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1/721

  杨可世现在既感到惭愧,又感到内疚,他已抱定了必死之心,“仗打成这个样子,我还有何颜面再回大宋?我还有何颜面再去见童宣抚?”
  萧干率领兵马从皇城南门的暗道进入城内,然后很快便与萧普贤女和耶律大石取得了联系。
  萧干与耶律大石约定分头行动,全歼城中的宋军。
  宋军且战且退,来到了双门楼下。
  杨可世问高世宣:“这是什么地方?”
  高世宣道:“好像是双门楼。”
  高世宣的话音刚落,辽军箭矢便雨点一般射来,紧接着一队队辽军叫喊着冲了上来。
  高世宣手举长枪,接连刺杀数名辽兵。
  两军随后又展开了一场激烈搏杀。
  杨可世朝高世宣大声喊道:“不要恋战,赶紧撤!”
  突然!
  高世宣被一名辽兵一刀砍下马去。
  杨可世见状大吼一声,随即跃马冲了上去。
  高世宣的臂膀被砍掉大半,血流不止。
  杨可世跳下马抱起高世宣,大声说道:“兄弟你不能死啊!”
  高世宣睁开眼睛望着杨可世说:“把我的胳膊找到,把兄弟们带出城……”
  因流血过多,高世宣壮烈殉国。
  高世宣是名扬宋军的神箭手,号称高一箭,曾经与刘锜比过箭,本来他可以成为一个英雄的,可惜窝窝囊囊的死在了这里。
  杨可世好像疯了似的,他挥舞着长枪在辽军中东突西杀,辽兵纷纷溃逃。
  宋军将士见主帅都拼命了,他们也都誓死冲杀。
  一阵狂杀之后,辽兵退却了。
  杨可世下令:“找到高世宣的胳膊。”
  几个亲兵转了一圈没找到。
  杨可世说:“再去找,必须找到,找不到,咱们就永远留在这里!”
  高世宣的胳膊终于找到了。
  杨可世这才下令:“将高将军捆在马背上,我要带他一起走。”
  杨可世和杨可弼率领残军撤退到了悯忠寺前。
  之前分兵前进的郭药师,已在此等候多时了,寺前还聚集着一大群老百姓。
  杨可世对郭药师说:“现在怎么办?杀到东门去等待援军吗?”
  郭药师说:“我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东门已经失守了!”
  聚集在悯忠寺门前的这些百姓都是燕京城里的汉人,他们全都参与了屠杀契丹人的行动,他们望着杨可世和郭药师说:“你们让我们指摘契丹人家,帮助你们杀戮契丹人,现在你们如果出城,我们怎么办?况且现在各城门吊桥都已被砍断,已经没有办法出城了,不如与契丹决一死战!”
  杨可世于是又组织宋军与辽军展开激战,结果又一次战败。
  不可能不败,宋军已经三昼夜不寝食,早已人饥马疲,而辽军却是兵势方锐。
  辽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于是宋军皆弃马登上城墙。
  辽军越聚越多,最后将宋军包围在城墙之上。
  杨可世见己方已被逼到绝路,准备拼死到底,他对弟弟杨可弼说:“我们是将门世家,不能效儿女之态,现在就是我们为国捐躯的时刻!”
  言毕,杨可世手舞长枪,指挥战士奋力与辽军死战,身中毒箭而不顾。
  不知过了多久,有人向杨可世报告说:“将军,郭药师已经缒城而下了。”
  众人听罢,皆劝杨可世也缒城而下。
  可杨可世坚决不从。
  见杨可世准备赴死,杨可弼对杨可世说:“赵鹤寿的后军不来支援,刘延庆都统也不遣兵来接应,今日之事,黑白自明,如果我们都这样糊里糊涂地就死,百世之下,无人不嘲笑我们为历史罪人。我觉得我们应该活着出去,将是非昭著于世,若朝廷治罪,死而无憾!”
  杨可世想了想,觉得弟弟说的话有道理,遂缒城而出。
  宋军在燕京城内壮烈捐躯的将领,除大将高世宣以外,还有王奇、李峣、石洵美、王端臣等将,他们都是历史不该遗忘的英雄。
  宋军五千精锐骑兵,最后仅有数百人撤出城去,其余全部阵亡……
  ……
第五百零七章
那回
  ……
  杨可世觉得燕京一仗,打得非常窝囊,而且他搞不明白刘延庆和刘光世父子为甚么没派援军,进而不敢去见刘延庆。
  郭药师的心里则充满了悲哀!
  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如今失败了,刘延庆能不让他当这个替罪羊吗?
  所以,郭药师商量杨可世跟他去涿州养伤。
  不敢去见刘延庆,杨可世又实在没脸去见童贯,加上身上有毒又有伤需要地方静养,所以杨可世便与郭药师去了涿州。
  刘延庆对于燕京城内发生的情况一无所知。
  事实上,刘延庆早已派刘光世率军前去燕京接应郭药师。
  可刘光世至今也没有消息传回来。
  正在刘延庆纳闷不已之时,忽然收到郭药师与杨可世从涿州派人送来的信。
  刘延庆这才知道宋军偷袭燕京已经失败。
  这让刘延庆大为震惊,同时又大为不解!
  刘光世的援军哪里去了?难道也全军覆没了?
  刘延庆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子。
  刘延庆下令:各军继续开挖壕堑,要求壕堑的深度不低于四尺,底宽不少于两尺,他打算在卢沟河畔打一场阵地防御战。
  这天,刘光世忽然全军撤回,一兵一卒也不缺。
  刘光世对刘延庆说:“我们按照计划,一路东行,绕过辽军的卢沟河防线,到安次后再折向北,可由于路线不熟,绕的路线过长,等到我们来到燕京城东郊时,城楼上到插着的是辽军的大旗,我因此判断辽军主力已经回城,所以没敢贸然发起进攻。后来,我听说宋军在城内全军覆没,遂率军撤了回来。”
  对于增援燕京迟误,刘光世感到很自责。
  但刘延庆并没责怪刘光世,而是安慰刘光世说:“能全军而退也属不易,回来就好。”
  从刘延庆对刘光世的态度上,不难看出,赵佶选刘延庆当统帅,就是他北上收复燕京犯得最大的一个错误。
  这天下午,萧干亲率精兵八百人,沿卢沟河岸西行三十里,然后悄悄渡河,绕到宋军背后,之后在琉璃河镇南的大路两侧埋伏起来,等宋军的护粮将王渊带领数百名骑兵护送几百辆装满了粮草的马车从南往北沿着驿道缓缓走来,萧干一声令下,八百辽兵一跃而出,冲向宋军。
  宋军毫无防备,死伤遍地,活着的也都四处逃窜。
  王渊藏在一辆马车后边企图逃脱,结果被活捉了。
  萧干下令点火,将粮车全部烧掉。
  不一会儿,数百辆粮车全被点着了,只见烈焰升空,火光冲天,如同白昼。
  刘延庆闻听粮车被辽军放火烧毁,大吃一惊,连夜召集诸将开会,说:“此地远离大宋,粮道不易保护,久住下去,恐怕军中有变,我想向宣抚司申请撤军,你们以为如何?”
  诸将点头称是,表示服从刘都统的决定,只有一个叫“曲奇”的将军忽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撤军,我们几十万大军北上是干什么的?不就是来收复燕京的吗?现在大军都已经到燕京城脚下了,不去进攻燕京城反而要撤退,这样的命令我实在无法听从!这时候撤退,我们对得起官家,对得起国家吗?”
  刘延庆气得脸色铁青,“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随即大声呵斥道:“你懂甚么?来人,将这狂徒给本帅推出去!”
  门外几个卫兵闻声而入,随即将曲奇扭送了出去。
  萧干捉了王渊之后,命人将王渊和另外一个俘虏带到自己帐外,然后撤掉营帐外的岗哨,故意给他们一个逃跑的机会。
  夜间,萧干故意对一个辽军将领说:“刘延庆这头蠢猪,还不知道,我们大辽已经归降了大都督,只等明日,大都督将亲提三十万大军来与宋军大决战,然后咱们举火为应分左右两翼渡河,以精兵冲击宋军中军,这次咱们一定要将宋军一举歼灭,以报其毁盟之仇!”
  萧干的话,王渊在营帐外听得一清二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