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721

  按说,这种情况下,李衍是不应该让这三支部队出战的。
  可李衍考虑过后,还是决定让这三支部队去增援岳飞。
  究其原因有三:
  第一,李衍怕错过战机,嗯……更准确一点说,李衍怕收复不了燕云和平滦营三州。
  燕云和平滦营三州,于汉人而言,至关重要,只有将这里全部收复,汉人百姓才能不怕胡人侵扰,才能安居乐业,另外,只有将这里全部收复,李衍才能放开手脚吞并北宋留下来的广袤疆土,进而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
  总而言之,如今,哪战李衍都能败,都败得起,唯独这战,李衍败不起。
  所以,李衍宁肯葬送吴革、王德、李彦仙这三支部队,也绝不错过任何战机。
  第二个,李衍对吴革、王德、李彦仙有信心。
  吴革的战绩就不说了,并没有甚么太拿得出手的战绩。
  但纵观吴革的履历,不难看出,他也是在西军中,并且是在西军最精锐的泾原军中,成长起来的,参加过大大小小几十战,立过不少战功,一直从小兵升到秉义郎干办经略司公事,才回京的。
  而且,在抵抗金人攻打汴梁城之际,吴革提出了不少良策,可惜最后全都没有被采纳。
  后来总结汴梁守城一战,不少人都为吴革感到可惜,认为他生不逢时,如果给他一个机会,他应该能成为一个名将。
  吴革能不能成为名将,尚且两说。
  可王德和李彦仙那绝对是经过历史证明过的名将。
  前者。
  一生打过无数胜仗,破齐败金,令刘光世成为中兴四将之一,甚至正面打败过金兀术。
  后者。
  一生英武,与流星一样璀璨,他第二次入伍,北宋已亡,关东陷落,因他拼命抗敌,只有陕州独存二年之久,使金兵无法长驱直入,这才有了南宋的二百多年江山,此间,他率陕州城军民大小战斗二百余次,歼敌无数,最终因粮尽援绝才失陷。
  最后,他在巷战中被敌人砍断一只手臂,在部下的护送下逃了出去,中途听闻金兵屠城,他不禁大为悲痛,说:“金人之所以屠城,全是因为我长期坚守不降之故,我为什么要背弃陕州父老苟且偷生呢?”,遂投河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其全家也被金兵屠戮,只有一弟一子幸免于难。
  有王德和李彦仙这样的名将统领,李衍有甚么不敢放手一搏的?
  第三个,此次统兵大将是李衍最信任的岳飞。
  纵观北宋末南宋初这段历史,论攻坚能力,最强的将领非岳飞岳鹏举莫属,不论刘锜,还是韩世忠,亦或是吴玠,都要排在其后。
  而岳飞用一群民兵和义军都能打得金军屁滚尿流,李衍这次给岳飞配得是猛将精兵的底子,这样,岳飞要是都不能帮自己收复燕地,那岳飞也太对不起他那偌大的名声了。
  吴革、王德、李彦仙都不是常人。
  因此,虽然明白他们此行的艰难,可吴革、王德、李彦仙还是义无反顾的接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李衍命王德为代统制,李彦仙为代副统制,将这三万人马带去河北,交给岳飞。
  至于这仗到底怎么打,则完全由岳飞说得算。
  除了派兵增援右路军以外,李衍还让赵鼎配合朱武再组织五十万民夫往河北运送粮草辎重武器物资,用以确保右路军的供给。
  ……
第六百八十九章
宋宫
  ……
  吴革、王德、李彦仙下去之后,朱武有些担心道:“他们不会耽误事吧?”
  许贯忠也道:“这三支军队成立的时间太短了,他们能不能将军队带去河北都两说,要不然,还是再等等王彦吧?”
  李衍道:“你们还不了解岳鹏举?他若是不缺兵,怎么会求援?”
  李衍悠悠地又道:“再者说,战机稍纵即逝,耽误不得。”
  朱武有些迟疑道:“可王德和吴革的队伍才成立了三天……”
  李衍看着朱武,道:“当初咱们奇袭开京的时候,有多少支军队是临时成立的?朕的一支千人亲军,最后硬生生的扩张成了数万人。”
  听李衍提起往事,朱武不禁摇摇头,笑道:“老了,老了,竟然有些畏首畏尾了。”
  李衍也笑道:“是呀,咱们老了,所以要多相信年轻人,这样,等咱们退了,国家才不会因为没有后续人才而灭亡。”
  朱武笑道:“是我老了,官家您照镜子看看,说您二十岁,绝对没有人不信,所以您还年轻。”
  许贯忠也道:“不错,官家您真是天赋异禀,怎么看,也看不出来您已经三十六岁了。”
  李衍道:“你们两个也学会溜须拍马了?别以为咱们建国了,就可以懈怠,这中原大地,可只有这么一丁点是咱们的,四面八方全都是敌人,离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早得很。”
  许贯忠和朱武相视一笑。
  他们最怕的就是李衍懈怠,那样他们可就会半途而废,他们的梦想也会破灭。
  如今看来,他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李衍一直很警醒。
  许贯忠笑道:“我二人虽然没有官家您年轻,可也才三四十岁,离退还早得很,我们可还等着跟官家您名留史册,哪里敢懈怠?”
  君臣三人相视一笑,明白了彼此的追求与梦想。
  ……
  李衍又批了一会奏折,直到戌时,才回后宫,也就是日后被他命名为“宋宫”的朱琏等人的住处。
  跟昨日相比,今日的宋宫热闹许多,单是宫女就多出来了一两百个。
  很显然,朱琏她们已经找回来了她们原来的使女。
  宫女来了以后,朱琏原来的掌事嬷嬷,带着她们,将宋宫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又跟宫中管事女官要了不少盆栽、摆件,好好装饰了一下宋宫。
  这样一来,宋宫很快就大变样,朱琏等人的心也踏实了一些。
  天快黑的时候,有女官来通知朱琏:官家今夜还要在你们这里休息。
  得了这个通知之后,宫女们干活更卖力,有些有心计的,偷偷去补了补妆,希望能被新官家看上,进而飞上枝头变凤凰。
  天刚黑,朱琏就领着宋宫中的人在门口迎接李衍。
  可一连等了两个时辰,李衍都回过来。
  如今虽然不是寒冬腊月,但依然很冷,站在外面两个时辰,将不少人都冻透了。
  关键是,不少人心都以为李衍不会来她们宋宫了,进而失望不已。
  朱琏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再等下去了,她又不敢派人去问,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她与李衍又才做夫妻,还没摸透李衍的秉性。
  一直等到戌时,才有女官来通知朱琏她们:官家马上就到。
  不多时,李衍就在一大群人的拥护下走了过来。
  见朱琏等宋宫的人都在门口等着自己,一个个都冻得小脸通红,显然是在外面站了很久,李衍责怪道:“你们这是干甚么,朕就是过来睡个觉,不用搞得这么隆重。”
  朱琏忍不住道:“官家申时就派人来通知,没想到戌时才回来。”
  李衍从朱琏的话中听出了一丝怨念,还有一丝冷。
  李衍将自己的大氅解下,给朱琏披上,然后一边搂着朱琏往宫里走、一边解释道:“朕没想到你们会在外面等朕,所以多批了会奏折,以后你们不用这么隆重,朕来之前会让人通知你们,你们若是有事,也可以打发人去问朕。”
  李衍解下自己的大氅给她披上的举动,让朱琏心中一暖,心道:“他这人也没我想象当中那么野蛮。”
  李衍回手又搂过朱慎德妃,然后道:“朕只有两只手,给不了所有人温暖,所以大家快点进屋吧,进了屋,就暖和了。”
  言毕,李衍就搂着朱琏和朱慎德妃往屋里跑,有点像小孩子,完全不像一个已经三十六岁的帝王。
  这让见贯了刻板之极的赵桓的一众女人,大感差异的同时,又感到有些好笑,也意识到了李衍与赵桓的不同。
  很多年轻一点的女人,像折苗苗,也跟着李衍往屋里跑。
  当然,还是有不少稳重的,虽然同样感到寒冷无比,可她们还是规规矩矩的走进屋中。
  进屋以后,折苗苗等跟着李洗跑进来的女人,都有点后悔刚刚的不稳重,怕李衍讨厌他们没规矩,有些甚至有些后怕,怕李衍责罚她们。
  不成想,李衍不仅没怪她们,还亲自给她们撑着门帘,让她们能快点进来。
  等所有人都进屋,李衍问:“都没吃呢吧?”
  众女全都不吱声。
  李衍见状,便明了了,然后对尚食女官道:“去将朕的铜锅取来,咱们今天吃涮羊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