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77

(22)
 争奈——怎奈。
(23)
 排家——挨门挨户。后文又作“排门”,意同。
(24)
 犬马之劳——为对方尽力的谦词。
(25)
 被牢笼——喻被约束、被限制、被束缚。
(26)
 宛子城——四围高、中间低凹的小集聚地。
(27)
 白衣秀士——指尚未做官的读书人。宋时应试者,皆着白衣,然王伦是否应试过,不得知。
(28)
 摸着天——言其身高。
(29)
 云里金刚——喻其相貌狰狞,身披金甲,手持宝刀的金刚模样。
(30)
 入伙——犹言落草当强盗。
(31)
 顾盼——关照、照顾之意。
(32)
 主盟——犹言作主。
(33)
 驾——谓用胳膊支撑起。
(34)
 打扮——装扮。
(35)
 未袭职——未承袭官职。
(36)
 守把——把守。
(37)
 一一盘问——一个一个仔细查问。
(38)
 不得到——不见得,不至于。
(39)
 相托得过——犹言相互信得过。
(40)
 彤云——此指雪前密布的阴云。
(41)
 濮水——古水名。杨伯峻注《左传》尝云:“濮水有二:一在今山东荷泽县北,一在今河南县与延津县境。”此应指前者。
(42)
 鹅毛——喻瑞雪飘舞。
(43)
 抬了——双手向上脱掉。
(44)
 背叉着手——双手相扶在背后,喻其自在逍遥之态。
(45)
 靿靴——高筒靴。
(46)
 双拳骨睑——形容眼下两侧突起显骨的相貌。
(47)
 闪得——害得。山东方言。
(48)
 浮梗——漂流的桃梗。《战国策·齐策》:“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土偶)曰:‘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以后“浮梗”喻飘流不定。其实,土偶若遇此况,则还不如桃梗能以整体飘浮也。
(49)
 功名——此指官职和名位。
转蓬——蓬草遇风叶散,辗转悬空如轮飘飞。
(50)
 却才——犹刚才。
路头——指路线。
(51)
 横海郡——当为“横海军”。本书第九十九回柴进被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可证。
(52)
 不得地——失意落魄。
(53)
 蒙汗药——相传吃了能使人暂时失去知觉,过一定时间能苏醒的麻醉药。
麻翻——麻醉倾倒。
(54)
 登时结果——即刻杀死。
(55)
 精肉——瘦肉。
羓子——晒干的熟肉条。如今山东仍有卖羓子肉的,是长肉条,如红烧肉的做法,好吃。
(56)
 分例酒食——按常规定例招待的酒食或发放的钱物。
(57)
 祇应——接待,侍候。山东方言。
(58)
 鹊画弓——一作“鹊画雕弓”,饰以鹊形的弓。
(59)
 响箭——又称鸣箭,箭飞则鸣,意在传递信号。
(60)
 刀杖——随手携带之兵器。
(61)
 金沙滩——洞庭湖畔有此地,想必梁山泊亦有此滩。
(62)
 鹿角——是以连枝木截成,环营埋于地下,露出尖角如鹿角,系军中防守的器具。
(63)
 苦竹——又名伞柄竹,圆柱形秆,高达四米,其鞘细长三角形,坚而利,可制做枪。
(64)
 芦花——即芦苇草,在此是埋伏的掩避物。
(65)
 四壁——四边。
窝盘——即窝藏。
(66)
 断金亭——取《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之意建起的亭子,喻示团结一心,协力成事,战无不胜。
(67)
 檑木——古时防守进攻用的圆木。作战时将其从高处推下,撞击进攻之敌。 砲石——战石,也称飞石,皆以机发石,有重十二斤者。
(68)
 关隘——即关卡。
(69)
 声诺——即唱诺,出声招呼。
(70)
 无恙——无忧患。一般问候语。
(71)
 猎较——谓于田野打猎比赛夺禽兽。
(72)
 不若——犹不依顺,不顺遂。
怪——受责怪。
(73)
 斗筲——斗和筲,皆为容量小的竹制容器。斗可容十斤,筲可容一斗二升。这里以此比喻人的眼光短浅、才识不高、气量狭窄。
(74)
 抵死——犹拼命。
(75)
 将次——犹将近。次,时间副词,无实义。
(76)
 足下——尊称对方的敬词。
(77)
 投名——此指入伙落草甘愿为盗。
(78)
 诌佞——花言巧语,阿谀奉承。
(79)
 木植——木材。
(80)
 那(n
ǎ)争——怎会计较之意。
(81)
 心腹——犹言真意。
(82)
 投名状——江湖黑话。是指以杀人劫财作为进献。
(83)
 宋玉——战国时辞赋家。撰有名篇《九辩》,其中有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后世悲秋之先河。
(84)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南朝梁诗人、辞赋家。《诗品》有云:“初,淹罢宣武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此乃“去笔”,以后江淹少有佳作。
(85)
 霸王——秦末下相人项羽(名籍),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天下。初,战无不利。后汉王刘邦用张良、陈平计,追击楚军,围羽于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楚歌,以为刘邦已尽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乌江亭长停船靠岸待羽,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遂自刎死。
(86)
 高祖——汉高祖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初受楚熊心命,与项羽分兵入关破秦。邦先入秦都咸阳,与父老约法三章,尽除秦苛法。项羽入关,自居关中,封邦为汉王。邦先定三秦,后与羽争战,在荥阳成皋遭困,相持达五年之久,终败项羽,即帝位,国号汉。
(87)
 伍相——春秋时楚人伍员(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遂奔吴,辅佐吴王伐楚。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小岘山西。是春秋时吴、楚界地,双方往来要冲,因两山对峙,因以为关,伍子胥奔吴即经此关。《史记·范睢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史记·伍子胥》传也写到:伍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遂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88)
 曹公——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早年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起兵伐董卓,迎献帝,迁都于许。先后击灭袁术、袁绍、刘表,封魏王。又与孙权、刘备大战于赤壁,败归谯,天下遂成三分鼎立之势。
(89)
 李陵——字少卿,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天汉二年,出居延,屡败匈奴兵。其后因无所援而败,遂降匈奴。因惧再次受辱,故未敢归汉,在匈奴二十多年死。
(90)
 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人。西汉名臣。武帝天汉元年出使匈奴,被留。匈奴迫其降,武不屈,遂放至北海,使其牧公羊,命羊产子乃释放。武啖食雪草度日,持汉节牧羊十九年。昭帝即位,与匈奴和亲,得以归汉。李陵尝赞其扬名于匈奴,功显于大汉。
(91)
 小校——低级武官。
(92)
 兀的——反诘语,犹言怎的。
(93)
 甫——刚,才。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诗曰:
天罡地煞下凡尘,托化生身各有因。
落草固缘屠国士,卖刀岂可杀平人?
东京已降天蓬帅,北地生成黑煞神。
豹子头逢青面兽,同归水浒乱乾坤。
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段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挎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
(1)
,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高声喝道:“你那泼贼!将俺行李财帛哪里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