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6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6/721

  岳飞回答说:将士们出生入死,九死一生,千辛万苦才升官一级,有的命都送到战场上了,才追升一级,所以先紧着这些人升官,既然岳云是我的儿子,他就要做出这种牺牲,就要比别人做更多的努力。
  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岳飞高尚的品格。
  岳飞高尚的品格也折服了朱武。
  所以,见岳飞真有退隐之意,朱武决定跟岳飞说点岳飞还不知道的东西。
  ……
第八百二十九章
封狼居胥
  ……
  见岳飞真有退隐之意,朱武决定跟岳飞说点岳飞还不知道的东西。
  朱武将岳飞领到地图旁,然后说道:“鹏举,你知道官家为甚么要将都城牵到燕京吗?”
  岳飞心中其实有一些猜测,可他还是公式化地答道:“不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吗?”
  朱武看了岳飞一眼,然后说道:“你这么说,也不算错,不过,以你岳鹏举对官家的了解,真觉得官家会老老实实的等着那些草原王国和部族来打大中吗?”
  岳飞听言,不动声色地问道:“老帅是说,官家有可能会出兵草原?”
  朱武道:“不是有可能,而是肯定会。”
  不等岳飞问原因,朱武就主动说道:“你知道一个部落最多有多少人吗?”
  岳飞道:“这……说不准吧,少的,几十人,多的几十万上百万都有吧,像匈奴和突厥,全盛时期都超过了几百万。”
  朱武摇摇头,道:“你错了,靠着熟人关系维系,比如亲朋好友联系,一个部落,最多只能有一百五十人,再多,就一定会分裂。”
  岳飞差异道:“这怎么可能,那那些人数众多的大部落是怎么回事?”
  朱武道:“这些大部落其实是由那些小部落联合在一起而组成的,简单一点说,就是大部落的头领得到了小部落头领的认可,进而让小部落的头领带领他们的族人追随大部落的头领,就以匈奴为例,匈奴的诞生,其实在很大程度是由秦统一六国而促成的。”
  朱武的观点,岳飞闻所未闻,进而忍不住道:“怎么会是由秦帝国造成的?”
  朱武解释道:“秦国统一六国之前,游牧民族其实就已经存在了,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也需要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为了获取这些物资,贸易和战争是最基本的两种手段。而显然,前者的成本更低,因此,在战国时期,这种贸易就频繁存在,因为草原有个先天优势,也就是草原的战马比中原的战马要好很多,六国为了赢得战争,就急需大量的战马,这样中原跟草原的贸易就进行的很顺利。可等到秦统一了六国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贸易的主体变了,秦帝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开始干涉贸易,压低价格,甚至是关闭贸易。这对草原上的那些部落来说,就很艰难了,因为,贸易一旦关闭,就只剩战争这一种方式来获取物资了。但是传统的游牧部落,最多只有一百五十人,跟中原的军队没法比。可是他们又要生存。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促使游牧民族必须统一起来,建立一个大部落。”
  岳飞有些明白了,道:“老帅是说,官家统一了中原以后,会促使草原上的王国和部落统一,然后双方必有一战?”
  朱武点点头,又道:“这只是从草原王国和部落的角度说,这一战不可避免,其实从咱们大中的角度看,这一战,同样不可避免。”
  顿了顿,朱武继续说道:“往往中原帝国的皇帝,都是依靠官僚制进行治理国家,但永远没法防止官僚利用官位以权谋私,除非皇帝的能力和威望足够强,能够制衡官僚制,所以,经常是开国的头两三代皇帝有这个能力,再往后的皇帝,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深宫之中,没见识过世界,不知道如何去应付官僚制度,于是王朝就会被官僚制度绑架,这样官僚制度就会变成一个寄生虫,进而扰乱王朝,到了那个时期,王朝若想继续存在下去,就只能在前几任有作为的皇帝画得框框里面走,也就是用所谓的‘祖宗之法’将王朝封闭起来,可这样一来,也就很难再有精进,所以,早就看明白了这些的官家,想在他这一朝,将隐患尽量消除,尽量让大中朝持续的时间久一些。”
  说完,朱武看向岳飞,然后说道:“以上这些话,全都是官家跟我说的。”
  岳飞品味了一会,然后由衷地说道:“官家真是高瞻远瞩!”
  朱武道:“这还用你说,官家如果不是如此高瞻远瞩,大中能有今日的红火?”
  朱武又道:“其实,官家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研究草原部落,所以,才做出了迁都这一极有远见的决策。”
  顿了顿,朱武接着说道:“官家曾说,对付草原部落,绝不可以听之任之,否则他们一定会统一起来,然后成为中原王朝无法解决的灾患,而要控制草原,首先要以政治手段瓦解他们,使他们不能统一,但政治手段绝不是唯一手段,必要时,必须要出兵将他们打疼、打散,使他们变回那些一百五十人的小部落,那样,他们对中原王朝才会真正没有危害。”
  岳飞这回彻底明白了,中军早晚有一天会像汉军和唐军一样出兵草原,而他则有机会像西汉大将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获得武将的最高荣誉。
  瞬间!
  岳飞就又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说实话,虽然取得的功劳不小,可不论是宋军,还是大理军,全都太弱了,对于岳飞来说,一点挑战性都没有,与之相比,还是那些骁勇善战的草原勇士,更能激发出岳飞的战斗热情,还是封狼居胥更能成为岳飞为之奋斗的目标。
  热血被朱武激发起来了以后,岳飞不禁有些担心,道:“老帅,您知道,一旦咱们大中出兵草原,官家准备让谁带兵出征吗?”
  朱武道:“草原何其大也,出战的话,怎么可能只有一路?”
  岳飞听言,搓搓手,道:“岳飞能不能领一路大军?”
  朱武看了岳飞一眼,道:“你不是准备归隐了吗?”
  岳飞赶紧道:“岳飞才刚刚过而立之年,还不着急归隐!”
  说话间,岳飞赶紧给朱武倒了一杯茶,然后送到朱武手中。
  朱武接过了岳飞递过来的茶杯,又看了岳飞一眼,然后喝了一口,再然后才慢慢说道:“官家曾说过,论攻坚、野战能力,咱们大中属你岳鹏举第一,再结合官家一次又一次的保护你,假如你不归隐,老老实实的回京待一段时间,一旦开战,你必能统领一路。”
  听了朱武此言,岳飞放心了——朱武这个人从不妄言,而且,朱武是李衍最信任的人之一,朱武也是李衍的智囊之一,因此,朱武敢这么说,这事十有八、九就不会差。
  朱武最后总结道:“所以啊,你这次回京以后,要低调一些,可以多读读书,可以研究一下草原地区的攻略,相信我,你一定还会再有领兵出征之时,到那时,你岳鹏举也许就会成为大中朝封狼居胥的将军!”
  ……
第八百三十章
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二十功臣
  ……
  岳飞和朱武回京了以后,朱武继续担任枢密副使一职,至于岳飞,则担任太尉这一虚职。
  已经得了朱武详细密报的李衍,并没有跟岳飞谈太多,只是赏给了岳飞很多书籍——有关草原王国和部族的书籍。
  岳飞的反应就是再迟钝,也明白,这是李衍给他的承诺——将来让他领兵征战草原的承诺。
  李衍的承诺,尤其是对臣子的承诺,就没有没兑现的。
  因此,得了李衍承诺的岳飞,彻底安下了心,进而,只要一得了空闲,岳飞就跑去图书馆看书,从不与朝中官员交往,完完全全的沉了下去。
  没几日,刘锜、韩世忠、吴玠等人也陆续回京了。
  李衍将许贯忠、朱武、刘锜、岳飞、韩世忠、吴玠、杨沂中等人找来,商量一下开国十大帅、十大将的人选。
  经过充分商量过后,李衍亲自拟定:
  开国十大元帅分别是:许贯忠、朱武、李俊、阮小二、刘锜、岳飞、韩世忠、吴玠、杨沂中、石宝。
  开国十大将分别是:花荣、张宪、王彦、吴璘、郭浩、杨政、牛皋、王德、李彦仙、李宝。
  跟后世的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一样,李衍弄出来的开国十大元帅、十大将,也有很多人不满意,认为有些人该上榜,有些人不该上榜,有些人能代替有些人。
  例如,有些人认为,石宝不该担任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从打的仗、立的功上来说,张宪、王彦、吴璘完全可以代替石宝。
  例如,有些人认为,杨沂中之所以能成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是因为他所统领的是中央禁军,他是李衍亲信中的亲信。
  例如,有些人认为,花荣虽然也劳苦功高,但其功劳根本没有南征北战的张宪、王彦、吴璘等人大,不应该排在十大将第一位。
  例如,有些人认为,王德、李彦仙虽然能打,但其战功却与他们前面的几大将没法相比,甚至是与没能上榜的李纵、王贵、成闵、解元、杨再兴、卢俊义等人都没法相比。
  例如,还有些人认为,李宝之所以能入选十大将之一,主要是因为他是水军中最耀眼的新人将军,否则,以他所获得的功劳,断无上榜的可能。
  等等……
  当然,也有人支持李衍的选择的。
  支持者为李衍辩解道:
  “当年,五虎将还在宋王朝当小兵的时候,四大帅(鲁智深、卞祥、石宝、花荣)就已经统领第一厢、第二厢、第三厢、第四厢征战沙场了,现如今,鲁大帅皈依佛门,卞大帅不思进取,只剩石大帅和花大帅仍在为大中驻守边疆,于情于理他二人都该入选十大元帅之列,如今,他二人,一为十大元帅之一,一为十大将之首,乃实至名归。”
  “杨大帅也是五虎将之一,是与刘大帅、岳大帅、韩大帅、吴大帅并列的存在,焉有他四人皆上榜,杨大帅不上榜之理?再者说,杨大帅的战功虽然比刘大帅、岳大帅、韩大帅、吴大帅差些,但那是因为杨大帅需要保护陛下的安危,出战的机会少,并不是说杨大帅不能打,如果杨大帅也得到那么多出战的机会,所立之功绝不会比刘大帅、岳大帅、韩大帅、吴大帅少。”
  “王德将军和李彦仙将军虽然出道晚一些,但他二人所立之功却是实实在在不打折扣的,前者与金军打了大大小小数十战,无一战不胜,最后攻克了燕京城,后者同样与金军交手了数十次,也从无败绩,最后攻克了最难攻克的居庸关,他二人能征善战,又善于统兵,如何不能入十大将行列?”
  “……”
  其实,别人说甚么都没用,在这个皇权至高无上的社会,李衍说谁行,谁就行,不行也行,李衍说谁不行,谁就不行,行也不行。
  而李衍这么选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自然有李衍的道理。
  过往的功劳自然是考量的标准之一,但李衍更注重的是未来。
  外人并不知道,这开国十大元帅和十大将,除了是对有功将领的封赏以外,其实还是李衍为自己的子孙选的统兵将领。
  时间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间,李衍也已经四十岁了。
  这个年纪,在后世,应该说刚刚步入中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可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的时代,这个年龄其实已经算是步入老龄化了。
  虽然看起来,李衍仍就跟二十出头的样子,但生死这种事,谁又能说得准?
  所以,为了大中,哪怕只是为了自己(一个朝代的兴亡,跟皇族密切相关,不论生死,李衍可不想自己没死几年,就被人将自己的坟墓给掘了,还有自己的子孙,李衍不想他们跟老赵家的子孙一样,受尽了凌辱,生不如死),李衍也得未雨绸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6/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