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7

(61)
 走一遭——犹走一趟。
(62)
 俺——对人之自称,犹我。山东、河南一带方言。
(63)
 恁地——犹如此、这样。
(64)
 香汤——调有香料的热水,供沐浴使用。
斋供——寺庙或道观里供应的斋食。
(65)
 黄罗——黄色轻软的丝织品。
包袱——即一块见方形的织物,可包裹东西用。
(66)
 手炉——手提的香炉,多用铜制成,炉中可燃香,以备做法事使用,亦可燃木炭,取暖。
(67)
 降降地——犹冉冉地。
(68)
 退悔——退缩、后悔。
(69)
 天尊——道教对所崇奉的最高神仙的尊称。
(70)
 盘坡——爬坡。
(71)
 看看——犹渐渐。
(72)
 重茵——若干层铺垫。喻物质生活优裕。
(73)
 列鼎——陈列着盛有美味佳肴的鼎器。喻饮食丰盛。
(74)
 尚兀自——尚且,还在。有时只用“兀自”。
(75)
 知他——犹谁知道。
(76)
 掇着——耸动着。后文有作搬取、端起之意者。
(77)
 大虫——俗称老虎。
(78)
 望后——向后,朝后,山东方言。
(79)
 托地——突然地,猛然地。
(80)
 唬的——吓的。山东方言。
厮打——互相对打。后文尚有厮并、厮杀之语,意同。这里是形容发抖时牙齿上下嗑碰的阵势。
(81)
 重风——即“中风”。
(82)
 一盏茶时——中国民俗计时常用饮食作为量词,言其时间不长。诸如“一袋烟”、“一顿饭”。
(83)
 御限——皇帝定准的时限。
(84)
 抢——犹冲、躜,形容突然窜出之势。
(85)
 盘砣石——螺旋似不方正的石头。后文有盘砣路,是形容弯转曲折的道路。
(86)
 三魂——道家谓人有三魂,其名目:一曰爽灵,二曰胎元,三曰幽精。见《云笈七籤》卷五十四(宋张君房撰)。
(87)
 七魄——道家认为人有七魄,其名目为:一曰尸狗,二曰伏矢,三曰雀阴,四曰吞贼,五曰非毒,六曰除秽,七曰臭肺。见同上注。
(88)
 一溜——喻其滑行之急速。
(89)
 惭愧——这里有惊喜侥幸之意、自感汗颜之情。
(90)
 惊杀——吓死。“杀”,又作“煞”,在动词后的用法,今山东方言中仍有,是形容动词之程度深极之意。
(91)
 寒粟子——因恐惧吓出的鸡皮疙瘩。
馉饳(gǔ
duò骨朵)儿——
一种面粉制做的小果儿,以其形似,比喻寒粟子。
(92)
 叵耐——又作“叵奈”。不可耐,可恶(wù勿)、可恨之意。
(93)
 却待——正待,正将。
(94)
 芒鞋——即草鞋。
(95)
 吕洞宾——名喦,字洞宾,别号纯阳子,俗传八仙之一。唐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应进士不第,遂入华山,先从隐士锺氏炼制金丹大药,又从苦竹真人驱使鬼神。有剑术。百岁而童颜,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后修道于终南山,不知所终。
(96)
 笑吟吟——犹笑盈盈。
(97)
 不采——不理睬、不搭理。
(98)
 早晚——犹这时候、这会儿。
(99)
 这小的——犹这小子。
(100)
 争些儿——差一点。争,有差、欠之意。
(101)
 为头——犹先头、头先。
(102)
 山嘴——山脚伸出去的末端。
(103)
 猥獕(wěi
cu
ī委崔)
——指人的容貌、举止、言谈的样子异常丑陋、猥缩。
(104)
 非同小可——犹不寻常,非同一般。
(105)
 额外之人——尘世以外超凡脱俗的出家人。
(106)
 直如此——犹简直这样。
(107)
 法旨——指道教祖师的旨令。
(108)
 比及——等到。
(109)
 九天殿——即道家谓九天使者堂。
(110)
 三官殿——即道家谓天地水三官殿。
(111)
 去处——犹地方。
(112)
 一遭——一圈,一周遭。
捣椒红泥墙——古时宫殿、寺院、庙观的墙壁常以椒粉和泥涂抹,取其芳香气味和庄重气派。
(113)
 胳膊——肩以下、手腕以上的胳臂,此用以比喻门锁之大。
(114)
 封皮——犹今日所谓“封条”,上面有封闭的时间和封闭者的印记。
(115)
 甚么——即“什么”。
(116)
 洞玄——道教有三洞之说,此乃其一。三洞者,即:洞真以不杂为义,洞玄以不滞为名,洞神以不测为用。洞,即是通。洞玄是因“生天立地,功用不滞”而得名玄(见《云笈七籤》卷六)。
(117)
 胡说——胡言乱道,瞎说。
(118)
 一鉴之书——指当时国子监印制收集之书,包括经史子集,此乃用以自夸读书之多。
(119)
 疾——急速。
(120)
 违别——犹违背、违抗。
(121)
 度牒——僧人、道士出家,由官府颁发的凭证。有此凭证可免除地税和徭役。
(122)
 刺配——在罪犯脸上刺以罪行标记,发配流放。
军州——古时行政区划的名称,犹今之县镇。
(123)
 火工道人——寺院、道观中做杂役的僧人、道士。
(124)
 火把——即“火炬”。
将来——犹拿来。
(125)
 趺坐——即“趺座”,石碑的底座。当时五品以上者,碑以龟为底座。
(126)
 碑碣——即碑刻。
(127)
 龙章凤篆——古时的象形文字,书写灵宝禳度之文,世人不识,视为天书。
(128)
 符箓——道教的秘密文书。
(129)
 真字——指世人能识的楷书。
(130)
 合当——应当。
(131)
 天数——上天安排或命中注定。
(132)
 不当稳便——犹不太妥当。
(133)
 省(x
ǐ
ng醒)得——犹知道、懂得、明白。
(134)
 围——长度量词。相当于五寸。民间常以拇指与中指伸直的两端长度称之。
(135)
 刮剌剌——象声词。山东方言。
(136)
 海门——此谓钱塘江水入海口,在浙江仁和县东北。
(137)
 “巨灵神”句——巨灵,乃河神。“二华之山,本一山也。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以利河流。”(《搜神记》卷十三)
(138)
 “撞倒”“不周山”句——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39)
 “击碎始皇辇”句——《史记·留侯世家》载:留侯张良,其先为韩人。父祖辈五世相韩,良欲为韩报仇,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后得力士,为铁椎重壹百二十斤,乘秦皇帝东游之时,良与力士狙击于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知是张良所为。
(140)
 罔知——犹不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