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721

  王伦想了一会,道:“二位能否与我说说这中南半岛的形势如何?”
  李助道:“这中南半岛如今最强的国家为高棉国,其国力与咱们水泊梁山相当,就是战争能力落后,其最强的战象,在咱们梁山军的飞雷炮前,不堪一击。”
  陈箍桶道:“高棉国左侧的是李朝和占婆国,李朝已经被咱们水泊梁山灭了,那里现在变成了咱们水泊梁山的安南郡,占婆国目前已和高棉国联手,两国阵兵与安南郡边界。”
  李助道:“高棉国左侧是由孟人和泰人建立的十几个小国,其中最大的两个是堕罗钵底国和女王国,再往左是蒲甘,蒲甘本也是一个不小的国家,可蒲甘王,奢华宴乐,广建寺庙,劳民伤财,以至于蒲甘如今已经没落,国力远远无法跟高棉国相比,就连堕罗钵底国和女王国都比不上。”
  陈箍桶道:“高棉国上面是大理国,它是宋国的藩属国,高棉国隔海相对的三佛齐……”
  在李助和陈箍桶的介绍下,王伦对中南半岛的形势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不过,王伦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想更多的了解这里,想让这里成为他人生当中最大的功绩,相要靠这里名垂史册。
  李助和陈箍桶是支持攻取中南半岛的,而李衍取不取中南半岛,很大程度会看王伦的态度,所以,两人不仅亲自为王伦介绍中南半岛的形势,还给王伦介绍了不少孟人、泰人、高棉人、占婆人以及熟悉这些国家的宋人。
  这次的巨型台风给海南郡这个新兴的大郡当头一棒,让从中原和日本移来的民众终于知道这里为甚么条件艰苦了,也让他们重新认识这里。
  李衍各地走了一圈,颁发了一系列的救灾政策,回来之后,又命人从台湾郡运来三百万石粮食,保证海南郡的所需。
  哪里都不可能无灾无难,台风虽然可怕,但人类一定能适应它、战胜它。
  到那时,这里的人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好地方,后世无数人跑来这里度假,就是证明。
  救灾的事,告一段落之后,李衍将已经到海南郡六七日的王伦叫来。
  王伦给李衍上了一道折子,然后道:“臣以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东南半岛,唾手可得,君上应顺应天意,将之纳为版图。”
  李衍一边看王伦递上来的奏折、一边道:“你可曾想过,一旦咱们梁山大军陷入到中南半岛的战争当中,我就将无力逐鹿中原了?”
  王伦道:“君上若信王伦,请君上灭掉高棉国,再派两个厢正规军给王伦,十年内,王伦必还君上一个完整的中南半岛。”
  李衍抬起头看着王伦问:“你有把握吗?”
  王伦迎着李衍的目光道:“请君上信王伦一次。”
  十几日后,李衍任命王伦为宣抚使,呼延庆和韩世忠为都统制,从水中攻打高棉国的都城吴哥城。
  呼延庆和韩世忠带领三万大军,绕过占婆国,沿着湄公河往上走,到达了东南亚最大的一个湖,也就是洞里萨湖,然后从洞里萨湖再沿着一条小河直插到吴哥城下。
  高棉人此前从来没有碰到过有人从水上直接攻到吴哥城下的事,因此对此毫无防备。
  结果,吴哥城被呼延庆和韩世忠轻易攻破,高棉国的权贵阶层被呼延庆和韩世忠一锅端了。
  另一边,岳飞得知了此事之后,果断在边界对高棉国和占婆国联军发起总攻。
  双方在横山关打了一场大决战。
  本来,这应该是一场势均力敌之战。
  退一步说,就算联军不是岳飞的对手,也不可能一战就败。
  可高棉军在开战前一刻得知吴哥城被梁山军攻破,自苏耶跋摩二世以下高棉国的权贵阶层皆被水泊梁山捉了,直接撇下占婆军退回国,想要救援吴哥城。
  结果,占婆军被岳飞打得大败,岳飞顺势带大军一举攻下了占婆国的都城因陀罗补罗。
  占婆国亡。
  ……
第五百八十五章
提上裤子就不认账
  ……
  岳飞灭掉占婆国后,命人将占婆国的国王、王后、王公贵族、王公贵族之女以及占婆国的金银珍宝全都送到海南郡献给李衍。
  依照之前灭掉李朝的惯例,李衍将占婆国的王后和自己看上的王公贵族之女留下,然后命人将占婆国的国王、王公贵族、王公贵族之女以及占婆国的金银珍宝全都送回汉城。
  得知李衍灭了占婆国,范志阳立即跑来面见李衍,想跟李衍要占婆国。
  可是,李衍手下的大臣,全都反对将占婆国给范志阳,为此,王伦还特意从前线回来一趟劝说李衍。
  占婆国在海上丝绸之路西线的必经要道上,其位置甚至比安南郡还重要,如果扼住此道,水泊梁山的海上贸易就得被掐断,如此要地,李衍怎么可能给范志阳?哪怕他将他的三个国色天香的女儿全都献给了李衍。
  李衍将占婆国改名占城郡,任命郭永为太守,调花荣和第四厢镇守。
  至此,李衍答应给王伦的两个厢(第二厢和第四厢)已经全部到位。
  不过——
  李衍也不是提上裤子就不认账的主。
  李衍答应,只要范志阳在灭高棉国的过程当中立功,就在高棉国的疆土当中给范志阳画一个郡。
  范志阳也看出来了,李衍就是一个提上裤子就不认账的主,因此,他是不可能要回占婆国的故地的,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谋求一块新的属地。
  范志阳发动他的全部力量,从占城招募了五千人马,李衍又让岳飞从占婆国的战俘中挑出五千刺头给了范志阳。
  这样,范志阳就有了一万大军。
  范志阳带领着这一万大军前往吴哥城参战,争取自己打下一块属地。
  水泊梁山在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连灭李朝、占婆两国,又攻占了中南半岛第一强国高棉国的都城吴哥城,让中南半岛上的所有国家都大惊失色。
  很快,就有一些由孟人或是泰人所建的小国跑到海南郡向李衍进贡,很多甚至直接向水泊梁山称藩。
  对于这些小国的进贡和称藩,李衍一律接受,并命他们出兵攻打高棉国,同时许诺,只要是他们自己打下来的土地就归他们所有。
  那些小国的国王得了李衍的承诺之后,纷纷起兵攻占高棉国。
  不久,女王国、堕罗钵底国、蒲甘以及三佛齐这四个中南半岛上的大国也向水泊梁山称藩纳贡。
  李衍命令,女王国、堕罗钵底国、蒲甘以及三佛齐也出兵攻打高棉国。
  对于李衍的这个命令。
  与高棉国接壤的女王国和堕罗钵底国很积极的接受了这个命令,各组织了五万大军攻打高棉国。
  而与高棉国不接壤的蒲甘和三佛齐则对李衍的这个命令阴奉阳违——这两国的人也不傻,知道他们就是打下高棉国的领土也不能将它们变成自己国家的领土,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积极参战?
  后来,王伦就是以这个理由灭了蒲甘和三佛齐。
  当然,这只是借口,就算蒲甘和三佛齐跟女王国和堕罗钵底国一样积极攻打高棉国,王伦也一定会灭了它们,因为,从始至终,王伦的目标都是整个中南半岛。
  一时之间,高棉国被十几个国家攻打,广袤的疆土变得越来越小。
  ……
  西路金军仍然在围攻太原城——他们自包围太原城以来,一直攻城不止,可又一直久攻不下。
  而东路金军则一路势如破竹,十二月三十日到达邯郸。
  完颜宗望给了郭药师两千人马,让郭药师去夺取浚州的黄河大桥。
  郭药师率领这两千人马从邯郸出发,昼夜疾驰,朝着浚州的黄河大桥凶猛地扑来。
  郭药师很善于长途奔袭,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用兵之道,贵在神速。”
  肩负浚州的黄河大桥防守重任的梁方平和衙内军,没料到金军会长途奔袭。
  此时正值春节。
  过年了,必须要庆祝,至少,梁方平和衙内军的人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梁方平与衙内军上下欢庆春节吃饺子,并趁机玩了个通宵。
  第二天一早,睡意朦胧的衙内军上下闻听金兵从天而降,顿时陷入慌乱之中。
  梁方平登城一看,但见金兵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吓得他浑身冷汗直冒,随即二话不说就带着亲军逃出城了。
  衙内军的将士见主帅都逃了,于是也一哄而散,纷纷往黄河大桥桥南逃窜。
  郭药师派出二十名士兵,快速抢占天成桥南头,对沿桥往南逃跑的衙内军溃兵实施象征性的拦击。
  结果,吓得守桥的衙内军士兵大惊,连忙放火烧桥,想借黄河天险阻挡金兵。
  当时,有数千宋兵拥挤在桥上,他们几乎全都被这把大火烧死或是掉下黄河被淹死。
  而二十名金兵中只有三人受了点伤。
  负责守卫黄河南岸的何灌部,见梁方平率领残部朝京城方向逃窜,也跟着纷纷弃岸而逃,望风而遁。
  很快,西起河阳(后世河南孟县)东至北京大名府(后世河北大名),在这数百里长的黄河天堑上,宋国再也没有一名守兵,被宋国上下寄予厚望的黄河防线,就这样不攻自破了。
  见宋军一战未战就全都跑了,郭药师对宋国无比失望和庆幸他自己投了大金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