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721


第五百一十四章
晴天霹雳
  ……
  宋军的五十多万大军被辽军击溃,死伤近半,然后击溃了宋军的辽军又被梁山军轻而易举的歼灭,大宋在此之前取得的一系列战果顷刻之间就全都变成了水泊梁山的了,就连燕京城也成为水泊梁山的了,另外,昔日无比辉煌的大辽帝国也被李衍灭了。
  宋国千谋万划想将李衍锁在云地不让李衍出来的战略,如今看来彻底落了空。
  不仅如此,兵多将广又野心勃勃的李衍,还成了宋国的临邦。
  事情似乎是向最不利于宋国的方向发展了。
  知道了这一切之后,赵佶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再也不复之前的风流了。
  刘延庆声名扫地甚么的,赵佶管他去死。
  让赵佶忧心忡忡的是,经此一战,宋军战斗力的低下彻底暴漏了出来,这让他和大宋丢尽了颜面暂且不说,关键是将来他用甚么来保卫大宋这广袤又富饶的疆土?更关键的是,他拿甚么来扼杀李衍那勃勃的野心?
  赵佶连夜将王黼、李邦彦等人叫来商量对策。
  事实上,王黼、李邦彦等人早就知道,宋军大溃败,涿州、易州等州县重新被辽军占领,然后又被梁山军夺去,老百姓东奔西窜,水泊梁山取代了辽国成为他们大宋新的临邦。
  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王黼、李邦彦等人其实也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赵佶一边走来走去、一边道:“童贯和刘延庆在平定内乱,镇压田虎、王庆、方腊之时表现的很出色,也很勇敢,可这次在河北面对辽军,为甚么就如此软弱,如此无能?”
  王黼也感到不解,道:“是啊,的确令人费解,童宣抚,蔡副宣抚,还有刘延庆,他们为甚么要突然撤军?这不是糊涂吗?”
  李邦彦道:“微臣早就说过,这次出兵北伐是冒险之举,咱们就不应该出兵,现在童贯与刘延庆丧师辱国,必须重罚他们!”
  “如何处置童贯、蔡攸和刘延庆?”
  “下一步该怎么办?”
  “……”
  赵佶心乱如麻——他既不甘心燕地被李衍夺去,又担心李衍平定燕地之后再打他们大宋的主意!
  对童贯,赵佶实在是失望透顶,所以他提笔给童贯写下了一份手札,责备说:“今而后,不复信汝矣。”
  梁师成自告奋勇,去雄州亲自将这份手札交给童贯。
  童贯和梁师成是这时代最有权势的两个宦官,童贯一贯被称之为“媪相”,而梁师成则一贯被称之为“隐相”。
  事实上,两个人的权势差不多大,只不过分工不同罢了。
  不过,由于梁师成每天都活动在赵佶身旁,又代表赵佶撰写和颁布手诏,对外影响力很大,所以童贯对梁师成不敢小瞧。
  听闻梁师成亲自来雄州了,童贯赶紧与蔡攸一块出迎。
  一见面,梁师成就压低声音说:“童宣抚,你这回可惹上大麻烦了。”
  童贯心中一凛,隐隐猜到,应该是刘延庆兵败一事。
  梁师成直接将赵佶的手札交给童贯。
  童贯展开一看,随即身体就是一晃!
  “今而后,不复信汝矣。”这短短的八个字,对童贯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童贯追随赵佶二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接到赵佶以这种严厉语气写下的手札。
  看着这熟悉的笔迹,不用细心揣摩,童贯也能体会出赵佶在写这份手札时的愤怒和失望。
  一个宦官,如果不被皇上信任了,而且还被明确告知,这意味着甚么?
  意味着失宠,意味着一切都完了!
  童贯大惧,额头上不知不觉地冒出了一层冷汗!
  蔡攸没看见手札上的内容,但从童贯的脸色上,他差不多也已经猜到,肯定是官家知道了大军大军溃逃之事,因而大发雷霆。
  对此,蔡攸并不害怕,他与赵佶有默契,知道赵佶不会因此而怪罪于他,他来这里,只是来看着童贯的,并不是来打仗的,所以他并不担心。
  童贯赶紧向梁师成求助道:“太傅,您可得帮帮我,您是最了解官家之人,依您看,官家这是何意?”
  梁师成朝童贯招招手,童贯赶紧来到梁师成跟前附耳倾听。
  梁师成压低声音说:“现在你只有一条路可走。”
  童贯赶紧追问:“哪条路?还请太傅赐教。”
  梁师成道:“彻底解决李衍之祸,然后收复燕京。”
  童贯听罢,不禁苦笑,他若是有这个能力,形势又怎么会到这一步?
  梁师成走了之后,童贯将赵佶的手札递给蔡攸,说:“你看看吧,官家这次真的生气了,咱们必须得想办法解决掉李衍,然后收复燕京,不然,咱们都会遭到弹劾……我老了,大不了致仕,你还年轻,政治生命还很长,如果不能圆满解决此事,它有可能会影响到你今后的仕途。”
  蔡攸笑笑,道:“官家生气也是应该的,五十多万大军,被辽军两万多人马打败,那刘延庆真是一头蠢猪,无能至极……以我看,还是等赵良嗣从北安州回来以后再研究,怎么消灭李衍和怎么收复燕京吧。”
  童贯表面点头同意,心中却在暗自苦笑,“咱们连辽军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打得过打败了辽军的梁山军?”
  童贯有一种预感,他的一世英名怕是要毁在了收复燕京一事上。
  童贯的心情很沉重,以至茶不思饭不想。
  宣抚司幕僚王环见状,对童贯说:“这次溃败,皆是因为刘延庆指挥无能才造成的,这事不能怪您,您侍奉官家多年,立下了许多战功,官家应该不会怪罪于您的。”
  王环是登州知州王师中的儿子,曾经以副使身份跟随赵良嗣跨海去东北,与女真人签订海上之盟。
  后来,王环追随童贯来到河北宣抚司担任幕僚。
  童贯叹了一口气,说:“你还年轻,还不懂其中的炎凉。”
  王环想了想,然后向童贯献计说:“太师,我看咱不如直接派人去北安州,然后请金国皇帝遵守盟约,派军入关,与我们南北夹击燕京,这样或许能打败李衍,然后一举收复燕京。”
  蔡攸听罢,道:“我看这个办法可以,现在唯有和女真人南北夹击,才有可能打败李衍,再者说,赵良嗣迟迟不回,也不知道谈判的结果怎么样,咱总不能一直这样被动地干等下去。”
  童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王环说:“你曾去过金国,也见过金国皇帝,那你就再辛苦一次,去一趟北安州,然后代表我童贯,请金国皇帝择定日期,发兵东进,与我大宋一起夹攻燕京……”
  ……
第五百一十五章
天佑大宋
  ……
  按照宋金海上之盟的约定,金兵不得过松亭关、古北口和榆关之南。
  所以,别管是不是因为有梁山军逼迫,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女真人一直到目前为止都在履行海上之盟,只屯兵于北安州,没有越雷池一步。
  王环离开雄州,然后走海路,之后辗转到了北安州。
  在这里,王环见到了赵良嗣、马扩等大宋的使节。
  赵良嗣和马扩跟王环说,本来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尤其是获悉杨可世和郭药师偷袭燕京成功了之后,女真人对他们奉若上宾,并开始跟他们讨论两国的具体边界。
  可紧接着女真人就打听到,杨可世和郭药师又被萧干和耶律大石撵出了燕京城,带去的数千大军也几乎被萧干和耶律大石全歼,然后金国上下全都将此事当成了一个笑话口口相传。
  而这还没完,接下来发生的,宋国的五十多万大军被辽国的两万多人马击溃,杀死了十几万,而辽军又被梁山军全歼,连名将耶律大石都被梁山军活捉了,让金国上下集体沉默了。
  转天,女真人突然将赵良嗣、马扩等宋国使节软禁了起来,不许他们跟外界接触,直到这两天才有所松动。
  听完赵良嗣等人的所述,王环问:“女真人这是何意?是欲与我大宋撕毁盟约?”
  赵良嗣道:“他们应该是想同李衍结盟,毕竟,按照目前的形势,李衍才是他们的临邦,咱们大宋与他们大金国将不会再接壤。”说到这里,赵良嗣实在是忍不住道:“刘延庆怎么能将仗打成这个样子,你知不知道,我们与女真人甚么都谈妥了,女真人答应将燕京以及所辖六州二十四县全都给咱们大宋,而且,女真人还答应,燕京咱们大宋若是自己攻不下来,由他们金军攻取,或由咱们两军夹攻,也悉如前约,也就是,就算燕京是由女真人打下,也会将燕京并蓟州、景州、檀州、顺州、涿州、易州给咱们大宋,我们不要求刘延庆打一个大胜仗,可别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行不衍?只要刘延庆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女真人就出兵了。到那时,燕京必定归咱们大宋所有,李衍永远也别想进关。现在,大宋败了,辽国亡了,李衍入关了,女真人彻底看不起咱们大宋了,让我们怎么谈?”
  王环长叹一口气,道:“谁知道刘延庆这么废物,五十几万大军啊,竟然被辽国两万多大军打了个大败,丧师辱国!”
  马扩问:“官家怎么处置刘延庆?”
  王环道:“刘延庆手中有一份童宣抚和蔡副宣抚所写的便笺,上写‘仰相度事势,若可以那回,量可那回,不管有误军事。’,刘延庆因此一口咬定是童宣抚和蔡副宣抚同意他撤军他才撤军的,以官家仁慈的性格,刘延庆既有这个借口,多半不会死。”
  马扩咬着牙说道:“这刘延庆也太无耻了,仗打成这个样子,他竟然还有脸谋活!”
  王环沉默了一会,道:“刘延庆就算能苟活性命,也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算了,不说他了,还是说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吧?”
  赵良嗣问:“你这次过来的任务是甚么?”
  王环道:“说服女真人出兵,两家联合夹攻李衍,将李衍撵回山后或是将李衍撵回高丽,另外让女真人同意燕京和所辖六州以及平滦营三州归咱们大宋所有。”
  赵良嗣听罢,摇头道:“难难难,女真人现在已经完全知道平滦营三州的战略价值了,不可能将它们给咱们大宋。”
  王环心中一动,“赵良嗣只说得不到平滦营三州,没说不能说服女真人出兵和收复燕京和燕京所辖六州,那是不是说,我有机会说服女真人出兵和说服女真人将燕京和燕京所辖六州给大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