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721

  可这一百多个美女之中竟然有三十多个是佛教徒——她们之中,有些原来就是佛教徒,有些是后来被李衍选中,然后被佛教徒发展成佛教徒的。
  佛教如此拼命发展,就已经够让李衍头疼的了。
  可这还不是最让李衍头疼的。
  最让李衍头疼的是,婆罗门教徒也在坚守他们的宗教地位。
  还是以李衍所纳的这一百多个美女为例。
  佛教弄了三十几个佛教徒在李衍身边就已经够丧心病狂的了,可婆罗门更狠——这一百多个美女当中,竟然有五十多个是婆罗门教徒,其中还有十几个是婆罗门的高级祭祀之女或是姐妹,甚至还有四个是婆罗门的圣女。
  去除信佛教和信婆罗门的,李衍新纳的这一百多个美女当中,没有信仰的反而成为极少数。
  对于宗教信仰,李衍一向是很敬畏的。
  古往今来,无数战争都是由宗教信仰而来,而且有的战争甚至可以持续几百年上千年。
  关键是,宗教信仰是杀不完的,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
  最终,李衍与手下一众文武大臣和谋士商量过后决定,还是按照水泊梁山原来对宗教的政策对待中南半岛上的佛教和婆罗门,也就是执行水泊梁山所颁布的宗教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信仰自由。
  强调一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
  在中南半岛,佛教和婆罗门这两股势力太强大了,强大到李衍都很忌惮它们。
  因此,在颁布宗教法的同时,李衍又下了两条宪法、一个鼓励。
  这两条宪法分别是:一、政府官员必须是无信仰人士,一旦被证实政府官员加入任何教派,不论处于何职,立即免职。二、任何宗教都不允许拥有武装,一旦发现,立即取缔。
  李衍的宗旨是,宗教不可以再拥有世俗的权力了。
  而一个鼓励是,鼓励忠君爱国思想发展。
  当然,李衍目前所制定的这些,都只是现阶段的,未来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而一些改变的,如果事情真发展到了不可为,或是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时,李衍不排除用武力重新洗牌。
  处理完宗教一事,李衍下令,安南郡、占城郡、真腊郡、曼谷郡、普吉郡上的所有奴隶必需无条件解放,并强调奴隶制是落后和野蛮的机制,必须废除。
  废奴一事,跟以往一样,遭到了很大的阻力。
  不过没关系,水泊梁山在这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总之,还是原来的老办法,要么赞成,要么死亡,你自己选。
  而被水泊梁山解救的奴隶,也跟其它地方一样,都是水泊梁山最忠诚的支持者。
  在废奴一事上。
  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大喜,认为李衍这是要向佛教靠拢,进而大力支持水泊梁山,佛教徒到处宣扬李衍的善行和功德,而主张等级制度的婆罗门则大骇,认为李衍要舍弃婆罗门,进而大力给李衍送美女、对李衍歌功颂德,最后甚至将李衍塑造成神。
  对于两教之争,李衍只是向对自己统治有利的方向引导,并不真正偏向某一方,总之一句话,谁支持自己的统治,自己就支持谁,反之,就打压谁。
  让李衍没想到的是,在自己这样的态度之下,各个宗教都在自己这里有很良好的发展,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当然,这是后话。
  而在对待中南半岛上的众多国家上,李衍和水泊梁山的一众智者绞尽脑汁让它们斗,比如将本属于这个国家的土地给了那个国家,比如将同一块土地含糊其事的许给两个国家,再比如从宗教民俗方面入手给数个国家制造矛盾。
  这其中,最大的矛盾便是来自于女王国和堕罗钵底国。
  女王国由泰人所建,堕罗钵底国由孟人所建,这两个国家本来就矛盾重重,水泊梁山又在分原本属于高棉国的蛋糕时,故意将两国中间由孟人居住的几块繁华之地全都画给了女王国。
  结果,连两个月都没过,女王国和堕罗钵底国就在数次谈判未果之后打了起来。
  很显然,水泊梁山这么干,是准备等到这些国家数败俱伤之后,一一吞并它们,进而统一中南半岛。
  当然,这个过程还很漫长,也许是三五年,也许是十年八年,也许是百八十年,也许是白白谋划。
  不过,哪怕不是为了那个长远的目标,水泊梁山也得让半岛上的这些国家斗起来,否则,刚刚才到中南半岛不到半年的水泊梁山怎么能在这里立足,怎么能在这里发展,怎么能保证这些国家不窥探水泊梁山所掌控的大商道?
  但话又说回来,李衍也不能全指望其它国家相互争斗,打铁还得自身硬,所以,李衍全盘考虑过后,将第三厢也调来,驻守在真腊郡,另外,又令呼延庆以半个两栖军为基础,组建了第五厢,驻守在普吉郡,令李纵以另外半个两栖军为基础组建了第六厢,驻守在曼谷郡,令萧嘉穗担任中南宣抚使统管中南半岛上的全部军队,同时给汉城兵部下令,招收二十万预备役(十万汉人、十万其他各族的良家子弟)加以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很显然,在吴哥城发了一笔大财之后,李衍的胆气和底气更足了。
  ……
第五百九十二章
这是君上的后宫
  ……
  李衍颁布了“废除一切文字独使用汉字”的命令之后,王伦来报:“君上,有二十几个宋商求见您。”
  宋商来求见李衍太正常了,因为李衍已经掐断了东西方的贸易航线,现在东西方的贸易已经不通了,他们不着急才怪。
  那李衍为甚么要这么干?
  这不是明摆着嘛,李衍要重新划分国际贸易这块大蛋糕。
  如今,李衍说让谁的商船通过中南半岛,谁就能赚大钱,说不让谁通过中南半岛,谁就得倾家荡产。
  因此,凡是搞高际贸易的,不管是谁,都得来李衍这里拿国际贸易的许可证。
  其实,不只是宋商,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也求见李衍,想要从李衍这里拿到国际贸易的许可证。
  而且,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的嗅觉比宋商还灵敏,他们已经先一步来求见李衍了。
  只不过,李衍并没有接见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罢了。
  李衍这么做可不是因为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跟自己不同种。
  事实上,李衍这是在故意打压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
  丝绸之路的西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罗马帝国和中国之间一直没有过直接的商业往来,它们之间的商业往来,全部都是通过阿拉伯等中间商进行交易,西欧人想要获得中国的丝绸、瓷器也全都要通过这些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
  在古老的七海航路上所有港口城市,基本上都有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
  从地中海到中国南海,整个旧世界已知的海域内都可以见到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的船。
  唐朝称这些远来的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的海船为“南海舶”、“西域舶”、“南蛮舶”、“昆仑舶”、“狮子舶”或“婆罗舶”,最常见的统称为“波斯舶”。
  北宋中期之前,中国商人或僧侣出洋,乘的大都是“番舶”,直到北宋中后期中国航海业超过阿拉伯世界才发生了一些改变。
  不过——
  因为北宋政府软弱,宋商最远只能到印度,再往西,就还得将商品,也就是巨大的利益,交给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
  这是李衍不愿意看到的。
  水泊梁山的商人虽然才刚刚加入到国际贸易当中,但李衍不希望他们被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垄断阿拉伯世界的航线,进而失去巨大的利益。
  当然,这其中更关键的还是,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以及宋商不往水泊梁山的地盘跑,那样水泊梁山就不能繁荣起来。
  换而言之,李衍要得不仅仅是中南半岛这里繁荣,他还要自己的其它地盘繁荣。
  而辽东地区,太过偏远了一些,又没有甚么很有优势的国际贸易商品——辽东有的商品,像国际贸易最受欢迎的东方商品,比如茶、丝绸、瓷器,宋国都有,而且品质要比辽东的好,那些逐利的商人实在是没有必要多走十几日海路往辽东跑。
  在这种情况下,李衍自然是得用一些非常手段将这些商人全都逼到辽东去了。
  在李衍的设想当中,水泊梁山的商人得走出去,越过阿拉伯地区直接跟欧洲和非州贸易,而全世界的商人都直接来水泊梁山贸易。
  这很困难,尤其是李衍没有中原大地的情况下。
  不过,不管怎么说,李衍都得试试。
  而为了这个目的,宋商也是水泊梁山的敌人,而且还是水泊梁山最大的敌人——宋商装好货物,直接就可以从广州出发,然后西去,实在是没有必要再折去辽东,而目前,由于宋船已经全面超过番舶,国际贸易的东线主要掌握在宋商的手上,甚至一直到印度这段长长的贸易线,都主要是由宋商控制,这种垄断如果不打破,辽东只能跟以前一样被国际贸易边缘化。
  所以,听王伦说,宋商求见,李衍道:“还不是见他们的时候,你替我打发他们。”
  身为中南半岛未来的掌舵人,李衍制定的制度的执行人,王伦自然是知道李衍的规划和设想,因此,得了李衍的答复之后,王伦并没有多说甚么,而是冲李衍一拜,然后就下去打发宋商离开了。
  等王伦走后,赵元奴问李衍:“君上为何不见他们?”
  如今,李衍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因此,李衍的秘书团队也日益扩大,像赵元奴、花想容这样有处理政事天赋的后宫嫔妃已经全都被李衍弄到自己的秘书团队当中了,让她们帮自己处理政事和公务。
  让李衍没想到的是,赵元奴很有处理政事和公务的天赋,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超过其她女官成为李衍手下仅次于萧普贤女、李师师、玉藻前第四精通政事和公务的女官,因此李衍最近比较宠赵元奴,已经连着三晚夜宿赵元奴的宫中了,所以赵元奴才敢有此一问。
  萧普贤女抬眼看了赵元奴一眼,然后就低下头继续处理庞杂的政事和公务。
  玉藻前则一边继续批示政事和公务、一边暗暗摇了摇头。
  李师师放下手中的文案,心想:“得找个机会提点元奴妹妹几句了,否则用不了多久,她就会被打入冷宫。”
  李衍的其她“秘书”也各有各的心思。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况是庞大的后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