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2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9/721

  田虎豪迈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王庆笑道:“怕他作甚,我已调查清楚,宋国从西边调来了十万禁军,又将王涣他们十个土都快埋到了脖子的老家伙弄来又凑了十万禁军,再加上地方上的乡军和那些所谓的义军,往最多了说,宋国也就有三十万军队,绝没有他所吹嘘的五十万大军。”
  方腊道:“二弟、三弟说得不错,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免不了跟宋国开战,怕是没有用的。”
  李衍道:“打是得打,问题是怎么打?”
  田虎道:“四弟有甚么想说的,就痛快一点,合理,大家就依之,不合理,我们就全当你没说。”
  李衍看了田虎一看,道:“我的意思是,与其被动挨打,咱们不如主动出击,三哥刚才不是说了么,宋国就三十万人马,你们三家联合起来八九十万人马,再加上我的人马,宋国能抗住咱们讨伐么?”
  “这个……”
  “嗯……”
  “伐宋?”
  方腊、田虎、王庆同时露出不愿之色。
  李衍见状,道:“怎么,三位哥哥不愿伐宋,只想被动挨打?”
  方腊、田虎、王庆三人相互看了看,最后由田虎最先开口道:“我的那些孩儿,大多都没离过家,离开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就得走丢大半,怎么伐宋?”
  这当然是田虎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田虎觉得他的地盘山川险峻易守难攻,只要将宋军挡在他的地盘之外,他就能安心当他的晋王,继续醉生梦死左拥右抱的生活。
  王庆道:“防守一方,有城池之固可依,占巨大优势,我们为何要放着这么大的优势不要,变主动攻击?休是本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西军跟西夏打了几十年,具是身经百战的虎狼,明马刀枪的跟他们干,咱们就是有再多一倍的兵力都不够用,不说这能征善战的西军,只说那那十节度,也各个是老而弥坚的人物,不可小觑。”
  李衍心下大骂:“刚才谁说的,这十节度是土已经埋到脖子的老家伙,怎么这么快就变成了,老而弥坚,不可小觑?”
  王庆继续道:“咱们有坚城,还有充沛的粮草,就跟宋军耗,他老赵家急,咱们不急。”
  王庆比田虎也强不了哪去,养尊处优的生活早已磨去了他的斗志,王庆甚至都已经想好了,万一守不住,他就退守江东,“江东虽小,足以为王。”
  李衍看向方腊,想知道他是甚么意思?
  方腊道:“我才起义大半年,又在匆忙之间占下了这么多地盘,到处都需要大军镇压和防御,实在是无力伐宋,要不然这样,二弟、三弟、四弟你们去伐宋,谁先攻入东京汴梁,谁为皇帝,我呐,在江南切断宋国的财路,让宋国没钱、没粮久战,策应你们……大哥老了,没你们年轻人那股锐劲,只求在江南偏偶一方。”
  田虎、王庆,包括李衍,全都在心中大骂方腊:“让我们去跟宋国死磕,你趁此机会继续抢地盘,有这个想法已经够无耻了,你他娘还好意思说出来!”
  方腊这圣公虽然才当了大半年,但也已经尝到了权力的甜头。
  不过方腊跟田虎和王庆这两个已经完全被权力腐蚀了的家伙还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方腊还有野心,只不过方腊的野心是占据江南那片富裕的土地,然后称帝,至于江北归谁,那他可就管不着了。
  也就是说,方腊、田虎、王庆全都对李衍提出来的联合起来伐宋不感兴趣。
  李衍不动声色的问:“那不知三位哥哥来找我所为何事?”
  见李衍给口了,田虎抢先道:“老四,你看这眼看着就要开战了,你是不是资助我们一些兵甲、战马、飞雷炮、炮弹、轰天雷甚么的?”
  王庆道:“四弟,你给我们一人十万兵甲、一万匹战马、一万尊飞雷炮、十万棵炮弹、二十万枚轰天雷,我们为你拖住宋军,然后由你攻取东京汴梁,等你成事,我们三个奉你为帝,如何?”
  方腊也道:“咱们四家之中虽然属四弟你的兵力最少,但我们都清楚,四弟你的实力是最强的,这皇帝之位舍你其谁,我们甘当绿叶,你呐,支援我们一些兵甲、战马、飞雷炮、炮弹、轰天雷甚么的,我们为你牵制住宋军的兵力,等你面北登基之时,我们三人自解兵马,做三个逍遥王爷,你看如何?”
  听方腊、王虎、王庆的语调这么统一,李衍就知道,这三个家伙之间指定有默契。
  李衍不置可否道:“虽然小弟还不知道宋军的具体战略如何,但小弟猜测,他们打的主意必定是逐一击破,我的地盘在海外,我本人又不像你们一样明着反了,所以,首当其冲的那个必定不是我……不知三位哥哥准备怎么应对?”
  这回方腊、田虎、王庆的神色全都是一正,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三人沉默了一会,方腊提议道:“咱们签个攻守同盟吧。”
  李衍问:“甚么攻守同盟?”
  方腊道:“不论宋军攻打哪一家,另外三家都必须派大军救援,如何?”
  ……
第三百七十一章
鼠目寸光
  ……
  离开水泊梁山告别了李衍之后,方腊、田虎、王庆又聚到了一起。
  田虎道:“我就说老四不能平白给咱们兵甲、战马、飞雷炮、炮弹、轰天雷吧?双倍价格,啧啧,不讲价,还必须得用金银交易,真他妈黑!”
  王庆道:“换你,你能白给?”
  田虎道:“不白给,也不能坐地起价呀,咱们可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兄弟,他这哪里是将咱们当兄弟,明明是将咱们当成肥羊宰!”
  方腊道:“四弟说得也不无道理,这战争一起,物价必定飞涨,运输也必定困难,再按以前的价格卖给咱们,他的确得亏,说句不好听的,这时候有地方买这些东西就不错了,双倍的价格,并不算太贵。”
  田虎冷冷一笑,道:“卖我和老三这个价也就算了,大哥你可是他的大舅哥和岳父,这个价给大哥你,老四也太不厚道了,你那妹子和女儿也不说为你吹吹耳边风。”
  方腊当然不能跟田虎和王庆说,李衍给他的只是原来一倍半的价格,只能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靠不住的。”
  王庆道:“怨只怨咱们当初目光短浅,将地盘内的匠人和材料陆续都低价卖给四弟了,结果想造都造不了。”
  王庆的话引起了田虎的共鸣,道:“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已经晚了,我那里的匠人早已所剩无几,就是想修修我那王宫,都找不到好手。”
  就连方腊都在想:“不能再让李衍从我这里招募工匠和船工了,太受制于他了。”
  田虎又道:“老四太他娘鸡贼,用点破烂就将咱们三个忽悠住了,这几年赚了我最少两三千万贯,悔不该当初还对他感恩戴德!”
  王庆也悔,不过他是煮熟了的鸭子肉烂嘴不烂,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当初要不是有四弟支持,咱们也不可能发展的这么顺利。”
  方腊道:“三弟此言不错,没有四弟帮忙,咱们三家哪能这么红火,让他赚一些,也是应当。”
  见方腊和王庆都不符合他,田虎也觉得没趣。
  再说,上千万贯的订单已经下了,过几天就得派人将金银给李衍送去,现在再说这事,又有甚么用?
  所以,田虎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又道:“老四的地盘在海外,山东之地,他是要也可,不要也可,他本人又跟宋国较好,我敢断言,一旦形势不好,他指定拍拍屁股退走山东,然后去高丽继续当他的大都督去了,而咱们三家可是丝毫退路都没有,所以,咱们是不是商量一下怎么度过这个难关?”
  王庆道:“不是商量好了攻守同盟了么?”
  田虎撇撇嘴,道:“老四提议咱们四家联合起来伐宋,当咱们不知道,他这是想让咱们三家帮他打天下?他梁山军的战力,咱们又不是不知道,真把宋国伐了,咱们三个谁是他的对手,恁地时,必然是他当皇帝,咱们当臣子,有道是,狡兔死,走狗烹,等他坐稳了皇位,如果顾念点旧情,还能让咱们三人当个富家翁,如果不顾念旧情,咱们三个早晚都得死在他的手上,这如意算盘打得真好……如今,他的如意算盘被咱们三个毁了,你们觉得,等咱们陷入危急的时候,他会派兵救咱们吗?”
  “这……”
  方腊和王庆以己之心度李衍,觉得李衍救他们的可能性真不大。
  再者说,他们不同意联合起来伐宋之后,李衍直接就将兵甲、飞雷炮、炮弹、轰天雷的价格翻了一翻,也能看出一些李衍对他们的态度。
  方腊道:“那二弟你是甚么意思?”
  田虎道:“咱们三家单独再结个攻守同盟。”
  ……
  水泊梁山。
  听时迁汇报完方腊、田虎、王庆撇下他单独密议,李衍悠悠地说道:“鼠目寸光!”
  许贯忠道:“此三人都不是成大事之人,不跟他们共进退,对大都督您而言,是幸事。”
  李衍道:“可惜机会难得,他们如果同意联合伐宋,在穷苦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宋朝可能就此就会结束了。”
  许贯忠道:“虽然宋主昏庸、宋臣奸佞,但宋国的根基还未动摇,所以,就算他们三家答应与大都督您联合,胜负亦是难料。”
  乐和道:“此三人各怀鬼胎,只要宋国使用离间之计,他们很可能在背后插大都督您一刀,不与他们合作也好。”
  李衍心道:“我怎么会不知道他们三个靠不住,可他们不联合起来,怕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宋国剿灭。”
  ……
  宋江带着一百零八将、二万兵马快马加鞭到了东京汴梁,然后就在宿元景指定的位置安营扎寨,宿元景则去皇宫复命。
  得到宿元景禀报,赵佶还是很高兴的,宣宋江于明日早朝觐见。
  宋江得命后大喜,次日早早的就去朝堂之上面圣。
  在赵佶想来,能作出这么大声势的宋江应该魁梧有力、能征善战,哪成想,宋江又黑又小,还是一个跛子。
  喜欢以貌取人的赵佶,一见就是不喜。
  不过,值此用人之际,赵佶也只能压下不喜,道:“卿等休辞道途跋涉,与朕剿灭了方腊、田虎、王庆三伙贼寇,待卿等奏凯歌而回之时,朕必当重用。”
  宋江听罢,一拜在地,道:“臣乃鄙猥小吏,误犯刑典,流递江州。醉后狂言,临刑弃市,众兄弟力救之后,无处逃避,只能逃到二龙山,苟延微命。所犯罪恶,万死难逃。今蒙官家宽恤收录,赦免臣之大罪。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力尽忠,死而后已!”
  见宋江还算懂事,赵佶道:“即是如此,朕赐你,弓箭一副,名马一匹,宝刀一口,再赐你手下将士每人一瓶好酒、一斤好肉,为你等践行。”
  当下,赵佶就将此事吩咐给高俅去办。
  赵佶君臣早有默契,要给宋江一伙一个下马威,教教这群山野村夫规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9/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