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77

(65)
 拍板——一串小巧竹板,摇动互击成声的乐器。
(66)
 云髻——女子高耸的发髻。
(67)
 弓鞋——旧时缠足女子穿的小鞋,这里借喻小脚。
(68)
 万福——旧时女子见客,提起衣襟行礼,口称万福。以后即以“万福”代称见面礼。
(69)
 奴家——旧时女子自称。
东京人氏——即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人。
(70)
 搬移——搬迁。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71)
 流落——流离失所,漂泊不定。
生受——犹言活受罪。后文此语有烦扰、麻烦之意。
(72)
 财主——富家大户。
(73)
 强媒硬保——犹言欺凌逼迫。
(74)
 文书——此指婚书契约。
(75)
 完聚——此指夫妾结合。
(76)
 着落——责成,指派,安排。
(77)
 原典身钱——上云“虚钱实契”,即文书上写有典身钱,实际并未付给,所以说“原典身钱”实不存在。典身,即租用其身,雇用为妾。
(78)
 没计奈何——实在没有计策,没有办法。
(79)
 赶座子——卖唱。
(80)
 些少——很少。
(81)
 盘缠——此指日常生活费用。后文多作“路费”解。
(82)
 腌臜泼才——肮脏的流氓无赖。
(83)
 投托——投靠,依托。
(84)
 盘缠——此指路费。
(85)
 直——同“值”。值、算之意。
(86)
 爽利——爽快,干脆。
(87)
 发付——打发,安顿。
(88)
 下处——此指临时休息之地。后文多作“宿舍”、“住处”解。
(89)
 来日——第二天,即明日。
(90)
 店小二——旧时茶坊、酒馆、旅官服务人员的通称。
(91)
 叉开——犹言伸直。
(92)
 一道烟——一溜烟逃走了,喻其跑得快。
(93)
 门面——店面。
(94)
 身内——柜台里面。
(95)
 唱喏——作揖并出声招呼。
(96)
 精肉——瘦肉。
(97)
 臊子——肉末。四川方言。
(98)
 腌臜厮——肮脏家伙。厮,对下人的贱称。
(99)
 消遣——捉弄、整治之意。
(100)
 无明业火——怒火。无明业,原佛家语,指对人有害的恶业。
按纳——压抑。
(101)
 火家——即伙计。
(102)
 就势——顺势,趁势。
(103)
 醋钵儿——盛醋的陶罐,以此比喻拳头之大。
(104)
 关西五路——宋时无此五路之说。
廉防使——官名。宋时曾改走马承受官为廉访使,负责辖区内之察访事宜。
(105)
 直娘贼——骂人语。
(106)
 应口——还嘴,顶嘴。
(107)
 眼睖缝裂——瞪眼直视,眼眶要裂开的形象。
(108)
 乌珠——黑眼珠。
(109)
 当不过——抵挡不过。
(110)
 对——原作“叫”,据芥子园本改。
(111)
 太阳——指太阳穴,即人的脸上于眉稍后、鬓角前的部位。
(112)
 挺在地下——畺直地躺在地上。
(113)
 诈死——装死。
(114)
 送饭——宋时被囚禁的人需要家人供饭,如无供饭者,则应缴钱十五文至二十文,才能有饭吃。所以说为囚禁送饭,是宋代的刑法制度。
(115)
 理会——理论。
(116)
 但是——凡是,只要是。
(117)
 府尹——官名。一般指京都地区的行政长官,这里泛指太守。
(118)
 上轿——宋时官员外出以轿代步,轿由人抬,即以人代畜。
(119)
 护短——掩护缺点、错误。
(120)
 推问——推究审问被告。
(121)
 取问——询问原告实情。
(122)
 断决——评断判决。
(123)
 合行申禀——应当将情况向上禀告。
(124)
 却才——刚才。
拕——提,拎。吴语方言。
(125)
 被卧——被子与褥垫的总称。山东方言。
(126)
 仵作行人——官署役吏。仵作,负责验尸埋葬者。行人,检尸役吏之通称。
(127)
 着仰——仰仗着委派、指令。
坊官——管理街坊的小吏。
(128)
 文案——此指原告与被告的问审记录及官方决断的文书,即留存的档案。
(129)
 杖限——官署责令役吏或民众限制应完成的事宜,如至期没有完成,则以杖击打给予处罚。
(130)
 保领——出具担保领回。
(131)
 杖断——用打板子作为处罚。
救应——救援接应。
(132)
 不应——宋时对一切难以定名之罪的统称。不应有轻重之别。
(133)
 海捕——官署到处张贴通缉令,捕拿在逃罪犯。
(134)
 疏放——释放。
听候——随时等候传唤。
(135)
 漏网——喻罪犯脱逃。
(136)
 一迷地——一股劲儿地,一味地。
(137)
 一百二十行——言市肆之齐全。
(138)
 诸物行贷——各种便宜货物。后文有用“行(háng杭)货”指人,犹言次货。鄙视语。
(139)
 十字街口——犹十字街头,指街道横直交汇之地,是行人往来频繁之场所。
榜——官署张贴的公文告示。
(140)
 攘攘——形容人众之多。
(141)
 矮矬——身短为矬,又称矮,指身材不高。
(142)
 文房——文房四宝的省称。这里单指纸笔。
(143)
 萧何法——汉相国萧河参摭秦法,制定典章律令。此乃借喻文告法令。
(144)
 挨满——挤满,塞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