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721

  萧普贤女并不相信汉人。
  甚至可以说,萧普贤女很恨汉人,恨他们卑鄙无耻、趁人之危、左右摇摆总想着投降。
  有时,萧普贤女都想将治下的汉官和汉人全部杀光,以泄她心头之恨。
  可惜,现在的北辽已经是千疮百孔,根本不支持她这个念头。
  萧干说:“明天太后请他进宫,臣保证让他将东西交出来。”
  第二天一早,萧普贤女下令李处温立即入宫,有要事相商。
  李处温、李处能、李奭在李府的密室中商量了许久。
  李处能道:“萧德妃和萧干都是心狠手辣又诡计多端之人,大哥不可不防,我看大哥你还是继续称病,不去为妙。”
  李处温笑了笑,道:“肯定是萧德妃和萧干惦记着我手中的那份兵马元帅手札,想逼我交出去,放心吧,他们才把持朝政,应该还不敢对我下毒手,待我进宫去瞧一瞧,他们有甚么花招?”
  李处温随后入宫来到瑶池岸边的临水殿,拜见了萧普贤女。
  而萧干也在这里。
  李处温一见到萧普贤女,就快步上前,然后跪下,哭道:“陛下撒手离去,老臣因此备受打击一病不起,今天才好一些……老臣这里,有一份陛下临终前写给老臣的手札,老臣不敢私藏,现呈交太后处置。”——说着,李处温便从怀里取出那份兵马大元帅手札,双手捧给萧普贤女。
  李处温的这个表现,让萧普贤女很满意,她微微一笑,说:“李太尉年事已高,还是以保重身体为本,军马繁杂之事,就交给晚辈们去处理吧。”
  一日后,萧普贤女认命萧干为南北院枢密使兼兵马大元帅,天下兵马皆归萧干统领。
  自此,北辽进入萧普贤女的统治时代,她以太后之名实女皇帝之权……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怎么证明你识抬举
  ……
  兀颜光跪在正躺在萧贵哥腿上一边接受辽国一众皇室之女按摩和喂水果、一边看奏折的李衍身前,道:“臣等无能,不能劝耶律得重弃暗投明。”
  不可否认,耶律得重是一个人才,一个难得的人才,其风骨也很受李衍欣赏,可正因为是这样,如果耶律得重不能为李衍所用,李衍才更得杀他,否则辽人人人都效仿耶律得重,那他大都督还怎么统治从辽国得到的地盘?
  所以,李衍连犹豫都没犹豫就对传旨内侍道:“去跟蔺仁(当年的小小节级如今是已是刑曹侍郎)说,成全耶律得重,还有他的四个儿子也一并处死,他家的男人全部充入劳改营,他家的女人全都充入教坊司。”
  李衍扭头看了一看兀颜光,道:“他的王妃就赏给你了。”
  兀颜光迟疑了一下,道:“谢主隆恩!”
  见兀颜光迟疑了一下,李衍放下手中的奏折,然后坐起来,之后看着兀颜光,道:“你不会不碰耶律得重的王妃,把她供起来吧?”
  兀颜光忙道:“微臣不敢!”
  李衍看了兀颜光一会,道:“我新成立了一支义勇军,原本想让耶律得重来担任代统制,可他不识抬举……你识抬举吗?”
  原来的三个番营,也就是契丹军、溪军和渤海军,在此战当中表现得不错。
  有一个契丹人,名叫耶律掣,原本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骑兵,可他在此战当中亲手杀死了二十几个辽军将士,悍勇异常。
  后来,石秀通过多方搜集情报得知,这个耶律掣之所以对辽军将士如此痛下杀手,是有原因的。
  原来,这个耶律掣虽然是契丹人,但他不是契丹贵族,而只是一个契丹平民,家里还曾遭到过契丹贵族的严重迫害(其父在给一个契丹贵族家放羊的时候,也不知怎么的,就弄丢了十几只羊,结果被那家主人活活打死,然后那家主人又将他母亲和两个姐姐捉了去抵债,这些年,他想尽了办法,都不能要回他的母亲和两个姐姐,更不能为他父亲报仇,因此他恨死了官官相护的辽国),所以,他对辽国没有感情,只有仇恨。
  而像耶律掣这样的人其实有很多,毕竟,哪里都有压迫——如果辽国真是铁板一块,也不会被女真人灭国了。
  耶律掣就是赵鼎等人帮李衍选的二十个义子之一,虽然他已经二十六岁了,比李衍小不了几岁,可耶律掣愿意给李衍当义子,而且感激涕零,再者说,李衍最大的两个义子李丑和李琪今年都已经二十七了,跟他们一比,李掣(也就是耶律掣,李衍亲自为他改的姓名)的二十六岁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除了收了二十个义子,李衍又从表现得很好的契丹人、溪人、渤海人中选了五十个亲卫,走到哪带到哪。
  而对于那些表现并不突出但也立了战功的契丹人、溪人、渤海人,李衍也将他们抽了出来,给他们每人颁发了一枚“敢战之士”的勋章,然后将他们分散打入到各军当中——从今以后,他们就是梁山军的一份子了,水泊梁山上下将会对他们一视同仁。
  这其中也包括契丹军、溪军、渤海军的三个统领李佛(耶律佛顶)、李野(高永亮)、李赞(萧赞),他们也因为在此战当中表现良好,各获得了一枚“敢战之士”的勋章,然后被李衍分别调给方杰、王胜、徐庆当副手——从今以后,他们也进入梁山军的正常序列,会被水泊梁山上下一视同仁。
  至于那些没立功的契丹军、溪军、渤海军的将士,则被编入新成立的义勇军。
  除了这些没立功的契丹军、溪军、渤海军的将士,政治部和新兵部又送来了数千服从性良好的契丹、溪族、渤海族将士。
  两者加到一块,大约六千人,正好是两营人马。
  李衍准备将义勇军当成敢死队,然后将这支军队中立有战功的将士不断调离打入其它军队。
  换而言之,降军将士得先进入这支敢死队证明自己的忠诚和勇敢,才能成为真正的梁山军将士。
  李衍原来是打算让耶律得重带义勇军的,可耶律得重不识抬举,所以,李衍改变主意,想让兀颜光来统带义勇军。
  兀颜光是辽国第一员上将,官封辽国都统军,其能力和威望就算不如耶律得重,也绝不会差太多。
  关键是,从兀颜光投降后的表现上来看,他还算识时务,应该能为李衍所用。
  当然,用兀颜光之前,李衍还得逼他一逼,彻底断了他的后路。
  兀颜光很快就道:“微臣识抬举。”
  李衍问:“怎么证明你识抬举?”
  兀颜光知道,李衍这是在考验他,他如果完不成李衍对他的考验,别说当义勇军的统制,就是小命都有可能不保,所以,兀颜光暗暗一咬牙,道:“微臣今晚就纳耶律得重的王妃萧林林为侍妾,另外微臣还有两个请求。”
  李衍不动声色说道:“甚么请求?”
  兀颜光道:“臣的第一个请求是,将耶律宗云、耶律宗电、耶律宗雷、耶律宗霖的夫人赐给赵奇(阿里奇)、钱宝(贺重宝)、孙延(琼妖纳延)和周清(曲利出清),他们皆是勇士,也皆愿意为大都督您效死命,大都督可以给他们一些奖励,以收其心。臣的第二个请求是……臣想亲自监斩耶律得重!”
  李衍听罢,哈哈一笑,道:“好!李颜光你果然对我忠心耿耿,嗯……你们纳妾一事,我让礼曹给你们办,保证给你们办得热热闹闹的。”
  李衍言出必行,命礼曹为李颜光等人举办了一个轰动整个云中府的纳妾典礼,并且亲自为他们主持。
  第二天,李颜光、赵奇、钱宝、孙延和周清就带着他们新纳的侍妾来监斩耶律得重父子。
  看见李颜光搂着萧林林,耶律得重虽然非常心痛,可他甚么都没说,只是闭眼等死。
  倒是耶律宗云、耶律宗电、耶律宗雷对李颜光等人狂骂个不停,而耶律宗霖竟一反从前的强硬当众祈降。
  对于耶律宗霖的祈降,李颜光不敢自作主张,当即就派钱宝去跟李衍请示。
  李衍只回了一个字:“杀。”
  李衍心道:“早干甚么去了,死到临头才他妈投降,怎么,想测试我的底线?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样熬到最后才投降,那招降的难度无形当中就会增大很多。所以,去死吧,既然想当英雄,就要学你父亲一样,坚持到底。”
  不仅耶律得重父子,所有想当辽国忠臣的人,李衍全都成全他们了。
  剩下的,基本上全都是识时务的。
  很快,李衍就让李颜光带着赵奇、钱宝、孙延和周清等人加入义勇军,并让李颜光带着义勇军去新州驻扎。
  而跟义勇军一块去新州驻扎的还有韩世忠军和岳飞军。
  从这三支军队的调动上,不难猜出,李衍已经开始为夺取燕京作准备了。
  ……
第四百八十七章
蛟龙入海
  ……
  蔡攸是五月十八离开的京城,六月十三才到达的雄州。
  这仅仅千里之路,快马加鞭最多三天的路程,蔡攸竟然整整走了二十五天。
  一路之上,蔡攸逢庙就跪拜,见神就烧香,据说用了整整一马车的香火。
  而不管是面对佛祖还是面对观音菩萨,蔡攸都双手拈香,闭目祈祷,口中念念有词,乞求他们保佑,大宋之师旗开得胜,一举收复燕京,让他自己载誉而归。
  走到大名府时,蔡攸获知宋军兵败白沟,突然病倒,而且是卧床不起。
  大名府留守赶紧找来一些美女日夜精心照料,蔡攸这才渐渐康复起来。
  蔡攸到达雄州宣抚司时,赵佶下达的撤军的手诏也正好刚刚传来。
  童贯接到命令之后,打算先退回到河间府,在那里等待时机。
  而蔡攸则很想回到大名府,继续养病。
  所有人都在做撤军的准备。
  只有收复燕云的首倡者赵良嗣,很不甘心这么失败——他们如果就这样灰溜溜的回去,他肯定会遭到臣僚们的白眼和嘲笑,更关键的是他的政治生命也将到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