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721

  “此事若是真的,新朝和旧朝必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再无和解的可能。”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陛下已经宣布三日后登基,新朝跟旧朝早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哪有握手言和之理?陛下一入主后宫就临幸了所有帝姬,也正是向咱们宣示他老人家的决心,我猜,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出,陛下临幸了朱皇后的消息,也许还会有临幸康王妃的消息传出,说穿了,陛下他老人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咱们,他根本就没想过跟赵宋的残余势力和谈,他老人家要以武力夺取整个天下。”
  “陛下此举恐有些不妥,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
  “旧朝就是按你所说的,谋划,和谈,结果如何?国破家亡,依我看,不如堂堂正正一战,胜者王侯,败者寇,最是简单。”
  “算了算了,这等国家大事,也不是你我能决定的,咱们还是先管好自家的事吧……现在甚么时辰了,开封府的公告是卯时张贴吧?”
  “应该是吧,也不知道能给咱们分多少粮。”
  “……”
  吴革混在人群中,一边等着开封府的告示、一边听着人群的议论。
  吴革跟水泊梁山的人已经打过一段时间交到了,他发现,水泊梁山的人,特别会引导舆论,也就是宣传工作做得非常好。
  将过水泊梁山的人的宣传,民心一直都在水泊梁山方向倾斜。
  虽然,这有绑架民意之嫌,但在吴革看来,这也是一个成熟政治势力的表现。
  否则就像赵宋,完全反过来了,政策被民意所绑架,结果战和不定,左右摇摆,最后自乱阵脚,国破家亡。
  吴革是忠于赵宋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吴革又看得清清楚楚,目前最有利于中国、最有利于汉人的,就是由李衍来担任新君,建立新朝,由水泊梁山的人执掌新朝。
  吴革和情感和理智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这令吴革很纠结!
  在此之前,吴革还抱着一丝侥幸,他希望李衍有朝一日能还政于赵氏,然后以臣子的身份辅佐赵氏。
  在吴革看来,这是最完美的处理此事的方法。
  直到刚才听人们传说,李衍昨夜临幸了所有帝姬,还准备临幸朱皇后,吴革的这丝侥幸才完全破灭。
  吴革可不是这些只知以讹传讹的平民百姓。
  昨夜才刚刚发生的事,今早天一亮,就传得人尽皆知。
  只能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谁会故意做这事?
  吴革稍稍一想,就能想到,这必然是水泊梁山的人传出来的,为得就是掐灭像他一样的人的最后一丝希望,逼他们站队。
  这看似有些鲁莽,却是永绝后患的最好办法。
  吴革攥紧着拳头想:“大王您为甚么就不能还政于赵氏,非得抢夺赵氏的江山,当皇帝难道就这么有吸引力?”
  就在吴革怒李衍不争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贴告示的人来了!”
  众人顺声看过去,就见,百余个衙役拥着两个小吏过来。
  小吏来到告示栏旁,立即将一篇写得满满登登的告示贴好,然后朗声读道:“金威宋迫,使吾父老百姓无食久矣,现吾李衍入城,当首为吾父老解决粮食一事,根据目前的形势,吾决定,解决方法如下:以工代赈……”
  说白了,这第一篇告示,主要内容就是宣告,以工代赈。
  具体内容就是,不论男女老幼,只要出工,每人每日便可得一斗米、一角钱,为期一个月。
  山民为生最易足,一身生计资山木。负薪人市得百钱,归守妻儿蒸斗粟。
  换而言之,在东京汴梁左右的村民一日赚一百文就能养活一家人。
  水泊梁山的一角衍币,在名义上大约相当于一百文,实际上购买力要超过一百文,甚至倍数一百文。
  何况,李衍还说了,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肯出工,就每人每日都能得一角钱,一个五口之家,一日便能赚到过去普通村民一日能赚到的五到十倍。
  更关键的是,每人每日还有一斗米,干满三十天,每人就能得三石粮食,一两年的口粮就全都出来了,有这么多粮食,已经饿怕了的汴梁城百姓,终于可以心安了。
  很多人都在可惜,以工代赈只有短短的三十天,要是再多几个月,他们在靖康年的损失都能补回来。
  身为一个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人,吴革从这份告示中还看出来了一些别人所没看出来的东西。
  例如:
  在金人的威胁勒索下,在赵宋的逼迫利诱下,汴梁城的百姓被敲骨吸髓,女人、老幼,在不得以之下,被抛弃了,不少家庭都变得支离破粹。
  水泊梁山的这个政举,则可以救一救这些弱势群体,也可以挽救一些家庭。
  更深远的还是,水泊梁山的这个政举可以稳定人心,得到人心。
  事实的展跟吴革所猜得一样,弄懂了这个告示上所说的之后,不少人立即去找他们已经失散了的家人。
  很快,第二张告示就贴了出来。
  这张告示是宣告水泊梁山的法律的。
  水泊梁山的法律,与宋法其实差得不多,多得几条,也是李衍根据后世的法律添加上的,并不苛刻。
  所以,汴梁城的人不难接受。
  不久,第三张告示贴了出来。
  这张告示是宣告,政府将归还百姓的固有房产(赵宋朝廷所赏赐出去的皆不在归还之列,不仅不在其列,还要全部收回来,用以赏赐新朝的人)。
  紧接着,一张又一张告示,有条不絮的张贴出来。
  有劝农榜。
  有劝学榜。
  有劝商榜。
  有科举选才通知。
  有目前安全区的公告(就是水泊梁山目前所控制的地区)。
  等等……
  看着这一张又一张能安定民心打消民众疑虑的告示,吴革越发的确认,由李衍和水泊梁山来执掌中国,是最有利于中国的、最有利于汉人的。
  可大宋真就这么亡了吗?
  吴革很纠结!
  就在这时,吴革的一个亲兵找到吴革,然后满脸兴奋道:“陛下请将军进宫入对!”
  ……
第六百六十九章
四海八荒
  ……
  吴革刚到宫门口,就碰到了他的老冤家范琼。
  离得很远,吴革就看出来了,今天的范琼,很是得意,用“春风得意”来形容,都不为过。
  由此,吴革不难推断出,范琼一定是得了李衍的重用和重赏。
  这让忠于赵宋的吴革暗恨不已!
  吴革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范琼之所以能得到李衍的重用,指定跟范琼将赵氏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送给李衍有关。
  换而言之,赵宋的帝姬受辱,皆因范琼。
  试问,吴革怎能不恨范琼?
  就在吴革看到范琼的同时,范琼也看到了吴革。
  早上一出门就听说李衍昨夜临幸了赵宋所有帝姬的范琼,心情特别好。
  此前,范琼最怕的就是,李衍跟赵宋的残余势力握手言和。
  因为那样的话,范琼很可能会被李衍牺牲掉。
  如今,李衍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我李衍绝不会跟赵宋媾和!
  如此一来,范琼就彻底放心了,以前他所做的事全都翻篇了。
  不仅如此,因为献上赵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他范琼还立有大功,成为新皇的绝对亲信。
  对范琼而言,这绝对是最好的结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