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721

  赵构看着吴夫人那英气勃勃的脸和高大笔直的身体,心道:“可能是因为吴夫人不漂亮,朕才没有反应,如果朕眼前的是刘才人,她再穿着一件漂亮的红肚兜,朕一定可以雄起……”
  至于吴夫人所说的中军即将南下,早已有了心里准备的赵构,反倒是没有慌张。
  赵构晃了晃头,将他成为废人一事,暂时压下,然后沉声问道:“朕之前准备的好马和船,现在可都还在?”
  吴夫人摇摇头,道:“马匹和船只都被潘贤妃赏赐给苗傅和刘正彦那两个叛将了,现在都在苗傅和刘正彦的军中,妾身听说,苗傅和刘正彦将那些好马分给他们手下的将士,用那些船装他们在临安城中搜刮到的宝物。”
  赵构听言,忍不住道:“那个贱人,连条后路都不给自己留,还妄图取朕而代之!”
  吴夫人问道:“官家,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赵构想都没想,就道:“这临安城,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待下去了,说不准甚么时候,中军就会兵临城下,到那时,咱们有可就会跟我父皇和皇兄一样,被困在城中,然后尽数被捉,所以,咱们必须尽快离开临安城,然后巡幸南方,等咱们安全了,再伺机收复失地。”
  吴夫人听罢,有些迟疑道:“可咱们就这么点人,可能连城都出不去,又能逃去哪里?”
  赵构心知,吴夫人所言有理,靠他们这十几个人,绝对逃去南边的可能。
  沉默了一会,赵构道:“得从那个贱人手里夺回朕的皇权才行。”
  吴夫人有些迟疑道:“临安城中的那些乱兵全都为苗傅、刘正彦那两个叛将马首是瞻,官家如何才能夺回皇权?”
  赵构听言,也有些挣扎!
  可不夺回皇权,他赵构又一点活路都没有。
  所以,赵构权衡了一会利弊,道:“朕就不信,所有人都愿意跟那个贱人和苗傅、刘正彦等叛将一块等死!”
  吴夫人听言,当即决定夫唱妇随。
  很快,赵构、吴夫人等人就离开了显忠寺。
  可也就在这个时候,有四五百叛兵向显忠寺杀来——他们是刚刚从显忠寺逃走的侍卫找来的援军。
  见此,赵构大惊,下意识的躲到了吴夫人身后。
  从赵构的这个下意识的举动上,就不难看出,如今的赵构,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敢独闯金营、敢跟金人比箭的康王了,而是一只被吓破了胆的惊弓之鸟。
  换而言之,赵构其实已经废了,不只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他彻底失去了锐志,就是继续当皇帝,也一定跟上一世一模一样,即使有岳飞、吴玠、刘锜、韩世忠、吴玠那样的猛将拥护辅佐着他,他也只敢偏安一偶,绝无收复失地的可能。
  关键时刻,吴夫人还是很冷静的。
  见叛军杀来,吴夫人眼疾手快的拿起弓箭,然后张弓搭箭,又连射死了三个冲在最前面叛兵,之后大声说道:“这是大宋皇帝,真龙天子,你等焉敢无礼?如今中军即将打到临安城下,你们难道要指望一个深宫妇人和一个三岁孩童退敌保住这一城军民吗?所以,只有拥护官家复辟,才有可能拯救你们自己的性命!”
  一众叛军见吴夫人如此厉害,全都被震住了,又听吴夫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相互看了看,最后山呼万岁,纷纷说:“我等愿意保护皇上!”、“我等就是来勤王的!”、“我等愿意随陛下平叛!”……
  见此,赵构才敢从吴夫人身后站了出来,然后带着这些愿意追随他的将士往皇宫杀去……
  ……
第八百零一章
中军打过来了
  ……
  赵构和吴夫人一路走、一路收揽叛军。
  在中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压迫下,潘太后和赵旉这对深宫妇人和三岁孩童的组合实在是太让人没有安全感了,与之相比,还是年富力强的赵构,更能让人信服,更能给人带来希望。
  所以,来到皇宫后,赵构和吴夫人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马。
  按照赵构内心中的想法,他是很想带着这三千多人马直接逃出临安城的。
  可赵构很怕他这个想法一说出来,这三千多没甚么凝聚力的人马会立即倒戈,然后将他捉起来送给潘太后、苗傅、刘正彦等人。
  所以,赵构只能硬着头皮带领着这三千多人马去皇宫夺权。
  赵构逃出来了,还一边聚集兵马、一边往皇宫杀来,这么大的事,潘太后怎能不知?
  不仅知道,潘太后还在第一时间通知苗傅和刘正彦带兵前来勤王平乱。
  不。
  应该说,在赵构逃出来之前,潘太后就已经因为吕颐浩和刘光世临阵倒戈张俊的吴江军被击溃中军大举南下了而请苗傅和刘正彦前来商议对策。
  可直到赵构都已经打到宫门口了,苗傅和刘正彦以及他们的部曲都没到。
  潘太后派人一请再请了之后才知道,苗傅和刘正彦昨天在万花楼里喝多了,夜宿万花楼,没有回营,他们的部曲得先去万花楼将他们找回来,他们才能带兵来勤王平乱。
  得知了此事之后,潘太后大恨,心道:“竖子不足与谋!”
  还好,吴湛手上还有三千多守卫皇宫和维护治安的卫士,否则,潘太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构杀到宫中复辟了。
  潘太后一边命人继续催促苗傅和刘正彦赶紧带兵来勤王平乱、一边命令吴湛带人据皇宫而守。
  不多时,赵构和吴夫人就带人来到了宫外。
  赵构原想跟之前一样招降宫卫,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当初临阵倒戈害赵构失去皇位的吴湛,却清楚的知道,他若是投降,必定会被赵构处死。
  所以,吴湛坚决不降。
  按说,赵构手上反正的兵马,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毕竟是野战军,战力应该在吴湛手上的那些只会守门的卫士之上。
  可赵构对于这些屡次叛乱的兵将一点底都没有,因此一点都不信任这些兵将,所以,赵构并没有选择用武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对着城墙上喊道:“请潘爱妃前来答话,就说朕有话同她讲。”
  宫卫将赵构的话带去给了潘太后。
  从内心深处来讲,潘太后其实不太想见赵构,甚至是有些害怕见赵构——首先是夫纲的问题,赵构毕竟是潘太后的丈夫,在这个时代,这层上下关系,是难以逾越的。其次,赵构毕竟原来是皇帝,潘太后需要小心伺候的皇帝,多年的从属关系,让潘太后本能的有些害怕赵构。
  可潘太后身边的人都劝潘太后去与赵构见面,想让潘太后施以缓兵之计拖住赵构和赵构带来的人马——只要能拖到苗傅和刘正彦带着人马前来勤王平叛,他们这边就赢了。
  最终,潘太后鼓足勇气来到了城楼之上,然后先发制人道:“上皇,您已将皇位传给旉儿,退位修养,今番何故带兵前来围宫?”
  其实,一看到身着龙袍的潘太后,赵构就气不打一处来,心道:“蠢笨如你,竟也妄图效仿刘娥!”
  除了气潘太后穿龙袍逾越以外,赵构更气潘太后将形势变成这样,让他难以收场——苗傅、刘正彦是两个大老粗,没有什么政治远见,因此,无论是赵构,还是朝中大臣,都明白,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人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可不成想,潘太后却跟他们搅和到了一块。这才将简单的事情变得这么复杂。
  不过——
  赵构还是很有城府的。
  因此,赵构并没有跟潘太后争,而是说道:“旉儿是我唯一的儿子,我又怎么可能抢他的江山,实是因为我听说,吕颐浩和刘光世临阵倒戈,张俊的吴江军被击溃,中军已经大举南下了,担心你们母子的安危,才来救你们母子的。”
  潘太后道:“此事就不劳上皇费心了,国家大事,自然有皇帝和大臣们操心,上皇若是真心为江山社稷着想,就多在显忠寺为皇帝和大宋烧些香,乞求满天神佛多保佑保佑皇帝和大宋。”
  赵构听言,袖中的手捏得“嘎嘣”、“嘎嘣”乱响,可他的脸上却丝毫变化都没有,依旧是好语道:“这样吧,只要爱妃你将准备怎么应对中军即将兵临城下一事告诉我,我立即就回显忠寺为皇帝和大宋烧香,求满天神佛保佑皇帝长命百岁,保佑咱们大宋千秋万代,如何?”
  “这……”
  潘太后哪里知道该怎么应对中军即将打过来一事?所以,潘太后无言以对。
  赵构不给潘太后细想的机会,随后穷追猛打道:“这应该不会让爱妃很为难吧?吴江离临安只有三百里,如果中骑快马加鞭,至多两天就能兵临城下,哦,对了,前线将消息传回来,最少也要用去大半天时间,所以,可能明天中午,甚至是明天早上,中骑就会攻到城下,形势危急如此,爱妃应该没甚么不能说的了吧?”
  被赵构这么一将军,胸无点墨的潘太后,就更无言以对了。
  等了潘太后好一会,赵构才看着潘太后沉声说道:“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守则无人,以小小临安之十数万军民,如何能抵挡大中百万大军?所以,唯有奔之一途也……爱妃,值此国家危亡之际,你我父妻二人,应该放下成见,同心协力带着满城军民逃命才是,怎能再内耗,给敌人全歼之机?”
  潘太后有些被赵构说动了,现在的形势的确如赵构所说,他们抵挡不了大举南下的中军,因此,他们唯一的选择就只有逃走了。
  可潘太后又深知,她如果将皇权还给赵构,那么她绝对不会有甚么好下场。
  就在潘太后左右为难之际,远处突然有人大喊:“不好了!不好了!中军打过来了……”
  ……
第八百零二章
中军打到城下了
  ……
  你真道岳飞会老老实实的跟宋军打心理战,然后才挥军南下?
  事实上,岳飞早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派李宝率领两栖军、杨再兴率领第一营、牛皋率领三万马步军精锐走海路入杭州湾然后走钱塘江直扑临安。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侥幸的成分在。
  因为发生苗刘兵变,宋军在杭州一带防线出现了很大的漏洞,以至于,在内线的带领下,第一营悄无声息便从钱塘江边上登陆,然后毫无阻力的就穿过了宋军的防线来到了临安城下——其实,也有一些防区的宋军将士发现了第一营的踪影,可第一营的将士,全都是一人数马,来去如风,再加上宋军内部现在乱了套,警报系统迟钝,因此,他们没能及时将第一营到来的事禀报给临安方面,最终导致第一营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临安城下。
  得知中军已经攻到了城下,不论是赵构,还是潘太后,全都慌了!
  赵构忙让人将报信的人叫来,问道:“来敌多少人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