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855

  见这两人似乎有要聊下去的架势,张阿姨不乐意了,随即说道:“人都到齐了,咱们进去吧。”
  大伙自然随声应诺,一起进了餐厅。
  长城饭店的自助餐厅,布局已经和后世的自助餐厅极为接近,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唯一的区别是厨具没有那么新式。但论食物的绿色环保程度,后世压根没法比。
  张阿姨很优雅地拿起了餐盘,一边夹菜,一边说道:“长城饭店的自助餐,也就一般,吃了那么多回,我都有点腻了……不过啊,应该对你们年轻人的胃口。小洁啊,洪州有这样的餐厅吗?”
  张阿姨倒是“自来熟”,“小洁”叫得挺顺溜。
  高洁笑着答道:“张阿姨,洪州是不是有这样的餐厅,我还真不清楚。这两年,我都在彦华工作。”
  “啊,是啊是啊,彦华是革命老区,生活条件就比较艰苦了。小洁,你在镇里工作,还习惯吧?是不是很艰苦啊?”
  “还行吧,我对吃的不是很挑剔,管饱就行。”
  张阿姨便连连摇头,说道:“小洁,这个阿姨就要批评你了。阿姨也不是提倡铺张浪费,但对生活质量,还是要有所追求。这样才有上进的动力嘛,你说是不是?”
  张阿姨满口新鲜词汇。
  高洁笑而不语。
  她不认同张阿姨的观点,出于礼貌,自也不能反驳。
  “小洁,这是生鱼片,很新鲜的,多夹一点,这个可不容易吃到,很多人都吃不习惯,其实配上日本芥末,挺好吃的,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吃得惯芥末……哎,小范,芥末少弄一点,太辣了,你会吃不消的……”
  却原来范鸿宇已经夹了许多生鱼片,又弄了一大堆芥末。
  范鸿宇微笑说道:“谢谢张阿姨提醒,我吃得惯。”
  “你吃得惯?你以前吃过芥末?”
  张阿姨大为奇怪。
  这日本芥末,她也是在西餐厅吃过几回,每次都是就生鱼片,难道彦华那乡下地方,还能吃到生鱼片?老实说,张阿姨其实并不喜欢生鱼片伴芥末的味道,但这并不妨碍她给别人做“指导”。
  范鸿宇笑着点头,随即又舀了一大勺俄罗斯黑鱼子酱,小心地搁在一个当作餐盘使用的贝壳里。吃鱼子酱不能用金属器具,范主任倒也是知道的。油腻较重的鱼子酱,正对范鸿宇现时的胃口。这也是现阶段的自助餐厅有别于后世自助餐厅的地方。后世的自助餐厅,想要见到正宗黑鱼子酱敞开供应,基本没可能。
  这玩意,在后世贵得离谱,若是敞开供应,非将餐厅活活吃垮了不可。
  长城饭店是涉外饭店,招待外宾,自然不能小里小气的,有损我泱泱大国,天朝上邦的名头。
  却便宜了范鸿宇。
  见范鸿宇专挑贵的下手,高洁暗暗纳罕。
  这些见识,他又是从何而来?
  这家伙,就是个谜团,和他呆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看不懂。
  张阿姨不去理会范鸿宇,专一给高洁做指点,热情是热情到了十分,直将高洁当作了未来的儿媳妇,但言辞举止之间,还是不自禁的带上了首都人的优越感。
  高洁暗暗苦笑不已。
  高雅则微微蹙眉。
  老实说,高雅心里是有点瞧不上张姐,主要陆月这年轻人让她欣赏,陆成栋也正处于强势上升阶段,估计在社科院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也呆不太久,时机一到,就要高升的了。
  张姐这个样子,只怕会引起高洁的反感。
  倒是那个“大灯泡”范鸿宇,丝毫也不见尴尬之意,只顾往自己盘子里装好吃的,镇定自若得很。若是范鸿宇年纪大得几岁,和高洁基本相当,哪怕略小一两岁,高雅都不会操这个心了。高雅很清楚曹俊臣对范鸿宇送上来的那个报告,给予了何等之高的评价。很少在家里跟她谈工作的老曹,竟然破例和她聊起了范鸿宇发展枫林镇的整体思路,连声夸奖,说是想不到彦华地区,还藏着一匹这样有潜力的千里马。
  能够得到老曹这样的肯定或者说是褒扬,这个范鸿宇,指定不简单,只要再加上一点运气,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高洁跟他岂不是天生一对?
  只可惜,他俩的年龄差距,大了点,要结成夫妻,不大现实。
  大家挑好了菜肴,来到临窗的桌子前坐下。范鸿宇跑了两趟,端了满满三大盘食物,基本都是海鲜,外加整整一盘红烧肉,象征性地夹了点青菜。搞得餐厅的服务员直朝他瞪眼睛,忍不住就要上来给他“加价”。都像范主任这样吃,人家餐厅还要不要经营了?
  反观陆月,就一个盘子,大都是青菜,肉食很少,斯斯文文的。
  高洁和范鸿宇,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一起。
  张阿姨有点不乐意了,说道:“小范啊,你在镇上做什么工作?”
  范鸿宇正塞了一大块红烧肉进嘴里,闻言将红烧肉囫囵吞了下去,答道:“我主要是负责乡镇企业管理和招商引资的工作。”
  陆月微笑问道:“枫林的乡镇企业比较活跃吗?”
  范鸿宇笑道:“到目前为止,枫林镇暂时还没有任何一家乡镇企业。”
  张阿姨就说道:“这么说,这是一个完全务虚的工作?”
  高洁便代为答道:“张阿姨,我们正在准备搞乡镇企业,这不,来首都跑项目了。”
  张阿姨嘴角微微一翘,说道:“呵呵,这两年啊,来首都跑项目的基层干部还真是不少。咱们广电总局,每天也是人山人海的。很多地方,不管有没有条件,先就把报告送上来了。前不久,还有一个乡镇要搞电视台,你说好笑不好笑。也不知道他们全镇加起来,有没有二十台电视机呢。咱们国家啊,就是这点不好,干什么都是一窝蜂。有条件抢着上,没条件也抢着上……”说着,张阿姨就摇了摇头,十分的不以为然:“就像乡镇企业,在沿海地区倒是比较活跃……”
  言下之意就是说,你们也不过是凑热闹罢了,扯虎皮做大旗,把数据搞起来,愣充政绩的。
  张阿姨自然不是要针对高洁,不知为什么,张阿姨就是看不惯范鸿宇。
  这也难怪。
  她都把高洁当作未来的儿媳妇了,这么一个高大帅气的年轻男子,总是腻在高洁身旁,叫张阿姨如何能够舒爽得起来?
  “张阿姨,我们枫林的客观条件是差点,但事在人为。只要我们肯努力,情况总是会逐渐好起来的。前几天我们当面向尤利民省长进行了汇报,小范还跟尤省长提了四个条件,尤省长都答应了。有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工作就能更好的开展。在这个方面,小范可是行家里手。”
  “是吗?这可真看不出来……”张阿姨顿时大为惊讶,嘴巴微微张开,表情颇为夸张:“小范,想不到你还是个人才啊……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可怜范主任,又正在吃一块红烧肉,不得不再次囫囵咽了下去。范主任当即决定,待会就吃鱼子酱了,咽得快,不用像囫囵吞红烧肉这么辛苦。
  “张阿姨,我是洪州公安学校毕业的。”
  “洪州公安学校?公安学校有学习经济建设的本科专业吗?”
  张阿姨更加诧异。
  范鸿宇笑了笑,说道:“专科,我学的是刑侦。”
  “专科啊?还是刑侦专业!你这可是有点专业不对口啊……我家小月,就是学行政管理的,首都大学本科毕业,在中组部工作,倒是专业对口。”
  张阿姨微笑说道,望向范鸿宇的眼神,不免轻蔑了几分。
  一个学刑侦的专科生而已。
  张阿姨家里,就没有一个是本科学历以下的,当然,不包括张阿姨自己。但这不妨碍张阿姨表现自己的优越感。
第149章
吹牛不打草稿
  范鸿宇笑着说道:“张阿姨,咱可不敢跟陆处长比。小地方,没什么像样的大学。”
  “哎,话不是这么说,革命工作不分贵贱嘛。”
  张阿姨却又反过来“安慰”范鸿宇,不过那种居高临下的架势,益发明显了。
  “呵呵,谢谢张阿姨,咱这叫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
  范鸿宇自嘲似的调侃了一句。
  陆月却明显对高洁说的那番话有了兴趣,微笑问道:“高镇长,尤省长亲自听了你们的汇报?”
  看他的神情,似乎略略有些不大相信。
  这也难怪,国内官场,不说等级森严,起码也是颇有规矩的。普通县市委书记,任期之内能有一次当面向省长汇报发展方略的机会就算运气很好了。枫林镇未免级别太低,何况,高洁说的是范鸿宇向尤利民汇报,这就更加离谱了。
  高洁是曹俊臣的内侄女,又是彦华地区着力培养的后备年轻女干部,曹俊臣有意提携于她,给她创造一个这样的机会,倒是说得过去。毕竟尤利民也有需要曹俊臣帮忙的时候。范鸿宇何等样人?一个前不久还深陷刑事大案泥潭的“犯罪嫌疑人”,转眼之间,便一跃而成省长的座上嘉宾?
  讲故事呢!
  高洁微笑颔首,说道:“是的,范主任还给尤省长立了军令状,一年之内,枫林镇的乡镇企业要是发展不起来,甘愿受罚。”
  “呵呵,这可真了不起。”
  陆月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嘴角微微翘起,泛起一抹讥讽的笑意。
  开什么玩笑?
  这样的话也敢说!
  当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就算你高洁要抬高范鸿宇的身份,拜托,请用一个比较靠谱的桥段。范鸿宇有什么资格给省长立军令状?
  这就好比他陆月对别人说,他给中组部长立了军令状,不得笑掉别人的大牙?
  当真拿省长不当干部,拿豆包不当干粮!
  高洁顿时有些不忿,正准备拿出“证据”来,范鸿宇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襟,微微摇头。有些事,如果别人不是亲眼见到,说什么都不会信的。高洁越解释,越会让陆月觉得她死要面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