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721

  可能是想到,因为他没有儿子,李衍用选举制选出皇储,让他当了个不完全的皇帝,李存心中有些郁结,进而破例将那侍女搂入怀中。
  然而——
  李存对女人是真有没兴趣。
  所以,抱了那个侍女一会,李存就想将那个侍女松开。
  可就在那时,侍女拿出来了一包药粉,跟李存说:这是制作和春酒的药,是神医安道全配的……
  在怀中的侍女像蛇一样扭动不停的情况下,李存一咬牙,从侍女手上拿过药粉,然后倒入酒中,再然后一饮而进。
  别说,这合春酒的确霸道,再加上这个侍女又功夫了的。
  结果,两人还真就成了一次好事。
  可当事毕,李存直接就一头栽倒到了床下……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一向随和的刘慧娘,像疯了一般下令:“乱棍打死那个小妖精!”
  李衍已经从安道全、孔厚、牟介那里得知,此事其实并不怨那个侍女——那个侍女给李存的药粉并没有问题,只不过李存这些年太过透支身体,以至于李存的身体早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李存与侍女行好事只不过就是诱因罢了,就算没有此事,李存恐怕也命不久矣了。
  因此,李衍本想劝阻刘慧娘别杀那个侍女,毕竟这个侍女没准能为李存生下一儿半女。
  可见刘慧娘疯了一般的状态,李衍实在是不忍心劝阻刘慧娘——李衍是在李存身上付出了不少心血,可李衍为李存付出的与刘慧娘为李存付出的根本就没法相比,用“天地之别”来形容都不为过,为了陪养李存,刘慧娘甚至连她的另两个儿子李昂和李旭都没有去培养,让李昂和李旭成了标注的二世祖,成了李衍的最废物的儿子之二,更有甚者,在刘慧娘心中,她可能就李存这一个儿子,甚至就李存这一个孩子,由此可见刘慧娘对李存的感情之深,进而不难想到李存去世对刘慧娘的打击之大。
  所以,尽管觉得那个想要追求自己幸福的侍女罪不至死,尽管那个侍女有可能会怀上李存的孩子,可李衍还是任由刘慧娘去处置那个侍女。
  逝者已去,生活还得继续。
  将李存的登基大典改成一个宏大的葬礼之后,李衍下旨追封李存为太宗皇帝,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于离紫禁城五十里的皇陵当中(也就是后世的明十三陵)。
  而本该退休了的李衍,只能再当几年皇帝。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修不是掌控了大中十来年国事和政事的李存,不可能一上来就当皇帝,必须得给他一些适应的时间。
  而且,李衍也要考察一下李修到底能不能当好大中这个庞大帝国的皇帝?
  尽管有些残忍,但李衍还是下了让李存的遗孀搬出太子府迁进太宗府(其实就是一座普通的王府)将太子府让给李修的命令——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感情而枉费。
  不过——
  李衍还是很优待李存的遗孀的。
  李衍收了李存的太子妃为义女,并对她说:她若是不愿意改嫁,就当太宗府的家,她若是愿意改嫁,李衍就为她准备一份帝姬级别的嫁妆将她风风光光的嫁了。
  至于李存的几个妃嫔,李衍也尊重她们的想法,不愿意改嫁的,就生活在太宗府,每个月她们都会有一笔丰厚的俸禄,愿意改嫁的,李衍让礼部给她们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将她们风风光光的嫁了。
  最终,李存的太子妃被李光接回了家,然后很低调的改嫁给了李光的一个学生,李存的其她妃嫔也陆续改嫁,太宗府慢慢的就变空了,最后被朝廷收了回来。
  其实李存的妃嫔这么选择,也正常——这些年来,李存一心扑在国事和政事上,又不好女色,因此,李存的妃嫔跟李存并没有多少感情,现如今,李存已死,她们还得活着不是,自然是要选择新的生活。
  另外,几个原来是刘慧娘侍女的李存的妃嫔,又选择回到了刘慧娘身边,后来,在刘慧娘的安排下,她们陆续被李衍给收了。
  李存之死对刘慧娘的打击很大,让她都没有心思管理后宫了。
  李衍见此,将李修的母亲环儿升为贵妃,让她暂时统领后宫。
  不过——
  试了一段时间之后,环儿将后宫管得一团糟,问题频出。
  事实证明,以环儿的能力,根本就管不好后宫,尤其是李衍这十余万人的大后宫。
  李修得知此事之后,替他母亲跟李衍请辞管理后宫一事。
  李衍也真是受不了自己的后宫如此乱糟糟的,于是钦点梁红玉来暂领后宫。
  等刘慧娘从悲痛中彻底走出来,李衍才又将统领后宫的权力还给了刘慧娘,让梁红玉辅助刘慧娘管理后宫。
  李修当上了太子以后,李衍先让李修当了一年的燕京府尹适应一下,然后就火速将李修扔进了都堂,让李修跟着一众宰执处理国事和政事,而李衍只是在后面给李修站脚助威和帮李修纠正一下错误,总之,就是帮李修进快学会当皇帝。
  与此同时,皇储选举再度开始。
  这次,感觉自己没有希望的李威选择退出候选人之列,李达和李逸也因为他们所负责的税务和铁路之事太忙加上他们对于当皇帝并不是那么热心而选择退出竞选,再加上上届已经胜出的李修,最后只有李济、李貌、李慈、李弼和李简参与到了这届皇储选拔。
  皇储候选人必须有九个,五个怎么可能够?
  再者说,江山代有才人出——距离上次选拔,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在这五年时间里,李衍又有不少儿子成年了,其中又涌现出来了不少优秀的人才。
  所以,这些新人中的四个将取代李威、李修、李达、李逸参加这届皇储选拔……
  ……
第八百九十五章
新的皇储候选人
  ……
  经过皇族成年男子的推举,最终四个新的皇储候选人代替李威、李修、李达、李逸参加这一届的皇储选拔。
  这四个新的皇储候选人分别是:李诩,李顼,李典,以及李破敌。
  李诩。
  耶律余里衍为李衍生的第一个儿子。
  十几年前,为了借用辽国的名头收复可敦城的人及漠北的原属于辽国的军州和草原部族,李衍让岳飞将李诩带到了漠北。
  后来,李衍将可敦城改名为北宁城,在岳飞率领远征军西征之后,李诩和房学度留在了定远城。
  那时的房学度,已经老了,只在北宁城待了不到一年时间,房学度就病倒了,然后就回燕京养病了,将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诩一个人扔在了北宁城。
  李衍得知此事之后,并没有再安排人去接替房学度帮李诩。
  房学度回来这后跟李衍说,李诩很有担当,也很聪明,应该是个可造之才。
  加上当时的宁北城包括整个漠北并不重要。
  所以,李衍就让李诩暂管漠北。
  漠北那里,虽然还不是大中的最北方,但那里已经是有人之地的最北方了。
  那里人烟稀少,生活乏味,很少有人愿意在那里生活。
  就是在那里驻扎的部队,通常都是三年一轮换。
  可李诩在那里一待就是十三年。
  而且,李诩在那里待的这十三年,并不是空耗时光,而是很积极的治理那里,积极的让那里已经归顺大中的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原辽国的军州和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等草原部族完全归顺大中。
  李慈搞部落拆迁和治理靠得是杀,李修搞部落拆和治理迁靠得的是巧用政策和镇压,而李诩搞部落拆迁和治理靠得只是走访。
  李诩到了北宁城以后,挨个原辽国的军州和草原部落走访,跟他们说如果不遵照朝廷的拆迁法将部落拆分成小于一百人的部落并分散开来会有甚么样的下场,并为他们举了很多例子,像塔塔儿,像克烈、像蔑儿乞。
  而且,李诩还表示,他不想靠武力来逼迫他们拆迁,他想跟他们和平相处,他想带领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大势所在。
  李诩又推心置腹、不厌其烦。
  再加上,李诩的封号是辽王,母亲是辽国的最后一个公主蜀国公主,让原来臣服于辽国的原辽国的军州和草原部落跟他很亲近。
  最终,李诩靠着他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的就说得漠北的各个草原部族和平拆迁了,然后完全服从大中的统治。
  除了积极贯彻大中的拆迁计划以外,李诩也在积极建设宁北城——他在宁北城里建了市场、建了医院、建了学堂,建了各种各样的先进设施,吸引游牧民族进入城市生活。
  另外,李诩很清楚,让人趋之若鹜的是利益,而不是逼迫。
  所以,李诩始终积极推动大中的铁路修到宁北城,并积极的发展农牧业,想要仗着漠北这里有极为丰富的水草为大中提供牲畜。
  在李诩的积极推动下,在李诩到宁北城的第五个年头,大中的铁路终于修到了漠北,修到了宁北城。
  在那之后,李诩开始将漠北的牲畜大批大批的贩卖到大中,让游牧民族的人全都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此一来,漠北的游牧民族的人,更是为李诩马首是瞻,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李诩的规划当中——他们积极的与宁北城沟通,甚至是直接加入宁北城。
  后来,大中的地质学家在漠北找到了大量的铜矿,朝廷因此押送了大量的战俘和招募了大量的矿工送到漠北来挖矿。
  李诩得知了此事之后,积极安置矿工入住北宁城,并积极的帮他们娶牧民女子,让他们在北宁城扎根。
  再后来,大中的地质学家又在西伯利亚找到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天然气田。
  李衍得知了此事之后,大胆提出要将这个天然气田里的天然气引到大中,要让这个天然气田里的天然气取代柴碳成为人们做饭的燃物。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李衍异想天开,认为李衍是天方夜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