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721

  中国商朝灭亡后,殷商贵族箕子来到朝鲜,以此城为都城,是为“箕子朝鲜”。
  当地民众十分崇敬箕子,把他作为朝鲜民族的始祖,因此此城的地位也显得神圣起来,被称为“箕城”。
  随着历史发展和历史变迁,此城已有数千年历史(中间也多次推倒重建),早已被建成了一座防御设施极其完善的都城。
  加之,城中有五万大军和二十几万民众以及充足的粮草,还有拓俊京这样经验丰富的名将率领。
  以至于,集合了岳飞、刘锜、数万精锐以及先进的攻城武器,也很难拿下高丽西京。
  换而言之,李衍等人正愁怎么才能攻破此城?
  在这种情况下,高丽西京的内部竟然要发生宫廷政变,还要捉捕领袖李资谦和统兵大将拓俊京,这样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李衍等人能相信吗?
  可不信吧,又实在是无法解释王楷为甚么派秘使过来。
  后来,娄敏中大胆假设,王楷真准备发动政变,然后就全部都说得通了。
  当然,李衍等人并不能因此就信了王楷派来的秘使的话。
  不过这不妨碍李衍全盘答应王楷的请求。
  如果真能兵不血刃的拿下高丽西京,完成半岛的统一,暂时给王楷一个高丽王的头衔、一块微不足道的领地,又能怎么样?要甚么没甚么的王楷还能翻出天去?最多也只不过就是一个李煜之辈罢了。
  至于王楷所请求的娶李衍的一个女儿为高丽的王后,李衍以自己的女儿全都还小最大的也才七岁为由,说王楷若想娶自己的女儿,完全可以过几年再商量。
  就这样,刘锜代替李衍将王楷的秘使打发回去了,然后静待其变。
  秘使回去了之后,添油加醋的跟王楷说,李衍支持王楷发动政变夺回属于王楷的王权,并承诺将高丽的东北地区给王楷做属国。
  王楷听了秘使的禀报之后,很兴奋。
  但王楷并没有完全下定宫廷政变的决心。
  王楷虽然年幼,但生长的环境使他成熟的比其他同龄人早,让他明白,此刻发动政变,很有可能会给高丽带来灭顶之灾。
  就在王楷跃跃欲试,又有些犹豫不决之时,一句谶语传到了王楷的耳中。
  龙孙十二(王)尽,更有十八子(李)。
  其实,这句谶语早就有了,这是李资谦为篡位而散播的。
  不过——
  此前,王楷一直被李资谦圈养,所以才不知道这句谶语。
  如今,准备帮王楷夺回王权的金粲等人,见王楷有些畏首畏尾,遂向王楷道出了这句谶语。
  果然!
  王楷一听说这句谶语,立即变得不再犹豫,当即命令金粲等人做准备。
  很快,王楷就以商量退敌之策为由,请李资谦和拓俊京进宫,想要一举擒获这两个权奸。
  可惜!
  王楷的这些小动作早已被李资谦获悉。
  李资谦大怒,随即找来拓俊京商议对策。
  拓俊京听后,也大怒,认为王楷这是不顾大局的表现。
  面对王楷的邀请,李资谦根本就没有入宫,拓俊京倒是去了,不过他是带大军去的。
  见事情败露,王楷一下子就蒙了。
  在金粲等人的攒落下,王楷亲自蹬上城楼,命拓俊京带来的军士解散。
  可那些军士根本就不听王楷的命令。
  拓俊京命宫内侍卫打开宫门。
  宫内侍卫也不听。
  拓俊京一气之下,命下手下军士纵火焚烧皇宫。
  大火很快就烧起了,王楷等人见状,怕了,王楷更是吓得直接下诏将王位禅让给李资谦,然后命令几十个心腹侍卫带他逃出城,想要寻求梁山军的保护。
  李资谦和拓俊京不想西京城内再有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准备将所有牵连政变的人员杀死殆尽。
  可就在这时,城外传来了攻城的声音。
  这一突发变故,让李资谦和拓俊京紧张不已。
  李资谦和其弟枢密使李资德亲自上城代替镇压政变的拓俊京指挥守城。
  可皇宫在燃烧,高丽军的最高统帅拓俊京也不在。
  更重要的是,外面攻城的梁山军,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猛攻——不计死伤的猛攻。
  天快蒙蒙亮的时候,所有牵连政变的人员都被拓俊京杀死殆尽,王宫也几乎被付之一炬,只剩下三个亭子和内帝释院廊庑数十间,直史馆金守雌一个人背着国史,将其埋在山呼亭北,才使历代实录幸免劫难。
  王楷被捉,李资谦本不想杀王楷,毕竟王楷是其亲外孙,还是他女婿。
  可就因为王楷发动了这次宫延政变,以至于南城被梁山军攻破,西京城危矣。
  李资谦一气之下,命人勒死了王楷。
  十四岁的高丽王,就这么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
  在这之后,李资谦和拓俊京率领高丽残军跟梁山军巷战,企图负偶顽抗。
  可惜——
  高丽军最大的依仗西京城已破,军心已散,怎么可能挡住梁山大军?
  数日后,拓俊京带着数十亲卫冲入梁山军中被乱刀砍死,李资谦闻讯,自缢在自己家中,李资谦的弟弟李资德率领高丽残军投降,高丽王室现存资格最老的王想也就是李慧乔的爷爷代表高丽王室向李衍奉上了降表。
  高丽亡。
  ……
第五百四十三章
一个时代结束
  ……
  龙孙十二尽,更有十八子。
  可惜!
  此李非彼李。
  李资谦谋划了数年,最终全都为李衍做了嫁衣——因为李资谦的刻意宣传,李衍成为高丽之主,少遭到了不少抵触。
  当然,这更主要的是因为,李衍的实力强劲,并且已经占领了半岛的绝大部分地区,而高丽和泰封,尤其是后者,原来并不得民心。
  总而言之,虽然还有部分地区有高丽军或是泰封军在负偶抵抗,可李衍成为半岛的主人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李衍并没有立即颁布仁政,而是先解放了所有奴婢,并且搞了一波公审。
  而第一个被推上公审台的就是泰封王弓复。
  这些年,弓复作恶多端,罄竹难书。
  因此,几乎所有人都请求将弓复千刀万剐。
  李衍也恨弓复,如果不是他和李资谦在李衍背后搞偷袭,李衍就可以入主中原了。
  所以,尽管李衍讨厌千刀万剐这种酷刑,可还是准了。
  这是一场漫长的清理,高丽和泰封原来的权贵阶层,大部分被波及。
  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西京和开京两座城池,在清洗过后,血腥味月余未散。
  经此清理,高丽和泰封的权贵阶层被清理了十之八九,仅需要劳改的就有二十几万,一直缺少的营妓,终于不再缺了。
  由此可见,李衍对高丽和泰封的恨。
  顺便说一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两百多名美女被送进了李衍的王宫中。
  这其中有,王楷的李王后和李王妃,弓复刚纳不久的王后、弓复的十几个年轻漂亮的妃嫔、弓复的五个女儿,拓俊京的两个女儿,原高丽和泰封有罪大臣的妻妾、女儿、姐妹,还有通过选秀选上来的美女。
  总之,想要讨好李衍的人,竭尽全力帮李衍搜罗美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