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77

(22)
 蛮——此谓蛮横无礼。
(23)
 踉跄——犹言站立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
(24)
 嗔心——谓愤怒怨恨之心。
(25)
 点手——犹言抬手。
(26)
 实落处——谓结实耐打的部位。
(27)
 不知高低——形容失声之状。
(28)
 鹅黄——犹如新柳般的浅黄色。
(29)
 梢棒——出外行走或巡逻时携带之木棒,以备防身之用。忆及在五七干校时,出外也常带一竹竿,其顶头中空,迎风疾走,竹竿嗡嗡作响,大概类似梢棒。
(30)
 吃打——犹言被打。
(31)
 吹风胡哨——同“吹风忽哨”,即吹口哨招呼纠结同伴。
(32)
 细细——谓仔细、深密、狠狠之意。
(33)
 险不——犹言差一点。
(34)
 正身——即确认是本人而不是冒名顶替者。
(35)
 独火星——犹恶不堪闻之凶神。
(36)
 不仁——谓无仁厚之德,残暴没良心。
(37)
 怎生——犹言怎么样。
(38)
 烘焙——即用火烤干。
(39)
 管待——照管接待。
(40)
 不宥——谓不宽容,不赦免。
(41)
 决撒——犹言败露。
(42)
 招安——即经过说合使之归附顺从。
(43)
 投——此乃向之意。
落路——即认定去路,上路一直走去。
(44)
 备细——此谓详情。
(45)
 铗——即剑柙,盛箭的匣子。
(46)
 漫漫——犹言长,久。
(47)
 撺掇——此谓帮助、鼓动。
(48)
 封妻荫子——这是封建帝王恩赐臣下的一种特权,即妻可受封诰,子孙可荫袭官爵利禄。
(49)
 梢头——犹尽头。
 三岔——即三叉,分别朝三个方向去的路。
(50)
 强人——此指强盗。
(51)
 躧——即踩、踏。
(52)
 伏路——此谓夜间埋伏于路旁,以应仓卒紧急之事。
(53)
 牛子——骂词。犹言畜生。此指受驱使之宋江。
 醒酒汤——绿林好汉以人心做醒酒汤,王利器认为是“盗跖肝人肉恶习”之延续。很有见地。可参考《庄子·盗跖》、《史记·伯夷列传》。
(54)
 造物——犹言造化、命运、运气。 
偃蹇——谓不顺、倒霉、晦气。
(55)
 烟花妇人——指娼妓。
(56)
 鹅梨角儿——谓头上的发髻形同梨子。
(57)
 绿林丛内——犹言强盗堆里。绿林,原指西汉末年起兵于绿林山的绿林军。本是饥民起义,后以此泛指一切反抗官府、抢劫财物的武装团伙。
(58)
 孩儿们——宋时绿林好汉对小喽啰,军官对士兵,皆称为孩儿。
(59)
 两淮——宋神宗熙宁以后,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称淮东、淮西,简称两淮。
(60)
 右边——原作“左边”,上文已有“左边一个五短身材”的王英,此处应当作“右边”,故改。
(61)
 德能——犹言德行和才能。
(62)
 寰海——谓全国,海内。
(63)
 拊髀——拍着大腿,表示遗憾的样子。
(64)
 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在农历腊月初八。此乃泛指农历腊月。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上坟——即祭扫坟墓,给亡灵送寒衣之意。
(65)
 毛病——本指马的毛色有缺陷为毛病,后泛指一切缺陷皆为毛病。对人来说,多指终身不易改的缺陷。
(66)
 沉鱼落雁——《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后世即以鱼鸟避人之美,形容女子极美之容貌。
(67)
 闭月羞花——此谓月见之躲藏,花见之羞愧。亦形容女子极美之容貌。以上两句已成为形容美女之套语。
(68)
 侍儿——犹自称奴家。
知寨——地方官名。掌管一寨之政事。 
浑家——旧时是对持家过日子的妻子的称呼。女子亦可自称。
(69)
 小祥——父母死后的周年祭。
(70)
 恭人——宋时对官员之妻的敬称。
(71)
 溜骨髓——此乃好色贪淫的隐语。骨髓,指精液。
(72)
 命官——谓朝廷任命的官吏。
(73)
 大头巾——喻指官吏。
(74)
 重承不阻——此乃非常领情的客套话。
(75)
 鹅行鸭步——形容步态迟缓摇摆的样子。
(76)
 “脚后跟”句——形容走得快,步子迈得大。脑杓子,即后脑勺。
(77)
 此句下,贯华堂本添有“便不使”三字,连贯下顺,模糊了说书人的插话,即“若是说话的同时生,并肩长,拦腰抱住,把臂拖回”的这一段,是正文之外说书人之临时插话。
(78)
 际会风云——犹言遭逢到好的机遇。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1)
花荣大闹清风寨
诗曰:
花开不择贫家第,月照山河到处明。
世间只有人心恶,万事还须天养人。
盲聋喑哑家豪富,智慧聪明却受贫。
年月日时该载定,算来由命不由人。
话说这清风山离青州不远,只隔得百里来路。这清风寨却在青州三岔路口,地名清风镇。因为这三岔路上通三处恶山,因此特设这清风寨在这清风镇上。那里也有三五千人家,却离这清风山只有一站多路
(2)
。当日三位头领自上山去了。
只说宋公明独自一个,背着些包裹,迤逦来到清风镇上,便借问花知寨住处。那镇上人答道:“这清风寨衙门在镇市中间。南边有个小寨,是文官刘知寨住宅;北边那个小寨,正是武官花知寨住宅。”宋江听罢,谢了那人,便投北寨来。到得门首,见有几个把门军汉,问了姓名,入去通报。只见寨里走出那个年少的军官来,拖住宋江便拜。那人生得如何?但见:
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
(3)
。百步穿杨神臂健
(4)
,弓开秋月分明
(5)
。雕翎箭发迸寒星。人称小李广
(6)
,将种是花荣
(7)

出来的年少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清风寨武知寨小李广花荣。宋江见了,看那花荣,怎生打扮?但见:
身上战袍金翠绣,腰间玉带嵌山犀。
渗青巾帻双环小
(8)
,文武花靴抹绿低。
花荣见宋江,拜罢,喝叫军汉接了包裹、朴刀、腰刀,扶住宋江,直至正厅上,便请宋江当中凉床上坐了。花荣又纳头拜了四拜,起身道:“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听得兄长杀了一个泼烟花
(9)
,官司行文书各处追捕。小弟闻得,如坐针毡
(10)
,连连写了十数封书去贵庄问信,不知曾到也否?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相见一面,大称平生渴仰之思。”说罢又拜。宋江扶住道:“贤弟休只顾讲礼,请坐了,听在下告诉。”花荣斜坐着。
宋江把杀阎婆惜一事和投奔柴大官人并孔太公庄上遇见武松、清风山上被捉遇燕顺等事,细细地都说了一遍。花荣听罢,答道:“兄长如此多磨难!今日幸得仁兄到此,且住数年,却又理会。”宋江道:“若非兄弟宋清寄书来孔太公庄上时,在下也特地要来贤弟这里走一遭。”花荣道:“前次连连奉书去拜问兄长,不见回音。后闻知令弟说,兄长在白虎山孔太公庄上,也特地要差人请兄长来此间住几时。今蒙仁兄不弃到此,只恨无甚罕物管待。”便请宋江去后堂里坐,唤出浑家崔氏来拜伯伯。拜罢,花荣又叫妹子出来拜了哥哥。便请宋江更换衣裳鞋袜,香汤沐浴。在后堂安排筵席洗尘。
当日筵宴上,宋江把救了刘知寨恭人的事,备细对花荣说了一遍。花荣听罢,皱了双眉说道:“兄长没来由救那妇人做甚么!正好教灭这厮的口。”宋江道:“却又作怪!我听得说是清风寨知寨的恭人,因此把做贤弟同僚面上,特地不顾王矮虎相怪,一力要救他下山。你却如何恁的说?”花荣道:“兄长不知。不是小弟说口
(11)
,这清风寨还是青州紧要去处,若还是小弟独自在这里守把时,远近强人怎敢把青州搅得粉碎!近日除将这个穷酸饿醋来做个正知寨
(12)
。这厮又是文官,又没本事,自从到任,把此乡间些少上户诈骗,乱行法度,无所不为。小弟是个武官副知寨。每每被这厮呕气,恨不得杀了这滥污贼禽兽!兄长却如何救了这厮的妇人?打紧这婆娘极不贤
(13)
,只要调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正好叫那贱人受些玷辱。兄长错救了这等不才的人。”
宋江听了,便劝道:“贤弟差矣!自古道:冤仇可解不可结。他和你是同僚官,又不合活生世
(14)
。亦且他是个文墨的人
(15)
,你如何不谏他?他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贤弟休如此浅见。”花荣道:“兄长见得极明。来日公廨内见刘知寨时,与他说过救了他老小之事。”宋江道:“贤弟若如此,见常也显你的好处。”花荣夫妻几口儿,朝暮精精致致供茶献酒供食,伏侍宋江。当时就晚,安排床帐在后堂轩下,请宋江安歇。次日,又备酒食筵宴管待。
话休絮烦。
宋江自到花荣寨里,吃了四五日酒。花荣手下有几个梯己人
(16)
,一日换一个,拨些碎银子在他身边,每日教相陪宋江去清风镇街上观看市井喧哗、村落宫观寺院,闲走乐情。自那日为始,这梯己人相陪着闲走,邀宋江去市井上闲玩。那清风镇上也有几座小勾栏并茶房酒肆
(17)
,自不必说得。当日宋江与这梯己人在小勾栏里闲看了一回,又去近村寺院道家宫观游赏一回,请去市镇上酒肆中饮酒。临起身时,那梯己人取银两还酒钱
(18)
。宋江哪里肯要他还钱,却自取碎银还了。宋江归来,又不对花荣说。那个同去的人欢喜,又落得银子,又得身闲。自此,每日拨一个相陪,和宋江缓步闲游,又只是宋江使钱。自从到寨里,无一个不敬他的。宋江在花荣寨里住了将及一月有馀,看看腊尽春回,又早元宵节近
(19)

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
(20)
,准备庆赏元宵,科敛钱物,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
(21)
,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土地大王庙内,逞应诸般社火
(22)
。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市镇上,诸行百艺都有。虽然比不得京师,只此也是人间天上。当下宋江在寨里和花荣饮酒,不觉又早是元宵节到。
至日,晴明得好。花荣到巳牌前后
(23)
,上马去公廨内点起数百个军士
(24)
,教晚间去市镇上弹压
(25)
。又点差许多军汉,分头去四下里守把栅门。未牌时分
(26)
,回寨来邀宋江吃点心。宋江对花荣说道:“听闻此间市镇上今晚点放花灯,我欲去观看观看。”花荣答道:“小弟本欲陪侍兄长去看灯,正当其理。只是奈缘我职役在身
(27)
,不能够自在闲步同往。今夜兄长自与家间二三人去看灯,早早的便回。小弟在家专待,家宴三杯,以庆佳节。”宋江道:“最好!”却早天色向晚,东边推出那轮明月上来。正是:
玉漏铜壶且莫催,星桥火树彻明开
(28)

鳌山高耸青云上,何处游人不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