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721

  不满的种子已经埋下,而怨恨迟早是要发芽的……
第四百九十八章
表示?
  ……
  这天,李衍突然接到房学度飞鸽禀报,金使求见。
  李衍将呼延庆叫了过来,然后如此这般吩咐下去。
  这次金国派来的使臣还是乌歇和高庆裔。
  两人本想直接求见李衍,可李衍只派呼延庆去接见他们。
  一见面,呼延庆就质问道:“当初咱们两家说好的联手对抗辽军、西夏、蒙古联军,你们金军为何没有按时出现在战场上?”
  高庆裔道:“我们金国的大军因为对云左的道路不熟迷路了,所以没能及时出现在战场上。”
  呼延庆抬眼看了高庆裔一眼,道:“是没能及时出现在战场上,还是不敢及时出现在战场上,亦或是故意不及时出现在战场上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你们自己心理清楚。”
  乌歇道:“我大金国三千七百勇士就杀得辽国十万大军大败,我大金国两万勇士就杀得辽国二十七万大军丢盔卸甲,何曾畏过辽军?”
  呼延庆道:“那时你们是不得不战,不战就会被亡族灭种,如今你们已经得了辽国的大半地盘,自然不会像从前一样敢战。”
  乌歇道:“我大金国敢不敢战,不是谁说的,不要以为你们梁山军打赢了十万杂军,就可以在我们大金国面前耀武扬威!”
  呼延庆看着乌歇道:“我可不可以认为,你这是在威胁我,你们金国在威胁我们水泊梁山?”
  乌歇刚想说两句硬气的话,感觉到呼延庆眼中有杀意的高庆裔,一把按住乌歇,然后道:“正使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事实上,我们此来正是为了商量两家永结同好而来。”
  呼延庆道:“怎么永结同好?”
  高庆裔道:“你们想取燕京吧?”
  呼延庆毫不含糊道:“自然,燕地以及平滦营三州及其辖地自古以来就是我汉人所有,我们当然要全部收回。”
  高庆裔道:“居庸关、金坡、古北口、松亭关,早已居住着很多契丹、奚族部落,所谓‘旧汉地’事实上早已胡汉杂居了,并非你汉家之地。”
  这是赖不掉的,稍稍一查史料就能知道,居庸关、金坡、古北口、松亭关内外早在很久以前就住着契丹、奚族部落,尤其是后者,可以说是一直住在这里。
  呼延庆道:“至少在名义上这些是我汉家之地。”
  高庆裔并没有争,而是道:“我大金国皇帝可以将整个燕地许给你们,不过你们也应该有所表示。”
  呼延庆道:“表示?你们要甚么表示?”
  乌歇道:“我们与宋人有约,若将燕京给宋人,宋人就将给契丹的岁币给我们大金国,今给你们相同的条件,你们占领燕地之后也每年给我们大金国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另外在边境置三个榷场两国互通有无,我们大金国保证秋毫无犯。”
  在完颜阿骨打等金国高层看来,他们已经够有诚意了。
  他们许给宋国的只是燕地,不包括平滦营三州之地,而在李衍这,他们已经默认了平滦营三州之地也归李衍所有。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妥协——平滦营三州扼住辽西走廊,是能进入中原地区通道之一,因此,如果将平滦营三州也给李衍的话,那么他们大金国就可以说是彻底退出关外了,今后将不能再打中原地区的主意。
  当然,完颜阿骨打等金国高层之所以愿意做这么大的让步,还是因为他们忌惮李衍的军事实力,不愿意跟能打又敢打的李衍发生冲突,要知道,西夏和鞑靼两股强大的势力可都让李衍打服了——西夏已经遣使来与李衍议通好,鞑靼愿输岁贡,永久称藩。
  而在完颜阿骨打等金国高层看来,他们已经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李衍拿点岁币出来,太应当应份了。
  此事呼延庆不敢自己做主,于是向李衍请示。
  正好,李衍的一众谋士皆在。
  李衍问:“你们怎么看?”
  赵鼎道:“咱们占领燕地之后,势必要与金国为临,所以最好不要与金国交恶,三十万匹绢,二十万两银,与咱们水泊梁山而言,九牛一毛,若能稳住女真人数年,也是极好的。”
  陈箍桶道:“不错,咱们占领燕地以后,首要目标是空虚的宋国,所以对金国还是施以缓兵之计为好。”
  李助道:“施以缓兵之计没有错,但绝不能纳岁币,宋国就是如此软弱,而被人所不耻,咱们水泊梁山要取宋国而代之,就不能跟宋国一样软弱,这会备受诟病。”
  包康道:“女真生性贫寒,而贫寒之人一定会有贪婪之心,此乃亘古不变之理,所以不能助涨其贪婪之心,那样,他们只会越要越多。”
  呼延庆道:“女真人,豺狼也,对其软弱,就会被其盯上,所以不能答应其所要的岁币,仅能答应建立榷场,以示咱们水泊梁山与之交好的诚意。”
  娄敏中道:“当务之急是夺下燕地和平滦营三州之地,随后是如何伐宋,对女真人还是要以稳为主,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
  事实上,李衍也不想跟金国交恶,至少目前不想,再怎么说,金军都是当世第一……前二的强军,另外,李衍的主要目标是富饶的宋土,而不是穷苦的东北地区,换而言之,跟金国开战,完全没意义。
  不过岁币却是李衍不能忍的,哪怕他不在乎这点小钱。
  原因就不多说了,在李衍这个后世人看来,这就是毫无争议的耻辱。
  所以,李衍听完一众谋士的建议之后,对呼延庆道:“你去跟金使说,开榷场互通有无可以,而且我可以少收些关税,但岁币我是不会给的。”
  呼延庆随后找到乌歇和高庆裔说了李衍的意思。
  乌歇和高庆裔听罢,脸色当即就变得很不好看,心道:“你们水泊梁山也太过分了,不仅不给岁币,还要在榷场收税,也太欺负人了。”
  呼延庆又道:“就是因为契丹向宋国勒索岁币,这才导致,契丹空虚,宋国立即派兵北上,我家大都督不希望咱们两家也有这样的隐患,所以才不答应岁币。”
  乌歇和高庆裔听罢,心道:“这是在威胁我们大金国啊,他的意思分明是,我们大金国要是敢索要岁币,将来等我们大金国空虚,就要派兵攻打我们!”
  乌歇和高庆裔带着满心的不爽回去了,然后将李衍的态度告诉给了完颜阿骨打等金国高层。
  完颜阿骨打等金国高层听了,皆怒!
  他们认为李衍这是轻视他们大金国,毫无结盟的诚意。
  有些激进的人甚至主张攻打李衍,给李衍点颜色看看。
  最后还是完颜阿骨打力排众议,道:“再派使节去宋国看看,看看宋国怎么说,如果宋国有诚意,咱们就助宋国取得燕京。”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盛情款待
  ……
  乌歇和高庆裔很快就又乘坐小船跨海到达登州。
  登州知府王师中赶紧快马加鞭将此事报告给了赵佶。
  其实,这几天,赵佶也正与王黼商量,是不是遣使去金国一趟,通报大宋已出兵北上之事。
  宋国这是一棵红心两手准备。
  一方面,宋国准备凭自己的实力收复燕京。
  另一方面,宋国也想好了,万一凭自己的实力收复不了燕京,那么就请女真人帮忙。
  王黼分析:“金国能主动遣使前来,这首先说明他们对海上之盟还是相当重视的。”然后建议道:“咱们应该盛情款待金使,让其看到我大宋的诚意。”
  赵佶听了王黼的建议,赏赐给乌歇和高庆裔等金使大量金帛,赵佶甚至将自己饮用的茗茶和保养玉体的调膏也赏赐给了他们许多。
  随后,乌歇和高庆裔委婉表示出他们此行的目的——岁币。
  赵佶对他特意叫回来接待金使的赵良嗣说:“女真要寻求女真的利益,大宋当然也要寻求大宋的利益。目前,契丹已经支离破碎,其灭亡已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能趁机将五代以来被契丹夺去的汉唐之地全都收复回来,那可就是盖世之功。你要明确告知金使,我朝承诺之岁币必定给付,一分不少,而我朝所想要收复的故土,也该全部划入大宋版图。”
  赵良嗣一听赵佶还想要平滦营三州,顿感压力巨大。
  要知道,因为赵佶那份御笔手札作茧自缚将收复土地的范围限制在“燕京并所管州城”之内,金人一直坚持按照这份御笔手札划定的范围来交换岁币,而要想打破这个范围,将平、营、滦地区一并收复,如果没有军事介入,单纯依靠口舌谈判来完成,那恐怕非常困难。
  还好——
  现在,北伐军已出发北上。
  赵良嗣希望宋军能迅速取得几场大的胜利,展示一下大宋之军威,这样他与金人谈判时,也很有底气。
  乌歇和高庆裔携带着赵佶赏赐的金银、茶叶和调膏等御用物品,回到他们下榻的班荆馆,心情很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乌歇,他笑呵呵地对招待他们的赵良嗣和檀棹说:“贵朝皇帝真是圣明,出手也大方,真是令人爱戴。”
  高庆裔则敏锐的察觉到了宋国的软弱,进而得寸进尺道:“我们是大金国皇帝派遣的正式使者,不能总住在这郊外的驿馆之中吧?从前,契丹使者每次来访,你们都安排在都亭驿,为什么对我们大金如此轻视?”
  赵良嗣一听高庆裔计较驿馆,便连忙解释说:“高副使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绝无轻视之意。只因为现在我们两国往来之仪尚未正式确定,所以才如此安排。将来一旦确定,立即按照礼仪约定之规格办理。其实,两个驿馆条件差不多。当年,刚跟契丹修好之时,也是这样办的。”
  北宋宣和年间,宋国对外交往很活跃,来大宋的各国使节很多,也很频繁。
  在接待方面,宋国大体上是实行一国一馆的制度。
  譬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