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精校)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1119

  无论如何,邓仲和也是一县之长,虽然不如县委书记那么地位显要,但架不住人家年轻啊,不到四十岁的县长,整个浩阳地区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很有潜力嘛。
  邓仲和此举,也要算是“孤注一掷”,摆在他面前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多。朱建国是陆大勇的亲信,邓仲和要想在林庆县做一个“能说话”的县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向曹振起靠拢,谋求一个硬扎的靠山,才有可能与朱建国抗衡。不然的话,他就只能自动自觉地放弃自己的“主权”,向朱建国“俯首称臣”,做一个低调的二把手。
  这却是邓仲和很不乐意的。
  邓仲和三十几岁能做到县长,可见骨子里头也是极其强势的一个人,勇往直前。甘心居于人下,做衬托红花的绿叶,不是邓仲和的习惯。
  如此一来,局面就变得有点微妙。
  一开始,曹振起并不清楚朱建国另外搞了一个方案,后来陆大勇主动和他沟通,曹振起自然就知道了,却还是支持邓仲和那个方案。
  这也是必须的。
  曹振起如果不支持邓仲和,又如何取得邓仲和的信任?
  而且,如果曹振起完全赞同了朱建国的方案,可以预见,陆大勇必定也要在全地区这么干。这就意味着,陆大勇会拿到经济建设的主导权。地委书记管帽子是制度,一旦连经济建设的主导权也拿到了,那曹振起手里,还能剩下些什么?
  看似是林庆县一隅之地的“争斗”,已经隐隐变成了地区两大巨头的“交锋”。
  好不容易拿到行署专员这个位置,曹振起可也不想就这么做一个为陆大勇摇旗呐喊的马前卒。
  陆大勇就任地委书记不久,资历不比曹振起老,说白了,陆大勇就是占了个“地域优势”,如果他不是原青峰地区的行署专员,那浩阳地区这个书记,到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因此,陆大勇也不能强行“压”曹振起同意朱建国的方案。
  几经波折,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重新拟定了一份规划书,将朱建国和邓仲和的意见都糅合了进去。
  国有大型煤炭资源公司,要办。民营资本也不排斥在外。在保证国有大型煤炭资源公司运作良好的基础上,对具备采矿资格的私营企业,也要适当允许进入,不搞一家独大。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朱建国和刘伟鸿都有点无可奈何。
  胳膊拗不过大腿!
  既然如此,刘伟鸿便退而求其次,向朱建国进言,要牢牢的将国有大型煤炭资源公司的掌舵人选,掌握在自己手头。对煤炭局、国土局、矿产资源局等部门的头头,也要掌控到位。拿住了这几个“人头”,朱建国就能掌握主导权。
  对刘伟鸿这个建议,朱建国自是连连点头。
  这家伙,年纪轻轻,权谋智术却是十分老到。以前在农业局彻底“打垮”陈崇慧叔侄俩,就是明证。
  听他的不会错。
  如今刘伟鸿又提出要重视党建工作,朱建国也深以为然。
  “书记,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基层支部建设,省里和地区,甚至中央都会赞成的。”
  刘伟鸿强调了一句。
  朱建国点了点头:“有道理。这个事,我们好好商量一下,拿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
  纯粹党建工作,倒也不用担心邓仲和又来“捣蛋”。
  刘伟鸿点头应诺。
  反正这样的任务,必定是要落到他头上的。
  就在此时,朱建国办公桌上的电话急促地震响起来,朱建国拿起话筒,不过听了两句,脸色立即就变了,显得很是震惊。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第158章
宗族械斗
  眼见得朱建国脸色大变,刘伟鸿自也知道,发生了极其要紧的变故。
  随着朱建国的应答,刘伟鸿马上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很快,朱建国就放下了电话,对刘伟鸿说道:“夹山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张姓和马姓开战了!”
  刘伟鸿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
  夹山区是林庆县比较偏远的一个区,辖一镇五乡,境内多山地,地瘠民贫。张姓和马姓,是夹山区两大姓氏,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这两大姓氏的村民一贯不和,时不时会闹些矛盾出来。林庆县民风强悍,民间多有习武之风,很多村子里,都有自己的“演武堂”,请了把式教导村里的年轻后生,习练拳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强化国民体质,算得是有益的活动。但也正因为如此,农村的斗殴事件,也层出不穷。往往由于一点点纠纷,就会演变成为一场“武斗”。尤其是大宗族聚居的村落,更是组成了类似社团的组织,动不动就和人大打出手。据说前几年,也曾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宗族械斗事件,令得当时县里的领导十分被动,还挨了处分。
  没想到朱建国到任不久,就遇上了这么档子事。
  碰到这样的紧急事件,朱建国倒是极有决断,马上抓起电话,给县公安局拨了过去:“蒋局长吗?我是朱建国!对,是我!夹山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族械斗,你听说了吧?嗯,嗯嗯……这样,你马上组织人手,发动所有公安干警,还有武警中队,马上集结待命!”
  挂断公安局蒋局长的电话,朱建国又给县武装部打了个电话,请县武装部配合,马上召集基干民兵,准备作为第二梯队进行支援。
  碰到这样重大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武装部那边,一般都是会配合的。
  而且从八五年开始,武装部改为地方建制,实行地方和军队的双重领导,工作人员也改成地方干部,县武装部的级别降为副团级,直接接受县委领导。朱建国兼任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算得是武装部的直属上级。直到九六年,因海峡局势紧张,武装部才又重新改为军队序列。级别又调整回正团级。
  下达完两道命令之后,朱建国才向陆大勇做了汇报。
  汇报的时候,朱建国有一两分钟没有说话,只是倾听,脸色很严肃,也带着几分尴尬之意,显见得陆大勇在那边批评了他。
  这么严重的群体性事件,还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历来都是地方领导最不愿意见到的。非常容易被上级领导怪罪,也难怪陆大勇很不高兴了。
  好不容易,陆大勇做训斥完毕,朱建国才诺诺连声的挂断了电话。
  被陆大勇批评了一顿,朱建国心情更加欠佳,脸色变得铁青,站在那里,重重“哼”了一声,才再次拨号。这第四个电话,朱建国是打给县长邓仲和。
  不料县长办公室却无人接听。
  也许邓仲和是下乡去了吧。如果是出差,通常会知会书记一声,也是必须的礼节。至于下乡,那就可以知会,也可以不知会。一般来说,也是会告知的。为了那个经济发展规划案的事,邓仲和与朱建国闹了不愉快,就有可能耍点小性子。
  见无人接听,朱建国也不再拖延,将电话一扔,说道:“伟鸿,跟我走!”
  随即大步出门。
  刘伟鸿立即跟了上去,而且很快就超过了朱建国。这会子没手机,刘主任得马上通知司机备车。事态紧急,一刻也耽搁不得。至于些许失礼之处,也顾不得了。
  朱建国只要呆在县委大院,他那台桑塔纳是随时待命的,司机就在小车班,跟一帮子兄弟磨牙打屁,倒也自得其乐。
  见刘伟鸿急匆匆地走过来,一脸严肃,司机小韩也知道出了事,马上就跳起来,一溜小跑地过来问道:“刘主任,有事?”
  “嗯,夹山区发生了大规模的宗族械斗,朱书记现在要赶过去处理。”
  小韩一听,脸色也变了,一迭声地答应着,跑出去启动了车子。
  朱建国上了车,随口吩咐道:“去公安局!”
  这样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光是县委书记赶过去是不顶用的,上千人操着家伙干得正热闹呢,谁去理会你是县委书记还是张三李四王五麻子?
  得带着兵去!
  公安局和县委大院就是一街之隔,走路都要不了几分钟,车子转眼间就开进了公安局大院。
  只见此时的公安局,早已经热闹非凡,一片鸡飞狗跳。数十名穿着制服或者着便衣的警察,乱纷纷地从各个办公室跑出来,在院子里挤作一团。有的带了家伙,有的就是空着双手,大家在那里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朱建国的小车一开进来,大家都不说话了,纷纷给桑塔纳让开一条道。
  县委一号车牌,做警察的能不认识?
  朱建国从车里下来,板着脸,大声问道:“蒋局长呢?”
  立即便有警察回答:“报告朱书记,蒋局长正在组织人手!”
  “嗯,让他快点!”
  朱建国大声吩咐道。事态紧急,朱建国也顾不得官场上那些虚情假意的礼节了。
  马上就有两名警察急匆匆地跑进办公楼里去了,显然是想要告诉蒋局长,县委书记已经到了。
  不一刻,一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便小跑着从办公楼里出来,有点气喘吁吁的。这个人刘伟鸿认识,正是县公安局局长蒋大正,身高中等,圆圆滚滚的,那身警服穿在他身上,绷得紧紧的。
  朱建国上任不久,就视察过县公安局,刘伟鸿自然是跟随在侧,对这位白白胖胖的公安局长,颇有几分印象。
  “您好您好,朱书记!”
  蒋大正见到站在台阶上头的朱建国,立即加快了步子,疾行而前,双手伸得老长。
  对蒋大正的履历,刘伟鸿了解得比较清楚。这位并不是专业警察出身,算是半路出家吧。以前在下面的一个区做区委书记,几年前受到康书记的赏识,才调任的县公安局长。
  八七年的时候,鉴于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式,中央开始给公检法三家高配干部。很多县的公安局长水涨船高,成了副县级干部。
  不过眼下,蒋大正还不是县委常委,也没有兼任政法委书记,以副县长身份兼任公安局长。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长,也要后来才慢慢成为多数地方的惯例。
  正因为如此,蒋大正平日里的行事作风,像地方干部的居多,身上没有几分军人气质。如果是训练有素的老警察,见到上级,第一反应就是立正敬礼,而不是伸出双手。这一点,其实朱建国不是那么满意。朱建国本人是军人出身,对强力机关的掌舵人,喜欢以军人的标准去衡量。
  只是现在,自然不是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时候。
  “老蒋,人员组织得怎么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11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