊要反,为何不上凑官家,让官府早有准备?”
  李衍道:“我就是上凑,又能有甚么用,这兵祸的源头就是官家,若非官家喜爱花石竹木,下令设‘苏杭应奉局’,派朱勔在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大搞花石纲,搞得江南民不聊生,能有此大祸?”
  方腊起义的原因已经不是秘密,很多人明里虽然不敢说,但心里却都在大骂赵佶昏庸,与他们相比,李衍这话算是客气的了!
  梁大郎符合李衍道:“官家确是昏庸至极,若非他任用贪官污吏,逼反了江南民众,我梁家又怎会败落!”
  梁小娘子道:“哥哥慎言!”
  上次李衍之所以没有直接带走梁小娘子,就是因为李衍清楚,在梁红玉心中,国家大义要胜过亲情,因此,冒然带她走,可能降伏不了她。
  历史上,韩世忠之所以忠于南宋、忠于赵构,有很大程度是受梁红玉影响。
  苗刘兵变时,在秀州拥有重兵的韩世忠的儿子以及梁红玉也被扣压,因为担心家人,也因为对赵构有些失望,韩世忠对于是否起兵勤王很是犹豫,直到在宰相朱胜非的斡旋下,梁红玉去秀州游说韩世忠,韩世忠才会同张浚、张俊,带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
  另外,梁红玉最出名的一战——黄天荡之战。
  最开始,韩世忠打得非常不错。
  不过,后来韩世忠认为金军不习水战,遂大意起来。
  结果,被金兀术巧妙反攻,宋军大将孙世询、严允战死,韩世忠败回镇江,金军突围而去。
  虽然在从战术上来说韩世忠此战败的很惨,但是从战略上来说,韩世忠以绝对弱势兵力而能阻击金兵达四十八日,而且金兵北去后不敢南顾,已经达到了击退金兵的战略目的。
  但是金兵败北之后,梁红玉不但不居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
  这么烈性、这么忠义、这么“深明大义”的女人,岂是随便抢回来,就能实心实意跟李衍的?
  所以,李衍才让她先经历这破家之痛,以期能让她有所改变。
  如今看来,梁红玉是改变了一些,不过还不彻底,她心中仍有国家、仍有君王。
  李衍心道:“还得慢慢调教。”
  念及至此,李衍问梁小娘子:“我欲纳你为妾,你意下如何?”
  梁小娘子和梁大郎皆是一怔!
  这种事哪有直接问姑娘的,说实话,若不是李衍点名召见,他们不敢违抗,梁小娘子都不会来见李衍,要知道,梁小娘子可是未出阁的大家小姐,哪能抛头露面?
  而且,婚娶这种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不在,由兄长做主,哪能由姑娘自己做主?
  李衍此问,在这个时代是逃不了调戏之嫌的。
  可李衍的身份太高,又是梁家的大恩人,所以梁小娘子只能低下头藏起她滚烫的脸!
  梁大郎接过话头,道:“大都督既然看上舍妹,在平便做主,将她嫁与大都督为妾,还求大都督厚待于她!”
  梁大郎也就是梁在平没有选择。
  不提梁小娘子的祖父和父亲贻误战机战败他们一家人获罪,只说王定六救他们一家时杀了池州近百差役,就让他们一家没有了后路,只能跟李衍一条道走到黑。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李衍主动要梁小娘子,就是李衍稍稍露出点意思,梁家都会在第一时间将梁小娘子送到李衍的床上。
  至于梁小娘子的意愿,已经不重要了——为了一大家子人,牺牲一两人太正常了。
  再者说,李衍贵为安东都护府的大都督,手下拥有几州之地、一二十万精兵,别说梁家已经败落,梁家就算还是原来的梁家,给李衍做妾,也不委屈梁小娘子。
  见梁在平答应了,梁小娘子也没有出声反对,李衍语气当即一变,变得很亲近,道:“既然已经是一家人了,那我就直接问了,在平,你有甚么打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