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855

  和陆月打交道,他确实也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陆家在京师,并不是一等一的豪门大族,但李春雨对陆月的评价相当之高。尽管李春雨自己很不喜欢和陆月来往,却明白告诉范鸿宇,陆月纵算在京师地面,也堪称年轻俊彦,政治新星。
  要在藏龙卧虎的首都地界获得真正世家子如此高的评价,足证陆月不简单。
  眼下他和高洁明着怠慢陆月,陆月依旧不温不火,此人养气功夫之佳,亦可见一斑。
  “鸿宇同志,不瞒你说,我是主动要求到彦华来工作的。主要就是想要深入了解一下,现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范鸿宇微笑说道:“陆市长,请恕我直言,如果要深入了解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许沿海地区更加合适,他们的县域经济发展,远远超过了内地。实话说,彦华地区的县域经济,基本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刚刚开始起步而已。”
  陆月轻轻一摆手,说道:“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沿海地区是占全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优势,经济发展有着先天优势。内地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咱们彦华这样的革命老区,交通不便,基础薄弱,想要在经济建设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可谓是困难重重……鸿宇同志,你递交给国家计委的那份枫林镇发展规划,我认真拜读了,很受启发。也许,这就是最适合彦华地区所有农村乡镇经济发展的模式。革命老区要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范鸿宇笑着谦虚了几句,心里头却益发的警惕起来。
  陆月还是那么“固执”,坚持将枫林镇的发展大计,归入他范鸿宇一个人的头上——交给国家计委的规划,是“你”递交的,不是枫林镇递交的。
  而且,陆月言辞之间,也表达得很明白,他就是来“捡现成”的。
  沿海地区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经济发展上去了,算不得多大的本事,将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搞上去,那才是大政绩,可以“放大卫星”的。彦华这样的革命老区,在老一辈革命元勋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神圣的地位,彦华的经济搞上去了,群众富裕了,老一辈元勋都要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
  政治前程,未可限量。
  枫林模式,固然是范鸿宇的首创,但枫林镇一隅之地,实在规模太小,如果将这个模式复制,推而广之,就是整个彦华市的模式,基本上就和范鸿宇同志没多大的关系了。
  站在领奖台上的,当然得是彦华市的领导同志。
  至于范鸿宇同志,就在台下使劲鼓掌好了。
第199章
他倒是心急得很!
  接下来的谈话,变得非常的中规中矩,范鸿宇恪守官场规则,在上官面前,绝不胡乱开口。基本上,陆月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但也不藏私,陆月想要了解的乡镇经济发展模式,范鸿宇都尽可能解释清楚。
  陆月忽然空降到彦华市来,有点出乎范鸿宇的意料,暂时尚未想好完善的应对模式。当然,人家陆市长是冲着高书记来的,小范自动自觉的将陆市长当作“敌人”,有点自作多情了。
  高洁又不是他的什么人。
  只是范鸿宇一贯相信自己的直觉。
  不过公是公私是私,常务副市长询问乡镇的经济发展模式,范镇长自然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只是枫林镇的副镇长,对枫林以外的其他乡镇,鞭长莫及。如果能够经由陆月,将枫林镇的模式复制过去,将其他乡镇的经济也发展起来,那是莫大的功德。
  就算陆月因此而获得耀眼政绩,也是应该的。
  范鸿宇的胸襟,绝不能如此狭隘。
  这世界上的钱赚不完,功劳也是抢不完的。陆月有陆月的成功之道,范鸿宇亦有自己的成功之道。
  办公室的气氛,显得有点沉闷。
  见范鸿宇如此模样,陆月也同样在心中暗暗提高了警惕。在京师那次会面,范鸿宇固然给陆月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但还只是停留在“纨绔”的阶段。宇阳县“一七大案”,说白了,范鸿宇的表现就是个小地方的“纨绔公子哥”,闯公安局,开枪伤人,在陆月想来,绝不可称为“成熟稳健”。只不过运气好,刚巧救了葆家的子弟罢了。倘若救的是个普通人,看他范鸿宇还能这么幸运不?到了京师,也是和李春雨那样赫赫有名的纨绔子弟混在一起。
  就像李春雨瞧不上陆月,陆月又哪里会当真瞧得上李春雨那样的人?
  李春雨是有个好老子,而他陆月,则在努力成为一个“好老子”,这就是区别。
  但范鸿宇眼下的表现,却改变了陆月的观感。
  看上去,范鸿宇非常谨慎,决不肯轻慢上官,授人以柄。
  至于放陆月的鸽子,那也是高洁,和范鸿宇没关系。没看到陆市长电话一打,范镇长立马就跑到市政府来汇报了吗?
  态度够端正的!
  当了副镇长的范鸿宇,好像和以前的范鸿宇,不是同一个人了,这转变有点大。
  “鸿宇同志,听上去,枫林的乡镇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招商引资工作也做得非常好,我很欣慰啊,你和枫林的同志们都辛苦了。”
  心中尽自警惕,陆月脸上半点也不带出来,微笑着说道,语气颇为感叹。
  “谢谢陆市长表扬,这都是我们应该做好的本职工作。”
  “呵呵,鸿宇同志真谦虚……这样吧,鸿宇同志,我打算去枫林亲眼看看你们工业园区的建设,不知道鸿宇同志是不是欢迎啊?”
  陆月脸上的笑容益发的亲切了。
  “当然当然,我们热烈欢迎陆市长莅临枫林视察工作。”
  “鸿宇同志太客气了,谈不上视察,就是参观学习。还望鸿宇同志和枫林的同志们不吝指教。”
  “指教不敢当……”又客气了两句,范鸿宇便即问道:“陆市长,我们是不是马上动身?”
  陆月摇摇头,说道:“今天比较晚了,明天吧,明天我过去。”
  范鸿宇双眉轻轻一扬,随即笑道:“好,一切按照陆市长的指示办理。”
  陆月轻轻一笑。
  今天过去,高书记不还在下乡吗?
  那我就明天过去好了,枫林镇就这么大,给你们一个下午的时间,不管高洁去了多偏僻的乡下,也应该能够通知到她了。
  明天要还是在枫林镇见不到高书记,那未免太说不过去了。
  见陆月没有其他话要谈,范鸿宇便即起身告辞。
  “鸿宇同志,谢谢!”
  陆月也不挽留,亲自送到门口,和范鸿宇握手作别,甚至还站在那里,双手交叉搁在下腹部,目送范鸿宇离去,礼数十分周到。
  目睹这一切的秘书,冷汗又禁不住冒了出来。
  身为常务副市长,京师下来的大牌“衙内党”,对属下一位副镇长礼数如此周到,实在让人心里忐忑得很。
  据说明末农民起义时,盘踞四川的起义军大头目张献忠,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嗜好——喜欢请朋友喝酒。
  喝酒之前,张献忠礼数也极其周到,俨然有孟尝之风。喝完酒之后,便即下令将朋友的脑袋割下来,经过防腐处理,收藏在密室之中,下次饮酒之时,再将这些朋友们一个个“请”出来,在酒桌上端端正正摆好,陪着张大将军一起饮酒作乐。酒宴之上,阴风阵阵,侍女们一个个两股战栗,还得强颜欢笑,否则,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张将军的座上“嘉宾”。
  当然,并不是说张大将军的每个朋友都如此倒霉,也有部分朋友喝完酒之后,安然无恙,带着张献忠赠送的大笔金银珠宝,乐陶陶的往家赶。然后在半路上被张献忠的骑兵亲卫赶上,一样的割下脑袋带回去。赠送的金银珠宝,自又回到张将军的府库。
  相对而言,至少这些在半路上被砍掉脑袋的朋友们,能多高兴这么一时半刻,要算是很幸运的了。
  张献忠盘踞四川十余载,杀人数百万,血流漂杵,清代史学家以四字定论——献贼屠川!
  自然,秘书不会将张献忠和陆月等同起来。
  陆月暂时还达不到张大将军那样的“档次”,差距有点远!
  范鸿宇离开常务副市长办公室,并未急着赶回镇里,而是迈着方步,慢慢走向不远处的一号办公楼。市委机关和市人大机关,俱皆在一号办公楼办公。
  范鸿宇不徐不疾地来到一号办公楼二楼东端的办公区域,在一间钉着“人大副主任”铭牌的办公室前站住了,举手轻轻敲门。
  和常务副市长办公室不同,人大副主任办公室没有里外两间,就是一间房子。
  常务副市长和人大副主任,待遇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进来!”
  办公室里,响起卢卫东依旧充满威严的声音。
  办公室的门是虚掩的,范鸿宇推开门,笑哈哈地走了进去:“卢书记!”
  “哟,是鸿宇?快快,进来坐进来坐!”
  卢卫东显然没料到是范鸿宇前来拜访,又惊又喜,紧着站起身,从办公桌后转了出来,哈哈大笑。
  如今卢卫东和范鸿宇的关系,早就不是当初在枫林镇时的关系那么紧张了。经历了大王村抢险救灾的“生死考验”,卢卫东对范鸿宇的印象完全改观,主动让出了镇委书记的位置。范鸿宇每次到市里开会,只要时间允许,必定要到卢卫东这里来坐一坐,聊上几句。
  当初卢卫东怎么看范鸿宇都不顺眼,如今见范鸿宇上门,却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论工作量,这个市人大副主任和枫林镇党委书记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如果不开会,基本上一整天都是闲着。刚调过来那会,卢卫东还有点不习惯,喜欢去下面的乡镇跑一跑,考察一下工作,做点指示什么的,渐渐的从下面乡镇干部眼里读到了“不高兴”,卢卫东也就不怎么下去了。
  人家摆明不乐意,何必硬要去讨人嫌?
  有时候在办公室呆久了,也着实无聊。
  但卢卫东其实对自己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霸道归霸道,绝不乱来,就算上班时再无聊,也不愿意擅离职守,跑去打牌钓鱼。
  范鸿宇突然登门拜访,卢卫东是真高兴,亲自动手给范鸿宇泡茶,又抓起香烟递给范鸿宇,一迭声说道:“来来,鸿宇,抽烟抽烟,哈哈,你可是有段时间没到我这里来了。镇里的工作很忙吗?”
  “还真有点忙,工业园那块的工作,事情挺多的。”
  范鸿宇接过香烟,亲自给卢卫东点上了火,自己也点上了,笑着答道。
  “哈哈,好好,鸿宇,工业园搞得很有规模啊,我都听说了,相当不错,都有五六个工厂了。这真了不起,实话说,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咱们枫林能搞起来这么多工厂……哎呀,还是你们年轻人有本事,我的思想太僵化了。”
  卢卫东毫不吝惜地夸奖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