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721

  赵佶、赵桓向完颜宗望承诺,只要赵氏能复辟,他们就送给完颜宗望牛马各五万、金十万锭、银百万锭、美人千名。
  不过——
  就事论事说,完颜宗望之所以答应帮赵氏复辟,可不是冲赵佶、赵桓父子所许诺的牛马金银美人,而是赵佶、赵桓父子提出来的好像是能解决金军目前困境的一个办法。
  完颜宗望答应帮赵氏复辟,让赵佶、赵桓父子喜出望外,认为他们终于可以夺回祖宗的江山,认为他们终于可以夺回他们的妃嫔、女儿,认为他们终于可以一血前辱,认为……总之,赵佶、赵桓父子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幻想。
  因此,赵佶、赵桓也顾不上矜持了,更顾不上这寒冷的天气,一直在完颜宗望的中军大帐外,等着完颜宗望归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赵佶、赵桓父子感觉不到屈辱。
  因为寒冷,只穿着单衣的赵佶、赵桓,只能不停的走动,才不至于被冻死。
  结果,赵佶、赵桓这对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就像两只猴子一样可笑。
  金人,尤其是女真人,素质本就低下,如今赵佶、赵桓又是他们的阶下之囚,令他们没有了顾忌,因此,见赵佶、赵桓行为如此可笑,他们放声大笑,并对赵佶和赵桓指指点点,品头论足。
  赵桓羞得满脸通红,连头都不敢抬!
  赵佶的情况其实不比赵桓好多少,可他还是强自镇定的教育赵桓道:“我儿要记住此刻的屈辱,他日你若是能复辟成功,要学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伺机找金人和李衍那个恶贼报这四海滔天之仇恨。”
  赵桓攥紧双拳,道:“孩儿谨遵父亲的教诲,此次若是复辟成功,孩儿定不会再被大臣所误!”
  从赵桓的神情和语气当中不难看出听出,赵桓对过往充满了悔恨。
  其实,不仅赵桓对过往充满了悔恨,赵佶也对过往充满了悔恨。
  只不过——
  赵佶的悔恨,跟赵桓不同——完全不同。
  赵佶有三大悔恨:
  第一大悔恨。
  赵佶悔恨自己胆小懦弱,见金人来了,就匆匆传位给赵桓。
  自从被赵桓软禁时起,赵佶无数次想:“当初,我若是不胆小懦弱匆匆传位,而是担负起我应负的责任,组织军队抵抗金军入侵,形势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第二大悔恨。
  赵佶悔恨自己不该听李纲、蔡攸之言回京。
  自从被赵桓软禁时起,赵佶无数次想:“当初,我若是不回京,不论是留在南方,还是去洛阳,都不会先被自己的儿子软禁,然后毫无抵抗之力被捉受辱!”
  第三大悔恨。
  也是赵佶的最悔最恨。
  那就是选赵桓继承他的皇位。
  首先,赵桓不孝。
  这非常非常非常令赵佶寒心。
  说实话,赵佶早就当够皇帝了,自从他将皇位传给赵桓,根本就没想过复辟,若说他有甚么想法,那也只不过就是想晚年过得好一点罢了。
  可赵桓防他,就像防贼一般,不仅将他软禁,连他敬的酒都不敢喝。
  其次,赵桓畏首畏尾又自作聪明。
  在当了二十来年皇帝的赵佶看来,赵桓最大的问题就是,该自己拿主意的时候,畏首畏尾,该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时,又自作聪明一意孤行。
  再次,赵桓当断不断。
  赵佶不否认,大宋落到今日这般田地,有他的原因,可赵桓但凡是有那么一点点决断,形势也绝不会坏到了这种程度!
  要知道,直到现在,大宋还有广袤的疆土,一亿多民众,几十万大军,他们父子不论是逃去蜀地,还是逃去南方,都不至于沦为亡国之君,都不至于被仅仅十万金军给活捉了,都不至于让赵宋断送在他们手中。
  最后,赵桓毫无担当。
  时至今日,赵桓还张口闭口说大臣误国,不肯承认社稷山河是他赵桓亲手葬送的。
  赵佶一共有三十一子,不算早夭的,也有二十五个。
  这其中:
  郓王赵楷。
  文采风流,琴棋书画皆有所成,匿名去参加科考,取得了进士第一名。
  肃王赵枢。
  有过目不忘的才能。
  去年出使金军时,他与大臣沈元用一起,被软禁在燕京愍忠寺里。
  闲暇无聊,他们在寺中游逛,偶然遇到一座唐人碑。
  沈元用素以强记为名,随即朗诵一遍。
  赵枢且听且行,似乎漫不经意。
  回到住处后,沈元用想向赵枢夸耀其聪敏,于是取纸默写碑文——记不住的地方就空缺着,共有十四字空缺。
  写完后,沈元用将碑文交给赵枢。
  赵枢看完,取笔尽补其所缺的十四处空缺,又改正了沈元用的四五处错误,然后放下笔,改换话题,毫无夸耀之色。
  沈元用骇服。
  景王赵杞。
  至孝。
  自到郊宫以来,赵杞每天都陪伴在赵佶身旁,夜不解带,食不食肉,年纪轻轻,才二十出头,就已须发皆白。
  康王赵构。
  时至今日,赵佶才看出来,他看得最走眼的一个儿子,就是他的第九子。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还懂得取舍,关键时候还能跟他的白痴大哥一样“大义灭亲”,真枭雄也。
  最近赵佶一直在想,“我赵氏的江山,可能就得靠这个儿子了,早知如此,当初真该对他们母子好一点。”
  如今,赵佶不只一次后悔没将大宋的江山交到赵构手上,就是交到赵楷、赵枢、赵杞手上,也比交给一无是处的赵桓强。
  然而——
  这世间没有后悔药卖。
  尤其是在目前这样的形势下。
  目前,如果赵氏想复辟,就一定得推刚刚才失去皇位的赵桓来当这个皇帝,其他人,包括他赵佶,都不行。
  首先,是名义,只有赵桓才有皇帝的名义,其他人,包括赵佶在内,全都没有皇帝的名义,关键是,在这个混乱时期,这个名义万万不能乱,一旦乱了,赵氏可能就会失去最后一个政治筹码。
  其次,赵桓的余威多少还有一些,很多地方可能还不知道,大宋已经亡了,皇帝赵桓被废,因此,很多地区应该还承认赵桓这个皇帝。
  再次,目前掌权的大臣,大多都是赵桓所任命的,像范致虚,像赵构,他们之间多少还有些君臣的情份在,只有靠着这点情份,赵氏才有复辟的可能。
  所以,尽管赵佶极为讨厌赵桓,可为了大局,赵佶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鼓励赵桓,以期摆脱他们目前这极度糟糕的境地。
  ……
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意算盘
  ……
  赵佶、赵桓两父子从下午一直等到月兔东升,等得两人的身体都快冻僵了腹中又饥肠辘辘,完颜宗望才回来。
  见赵佶、赵桓从里到外透着寒气,完颜宗望暗自摇摇头,然后对他们说道:“随我进帐说话吧。”
  言毕,完颜宗望就抬步走进自己的中军大帐之中。
  赵佶、赵桓见状,赶紧迈着他们已经有些僵硬的双腿跟在完颜宗望身后进入大帐之中。
  完颜宗望摘掉自己的貂皮帽子,脱掉身上厚厚的棉衣,又喝了点侍妾端过来的热乎乎的肉汤,才感觉身上的寒气褪去。
  完颜宗望向只穿着单衣的赵佶、赵桓看去。
  只见他们父子正一点一点的往火盆移动,赵桓还偷偷盯着他放下的肉汤不停的吞咽口水。
  昔日高高在上的两个大国皇帝,如今落到这般田地,让完颜宗望唏嘘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