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855

  普通公安学校的毕业生,焉能和十几年的老刑警“范神探”相提并论!
  没有多年的实战经验,他范鸿宇也和镇里的所有干部一样,对这些疑点视而不见。
  只是这话,范鸿宇自然不会说出来。
  “那镇里打算怎么处理这个事?”
  “给点钱吧……”
  范鸿宇又简单汇报了镇里的善后措施。
  “这不行!”
  邱明山随即摇头,蹙起了眉头,颇为不悦。
  “这样处理,那是姑息迁就。我们的一些基层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都还停留在十几年前,把大动乱那一套,用在群众身上。这种思想,必须要改变。我们的群众,是社会的主人,不是任打任骂的奴隶。这样的干部不处理,今后还会出事故。卢卫东胡闹!”
  范鸿宇笑而不语。
  不是他不认同邱明山的言语,而是不愿意背后议论卢卫东。邱明山是上级领导,他随口评价卢卫东,那没问题。范鸿宇就不同了,既是挂职锻炼的下级干部,又是晚辈,该守的规矩,还得守。
  “这个事,要处理好!”
  邱明山随即吩咐了一句。至于范鸿宇一个没有任何实际领导职务的挂职干部,要怎样才能“说服”卢卫东按照邱明山的意见处理此事,邱专员就不管了。
  “好。”
  范鸿宇的答复,也极其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还是那句话,这点本事都没有,范鸿宇充什么英雄好汉?
第109章
省报记者
  卢卫东郁闷至极。
  没想到“范宝青谋杀案”竟然惊动了省报的记者。
  《青山日报》对此事非常重视,派了两名记者下来进行调查采访。
  省报记者大驾光临枫林镇,成了枫林镇的“大日子”,卢卫东得到地委宣传部和市委宣传部的通知,心中又惊又怒,却又不得不组织欢迎队伍,在镇政府外排列整齐,各个脸带微笑,双手僵硬,随时准备鼓掌欢迎。
  范秘书站在高镇长身旁。
  这样的排序,本来有点违反规矩。范秘书不过小小科员,岂可如此僭越?但镇里的同志要讲客气,硬将范鸿宇往高洁身边推,范秘书也只能“好意心领”了。谁叫他头上挂着行署办的大牌子呢?既然是“钦差大臣”,自然待遇要高一个档次。
  说实话,对于范秘书此番前来枫林镇调研,镇里的同志还真是有点搞不明白。完全不知道范秘书要调研些啥玩意。而范秘书似乎自己也没有定准,整日价在枫林镇晃来晃去,多数时候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念念有词,神神道道的。要不就是钻进高镇长的办公室或者单人宿舍,好长时间不冒头。
  谁知道他们在干嘛?
  如果说是纯粹的商讨工作,大伙都是不信的。
  年纪轻轻,孤男寡女,能有那么多工作商量?
  狗屁!
  只是,要说范秘书是高镇长的男朋友,貌似也不大像。双方倒是门当户对,范鸿宇正经是宇阳县长的公子,“衙内”身份,和枫林镇长很相配。不过高洁比范鸿宇大了四五岁,年龄上就不对了。如果男女性别反过来,那倒刚好。
  不明白。
  但这两人之间,关系非同一般,却是肯定的了。
  当然,既然是调研,几个管理区,范秘书是要去跑一跑的,总也得做做样子。听下面的同志反映,范秘书经常会去河边,还去了几个偏僻的山村,站在悬崖峭壁之旁发呆。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调研什么东西。
  神经啊!
  但这个神经兮兮的范秘书,却让大伙的神经也跟着紧张起来。
  卢卫东算是有点明白,为什么邱明山会将范鸿宇派到枫林镇来搞调研。分明就是给枫林镇派来了一个“编外镇长”,在高洁身后嘀嘀咕咕,出谋划策,满肚子坏水。自从范鸿宇倒了枫林镇,高洁便再也不是以前愁眉不展的模样,一天到晚神采飞扬,干劲十足,像打了某种兴奋剂一般。但范鸿宇身份特殊,镇里还不能给他脸色看。不然,邱明山就真有理由发飙了。
  怎么,我身边的工作人员到你们枫林镇来搞个调研,你们都不欢迎啊?你们枫林镇,还是不是彦华地区所管的了?
  范鸿宇到了没几天,枫林镇便连续发生大事,现在,连省报的记者都下来了。尽管这一切,似乎与范鸿宇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卢卫东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大对劲,难道镇定只是巧合?
  果真如此,这小范也太扫把星了。
  他到哪里,哪里就不安宁。
  不过相对一个将全县政法系统彻底干翻的“煞神”而言,范鸿宇为枫林镇带来的这一切,实在只能算是小儿科,不值一笑。
  现在卢卫东的心思,暂时不放在范鸿宇身上,很专注地望向公路那头。
  除了镇政府的干部们列队迎候,这个阵仗还吸引了大批镇上的闲人,在不远处围城一个很大的圈子,朝着这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不知道将有何种大领导,光降枫林镇。
  许多年轻哥哥的目光,却自始至终未曾离开过高镇长的身子,一些性子急,涵养差的,更是忍不住猛咽口水。眼神锋锐如刀,恨不得将紧紧挨在高洁身边的那个“小白脸”砍作十七八块,自己跑过去取代了范鸿宇的位置。
  高洁没有去看范鸿宇。
  这家伙眼里的神情,总让高洁觉得怪怪的,不大对头。
  只要一想起那天在吉普车里发生的事情,以及范鸿宇轻声嘀咕的那句没有完全听清楚的话,高洁就情不自禁的俏脸飞霞,羞不可抑。
  这混蛋,偏他就有那许多古怪!
  当初在地委办的时候,怎没看出来?还当他是老实孩子呢!
  镇干部列好“阵势”大约十来分钟之后,两台小车就相跟着驶了过来,打头是一台老式伏尔加,卢卫东认得,这是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长王臻浩的专车。
  彦华地区贫穷落后,地委领导的配车亦是五花八门。地委书记梁光华坐的老式明珠牌小轿车,邱明山则和王臻浩一样,坐的是老式伏尔加。还有很多领导,直接坐的老式帆布车棚吉普车。这种老式吉普车,要算目前彦华地区公务用车的“标准配置”了。
  油耗大得惊人,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
  伏尔加和紧随其后的吉普车,径直开到欢迎的队伍之前,才缓缓停了下来。
  卢卫东疾步上前,亲手为伏尔加拉开了车门,满脸堆笑,连连鞠躬,嘴里一迭声地说着“欢迎”。
  “卢书记,太客气了,不敢当!”
  伏尔加上,走下来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干部,西装革履,皮鞋铮亮,大背头,打着发蜡,一看就是大干部的模样,正是地委宣传部长王臻浩。
  王臻浩也是本土干部,以前是彦华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老师,因为写得一手好文章,大动乱之后,被调往地委宣传部,迅速提拔起来。论年纪,论资历,他可还比不上卢卫东。
  卢卫东再次弯腰鞠躬,谦恭地说道:“王部长大驾光临枫林镇,对同志们都是莫大的鞭策和鼓舞。”
  卢卫东在枫林镇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并不表示他在上级领导面前,腰板也挺硬。尤其是市委书记宋珉光临枫林镇时,卢卫东的腰,比现在还软。
  大家见怪不怪了。
  “哈哈,卢书记客气。来来,卢书记,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就是省报的记者同志,这位是赵鑫同志,省报新闻部资深记者,这位是彭娜,也是省报的新闻记者。两位,这就是枫林镇党委书记卢卫东同志,是个能力很强,十分有魄力的老领导干部了。”
  王臻浩十分和气,笑容可掬地给双方引介。
  省报来的两位记者,也十足年轻,赵鑫年纪略大,也就是二十五六岁模样,身材高瘦,作为男同志而言,他的头发略略长了些,颇有点飘逸的味道,穿着一件在农村人眼里样式比较古怪的土黄色夹克,有很多口袋的那种,牛仔裤,运动鞋,打扮十分新潮。彭娜则是一位女同志,个子中等,大约一米六十出头,长相秀美,娇小玲珑的,留着一头长发,稚气未消,圆圆脸上一笑就有两个小酒窝,最多二十岁左右,范鸿宇估计,这位彭娜应该是实习记者,此行是以赵鑫为主的。
  “赵记者,彭记者,欢迎欢迎!”
  两位记者年纪虽轻,卢卫东同样不敢怠慢,弯腰鞠躬,俨然当作了上级领导。
  “卢书记,我们可是不速之客,打扰了。”
  赵鑫和卢卫东握手,话说得不咸不淡,略带一点矜持,倒是颇有省报记者的范儿。对今天享受到的这种“隆重欢迎”的待遇,处之不惊,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了。
  八十年代,省报的记者,那是真正的“无冕之王”,牛皮哄哄的人物,完全当得起这种礼节。哪像后世,记者满街跑,调查个地沟油的黑幕,还被人抢劫“十几刀”,难道劫匪是药家鑫的师兄不成?
  倒是彭娜和卢卫东握手的时候,略略有点慌乱,小姑娘刚刚学校毕业,还没什么社交经验。估摸着是头一回见到这般大阵仗,略感紧张,理所当然。
  “哪里哪里,两位记者大驾光临枫林镇,是我们全体干部群众莫大的荣幸。”
  卢卫东谀词潮涌。
  随后,两位记者和镇上的主要领导干部一一握手问好。
  高洁一本正经,与赵鑫握手时脸上挂着职业化的笑容,职业化地说了声“欢迎两位记者前来我镇采访”,再也没有多话,任谁也看不出来,他们前不久还在洪州一块喝酒来着。
  赵鑫和高洁,原先正经是同事,赵鑫入行之初,高洁还是他的“师傅”呢。不过高洁也没比赵鑫早到报社几天,前后脚吧。
  范鸿宇则更加一本正经,像模像样。
  不过范鸿宇明显感觉,赵鑫和他握手的时候,特别使劲,似乎在传达某种信息。
  貌似范秘书和赵记者,今儿个还是头一回见面。
  不过范鸿宇的疑惑,随即就得到了解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