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177

这个便是梁山泊风流子弟,能干机密的头领浪子燕青。背着强弩,插着利箭,手提着齐眉杆棒,专一护持中军。
远望着中军,去那右边销金青罗伞盖底下,绣鞍马上坐着那个道德高人,有名羽士。怎生打扮?有《西江月》为证:
如意冠玉簪翠笔,绛绡衣鹤舞金霞。火神朱履映桃花,环珮玎珰斜挂。
背上雌雄宝剑,匣中微喷光华。青罗伞盖拥高牙,紫骝马雕鞍稳跨。
这个便是梁山泊呼风唤雨,役使鬼神,行法真师入云龙公孙胜。马上背着两口宝剑,手中按定紫丝缰。
去那左边销金青罗伞盖底下,锦鞍马上坐着那个足智多谋全胜军师。怎生打扮?有《西江月》为证:
白道服皂罗沿襈,紫丝绦碧玉钩环。手中羽扇动天关,头上纶巾微岸
(32)

贴里暗穿银甲,垓心稳坐雕鞍。一双铜链挂腰间,文武双全师范。
这个便是梁山泊能通韬略,善用兵机,有道军师智多星吴学究。马上手擎羽扇,腰悬两条铜链。
去那正中销金大红罗伞盖底下,那照夜玉狮子金鞍马上,坐着那个有仁有义统军大元帅。怎生打扮?但见:
凤翅盔高攒金宝,浑金甲密砌龙鳞。锦征袍花朵簇阳春,锟吾剑腰悬光喷。绣腿
绒圈翡翠,玉玲珑带束麒麟。真珠伞盖展红云,第一位天罡临阵。
这个正是梁山泊主,济州郓城县人氏,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全身结束,自仗锟吾宝剑,坐骑金鞍白马,立于阵前监战,掌握中军。
马后大戟长戈,锦鞍骏马,整整齐齐三五十员牙将,都骑战马,手执枪刀,全副弓箭。马后又设二十四枝画角,全部军鼓大乐。阵后又设两队游兵,伏于两侧,以为护持。中军羽翼,左是没遮拦穆弘,引兄弟小遮拦穆春,管领马步军一千五百人;右是赤发鬼刘唐,引着九尾龟陶宗旺,管领马步军一千五百人,伏在两胁。
后阵又是一队阴兵
(33)
,簇拥着马上三个女头领,中间是一丈青扈三娘,左边是母大虫顾大嫂,右边是母夜叉孙二娘。押阵后是他三个丈夫,中间矮脚虎王英,左是小尉迟孙新,右是菜园子张青,总管马步军兵二千。那座阵势,非同小可。怎见得好阵?但见:
明分八卦,暗合九宫。占天地之机关,夺风云之气象。前后列龟蛇之状,左右分龙虎之形。出奇正之甲兵,按阴阳之造化。丙丁前进,如万条烈火烧山;壬癸后随,似一片乌云覆地。左势下盘旋青气,右手下贯串白光。金霞遍满中央,黄道全依戊己。东西有序,南北多方。四维有二十八宿之分,周回有六十四卦之变。先锋猛勇,合后英雄。左统军皆夺旗斩将之徒,右统军尽举鼎拔山之辈。盘盘曲曲,乱中队伍变长蛇;整整齐齐,静里威仪如伏虎。马军则一冲一突,步卒是或后或前。人人果敢,争前出阵夺头功;个个才能,掠阵监军擒大将。休夸八阵成功,谩说六韬取胜。孔明施妙计,李靖播神机。
枢密使童贯在阵中将台上,定睛看了梁山泊兵马。无移时,摆成这个九宫八卦阵势,军马豪杰,将士英雄,惊得魂飞魄散,心胆俱落,不住声道:“可知但来此间收捕的官军便大败而回,原来如此利害!”看了半晌,只听得宋江军中催战的锣鼓不住声发擂。童贯且下将台,骑上战马,再出前军,来诸将中问道:“哪个敢厮杀的出去打话?”
先锋队里转过一员猛将,挺身跃马而出,就马上欠身禀童贯道:“小将愿往,乞取钧旨。”看乃是郑州都监陈翥。白袍银甲,青马绛缨,使一口大杆刀,见充副先锋之职
(34)
。童贯便教军中金鼓旗下发三通擂,将台上把红旗招展兵马。陈翥从门旗下飞马出阵,两军一齐呐喊。陈翥兜住马,横着刀,厉声大叫:“无端草寇,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为泥,悔之何及!”
宋江正南阵中,先锋头领虎将秦明,飞马出阵,更不打话,舞起狼牙棍直取陈翥。两马相交,兵器并举,一个使棍的当头便打,一个使刀的劈面砍来,四条臂膊交加,八只马蹄撩乱。二将来来往往,翻翻复复,斗了二十馀合。秦明卖个破绽,放陈翥赶将入来,一刀却砍个空。秦明趁势手起棍落,把陈翥连盔带顶,正中天灵,陈翥翻身死于马下。秦明的两员副将单廷圭、魏定国,飞马直冲出阵来,先抢了那匹好马,接应秦明去了。
东南方门旗里,虎将双枪将董平见秦明得了头功,在马上寻思:“大军已踏动锐气,不就这里抢将过去,捉了童贯,更待何时?”大叫一声,如阵前起个霹雳,两手持两条枪,把马一拍,直撞过阵来。童贯见了,勒回马望中军便走。
西南方门旗里,骠骑将急先锋索超也叫道:“不就这里捉了童贯,更待何时?”手轮大斧杀过阵来。中央秦明见了两边冲杀过去,也招动本队红旗军马,一齐抢入阵中,来捉童贯。正是:从前作过事,没幸一齐来。直使数只皂雕追紫燕,一群猛虎啖羊羔。
毕竟枢使童贯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1)
 四斗五方旗——乃一面大旗,前已有注。此应布阵,而非言旗,疑有误。
(2)
 九宫八卦阵——《易》纬家有“九宫八卦”之说,即:离、艮、兑、乾、坤、坎、震、巽八卦之宫,加中央宫,是为九宫。依术数家所指,合于八卦的九个方位,即:白水居北、黑土居西南、碧木居东、绿木居东南、黄土居中央、白金居西北、赤金居西、白土居东北、紫火居南。布阵似即依此标明的色与位安排变换。
(3)
 六翮——禽鸟双翅中的主羽。以此借指鸟的双翼。
(4)
 寇仇——仇敌,敌人。
(5)
 符验——此指凭据、证件。
(6)
 韬略——原指兵书《六韬》《三略》。借指谋略。
(7)
 偃月刀——刀名。刀头形似半月,故称。因关羽使此刀而更为著名。
(8)
 漆抹弩——涂有黑漆的弓,此弓发射乃利用机械推力射箭。
(9)
 开山斧——乃一面有刃长柄的大斧。
(10)
 宣花斧——古兵器。此斧明如雪,快如风,人见心寒齿冷,乃纯钢打造蘸有金汁的斧。
(11)
 龙文剑——相传春秋吴有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称阴阳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皆成为著名的龙文剑。后以此泛称宝剑。一汪秋水,一片寒泉,乃形容剑起剑落之锋利。
(12)
 虎头牌——指有虎头形象的牌子,犹虎符。
(13)
 “喝水断桥”句——此指三国时张飞北至当阳长坂,令军卒树五十面旗于阜高处一字摆开,二十骑马军战曹操,张飞大声号令,叫声如雷,桥梁皆断,迫曹军倒退三十里的故事。
(14)
 撮风——挟风而进,形容其迅速。后文又作“捽风”,意同。
(15)
 已了——犹言结束,完毕。
(16)
 致容滋蔓——以至于包容其生长蔓延,用以比喻发展壮大。
(17)
 兆民——泛指众生百姓。
(18)
 都监——官名。宋代为武将职名。边防冲要之路,以知州、知府兼本路兵马都监,以武臣充副都监,掌管本路禁军屯戍、训练和边防事务。
(19)
 合后——指后卫。
(20)
 哨——古代军事术语,乃泛指战阵部署之左右两翼,或军队的左右两支。
(21)
 佛头青——传说佛的头发为青色,后常以此比喻青黛色的山峦或其他物品之着色。
(22)
 鹦哥绿——指绿色,因鹦鹉的羽毛多呈深浅不同的绿色,故以此比喻颜色。
(23)
 龙泉——宝剑名。
(24)
 一部从——犹言一批队伍。
(25)
 团牌——古时作战用的盾牌。用以遮挡刀箭,保护身体。
(26)
 玉麈尾——即玉柄驼鹿尾毛做的拂尘。
(27)
 攒木将台——用木头堆集起来的大将指挥台。
(28)
 四门斗底阵——武术中有四门斗里的架势,古时战阵中亦有四门斗底的阵势,相传仿唐李靖之制,设四门斗底营,一声令下,东西南北四门各按设置行动,使其阵势变化不滞,使敌方无所应战。本回回目“布四斗五方旗”,疑即此。
(29)
 鱼鳞铁甲——形容像鱼鳞般纷杂密集的铁片铠甲。古时武库中有细鳞甲。
(30)
 长壮——形容其体高强壮。 晃定——犹言急闪过来站住。
(31)
 围子手——此指四周围起来的旗手。撑起各种旗帜列成数重围子的阵势。
(32)
 纶(guān关)巾微岸——头带纶巾,微微地露出额头。形容神态洒脱的样子。纶巾,古时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33)
 阴兵——指女兵。
(34)
 见充——即现在担任。见,同“现”。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1)
宋公明两赢童贯
诗曰:
红日无光气障霾,纷纷戈戟两边排。
征鼙倒海翻江振,铁骑追风卷地来。
四斗五方旗影扬,九宫八卦阵门开。
奸雄童贯摧心胆,却似当年大会垓。
话说当日宋江阵中,前部先锋三队军马赶过对阵,大刀阔斧,杀得童贯三军人马,大败亏输,星落云散,七损八伤。军士抛金弃鼓,撇戟丢枪,觅子寻爷,呼兄唤弟,折了万馀人马,退三十里外扎住。吴用在阵中鸣金收军,传令道:“且未可尽情追杀,略报个信与他。”梁山泊人马都收回山寨,各自献功请赏。
且说童贯输了一阵,折了人马,早扎寨栅安歇下。心中忧闷,会集诸将商议。酆美、毕胜二将道:“枢相休忧!此寇知得官军到来,预先摆布下这座阵势。官军初到,不知虚实,因此中贼奸计。想此草寇,只是倚山为势,多设军马,虚张声势。一时失了地利。我等且再整练马步将士,停歇三日,养成锐气,将息战马。三日后,将全部军将分作长蛇之阵,俱是步军杀将去。此阵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都要连络不断。决此一阵,必见大功!”童贯道:“此计大妙,正合吾意。”即时传下将令,整肃三军,训练已定。
第三日,五更造饭,军将饱食,马带皮甲,人披铁铠,大刀阔斧,弓弩上弦。正是:枪刀流水急,人马撮风行。大将酆美、毕胜当先引军,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来。八路军马分于左右,前面发三百铁甲哨马,前去探路。回来报与童贯中军知道,说:“前日战场上,并不见一个军马。”童贯听了心疑,自来前军,问酆美、毕胜道:“退兵如何?”酆美答道:“休生退心,只顾冲突将去!长蛇阵摆定,怕做甚么?”官军迤逦前行,直进到水泊边,竟不见一个军马,但见隔水茫茫荡荡,都是芦苇烟火。远远地遥望见水浒寨山顶上,一面杏黄旗在那里招展,亦不见些动静。
童贯与酆美、毕胜勒马在万军之前,遥望见对岸水面上芦林中一只小船。船上一个人,头戴青箬笠,身披绿簑衣,斜倚着船,背岸西独自钓鱼。童贯的步军,隔着岸叫那渔人问道:“贼在哪里?”那渔人只不应。童贯叫能射弓的放箭。两骑马直近岸边滩头来,近水兜住马,攀弓搭箭,望那渔人后心飕地一箭去。那枝箭正射到箬笠上,当地一声响,那箭落下水里去了。这一个马军放一箭,正射到蓑衣上,当地一声响,那箭也落下水里去了。那两个马军,是童贯军中第一惯射弓箭的。两个吃了一惊,勒回马,上来欠身禀童贯道:“两箭皆中,只是射不透,不知他身上穿着甚的。”童贯再拨三百能射硬弓的哨路马军,来滩头摆开,一齐望着那渔人放箭。那乱箭射去,渔人不慌,多有落在水里的,也有射着船上的。但射着蓑衣箬笠的,都落下水里去。
童贯见射他不死,便差会水的军汉,脱了衣甲,赴水过去捉那渔人。早有三五十人赴将开去。那渔人听得船尾水响,知有人来,不慌不忙,放下鱼钓,取棹竿担在身边
(2)
。近船来的,一棹竿一个。太阳上着的
(3)
,脑袋上着的,面门上着的,都打下水里去了。后面见沉了几个,都赴转岸上,去寻衣甲。
童贯看见大怒,教拨五百军汉下水去,定要拿这渔人,若有回来的一刀两段。五百军人脱了衣甲,呐声喊,一齐都跳下水里,赴将过去。那渔人回转船头,指着岸上童贯,大骂道:“乱国贼臣,害民的禽兽!来这里纳命,犹自不知死哩
(4)
!”童贯大怒,喝教马军放箭。
那渔人呵呵大笑,说道:“兀那里有军马到了!”把手指一指,弃了蓑衣箬笠,翻身攒入水底下去了。那五百军正赴到船边,只听得在水中乱叫,都沉下去了。那渔人正是浪里白跳张顺,头上箬笠,上面是箬叶裹着,里面是铜打成的;簑衣里面,一片熟铜打就,披着如龟壳相似,可知道箭矢射不入。张顺攒下水底,拔出腰刀,只顾排头价戳入,都沉下去,血水滚将起来。有乖的赴了开去,逃得性命。
童贯在岸上看得呆了,身边一将指道:“山顶上那把黄旗,正在那里磨动。”童贯定睛看了,不解何意,众将也没做道理处。酆美道:“把三百铁甲哨马分作两队,教去两边山后出哨,看是如何?”却才分到山前,只听得芦苇中一个轰天雷炮飞起,火烟撩乱。两边哨马齐回来报:“有伏兵到了!”童贯在马上,那一惊不小!酆美、毕胜两边差人教军士休要乱动,数十万军都掣刀在手,前后飞马来叫道:“如有先走的,便斩!”按住三军人马。
童贯且与众将立马望时,山背后鼓声震地,喊杀喧天,早飞出一彪军马,都打着黄旗,当先有两员骁将领兵。怎见得那队军马整齐?好似:
黄旗拥出万山中,烁烁金光射碧空。马似怒涛冲石壁,人如烈火撼天风。鼓声震动森罗殿,炮力掀翻泰华宫。剑队暗藏插翅虎,枪林飞出美髯公。
两骑黄鬃马上两员英雄头领,上首美髯公朱仝,下首插翅虎雷横,带领五千人马,直杀奔官军。
童贯令大将酆美、毕胜当先迎敌。两个得令,便骤马挺枪出阵,大骂:“无端草贼,不来投降,更待何时!”雷横在马上大笑,喝道:“匹夫
(5)
,死在眼前尚且不知,怎敢与吾决战!”毕胜大怒,拍马挺枪,直取雷横,雷横也使枪来迎。两马相交,军器并举,二将约战到二十馀合,不分胜败。酆美见毕胜战久不能取胜,拍马舞刀径来助战。朱仝见了,大喝一声,飞马轮刀来战酆美。四匹马两对儿在阵前厮杀,童贯看了,喝采不迭。
斗到间深里
(6)
,只见朱仝、雷横卖个破绽,拨回马头,望本阵便走。酆美、毕胜两将不舍,拍马追将过去。对阵军发声喊,望山后便走,童贯叫尽力追赶过山脚去。只听得山顶上画角齐鸣,众军抬头看时,前后两个炮直飞起来。童贯知有伏兵,把军马约住,教不要去赶。
只见山顶上闪出那把杏黄旗来,上面绣着“替天行道”四字。童贯踅过山那边看时,见山头上一簇杂彩绣旗开处,显出那个郓城县盖世英雄山东呼保义宋江来,背后便是军师吴用、公孙胜、花荣、徐宁,金枪手、银枪手众多好汉。童贯见了大怒,便差人马上山来拿宋江。大军人马分为两路,却待上山,只听得山顶上鼓乐喧天,众好汉都笑。童贯越添心上怒,咬碎口中牙,喝道:“这贼怎敢戏吾!我当自擒这厮。”酆美谏道:“枢相
(7)
,彼必有计
(8)
,不可亲临险地。且请回军,来日却再打听虚实,方可进兵。”童贯道:“胡说!事已到这里,岂可退军!教星夜与贼交锋。今已见贼,势不容退。”
语犹未绝,只听得后军呐喊。探子报道:“正西山后,冲出一彪军来,把后军杀开做两处。”童贯大惊,带了酆美、毕胜,急回来救应后军时,东边山后鼓声响处,又早飞出一队人马来。一半是红旗,一半是青旗,捧着两员大将,引五千军马杀将来。那红旗军随红旗,青旗军随青旗,队伍端的整齐。但见:
对对红旗间翠袍,争飞战马转山腰。日烘旗帜青龙见,风摆旌旗朱雀摇。二队精兵皆勇猛,两员上将最英豪。秦明手舞狼牙棍,关胜斜横偃月刀。
那红旗队里头领是霹雳火秦明,青旗队里头领是大刀关胜。二将在马上杀来,大喝道:“童贯早纳下首级!”童贯大怒,便差酆美来战关胜,毕胜去斗秦明。童贯见后军发喊甚紧,又教鸣金收军,且休恋战,延便且退
(9)
。朱仝、雷横引黄旗军又杀将来,两下里夹攻,童贯军兵大乱。
酆美、毕胜保护着童贯,逃命而走。正行之间,刺斜里又飞出一彪人马来,接住了厮杀。那队军马,一半是白旗,一半是黑旗。黑白旗中,也捧着两员虎将,引五千军马,拦住去路。这队军端的整齐。但见:
炮似轰雷山石裂,绿林深处显戈矛。素袍兵出银河涌,玄甲军来黑气浮。两股鞭飞风雨响,一条枪到鬼神愁。左边大将呼延灼,右手英雄豹子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