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5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721

  顿了顿,郑庆云有些羡慕又有些嫉妒的又道:“你没准这一次就能怀上。”
  王氏有些期翼道:“会吗?我成亲十来年了,一直没有怀上。”
  郑庆云道:“秦桧能跟官家相提并论?官家如今已有子女三百多,入主皇城才三个多月,就已经让四十几人怀上了,单论生育能力,古往今来有谁能跟官家相比?”
  没错,此王氏,正是秦桧之妻、李清照的表妹、阴差阳错进了后宫、被李衍稀里糊涂上了的王氏。
  想想李衍的战果,再对比一下秦桧和李衍在床的上的表现,王氏不禁有些期待起来!
  在这个年月,女人没有生育,可是天大的问题,很多女人的不幸,都是因为此事。
  而李清照和王氏全都饱受这种压力,李衍要是能帮她们,呃,说错了,李衍要是能帮王氏解决这个巨大的困扰,那可以说,李衍可就成了王氏的恩人。
  见王氏不说话,郑庆云以为王氏还过不去心理那一关,道:“当初,要不是,秦桧不顾及你,自己逃去南边,你又怎么会进入教坊司,你们王氏又怎么会被牵连?”
  害怕王氏记恨李衍,郑庆云又道:“此事也怨不得官家,需知,秦桧所犯的,乃是叛国大罪,就是因此诛你们九族都不为过,我若是你,就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赎罪,将官家伺候得舒舒服服的,那样,官家定然能赦了你们王家,你才不至于成为王氏罪人。”
  因为秦桧叛国,秦家和王家满门都被问罪了——两家的男人皆入劳改营劳教,女人皆入教坊司沦为营妓。
  此事对王氏的影响很大。
  甚至可以说,王氏之所以能走出这一步,也跟此事有关——王氏想借此机会救出她的家人,洗刷她王氏罪人之名,除此之外,王氏也恨秦桧害她和她的家人到如此地步,因此有故意报复秦桧的意思在其中。
  所以,听了郑庆去的劝说,王氏赶紧道:“姐姐放心,我一定会珍惜姐姐帮我创造的这个机会将官家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同命相连
  ……
  金陵。
  南宋小朝廷的朝堂之上,赵构冲着赵明诚劈头盖脸骂道:“弃城而逃,你也真干得出,枉你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之书!你不知,江宁离金陵,离朕的皇宫,只有尺寸距离,若真被那王亦造反成功,朕和大宋没准就会葬送在你的手中,届时,你就将成为千古罪人……”
  赵明诚满脸通红的跪在大殿之上,羞臊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同时,他又忐忑不已,担心赵构降下大罚,使他吃苦受罪!
  赵明诚求助的看了不远处的秦桧一眼,希望秦桧站出来为他求求情!
  秦桧南下了之后,将李衍窃取大宋江山、霸占赵宋皇室和宗室之女、以及他所知道的当时的形势全都告诉给了当时甚么都不知道的赵构等人,因此立了大功。
  不久,秦桧当众劝说李衍还政赵氏一事,不知怎么的,传得人尽皆知。
  赵构认为秦桧忠心可嘉,任命其为礼部尚书。
  时来运转的秦桧,立即派人潜回东京汴梁城,想要将他的妻子王氏以及他的家人接来金陵,共享富贵。
  可秦桧派去的人,经过多方打听,然后给秦桧来回来了一个噩耗——他的家人,男人皆被刺配到北海郡挖金矿去了,女人皆充入妓营,而他的夫人王氏,不知所踪,有传闻,她好像是被送进宫中伺候李衍去了。
  这个噩耗,让秦桧嚎啕大哭!
  与秦桧的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张浚、吕颐浩等人。
  对于这些因为忠于大宋而被问族的人,赵构心有愧疚,而且赵构与他们还同命相连,所以,赵构开始重用这些人。
  秦桧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就不说了,吕颐浩被认命为扬州知州,张浚被除授枢密院编修官,改虞部郎中,擢升为殿中侍御史,其余弃大中而南逃的人也都被赵构大大升赏。
  不久之前,宋军与中军交战,接二连三地挫败,随后又爆发了李成南侵、钟相起义等事,南宋小朝廷的形势一下子就急转直下。
  秦桧揣摩赵构的心思,趁机大胆提出,“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中自中,北自北”的南中北分治方略,并呈上了其亲自草拟的和议书。
  秦桧此举正中赵构下怀,以至于,最近这段时间,赵构天天召秦桧入对,可谓圣眷正浓。
  而秦桧又与赵明诚是连桥,正经八百的亲戚。
  所以,在此关键时刻,赵明诚自然要求助于秦桧。
  除了共用过一个女人以外,秦桧与李衍还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都很念旧。
  上一世,秦桧亲朋好友几乎都当上了官,甚至就连载他南归的船工孙靖都补官为承信郎。
  而且,秦桧刚刚才遭受了痛失所有亲人的人生大不幸,正是最念亲情之时。
  所以,见赵明诚求他,等赵构发泄得差不多了,秦桧出列道:“陛下,值此人心浮动之时,稳定大于一切,当务之急,当谋,‘南自南,中自中,北自北’,只有这样,才能人心安定,才能不再有逃窜之事频繁发生……”
  秦桧就差明说,现在南宋谁不逃,是文臣不逃,还是武将不逃,亦或是你赵构不逃,现在,咱们也计较逃跑的事了,还是赶紧想办法跟大中求和,然后解决大宋的麻烦吧。
  听了秦桧此言,赵构不禁有些憋屈!
  可现在南宋的情况真就是这么糟糕,不是处置了一个赵明诚,就能有所改善的。
  而且,秦桧目前所主张的‘南自南,中自中,北自北’,可能是南宋唯一的机会,而赵明诚又是秦桧的连桥,不看僧面,赵构得看佛面。
  所以,一向很能忍的赵构,把这口气也忍下了,冲赵明诚道:“如有下次,定罚不赦……退朝!”
  就在秦桧准备跟其他大臣一块离开之时,赵构叫住了秦桧,道:“秦爱聊随朕去后殿议事。”
  秦桧听言,冲想要过来跟他致谢的赵明诚使了个眼色止住了赵明诚,然后随赵构去了后殿。
  两人刚来到后殿,赵构就有些迫不及待道:“爱卿之主张,甚得朕心,只是宗泽等人反对与大中议和,此事该如何是好?”
  秦桧道:“简在帝心,官家当一言而定。”
  赵构道:“可宗泽等人手上握有重兵……”
  秦桧道:“那就夺其兵权。”
  赵构问:“怎么夺?”
  秦桧道:“微臣听说,枢密直学士杜充,志向远大,才干不俗,不若派他去辅佐宗副元帅?”
  秦桧的确会揣摩赵构的心意,所提杜充正是赵构所看好之人。
  赵构想了想,然后岔开此事,道:“那如何与民众交代?众口悠悠能砺骨,含沙射影曾杀身。”
  秦桧道:“愚民愚见罢了,时间会证明,官家所做的这一切,皆是为了他们,皆是为了保住大宋的江山,皆是权宜之计。”
  赵构咬牙切齿道:“不错,这只是权宜之计,待大宋国富民强,朕必跟李衍报此大仇!”
  秦桧道:“官家之恨,臣能切身体会到,然现在确不是报此大仇之时,为大宋二百年江山计,为天下计,为民众计,官家与臣只能选择暂时隐忍!”
  赵构长出了一口气,道:“对,小不忍则乱大谋……昨日,李纲上凑,请求出使大中议和,爱卿觉得,李纲能担此大任否?”
  秦桧连忙阻止道:“万万不可!”
  赵构问道:“为何不可?”
  秦桧道:“李纲性格最直,不懂变通,不会委曲求全,又坚决主战,如果由他出使大中,则此事必败,大宋危矣!”
  除了已经说出来的这些原因,秦桧之所以坚决反对李纲担任议和大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们这些人好不容易才将李纲罢免,怎么可能再让李纲死灰复燃?
  对于李纲那又臭又硬的性格,赵构其实也已经有所了解,因此,想促成此次议和的赵构,其实也不想让李纲去议和,他说出此事,也就是想听听秦桧的意见,所以,听秦桧反对,他直接问秦桧:“那爱卿觉得何人能担此大任?”
  秦桧听言,信心满满地答道:“若是昨日,臣也没有太好的人选,可天佑我大宋,天佑官家,今日降下一个非常合适去议和之人!”
  赵构有些不解地问道:“爱卿所说是何人?”
  秦桧也不啰嗦,张口吐出了三个字:“赵明诚。”
  ……
第七百二十三章
乞降
  ……
  “赵明诚?”
  听了秦桧所举荐之人,赵构的眉头就是一皱,暗道:“秦桧怎么会举荐这个怂货去议和呢?”
  看出了赵构心思的秦桧,不慌不忙地说道:“如今,大中兵强马壮,又有辽东源源不断的钱粮兵马支援,其军,不论是与金军交战,还是与我宋军交战,皆连战连胜,颇有些势不可挡,其气焰必定嚣张,去议和之人少不得要吃些委屈甚至是受些侮辱,若是由我等忠直之人去议和,必定难受这等委屈,进而坏事,而赵明诚此人,胆小怕事,爱惜自己的性命,所以,在关键之时,他应能做出一些让步,也只有这样,才能促成此次议和。”
  赵构悠悠地问道:“爱卿难道就不怕他出卖国家利益?”
  秦桧听言,并不畏惧,而是一拜在地,道:“官家恕臣无罪,臣才敢说。”
  赵构道:“说吧,朕恕你无罪。”
  秦桧这才站起身,道:“现在,形势不在我大宋,议和也是我大宋提出来的,所以,此次议和,若想成,唯有……乞降。”
  ‘乞降’这两个字,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那么的刺耳,是那么的侮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