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721


第四百三十一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渔阳岭驿馆关押天祚帝等人的厢房中。
  自天祚帝以下,众人皆万念俱灰,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甚么样的命运——死么,还是生不如死?
  他们从上京跑到中京,从中京跑到燕京,之后又从燕京跑到鸳鸯泺,最后从鸳鸯泺跑到了这里,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当初还不如在上京死战,那样的话,他们也算是对得起契丹的列祖列宗。
  如今,一路溃逃,丢了祖宗打下来的近半江山,丢尽了颜面,可还是很可能会死在这个小小的驿馆之中。
  何苦来哉?
  看着外面那些喝酒庆祝的宋兵,天祚帝不禁后悔起他自己他的懦弱,“如果朕没有一跑再跑,朕的大辽国不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朕还是那个人人拜服的大辽国皇帝,朕的嫔妃……朕还可以游猎各地……”
  天快蒙蒙亮的时候,那些宋兵喝得东倒西斜。
  看得出来,捉住他们,这些宋军高兴坏了。
  突然!
  太保特母哥竟然挣开了身上的绳索!
  这一变故,让天祚帝等人神情一振!
  特母哥最先为天祚帝解开他身上的绳索。
  重获自由的天祚帝,喜出望外,随即跑到窗边看了看,见外面没人,他毫不犹豫的就逃了出去!
  天祚帝的表现,再一次让这些辽臣失望透顶!
  特母哥第二个为梁王耶律雅里解开了他身上的绳索。
  耶律雅里比天祚帝要好得多,他获得自由了之后,立即和特母哥一块解救其他人,然后耶律雅里不顾自身安危同特母哥一块从后窗潜到另外几个房间将其他人都救了,赢得了很多人的肯定。
  而这一切都被天祚帝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待所有辽人都重获自由了之后,枢密副使耶律敌烈压低声音道:“宋人全都醉倒了,咱们不如趁机将他们全都杀了,夺回陛下的马匹和玉玺!”
  直长保德连忙道:“万万不可,我等皆无武器在身,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杀敌,所以很容易打草惊蛇,而一旦打草惊蛇,他们定然会醒来,恁地时,可就是咱们的末日了!”
  天祚帝道:“不错,不能浪费这个难得的逃命机会。”
  辽太叔胡卢瓦道:“那咱们不要传国玉玺、那些宝马和那些绝世珍宝了?”
  天祚帝是真舍不得他那些命根子,所以,即便胆小如天祚帝,还是冲耶律雅里吩咐道:“撒鸾,你和太保去看看那里有没有守卫,如果没有守卫,咱们就去夺了马匹。”
  尽管心中万分不情愿,可耶律雅里还是和特母哥潜去马匹那里。
  离得很远,耶律雅里和特母哥就看见,马匹那里有三四百兵甲齐全的宋军在守卫和巡逻。
  见此,耶律雅里和特母哥赶紧撤回来,然后对天祚帝道:“那里有三五百兵甲齐全的宋军守卫和巡逻。”
  天祚帝一听,大失所望!
  挣扎了一会之后,天祚帝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且让他们苟活些时日,待朕跟西夏借到强兵,定报此大仇!”
  言毕,天祚帝就大步流星的向夹山方向走去!
  天祚帝的死忠,毫不犹豫的跟上。
  其他人相互看看,想想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跟上。
  待天祚帝等人走远,驿馆的门突然被人从里面打开,那个年轻人,也就是杨再兴,在一堆将校的拥护下走了出来。
  他们目送了一会天祚帝等人,马勥还是有点想不通道:“大都督怎么让咱们放走这些人呢?”
  滕戡道:“我也想不通,这辽西可还是辽国的,大小部落数百,辽主就是再昏庸,也一定会有人依附,怕是用不了多久,他就又能拉起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恁地时,一定会找咱们报仇。”
  上官义道:“咱们想不通正常,要是能想通这些事,那咱们也能当大都督。”
  杨再兴道:“就是能想通,咱们也当不了大都督,大都督那样的人千万里无一,头脑,胆识,胸襟,气魄,眼光,气运,缺一不可,咱们最多也就占一两样,怎么当大都督?就是勉强当上了,多半也会跟那个昏君一样,害人害己,连妻女都得……还是有点自知之明,老老实实的听大都督的指令冲锋陷阵,照样不失封妻荫子、光耀祖宗、一生富贵。”
  上官义、马勥、滕戡点点,同意杨再兴的观点。
  杨再兴道:“一会派几个机灵点的去追追他们,把握好分寸,别让他们起疑心,其他人收拾一下,准备撤。”
  上官义、马勥、滕戡领命道:“是!”
  ……
  数日后。
  第一营回到太原城,杨再兴将亲自提了一路的皮囊交到了李衍手上,李衍又让蒋敬将第一营带回来的所有皮囊收起清点。
  (后来蒋敬打开了几个皮囊看到里面的东西之后,大惊,随即又命人赶紧系上,并在第一时间全都给李衍送了回来,之后在李衍耳边耳语了数句,随后就告辞离开了。)
  李衍刚想打开杨再兴交给自己的皮囊,就见杨再兴欲言又止,遂笑道:“说吧,别把你憋坏了。”
  见李衍给机会,杨再兴赶紧道:“大都督,那两千匹宝马……”
  第一营这次立此大功,于情于理都得重赏。
  再者说,天祚帝这两千匹宝马,用来跑路,也太浪费了,好马就应该跟大将一样,驰骋沙场,甚至是战死沙场,李衍相信,第一营一定能对得起这些宝马。
  所以,李衍也不含糊,道:“你牵走一千匹,剩下的我留着赏人,不许挑。”
  杨再兴眉开眼笑道:“不用挑,那两千匹个顶个的是顶级宝马!”
  李衍又道:“韩世忠缴获了四万三千多匹优质战马,回头你再去挑两千匹,至于你们第一营的奖赏,我会让兵曹尽快颁下的。”
  因为水泊梁山的战马紧张,即便是第一营和铁浮屠,也都只是一骑一马,这对于王牌部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像铁林军、静塞军、铁鹞子,最少都是一骑三马,有的甚至是一骑五马,今后的蒙古铁骑更是一骑十来匹马。
  以前条件不行,李衍只能让第一营和铁浮屠将就一下,如今得了这四万匹战马,李衍自然得先给这两支王牌部队补一些战马。
  杨再兴对奖励甚么的并不在乎,他喜的是又得了两千匹好马,这样一来,第一营就可以一人双骑了,不论是战力,还是长途奔袭能力,都大大增加。
  杨再兴有迫不及待道:“那……大都督,咱们甚么时候去西京?”
  李衍一边解开天祚帝的皮囊将其中的传国玉玺拿出来端详、一边道:“明天。”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恩威并施
  ……
  许贯忠、乐和、李助、刘敏、房学度、李懹、李纵、王彦等人研究了一会辽国的那枚传国玉玺之后,许贯忠道:“这枚传国玉玺的雕工似乎差了一点,与汗青上记实的玉玺的外形也有一点不切合。”
  李衍道:“杨再兴说,他试探过了,这枚传国玉玺就是辽国世代相传的那枚。”
  刘敏道:“很可能在石敬瑭那里就是假的。”
  乐和道:“真与假并不重要,只要它是辽国世代相传的那枚就行。”
  房学度道:“不错,有了它,大都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取辽而代之了。”
  李衍道:“也就是锦上添花罢了,最后还是得靠实力。”
  众人都是一笑,“大都督还是那么英明。”
  李衍道:“我走以后,你们不用跟薛嗣昌客气,在咱们彻底进入云地之前,他们不敢跟咱们动手。”
  因为薛嗣昌给李衍雇了五十万民夫,李衍要运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已经有大半运到了应州城和寰州城。
  不过这并不是李衍离开太原城的主要原因。
  李衍之所以离开太原城,还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韩世忠这次的缴获太多了,多到必须得李衍亲自去处理。
  第二个、萧昂、萧昱、迪六等辽国降将,带着由拐子左军和拐子右军伪装的辽军,以天祚帝援军的名义,骗开了辽西京城门,并混入其中,萧昂还杀死了前来接应的萧察剌,辽西京不攻自破,换而言之,李衍如今已经拥有了半个云地,并且在云地还有一个防御设施极为完善的都城。
  (萧察剌组建的皮室军的主将耶律得重以及他的四个儿子耶律宗云、耶律宗电、耶律宗雷、耶律宗霖见事不好带着一千多人马护着西京惕隐也就是天祚帝的庶长子赵王耶律习泥烈从另一个门逃出了辽西京。)
  第三个、金人奔辽西京来了,拐子左军已经跟完颜宗翰的先锋军做过了一场,双方打了个平分秋色(各死伤了七八百),后来拐子右军和娘子军来援,金人见不可敌,逃了——这件事得李衍亲自去坐镇,毕竟,谁都不知道,此事最后会不会演变成两家的大决战。
  总之,李衍不能再在太原城待下去了。
  所以,李衍准备将太原城交给许贯忠和乐和,再将刘敏军、房学度军、李懹军留给许贯忠和乐和保护粮草辎重、武器物资,然后带其他军队进入云地。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